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星湾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调研物理试卷(9月份)(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苏州市星湾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调研物理试卷(9月份)(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星湾学校九年级(上)调研物理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下列简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省力的是(  )
A. 夹蒜器 B. 碗夹
C. 去核器 D. 取蛋器
2.南平市争创文明城市,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如图,老师给小南讲解垃圾分类,下列各环节中小南对瓶子做功的是(  )
A. 从地上拾起瓶子 B. 瓶子离开手后掉落桶中
C. 拿着瓶子站在垃圾桶旁不动 D. 保持瓶子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
3.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 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
C. 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
D.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能是物体具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B.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C.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5.以下物理量的单位中,不是功率单位的是(  )
A. W B. J/s C. N m/s D. W s
6.如图所示用剪刀将一张纸片缓慢地一刀剪断的过程中,阻力臂L阻和动力F动的变化情况是(  )
A. L阻不变,F动变大
B. L阻不变,F动不变
C. L阻变大,F动变大
D. L阻变大,F动不变
7.如图是小明用易拉罐制作的“魔罐”,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当小明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它能自动滚回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魔罐”滚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B. “魔罐”滚出去的过程中,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 “魔罐”滚回来的过程中,主要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D. “魔罐”滚至最远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最大
8.如图1所示,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物体M、N匀速提升1m,拉力分别为F甲、F乙,此过程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提升物体时的拉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
B. 甲、乙两个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之比为2:3
C. 物体M、N的重力大小关系为GM=GN
D. 乙滑轮组机械效率比甲低
9.如图所示,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0分别竖直向上和斜向上将同一小球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竖直向上、斜向上到达最高点时到水平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小球又下落到与抛出点等高度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则(  )
A. h1=h2,v1=v2 B. h1>h2,v1=v2 C. h1=h2,v1>v2 D. h1>h2,v1<v2
10.如图甲使用水平拉力F1拉着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用滑轮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路面上匀速相同距离(如图乙所示),此水平力为F2,在使用滑轮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功为W总=F2s B. 有用功为W有=Gs
C. 机械效率为 D. 额外功为W额=2F2s-F1s
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柱体,设该柱体高为40cm,底面边长30cm,重为2000N,要使该柱体底面的一侧稍稍离开地面,至少应对它施加(  )
A. 600N的力
B. 750N的力
C. 1200N的力
D. 2000N的力
1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沿直线向前行驶,途中经过一段坑洼路面,如果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则汽车行驶路程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1分。
13.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一架飞机沿水平方向一边匀速飞行一边投放军用物资,在此过程中飞机的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不考虑阻力影响,物资在加速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在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甲所示是某一风景区的盘山公路,之所以要把上山的公路修成这般模样,是因为盘山公路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 。图乙和图丙所示为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钉子,其中与盘山公路的力学原理相同的是图 (乙/丙)钉子,为了将它钉进木块,应该用 (敲/拧)的方式更好。
15.如图所示,冰壶运动中,冰壶由静止在出发点A被运动员推着运动6m,到达B点后放手,再沿水平冰道滑行24m到达O点停下来。从A点到O点运动过程中,冰壶重力做功为 J,若运动员对冰壶的水平推力是10N,冰壶所受摩擦力为2N,运动员对冰壶做的功为 J,冰壶运动全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 J。
16.在探究“汽车的速度”的实验中,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车的动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的动能;经过相同的时间,甲、乙两车牵引力做的功之比为______。(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17.体重500N的小明在60s内跳绳120个,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为5cm,则小明在跳绳时的功率为 W,小华在60s内跳绳150个,则小华跳绳的功率 (“一定小于”“一定大于”“可能小于”)小明跳绳的功率。
18.建高楼时首先要打好地基。在同一土质中的处于相同高度的相同地桩,经打击后某一瞬时三个地桩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打桩时,三个重锤中 锤的做功本领最大。如果A、B两锤的质量相同,则刚开始下落时, 所处的高度大。
19.如图所示,小丽同学用一个距离手3m高的定滑轮拉住重100N的物体,从滑轮正下方的A点沿水平方向移动4m到B点,其中定滑轮的作用 ,此过程中她拉绳子做了 J的功。(不计绳重和摩擦)
20.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乙图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挂物体的重力关系图像(不计绳重及摩擦),当物重为18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以下方法中还能提高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填序号)。
①增大物体提升高度
②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③增大匀速拉绳的速度
④改变绕绳方式
21.如图,电子秤上支架质量不计,均匀细木棒OAB可绕O点自由转动,当支架支撑在A点时,调节O点高度,使木棒水平平衡,此时电子秤示数如图1所示,已知OA:OB=2:5,细木棒的自重为______N。现在B点施加竖直向上拉力FB,电子秤示数与FB的关系图线为图2中的①,则图像中横坐标x点的数值为______N。若将支架从A点移至C点,电子秤示数与FB的关系图线变为图2中的______(选填数字序号)。(g=10N/kg)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22.作图题:
(1)请画出滑轮组的绕法,实现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2)如图所示的曲棒ABC可绕A点的转轴转动,请画出要使曲棒ABC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时所需的最小力F1以及阻力F2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是一种抽水马桶水箱自动上水装置,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时,浮标带动杠杆AOB压住入水口,停止上水。请在图中画出B点所受竖直方向的阻力F2及其力臂l2。
(4)如图所示,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如果L1是力F1的力臂,请画出动力F1的示意图与F2的力臂。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23.如图是小华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该实验要探究的是______(小车/木块)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2)该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3)该实验中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滑下与物体B碰撞时______(碰前A/碰后A/碰前B/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______来改变的。
(4)若在实验中,由于水平木板较短,物体B碰后滑出木板,在不改变原有器材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碰后物体B能始终在木板上滑行?方法是______。
(5)小华还利用下图来研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图中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凸形,一个为凹形,A、B两个相同的钢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A球和B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t1______t2。
2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a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平衡/非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_____(左/右)旋一些。
(2)如图b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减少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左/右)端将下沉。
(3)如图b是一个加宽的杠杆装置,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只将左侧的钩码改挂到A点正上方的B点,此时杠杆______(仍能/不能)保持平衡。
(4)如图c所示,当弹簧测力计由M位置倾斜至N位置时,要使拉力大小不变,杠杆继续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则应______(增大/减小)悬挂的钩码总质量。
(5)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d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
(6)小红回家后利用筷子、秤钩、轻质细绳,秤砣自制了杆秤,如图所示,秤钩挂在A点,改变物体M悬挂点的位置至B,使木筷在水平位置静止,OA的长度为5cm,OB的长度为2cm,OC的长度为10cm,物体M的质量为50g,则B点作为杆秤对应的质量刻度值为______g,该杆秤所能测量的物体质量的最大值为______。
25.小华用如图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机械效率η
1 2 10 1.0 66.7%
2 3 10 1.4 71.4%
3 6 10 2.5 80.0%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分析数据可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______与本实验的原理相同。
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
方法二: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力;
方法三: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
(3)小华所用动滑轮重一定小于______N。
(4)小红也利用重为2N、3N、6N的物体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小华的测量值,则小华测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测拉力时,测力计未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方
B.测力计每次拉动物体时均加速上升
C.测力计每次拉动物体时未沿竖直方向
D.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小于小华
小华还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悬挂点的关系,OC是一根均匀的杠杆,且OA=AB=BC(不计摩擦),收集的数据如表所示。
悬挂点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的大小F/N 拉力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A 6 0.2 3 0.6 66.7%
B 6 0.2 5 0.3 80.0%
(5)从实验数据分析初步得出,当物重相同时,悬挂点越______(靠近/远离)支点,机械效率越高。
(6)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请你求出杠杆的自重为______N。
(7)若把弹簧测力计由C点移动B点,点O位置不变,仍将挂在A点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6.小明在玩蹦床时发现:人将蹦床压得越深,被弹起的高度越大。当人压蹦床的深度越来越大时,人被弹起的高度会明显快速增加。由此,小明猜想:物体弹性形变量大时,弹性势能快速增加。为此他准备了一根原长为10cm的轻质弹簧、刻度尺、小球、光滑的柱形玻璃管轨道等器材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1)如图所示安装器材,小明将弹簧下端固定于玻璃管轨道底部,上端直接放置小球。小球静止时,弹簧上端对应刻度尺9cm的刻度线处,此时弹簧的形变量为______cm。
(2)确保轨道位置不变,下压小球,使弹簧被压缩至8cm刻度处,松手后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起,利用手机视频功能录制该过程,通过视频慢放,找到小球弹起的最高点。研究上升过程,忽略空气阻力,小球的动能______(选填“一直增大”、“一直减小”或“先增大后减小”),到达最高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该小球的重力势能,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小球______来表示弹簧被压缩的弹性势能。
下压位置/cm 8 7 6 5 4
最高点位置/cm 10 14 17.5 22
(3)继续下压小球,增加弹簧的弹性形变,其弹性势能将______。弹簧下压的位置与对应的小球上升的最高点位置关系记录在表中:
①当弹簧被下压至8cm刻度线处时,小球被弹起的高度为______cm。当弹簧被下压至7cm刻度线处时,小球弹起的最高点位置对应刻度为______cm。
②若小球质量为20g,则根据“能的定义”可知,弹簧被压至4cm刻度线处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______J。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7.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在200s内将2700N的重物匀速提升了10m,此过程中绳端的拉力F为1000N,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摩擦,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绳端拉力F的功率;
(3)当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低于多少时,利用该装置提升重物不再省力(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8.如图所示,斜面长L=12.5m,斜面高h=4m物体A重力为200N,物体B的重力为500N,B在A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匀速上升到斜面顶端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此过程中,拉力对B所做的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B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小华的爸爸最近也购买了一辆某品牌的小汽车,如图a所示。
(1)小华对汽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坐上停在地面汽车后不断转动方向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汽车的方向盘实质是______(费力/等臂/省力)杠杆;
(2)某次全家自驾游过程中,遇到一比较高的桥,他父亲在汽车开始上桥时立即加大油门同时减挡降速,其目的是______;途中行驶到某服务区停车休息时,小华不经意碰到了汽车的引擎盖,发现其温度较高。这是因为引擎盖下面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______的形式传给了引擎盖;
(3)小华上网查得该型号汽车在某次启动性能测试的有关数据,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3000N且保持不变,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则在0~5s内,汽车运动60m,则汽车牵引力做功______J;
(4)制动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图d中所示的图线分别为甲、乙两不同品牌汽车在同一路面上紧急刹车过程中的实际制动距离s与刹车前的车速v的关系图象,图中______(甲、乙)车的刹车性能较好,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变小
不变

14.【答案】斜面



15.【答案】0
60
60

16.【答案】小于 1:4
17.【答案】50
可能小于

18.【答案】B
B

19.【答案】改变力的方向
200

20.【答案】90%


21.【答案】1.6 0.8 ②
22.【答案】;



23.【答案】小车; 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 碰前A;通过控制物体A在斜面上的高度; 降低物体A在斜面上的高度,从而减小物体A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
24.【答案】平衡;右; 左; 仍能; 减小; 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的平衡有影响; 0;100g
25.【答案】匀速直线; 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力;方法一; 1; AD; 远离; 2; 不变
26.【答案】1; 先增大后减小;升高的距离; 增大;①2;11.5;②0.036
27.【答案】解:(1)由图可知,n=3,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摩擦,根据F=(G+G动)可知,动滑轮的重力为:
G动=nF-G=3×1000N-2700N=300N;
(2)绳端拉力做的功为:
W=Fs=Fnh=1000N×3×10m=3×104J,
绳端拉力F的功率为:

(3)根据题意该滑轮组不省力,即绳末端的拉力与提升物体的力相等,则滑轮组的效率为:

答:(1)动滑轮的重力为300N;
(2)绳端拉力F的功率为150W;
(3)当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低于33.3%时,利用该装置提升重物不再省力。
28.【答案】解:(1)由图可知,物体A用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物体B连起来。在A的作用下,B由斜面底端被匀速拉上顶端,
因此绳对B的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A的重力;即:F=GA=200N;
拉力对B做的功:W总=FL=200N×12.5m=2500J;
(2)克服B的重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Bh=500N×4m=2000J,
则机械效率:η=×100%=×100%=80%;
(3)拉力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用=2500J-2000J=500J,
由W额=fs可得,B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40N。
答:(1)此过程中,拉力对B所做的功为2500J;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3)B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0N。
29.【答案】省力; 增大牵引力;热传递; 4.5×105; 乙;在相同速度下制动距离更短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