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吕梁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吕梁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吕梁市高三阶段性测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3分)
解析:A项,依据材料一第一、二段可知,因果关系不成立;B项,依据材料二第六段可知,判定的
关键在于是否“使别人忍受毫无必要的痛苦”;D项,“蕴含着动物优先于人类的理念”分析错误。
2.D(3分)
解析:“与动物建立情感连接是人类独有的能力”这一推断于文无据。
3.C(3分)
解析:论证“要关注动物痛苦”时,作者先设问“为什么要在乎动物痛苦”,然后通过一连串追问,
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要在乎人的痛苦”,最后点明因为动物和人一样能感受痛苦,所以也应在乎动物
的痛苦,这不是归谬法。
4.(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本题答案要素为观念和当代价值,只写
观念而不答价值,不给分;若考生只就一种具体观念写出两个不同角度的当代价值,也可给满分。
①“德及禽兽”的观念可以引导人们关爱动物、保护自然,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②“仁”的
观念可以引导人们提升道德意识,有助于形成尊重生命、友善万物的社会风尚。
5.(6分)每点3分,宣传语2分,理念依据1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若两条宣传语侧重点完
全相同,只给一条的分数:若依据和宣传语关系不对应,只给宣传语的分数。
【示例】
①宣传语:它治愈你的孤独,你给它一个家。依据:动物对人有情感价值,人对动物的善意是人性
的标志。
②宣传语:它们的恐惧与你相通,请让流浪的苦难终止。依据:动物也能感受痛苦,人类有责任避
免残忍。
6.C(3分)
解析:A项“责怪之意”错,后者只是因“嫁妆”的话题而感到不好意思;B项“熟读杂书”“更精
通医书和经书”推断绝对,宝钗的话只能说明她看过杂书、知识广博,而不能断定她“熟读”“精通”:
D项“并未发生本质上的转变”错,“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情节意味着钗黛消除了内心隔阂,建立了亲
密关系,两人关系发生了本质上的转变。
7.B(3分)
解析:“提醒读者从人物对话中体会作者规劝读书人求取仕进以辅国治民的苦心”错。首先,曹雪
芹没有传达“求取仕进”的思想:其次,脂砚斋认为曹雪芹在此处是借宝钗之口表达了一种类似于佛家
劝诫、儒家讲学式的严肃思想,此处评点旨在引导读者关注小说的思想深度。
8.(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若答出别的“智慧”,只要符合文本相
关内容,且能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做针对性分析,也可给分。
①通过玩笑改善氛围。“我要审你”和“嫁妆”的玩笑消解了劝诫的严肃感和黛玉的伤感。②放低
自我,达成共情。自曝偷看杂书,说自己和黛玉处境一样,拉近了两人的心理距离。③换位思考,切中
对方心意。理解黛玉怕被嫌多事的心理,从自己家给黛玉送燕窝,保护了黛玉的自尊。
9.(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若只答出人物性
格,而没有答出由此及彼的推动关系,该点不给分。
①黛玉说了杂书中的句子,引出宝钗对她的规劝,从而表现了宝钗的真诚温暖。②宝钗的规劝引出
黛玉的剖白心迹,从而表现了黛玉的直率坦诚。③黛玉剖白心迹后,宝钗才敢“取笑”黛玉,从而表现
了宝钗的调皮活泼。④宝钗“取笑”黛玉又为她排除烦难,引出了黛玉约宝钗夜谈,从而表现了黛玉渴
望温情的特点。
10.ADG(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