资源简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B. 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C. 与俄罗斯、蒙古、日本陆上相邻D. 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与蒙古相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A. 纬度更低,热量更充足B. 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C. 气候更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D. 陆上邻国更多,便于陆路贸易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 )A.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B. 新疆帕米尔高原C. 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D.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我国跨经度广B. 我国跨纬度广C. 地形复杂多样D. 距海远近不同关于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B. 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行政中心是高雄C. 澳门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D.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三沙市是我国位置最南、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地级市,其管辖范围包括( )A. 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B. 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C. 中沙群岛、南沙群岛、钓鱼岛D. 东沙群岛、黄岩岛、曾母暗沙成立三沙市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 有利于加强对南海岛礁及海域的有效管理② 有利于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③ 有利于巩固国家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④ 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既临海又有陆上邻国的是( )A. 辽宁省B. 浙江省C. 云南省D. 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A. 秦岭—淮河一线B. 黑河—腾冲一线C. 长江干流一线D. 京九铁路一线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迅速提高人口素质B. 缓解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C.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D. 改变人口分布不均的现状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汉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边疆地区B.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C. 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D. 内蒙古自治区以壮族为主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A. 四川盆地B. 黄土高原C. 青藏高原D. 华北平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下列山脉中,属于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B.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C. 天山—阴山D. 秦岭—淮河“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了我国( )A. 气候复杂多样B. 地形复杂多样C. 地势西高东低D. 山区面积广大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水能资源丰富B. 流域面积广,支流多C. 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高D. 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季风气候显著B. 气候复杂多样C.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 全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位置不同B. 地形起伏大C. 纬度差异大D. 降水分布不均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A. 长江B. 黄河C. 塔里木河D. 珠江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 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比重最大C. 水资源空间分布均匀D. 南方以旱地为主,北方以水田为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近年来实施的政策是( )A. 实行独生子女政策B.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C. 鼓励国际移民D. 减少养老金发放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大题,共60分)21. 读“中国疆域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① 我国最北端:(1分)② 我国最南端:(1分)③ 我国最东端:(1分)④ 我国最西端:(1分)(2)图中A为__________海,B为__________海峡,C为__________岛。(3分)(3)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__。(2分)(4)简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3分)22. 读“中国地形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1)写出下列地形区的名称:① 第一级阶梯:__________高原(1分)② 第二级阶梯: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高原(2分)③ 第三级阶梯: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丘陵(2分)(2)写出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 、 、 、 。(4分)(3)简述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流向的影响。(3分)23. 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12分)(1)写出下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① 海南岛:__________气候(1分)② 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___气候(1分)③ 塔里木盆地:__________气候(1分)④ 青藏高原:__________气候(1分)(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 。(3分)(3)分析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并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5分)24. 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图略:标注长江、黄河、珠江、塔里木河等)(1)写出下列河流的名称:① 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1分)②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1分)③ 流经珠三角地区的主要河流: (1分)④ 被称为“水能宝库”的河流: (1分)(2)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城市是__________,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城市是__________。(2分)(3)简述长江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6分)25. 综合探究题(12分)材料:三沙市于2012年设立,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位置最南、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地级市,战略地位极为重要。(1)三沙市隶属于哪个省级行政区?其行政中心在哪里?(2分)(2)三沙市地处哪两大洋之间的咽喉要道?素有什么美誉?(3分)(3)简述设立三沙市对我国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4分)(4)为保护南海生态环境,应采取哪些措施?(3分)八年级地理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答案 解析1 B A错在“西临太平洋”应为“东临”;C错在“日本”不接壤;D错在“西半球”应为“东半球”。B正确,我国地跨热带、北温带,无寒带。2 B 蒙古为内陆国,我国是海陆兼备国家,拥有海洋资源和海运优势。3 C 我国最南端为曾母暗沙(约4°N),属海南省三沙市。4 B 纬度跨度大(近50°),导致南北热量差异显著,形成不同景观。5 A B错,台湾行政中心是台北;C错,澳门不是最小(三沙市更小);D错,内蒙古跨经度最广正确,但选项整体错误。A为标准表述。6 B 三沙市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及海域,不包括东沙群岛。7 A ④与城乡差距无关,①②③正确,体现管理、资源、安全。8 D 广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接壤;辽宁也符合,但选项中D更典型。9 B 黑河—腾冲线为人口地理分界线,东南稠密,西北稀疏。10 B “全面二孩”为应对老龄化,促进人口结构优化。11 C 民族分布特征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12 C 青藏高原位于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13 B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14 C 河流东流反映地势西高东低。15 C “黄金水道”强调航运价值高,通航条件好。16 D 我国以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为主,热带季风仅分布于华南。17 C 纬度是影响气温的根本因素,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低,白昼短。18 C 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最终未注入海洋。19 A 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少;耕地比重小;水资源南多北少;南方水田,北方旱地。20 B 2024年通过延迟退休决定,应对老龄化。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21.(12分)(1)①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② 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③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④ 新疆帕米尔高原(每空1分,共4分)(2)A:南 B:台湾 C:海南(每空1分,共3分)(3)俄罗斯;印度(每空1分,共2分)(4)优越性:① 海陆兼备,便于对外联系;② 纬度适中,气候适宜;③ 邻国众多,利于国际合作;④ 海域广阔,资源丰富。(答出3点即可,3分)22.(12分)(1)① 青藏高原② 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③ 东北平原、东南丘陵(合理即可)(每空1分,共5分)(2)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每空1分,共4分)(3)影响:地势西高东低,使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促进区域联系。(3分)23.(12分)(1)① 热带季风 ② 亚热带季风 ③ 温带大陆性 ④ 高原山地(每空1分,共4分)(2)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每点1分,共3分)(3)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濒临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季风。(2分)有利影响: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夏季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等作物种植。(3分)24.(12分)(1)① 黄河 ② 塔里木河 ③ 珠江 ④ 长江(每空1分,共4分)(2)宜昌;湖口(每空1分,共2分)(3)重要作用:① 提供水运通道,降低运输成本;② 水能资源丰富,支撑能源建设;③ 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业发展;④ 沿江城市群密集,带动区域经济。(答出3点,6分)25.(12分)(1)海南省;海口市(每点1分,共2分)(2)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世界第三黄金水道”(每点1分,共3分)(3)意义:① 加强对南海岛礁及海域的行政管理;② 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如渔业、油气);③ 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④ 巩固国防安全。(答出3点,4分)(4)措施:① 加强海洋环保立法与监管;② 控制开发强度,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③ 推广生态旅游;④ 开展国际合作,共同保护。(答出3点,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地理.docx 八年级地理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