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城区三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城区三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城区三校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下列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的单位的是(  )
A. 帕斯卡(Pa) B. 焦耳(J) C. 牛顿(N) D. 瓦特(W)
2.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杠杆不一定是硬棒 B.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C.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D. 力臂不一定和力的作用线垂直
3.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钳子 B. 镊子
C. 起子 D. 滑轮
4.2025年7月19日上午,西藏林芝的雅鲁藏布江畔,人类史上最大的水电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该河段落差为2350m,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创造3个三峡的发电量。水力发电利用的是(  )
A. 机械能 B. 内能 C. 太阳能 D. 化学能
5.科学探究方法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研究实例的做法中,所用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研究影响动能因素时通过木块被撞的远近反映钢球动能的大小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一支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

利用自制的可变焦水透镜眼球模拟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

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判断压力作用效果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6.把一个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将铁锁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稳定后松手,铁锁向前摆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铁锁摆回时一定会打到鼻子
B. 铁锁最终会停下来是机械能消失了
C. 铁锁由高处摆到低处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
D. 铁锁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次降低,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7.如图所示是电影《哪吒1》中哪吒与敖丙踢毽子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敖丙对毽子的作用力改变了毽子的运动状态
B. 敖丙踢出毽子后,毽子在空中飞行,是因为敖丙在持续对毽子做功
C. 毽子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D. 毽子从低到高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8.如图,在植树活动中,两位同学用竹竿抬水。水桶挂在水平竹竿的P处,与前、后同学的距离分别为PM、PN,水桶对竹竿的作用力为F,其中PM、PN及F的大小均已知,竹竿的重力忽略不计。若要分析前面同学抬水的力F1的大小,下列建构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9.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中学生小强想估测自己1分钟跳绳的平均功率。下列选项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5W B. 50W C. 500W D. 5000W
10.如图甲为乒乓球发球机,某次发出一个乒乓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先后经过a、b位置如图乙所示,乒乓球的能量情况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乒乓球能继续飞行是受到惯性作用
B. a至b之间有力改变乒乓球的运动状态
C. 乒乓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D. 乒乓球到达最高点时的动能为零
11.如图所示,F的方向竖直向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在F以B点为轴转向BM方向和转向BN方向的过程中(  )
A. F逐渐变小
B. F始终逐渐变大
C. 转向BM方向时,F逐渐变大;转向BN方向时,F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
D. 转向BM方向时,F逐渐变大;转向BN方向时,F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
12.如图甲所示,虚线框内是两个滑轮连成的滑轮组,工人利用该滑轮组,用200N竖直向上的拉力F,将物体匀速提高3m,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动滑轮重12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5m/s B. 工人做的有用功为360J
C.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 拉力F的功率为100W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13.《天工开物》记载“凡稻米既筛之后,入臼而舂”,如图所示,这种装置是按照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设计的,人在A点踩下,B端的重物上升,重物下落, 能转化为 能。
14.如图所示,运动员射箭时,用力将弓拉开,把箭射出去。在此过程中,把箭射出去的力是弓弦的 力。在放开箭的瞬间,弓的 能转化为箭的 能。箭离弦后在空中向上飞行的过程中,箭机械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5.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货物,已知货物重400N,每个滑轮重50N,若物体在10s内被提升了6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F是 N,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m,物体上升的速度是 m/s。
16.如图,一个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小聪用150N的水平拉力将箱子移动了0.4m,则小聪的拉力做功为______J。待箱子静止后,小明用80N的水平推力推这个箱子没有推动,则小明的推力做功为 ______J,此时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N。
17.球竖直向上运动到最高处并自由下落,这过程中经过A、B两点,球在这两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如图所示,在A点的机械能是______J,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需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______J;假设球在最高点时所受的所有外力消失,球将______(选填“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或“向下加速运动”)。
A点 B点
动能/J 4 8
重力势能/J 7 2
18.小聪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时,将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用支架支撑构成斜面,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出斜面底端A点到斜面上B点的距离L为80cm,B点距水平地面高度h为20cm。沿斜面向上用0.8N的拉力F将重为2N的木块匀速拉到B点,用时2s,则这段过程中拉力F做功的功率P= ______W,斜面的机械效率η= ______%,木块在该斜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______N。
1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①在0-2s时段的2s时间内,推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是______J。
②在4-6s时段的2s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是______m。
③在4-6s时段的2s时间内,推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
④在2-4s时段的2s时间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20.如图为小强同学自制的简易杆秤,“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
21.如图甲所示,人们用盘子夹可以既方便又安全的取出蒸食物的盘子。盘子夹的一侧可简化为图乙所示的杠杆,O为支点。请在图乙中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22.要拉动陷入泥坑中的汽车,请在图中画出所用最小力的绳子的绕法。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23.在学习了杠杆平衡条件后,小泉决定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尝试自制简易杆秤。以下是他的实验过程和相关问题。
(1)杠杆文化的理解:我们常说“秤砣虽小压千斤”这句话,可知杆秤相当于一个______杠杆。
(2)杠杆平衡的初始调节:将杠杆在中点处悬挂,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小泉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__侧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______。
(3)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如图乙所示,始终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泉将弹簧测力计从①位置移动到②位置时,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自制简易杆秤:小泉用细木棒、小纸杯、棉线和钩码制作如图丙所示杆秤。把棉线系在“b”处,作为秤纽;把小纸杯悬挂在“a”处,作为秤盘;用5g钩码作为秤砣。手提秤纽,移动秤砣使秤杆水平平衡,此时秤砣所挂处的秤杆上标上“c”为定盘星,即“c”点作为杆秤对应的质量刻度值为______g,同时避免了杆秤重力对称量的干扰。
24.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A和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卡片跳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该兴趣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
A.与卡片的质量有关
B.与橡皮筋的形变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组选用几根相同的橡皮筋和几张相同材料的卡片进行实验:
(1)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______,因此它具有能量;
(2)探究跳起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关,应选择质量不同的卡片,分别套上相同的橡皮筋,操作中将卡片反过来,每次把它在桌面上用手压平的目的是______;实验发现厚卡片弹起的高度较低,那是因为厚卡片刚离开地面时的______比薄卡片小;
(3)为了探究卡片的跳起高度与橡皮筋的形变量是否有关,请你为该小组提供使橡皮筋形变量不同的一种方法:______。
25.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北与同学们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实验时除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
(2)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______(填“静止”或“拉动过程中”)时读数;
(3)表格中编号①处的数据为______,分析数据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时,提升的物重增加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①
3 6 10 2.2 30 90.9%
(4)小北发现绳端移动的距离与钩码上升的高度有固定的倍数关系,于是他认为:钩码重一定时,无论将钩码提升多高,都不影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红则认为:钩码提升的高度不同,有用功就不同,机械效率就变化了。你认为______的看法是正确的。
26.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木块被撞出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忽略小球与接触面的滚动摩擦以及撞击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1)将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______。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
(3)进行实验时,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的位置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必须相同的。
(4)小华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图乙中小球撞击木块前接触面光滑,撞击后接触面粗糙),用同一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球离开弹簧撞击同一木块。比较将木块撞出的距离,可以研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
(5)小明将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图丙),探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小华觉得利用图乙的装置,也能探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只需利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即可。小华的设计方案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如果用该方案,你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27.如图所示,农忙时节小明帮爷爷挑谷子,初次干农活的他在左筐中装了20kg谷子,右筐中装了25kg谷子,已知扁担的长度为1.8m(不考虑手臂帮扶及扁担和筐的重力,g取10N/kg)。求:
(1)要使扁担水平平衡,小明的肩膀距扁担左端的距离。
(2)扁担水平平衡后,小明将两筐谷子同时向内移动了0.1m,扁担能否保持水平平衡,请通过计算说明。
28.如图所示,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将质量为450kg的重物匀速吊起2m,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2.0×103N,g取10N/kg,求:
(1)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动滑轮的质量为80kg,克服摩擦和钢绳重所做的功。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费力
重力势


14.【答案】弹
弹性势

减少

15.【答案】225
12
0.6

16.【答案】60 0 80
17.【答案】11 1 保持静止
18.【答案】0.32;62.5;0.3
19.【答案】0 8 8 2
20.【答案】
21.【答案】
22.【答案】解:只有一个动滑轮,要求最省力,将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左边挂钩上,然后绕过左边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下图所示:

23.【答案】省力; 右;力臂; 变大; 0
24.【答案】卡片被弹起;做功; 便于使每次橡皮筋的形变量相同;高度; 分别压两个卡片时将一个卡片压平,另一个不压平(或使小豁口A、B的间距不相同)
25.【答案】刻度尺; 匀速;拉动过程中; 88.9%;变大; 小北
26.【答案】使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木块移动的距离; 是; 速度; 不可行;木块最终移动的距离相同
27.【答案】明的肩膀距扁担左端的距离为1m;
扁担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28.【答案】解:(1)物体的重力为:
G=mg=450kg×10N/kg=4500N,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
W有=Gh=4500N×2m=9×103J;
(2)由图知,n=3,拉力端移动距离s=nh=3×2m=6m,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2.0×103N×6m=1.2×104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75%;
(3)克服动滑轮做的功:
W额1=G动h=m动gh=80kg×10N/kg×2m=1.6×103J,
拉力做的总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1.2×104J-9×103J=3×103J,
克服摩擦和钢丝绳重所做的额外功:
W额2=W额-W额1=3×103J-1.6×103J=1.4×103J。
答:(1)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为9×103J;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3)若动滑轮的质量为80kg,克服摩擦和钢绳重所做的功1.4×103J。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