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用纸可以折出各种纸飞机,两位同学正在比赛谁折的飞机飞的远?小明认为可能与飞机的材质、形状等因素有关。“认为与飞机的材质、形状等因素有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问题 B. 证据 C. 解释 D. 交流
2.如图,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乐器,通常有“大钟小声”的说法,这里的“小声”是指声音的(  )
A. 振幅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
3.在徐州奥体中心足球场举行的“苏超”决赛中,主场球迷方阵齐声高唱助威歌曲,声势浩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不同的球迷声音音色相同,所以合唱整齐
C. 助威声的响度大是因为声带振动幅度大
D. 歌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座椅中传播
4.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一位同学用手指甲轻刮桌面,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了声音,但附近的其他同学几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能说明(  )
A.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B.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C. 声音传播不需介质
D. 空气不能传播声音
5.如图所示是不同的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所显示出的波形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四幅图均为乐音的波形图 B. 音调最高的是乙
C. 响度最小的是甲 D. 乙和丙音调相同
6.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减弱噪声对考生的干扰,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与之相同的是(  )
A. 窗户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B. 小区内禁止鸣笛
C.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 戴防噪声耳罩
7.如图所示是一款骨传导蓝牙耳机,使用时将耳机贴在颞(niè)骨两侧、不堵塞耳朵,解决了入耳式耳机长时间佩戴不舒适的问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耳机贴在颞骨两侧就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 将耳机的音量调大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 戴上耳机听音乐对他人来说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D. 蓝牙耳机和手机之间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8.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升降台上放置一个两端开口纸杯,纸杯外卡了一张带圆孔的硬纸片。在纸杯右侧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华对纸杯另一侧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斑的晃动是由于激光笔晃动引起的
B. 小华声音越尖,光斑晃动幅度越大
C. 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D. 橡皮膜的振动用平面镜反射的光点的舞动显示出来,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9.北京时间2025年3月14日14:54:36再次再现了月全食,标志着当前月相周期的中点。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月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桥在水中的倒影
B. 日晷
C. 汽车观看镜
D. 空中彩虹
10.我国目前已经掌握了舰载机夜间起降技术,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在航母舰尾装上如图所示的装置,打开光源,照射到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的透明玻璃板上,对着即将降落的舰载机。当飞行员看到的玻璃颜色为红色时,说明飞机高于正确降落路线;当看到的玻璃颜色为蓝色时,说明低于降落路线;当看到的玻璃颜色为绿色时,说明路线正确。则该装置的光源必须是(  )
A. 红光 B. 绿光 C. 蓝光 D. 白光
11.下列科学研究方法用到实验推理法的是(  )
A.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用一根完全一样的蜡烛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
B. 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小,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 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纸屑来探究鼓面的振动
D. 在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的概念
12.如图,小华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小华与安全门的距离为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安全门后的墙壁上明亮的灯箱使小华能更清晰的观察到她的像
B. 若小华远离安全门0.5m,则她与像的距离为1.5m
C. 若小华靠近安全门,则她在安全门中成的像变大
D. 安全门向两侧打开过程中,小华在安全门中成的像位置不改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13.徐州柳琴戏深受本地群众喜爱,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如图所示的柳琴。演奏时,弹拨琴弦使其 发声,用手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琴声的 。根据 的不同,听众还能分辨出其他伴奏乐器。
14.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有这样的描述: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声如洪钟”形容声音巨大,这是声音的 很大;
(2)苏轼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石钟山“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苏轼将山石发出的声音比作古代编钟之声,是因为它们发出的都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这些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播到人的耳朵里的。美妙的声音引起了听众情感的共鸣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15.蝙蝠在空中停留时,翅膀每分钟扇动840次,则翅膀振动的频率为 Hz;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常伴随有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产生,因此用它可以监测自然灾害。
16.深秋时节,一只白鹭在桃花岛水面上飞行,此处水深约2m,如图所示。当白鹭距水面0.8m时,倒影与它的距离为 cm;它在水中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17.在202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军演活动
(1)三军仪仗队步伐整齐划一,队伍横看、竖看、斜看都成一条直线,形成了“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的奇观。这主要可以用______原理来形象地解释;
(2)地面指挥中心与飞行员通过无线电进行通话,无线电是光波的一种,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
(3)我们在教室里观看阅兵时,屏幕上的画面是由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8.在水槽中斜插一块平面镜,让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上,适当调整平面镜的位置和角度,使太阳光经水槽中平面镜反射到竖直的白色墙壁上,可以在墙壁上看到彩色的光带,这种白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叫作光的 ,此时平面镜上方的水类似于 (填写光学元件名称);这个实验要让槽中水面 (选填“平静”或“晃动”)彩色光带才清晰明了;如果彩色光带较亮,而你又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那么你应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光屏与三枝镜间的距离。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9.根据要求作图。在图中画出路灯S下小明的影长。
20.请观察图(a),在图(b)中MN表示水面,AB表示岸边的一棵树,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树在水中所成的像A′B′。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21.请按要求回答:
(1)如图甲所示,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______;
A.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B.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可以看见乒乓球弹起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快
(3)如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填“高”或“低”)。
22.小明用易拉罐自制了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做小孔成像实验。
(1)如图所示,他将易拉罐盖子去除,在底部中心钻个小孔,AB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纸筒,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将A端蒙住,然后将纸筒插入易拉罐观察。为便于观察研究,应将______(选填“A”或“B”)端插入易拉罐;
(2)将纸筒向易拉罐内推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可在照相机上看到一个倒立______(选填“三角形”、“圆形”或“烛焰”)的像;
(4)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何山公园的树林里,小明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圆形光斑大小不一原因是______。
23.如图甲所示,小明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中可以看到室内物体的影像。为了弄清楚原因,他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小明选择茶色玻璃板而没选择平面镜,是为了便于______;
(2)在玻璃板前侧观察,移动蜡烛B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主要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关系;
(3)平面镜成像有很多应用,如图丙是播音员的提词器,为方便播音员看台词,将显示屏上的台词通过一块专用镀膜玻璃竖直呈现在播音员的正前方,α=45o,当演讲者前方呈现数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______(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4)如图丁中箭头所示,将平面镜在竖直平面内绕M点逆时针转过一定的角度,则蜡烛A所成像______(填字母);
A.逆时针转过一定的角度;
B.位置保持不变;
C.反方向转过相同的角度;
(5)如图戊所示,小红采用了较厚的玻璃板进行实验,可以观察到两个像,测量两个像到MN的距离分别为L1=1cm、L2=1.4cm,则可知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cm。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24.汽车抬头显示器可将车速、油耗等信息呈现在驾驶员视野前方,如图甲所示,避免驾驶员因低头查看仪表盘而分心,确保驾驶安全,请回答:
(1)若看到的像位置偏高,为调整至合适位置,应将显示器按图乙所示的A方向还是B方向移动?
(2)挡风玻璃为什么是倾斜放置的?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5.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盲人的福音——超声导盲探测仪
超声导盲探测仪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反射原理来辅助盲人探测前进道路上障碍物的设备,如图1甲所示。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回声定位技术,图1乙是它简化后的工作原理图。工作时探测仪前端的超声波探头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携带障碍物的信息——距离和方向,探头上的接收传感器捕捉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根据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往返时间计算出探测仪与障碍物的距离,将计算出的距离信息转化为易于盲人感知的反馈形式。例如,当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设备会发出“注意前方障碍物”的语音提示或产生强烈的振动,以提醒盲人注意安全。这种设备为盲人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1)超声波是声音的一种,它的频率高于______Hz;
(2)超声导盲探测仪是通过声波获取障碍物的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不同的是______;
A.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情
B.超声雾化器将液体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
C.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D.交警利用超声波测量汽车的速度
(3)该拐杖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2甲所示,则这些位置指纹的大致形状如图2乙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4)某人持雷达拐杖遇到障碍物时,雷达发出的超声波从发射至接收到信号经历的时间为4×10-3s,空气中超声波速度取340m/s,则该雷达拐杖到障碍物的距离为______m。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振动
音调
音色

14.【答案】响度
乐音
空气
信息

15.【答案】14
次声波

16.【答案】160
虚像

17.【答案】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释; 3×108; 绿
18.【答案】色散
三棱镜
平静
增大

19.【答案】解: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知,光源S发出的光线和小明的顶端的连线与地面相交于一点,这点到小明的距离就是影长,如下图所示:

20.【答案】解:分别作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两个对称点A′、B′,可得树在水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21.【答案】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B; 低
22.【答案】A;
变小;
烛焰;
缝隙到地面的距离不同
23.【答案】确定像的位置; 大小; B; B; 0.2
24.【答案】当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说明像到玻璃的距离过大,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即A方向调整。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小轿车前面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车内物体所成的虚像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碍司机视线
25.【答案】20000; B; A; 0.68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