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抽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抽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秋学期九年级化学学科期中抽测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希望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遇到困难时请不要轻易放弃,相信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2.请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下诗句中划线部分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 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下列标志与该主题无关的是
A. B. C. D.
3. 下列有关试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用块状试剂 B. 夹持试管
C. 取用液体试剂 D. 洗涤试管
4. 氯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镓原子易得到电子 B. 镓原子的中子数是31
C. 图中x的数值是8 D. 镓原子的质量是
5. 下列初中常见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6.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纯净物:洁净的空气、H2O2溶液、冰水混合物
B. 氧化物:水、二氧化锰、一氧化碳
C. 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D. 化学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可燃性
7. 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发现火星大气稀薄;“含有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95.3%)、氮气、氧气等物质,平均温度为,冬天的低温使多达25%的二氧化碳凝华成干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火星大气中氮气含量比空气中低 B. 干冰与冰的化学性质相似
C. 燃着的木条在火星上不能燃烧 D. 火星大气稀薄导致保温性能差
8.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交叉关系 B. 构成物质的微粒与离子属于包含关系
C.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D. 催化剂与二氧化锰属于并列关系
9. 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图中有单质的化学式为N2
C. 反应后分子种类改变
D. 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
10. 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解释宏观事实正确的是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浑浊的河水过滤后得到澄清液体 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 加压时,分子的体积变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A. A B. B C. C D. D
11.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元素含量 B. 空气组成
C. 自来水净化模型 D. 水蒸发的微观过程
12. 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t1s-t2s压强迅速升高到最高点,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
B. t2s-t3s压强迅速下降,只是瓶内氧气被消耗的过程
C. 根据t4s时瓶内的气压值,能计算出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D. t5s后实验操作是打开弹簧夹使水进入瓶内的过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镁是一种年轻的金属,工业上主要利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MgCl2)制取金属镁,同时生成氯气(Cl2)。镁呈银白色,熔点为649℃,质轻、密度为1.74g/cm3。镁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烟花、照明弹和燃烧弹里都含有镁粉,飞机的外壳一般是铝镁合金制成的。世界上镁产量最高的年份,往往就是发生战争的年份,因此人们常把镁称为“国防金属”。
(1)工业上制取镁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2)微观解释镁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______。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不能用镁代替红磷,其原因是______。
(4)若镁粉着火了,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吗?请写出原因:______。
14.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请结合图中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
(2)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上图中的装置______(从A~E中选择)组装一套制取较干燥的氧气的装置,且发生装置的试管口需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
(4)根据相关计算,分解7.9克高锰酸钾得到氧气体积的理论值为0.56L。测产生氧气体积时,用F装置中______(填“a”或“b”)和G装置中的c相连测量氧气体积,且______(填“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或“实验开始时”)收集气体。
15.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水的作用】
(1)排水集气法中水的作用:集气前______;集气中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______。
(3)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也用到了水。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燃烧结束试管里剩余主要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水的净化】
(4)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______。
A. 过滤池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B. 活性炭吸附池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臭味
C. 清水池中一定是软水 D. 投药消毒发生了化学变化
(5)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流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含铜<1.0mg/L,其中“铁、铜”指的是______。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16 完成以下基础实验与学科实践内容:
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过氧化氢制氧气原理
(1)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任务二】定量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为比较淀粉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序号 5%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① 20 / a
② 20 淀粉0.5g b
③ 20 二氧化锰0.5g c
定性探究】
(2)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来定性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
【定量探究】为了定量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实验时小明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设计了三组实验(如上表所示)。
(3)实验前检查图乙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4)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______。最后结果表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较好,则b______c(填“<”、“>”或“=”)。
【拓展与延伸】继续探究发现硫酸铜溶液也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同学们根据下面提供的药品继续探究实验。(供选择的试剂: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30%过氧化氢溶液;5%的硫酸铜溶液、10%的硫酸铜溶液、20%的硫酸铜溶液)在常温下,向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5%的过氧化氢溶液,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各滴2滴5%、10%、20%的硫酸铜溶液。绘制了产生的氧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b和c如图所示。
(5)请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____、______。
(6)若根据提供的药品重新实验,得到的曲线如图中虚线所示,请推测其可能的原因______。
17. 计算题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某种铜粉中铜原子的质量为1.063×10-25kg,试计算:(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
(1)该铜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即得分,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等质量的铁粉中所含铁原子和这种铜粉中所含铜原子的个数比等于______。
2025秋学期九年级化学学科期中抽测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希望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遇到困难时请不要轻易放弃,相信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2.请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题答案】
【答案】(1)
(2)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3)镁燃烧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氮气、二氧化碳等
(4)不能,镁在二氧化碳中能燃烧
【14题答案】
【答案】(1)酒精灯 (2)C##F
(3) ①. ②. AD ③. 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4) ①. a ②. 实验开始时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将集气瓶中空气排尽 ②. 观察氧气是否收集满
(2)吸收有害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3)N2 (4)C (5)C
【16题答案】
【答案】(1) (2)产生气泡快慢
(3)关闭活塞,推注射器,则松手后,若观察注射器活塞回弹情况
(4) ①. 生成40mL气体所需时间 ②. >
(5) ①. 硫酸铜溶液浓度越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 ②. 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同,但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
(6)使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15%或30%(合理即可)
【17题答案】
【答案】(1)
(2)8: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