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我有一个想法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我有一个想法 教案

资源简介

[核心素养目标]
1.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2.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
【教学重难点】
1.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问题及自己对此的想法。(重点)
2.把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例文,了解怎样把想法表达清楚。
2.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结合之前口语交际中关于身边“小事”的讨论,说说你最近在生活中看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
2.学生充分交流。
预设1:公园内的鲜花被采摘,环境遭到破坏,我感到很惋惜。
预设2:我在上学路上发现有些人闯红灯,这种行为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预设3:乱扔垃圾有损城市形象,应该让大家从思想上改变对这件事的认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预设4:我在路上看到有人随口吐痰,这个行为太危险了,会传播细菌,应该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3.导入新课:刚才大家聊的这些“小事”,都藏着你们的观察和思考 —— 有人惋惜,有人想改变,这些就是 “想法” !把这些解决问题的想法写下来,让更多人看到、行动起来,特别有意义。接下来我们就学习怎么写《我有一个想法》,把你们的好点子落进作文里。
二、指导审题,关注重点
1.阅读习作要素,了解写作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习作重点:围绕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问题,积极思考,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阅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要求。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小组交流:本次习作有哪些具体要求?
(2)学生交流、发言。
(3)教师总结梳理,明确本次习作的重点:
①选择一个生活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②写出自己对问题的想法。
③写出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
三、聚焦例文,激发兴趣
1.过渡: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最近呀,有两个同学就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2.例文引路,聚焦想法。
(1)出示课本上的两个事例片段,让学生读教材上的例文片段,想想其中所描述的问题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
提示:两则例文讲的都是身边发生的事。第一则讲的是家庭生活中的不良现象,是已经发生了的事;第二则关注的对象是校园,提出了让校园生活更美好的建议,是还未发生的事。这些都是身边的事。
(2)请学生精读例文1:说一说,文中的“我”看到了什么现象或问题?又分别产生了什么想法?
①学生交流分析,教师汇总。
预设:第1篇例文写的是很多人因为玩手机而忽视了正常的社交这一现象,同时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小作者还谈了玩手机会有的影响,以及自己对这个现象的想法,他认为过度沉迷手机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我们应用更多的时间关心身边的人。
②小结:通过“点明问题—列举事例—说明影响—提出想法”的思路讲清楚了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事。先提出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再用两个事例来说明,使想法顺理成章、清晰明了。
(3)请学生精读例文2:说一说,文中的“我”看到了什么现象或问题?又分别产生了什么想法?
①学生交流分析,教师汇总。
预设:第2篇例文谈了自己想在班级建设植物角的想法。小作者把植物角的具体运作和开辟植物角的好处都写得很清楚。
②小结:按照“提出想法—给出建议—点明益处”的思路来安排内容,说清楚做法和好处,会让别人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想法。
对比想法。
①提问:同样是想法,这两句话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样?语气上有什么不一样?
提示:一句在结尾,另一句在开头。一句用了句号,是肯定的语气;另一句用了问号,是商量的语气。
②小结:看来想法可以放在结尾,也可以放在开头;可以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坚定的态度,也可以用商量的语气提出,这样容易让别人接受。
3.理清思路。
(1)根据学生回答,梳理习作顺序,板贴习作思路图:
①示例1:已发生的不良现象。
思路:现象→具体事例→说清危害→想法或者改进的办法
②示例2:未发生的事
思路:想法→建议具体做法→有什么好处
(2)小结: 我们可以把想法写在开头,也可以写在结尾;我们可以用肯定的语气,也可以用商量的语气;我们可以写问题、例子,也可以写做法、好处。
四、选材构思,聚焦想法
1.过渡:大家刚才说得很精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善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思考:在家庭和校园生活中,你还关注了哪些现象呢?对社会上的现象,你又关注了哪些呢?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我们在组内交流,由小组长汇总出来。
3.分别展示家庭、学校、社会中的“问题”和“畅想”,拓宽学生的选材思路。
4.选材提示。
(1)抓住生活中的小事说想法,更容易真正做出改变。
(2)除了场所,还可以从“吃穿住行”等方面,或者从“学习、安全、环保、健康、文明”等不同主题来思考问题。
5.理清思路:提问:怎样把你的这个想法描述出来,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呢?
(1)现象举例。
(2)畅想举例。
五、巧拟题目,开始写作
1.自主交流拟题方法。
提问:你打算用什么题目来写你有的想法?
预设1:可以直接用习作题目,例如:《我有一个想法》。
预设2:以想法的内容拟题。例如:《不要随便摘花》《“共享单车”该何去何从》。
2.过渡:刚才同学们就自己发现的或其他同学列举的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都有很独特的见解。可以看出,我们的同学都是非常善于观察生活,积极思考的人。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和想法写下来,并且写出具体的解决建议。
3.写法指导:
(1)写清自己的观点,简洁明了。
(2)写清自己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注意条理清晰。
(3)写出一两条可行的解决意见。
(4)写好之后,读给你的同学听,看看他是否明白你的想法,再问问他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最后对自己的习作再次进行修改。
4.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欣赏佳作,掌握“把问题和想法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2.借助评价清单进一步明确“把问题和想法写清楚”的要求。
3.通过自主修改、互相评价,完善习作。
4.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佳作,优点借鉴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完成了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这节课,我们将开启“佳作欣赏”环节 —— 让我们一同研读优秀习作,共同分析其中的可取之处,提炼可复用的写作方法,为接下来的习作修改做好充分准备。
2.引导: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习作例文《我有一个想法》,边读边思考例文是怎么把问题和想法写清楚的。
预设1:1—3段描写“文具攀比”的现象,引出下文。
预设2:第4段为后文写自己的想法作了铺垫。
预设3:5—6段描写现象,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攀比心理。
预设4:7—9段用“首先”“其次”“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写出了自己的想法,有条理。
预设5:结尾总结想法,深化了文章主题。
小结:这篇习作的开头描写了生活中的攀比问题,能吸引读者阅读。中间部分选取的事例来源于生活,语言朴实,真实可信。结尾的感受充满正能量,能引起读者的反思。
二、借助评价清单,明确修改要求
1.我们将围绕习作要求,赏评同学的习作,在赏评过程中,希望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随时修改自己的习作。
2.出示评价清单。
习作评价表
评价内容 评价细则 星际评价
内容 现象描述清楚具体 ★★★
想法明确,理由充分 ★★★
从生活中选择具体事例 ★★★
改进建议比较可行 ★★★
语言表达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没有错别字。 ★★★
运用恰当的语气,符合习作的内容。 ★★★
(学生阅读评价表,老师解释评价表如何使用,符合要求的在自评栏里标“★”。)
3.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照自己的习作进行自评。
4.学生互评,并根据评价清单,说说哪些地方写得清楚,值得大家学习,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5.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要点,预设:明确提出想法;按一定顺序写;举例子描述现象;写出一些理由;提出改进建议……
三、梳理方法,指导修改
1.出示例文《我有一个想法》,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需要再做修改。
2.师生共评,交流修改建议。
相机点拨:你是否明白同学习作中的想法?如果不明白,怎么修改可以更清晰?你是否赞成习作中的想法?有没有补充?如果不赞成,理由是什么?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对习作范例进行修改。
4.同桌之间交换作文,相互批改。注意要使用作文评改符号,并写出评价。
5.学生对照评价清单自主修改习作。
四、修改习作,总结收获
1.对照习作评价标准,再读一读自己的习作,试着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吧!修改好后的作文誊写到作业本上。
2.全班分享,其他同学作评价。
3.小结:你的想法或建议适合对谁说呢?如果他恰好是你的家人、同学、朋友,你可以把习作读给他听,说不定你的想法能真正实现呢!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社会就会变得更和谐、美好!
【教学板书】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习作思路
已发生不良现象:现象→具体事例→说清危害→想法 / 改进办法
未发生的事:想法→建议具体做法→点明益处
表达要点
想法位置:开头 / 结尾皆可
表达语气:肯定 / 商量皆可
内容要求:现象具体、想法明确、建议可行
【教学反思】
本课时聚焦“把生活现象与想法写清楚”的目标,通过谈话导入激活学生生活观察,借助例文引路梳理不同习作思路,再结合选材构思和写法指导,逐步搭建写作支架。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家庭、校园、社会多场景挖掘素材,同时通过评价清单明确修改方向,助力学生在“写 — 评 — 改”中提升表达能力。后续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建议可行性”的思考,鼓励他们将习作与实际生活链接,真正推动想法落地,增强写作的实践意义。
第七单元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