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太原市常青藤中学 平鲁区李林中学2025-2026年度上学期联考高 一 化 学 试 题卷面分数:100分 答题时间:75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一、选择题(1-8每题2分;9-20每题3分;共52分)1.最近,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低成本光伏材料——蜂窝状石墨烯。生产原理是:(石墨烯),然后除去,即可制得蜂窝状石墨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可以分为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B.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C.俗称“纯碱”属于碱D.该生产石墨烯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依据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B.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煮沸制得Fe(OH)3胶体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它利用了光的散射原理D.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0-9m与10-7m之间,故纳米材料属于胶体3.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C. D.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A. B.C. D.5.下列有关NaCl的实验分析,所得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A B C D实验 NaCl固体不能导电 熔融NaCl能导电 NaCl水溶液能导电结论 NaCl的形成过程发生电子转移 NaCl固体中不含离子 NaCl必须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电离 NaCl水溶液是电解质6.食用色素——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合成色素,可安全地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中。下列关于胭脂红的说法正确的是A.1 mol胭脂红与22.4 L氮气含有的氮原子数相等 B.1 mol胭脂红中含有49个原子C.1 mol该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是96 g D.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604 g7.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B. C. D.8.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B.C. D.9.X、Y、Z、W 分别是 Zn、KOH 溶液、溶液、稀硫酸中的一种,它们之间可发生如下类型的反应:X+Y→中和反应、Y+Z→置换反应、Y+W→复分解反应,则Y是A.稀硫酸 B.KOH 溶液 C.溶液 D.Zn10.物质的量相同的和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质量之比为17:16 B.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1C.电子个数之比为1:1 D.氢原子个数之比为3:411.下列物质转化(“→”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中,每次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可能全部实现的是A. B.溶液C. D.12.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澄清透明的溶液:B.常温下pH=2的溶液: 、Fe2+、 Br-、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 Ba2+、、Cl-D.含氯化铁的溶液: K+、Ba2+、、 OH-13.下列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 B.、C.、 D.、14.用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含有分子的溶液中含有个氢原子B.标准状况下,和的混合气体所含氢原子数目为C.通常状况下,和混合物含有个原子D.标准状况下,22.4 L HF所含原子数不是2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酸铜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B.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溶液中滴入溶液,使溶液恰好呈中性:D.铁与稀盐酸反应:16.用如图装置分别进行导电性实验,使小灯泡明显变暗的实验操作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固体B.向稀溶液中加入适量固体C.向溶液中加入适量固体D.CO2通入一定量NaOH溶液中17.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铬酸根离子(Cr2)有毒,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 7H2O)做处理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Fe2+ + Cr2 + H+ Fe3+ + Cr3+ + H2O(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Fe2+是还原剂B.Cr2的氧化性强于Fe3+C.配平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6、1、12、6、2、7D.若生成7molH2O分子,则转移电子数为6NA个18.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自由移动的活塞(活塞的厚度忽略不计)隔成A、B两室,向A室充入H2、O2的混合气,向B室充入2 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8 g,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恢复室温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引爆前A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4 mol,所含原子总数为4NAB.点燃引爆前A室中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C.点燃引爆后,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在1刻度D.反应后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前气体压强之比为4∶119.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B.由图示的转化可得出: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过程③中,溶液的酸性减弱D.回收S的总反应为:20.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某同学取上述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得到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②向①所得溶液加入足量溶液,得到白色沉淀;③向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不存在和B.溶液中一定存在,可能存在C.②中得到的白色沉淀是和的混合物D.取③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存在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8分)21.(16分) 回答下列问题:Ⅰ.现有下列物质:①晶体;②锌;③氯化氢;④;⑤固体;⑥固体;⑦氯化铁溶液;⑧氨水;⑨稀硝酸;⑩熔融NaCl。(1)属于电解质的有(填编号):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填编号): 。(2)将③通入⑧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趋势为 。(3)⑤的溶液中加入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沉淀完全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次磷酸()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为。及均可将溶液的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1)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 。(2)为 (填“正盐”或“酸式盐”)。(3)利用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 。(填化学式)22.(18分)按要求完成下列计算:(1)0.3mol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与 mol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含0.4mol的中所含的的物质的量是 。(3)标准状况下,1.6 g某气态氧化物的体积为0.56 L,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和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标准状况下,与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为,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则混合气体中与的体积比为 。(6)已知16gA和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C和31.76gD,则C的摩尔质量为 。(7)某混合物由、、组成,已知Na、Mg、Al三元素的质量之比为46:12:27,含1.2mol的该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为 mol。23.(14分)某溶液只可能含有Mg2+、Ba2+、、、、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适量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②过滤,向实验①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回答(1)—(3)的问题。(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写出步骤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溶液中所含各离子的物质的量 (填“可能”或“不可能”)均相等。(4)某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KCl、、、HCl、,已知氧化性:,完善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KCl+ ___________+ 。(5)分析该氧化还原反应5KI+KIO3+3H2SO4=3K2SO4+3I2+3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6)工业上制备ClO2的反应原理为:2NaClO3+4HCl(浓)=2ClO2↑+Cl2↑+2H2O+2NaCl,当有7.3 g HCl被氧化时,参加反应的NaClO3为 g。太原市常青藤中学 平鲁区李林中学2025-2026年度上学期联考高 一 化 学 试 题 参 考 答 案选择题(1-8每题2分;9-20每题3分,共52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C D D A C B B A C B A B A C B C B B C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8分)21.(每空2分,共16分)Ⅰ.(1) ①③⑤⑥⑩ ④ (2)逐渐增强 (3)(4)Ⅱ.(1) +1 (2)正盐 (3)(每空2分,共18分)不带单位扣1分,单位错不得分,数据错不得分,相对分子质量带单位不得分(1)0.45 (2)0.6mol (3)0.025 mol 64 (4)7:11 (5) 4:1(6)106 g/mol (7)0.123.(每空2分,共14分)(1)、 (2)、(3)不可能 (4)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5)5∶1 (6)2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化学10月常青藤-李林中学联考-试题.docx 高一化学10月常青藤-李林中学联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