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2025—2026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10分)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 jiàn( )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燥,养不过夜的。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jiàn( )赏 人迹罕至( )
(2)找出文中错别字,这个错别字“_____”的正确写法是“______”。(2分)
(3)选段划线句子使用了 修辞手法。(2分)
(4)以上文段节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______》 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部散文集原名《 》。(各2分,共4分)
选择题(3分)
2.下列对《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父亲的病》和《五猖会》中。
B.《朝花夕拾》写的虽然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但同时又超越于此而表现了一个特定历史时代中国社会的面貌,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
C.《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借此了解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D.《二十四孝图》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三、语言表达(3分)
3.仿照画线句子,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通过参加“有朋自远方来”专题学习活动,我们深感: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友谊的陪伴。友谊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为我们指引方向;友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愿这份美好的友谊陪伴我们走过漫漫人生路。
四、名句名篇默写
4.古诗文默写。(每空2分,共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强欲登高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强调的是做学问要善于思考。《<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9分)
5.阅读名著选文,完成各题。
[甲]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乙]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散文集______________,[甲]选文中的“看会”是指去看________________。[乙]选文中第一句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6分,各2分)
(2)下列表述与《朝花夕拾》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流露出作者对庸医误人、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的痛恨。
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六、综合性学习(6分)
小湖的班级正在筹划开展一场主题为“有朋自远方来”的活动,邀请你共同参与。
6.为了丰富活动内容,请仿照示例,帮助小湖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4分)
示例:“情同手足”故事分享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组讨论时,小南说:“我不想参与讨论,我和我的同桌不是朋友,她每次改我的听写本时都一板一眼,影响我的成绩。”如果你是小湖,你会怎么劝说小南?(2分)
小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鉴赏(8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2分)
9.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各3分)
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则是无信;对子骂父,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学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述而》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太丘舍去:________
②传不习乎: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请结合乙文具体内容,谈谈你所获得的启示。(3分)
九、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完成小题。(10分)
【甲】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
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温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于浩渺的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13.[甲]文画线的句子写春天的花美。细读语句,说说春天的花美在哪里?(2分)
14.[乙]文描绘了四幅春天的画面,分别是田畴春图、_________、天空春图、_________。(4分)
15.按要求对下面句子进行简要赏析。(4分,各2分)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2)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0分)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6.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题目不仅点出了叙事的时节,而且意味着作者对母爱和生命沉淀之后的思考与感悟。
B.第②段中“一直”表达了作者当时只顾自己的悲苦,完全没注意到母亲病情的悔恨之情。
C.全文感情基调深沉而忧伤,第④段语气陡然低沉,这是独句段,要读得特别缓慢、沉重。
D.本文通过对母亲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表现了她慈爱、包容、细心、坚忍。
17..赏析本文时,小荔认为“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中的“挡”是有意动作,而小夏却认为,此时母亲进来是想让“我”去看菊花,无意中站在了窗前。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18.“好好儿活”这句朴素的话语,会引发人深刻的思考。请结合实际生活,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呢?(4分)
十、作文(40分)
19.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即便你觉得自己如此平凡,你也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就像茫茫夜空中的点点繁星,或明或暗,每一颗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请以《我也有属于自己的光芒》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漏个人信息。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 2025—2026 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综合
1.(1) 鉴;hǎn
(2) 燥;躁
(3) 设问
(4) 朝花夕拾;旧事重提
二、选择题
2.A
三、语言表达
3.示例 1:一泓清泉;滋润干涸的心田;为我们补充力量
示例 2:一缕阳光;温暖寒冷的冬日;为我们带来慰藉
四、名句名篇默写
4.(1) 岐王宅里寻常见 (2) 树木丛生
(3) 无人送酒来 (4) 归雁洛阳边
(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五、名著阅读
5.(1) 朝花夕拾;五猖会;阿长(或长妈妈) (2) C
六、综合性学习
7.示例:①“患难与共” 名言征集赛;②“友谊长青” 主题手抄报展
8.示例:小南,同桌改听写本一板一眼,其实是帮你找出错误、巩固知识呀,这正是真心为你好的表现。试着和她多交流,说不定能成为互相帮助的好朋友,一起参与讨论也会更有趣呢!
七、诗歌鉴赏
8.杨花、子规
9.修辞手法:拟人。好处:将明月当作善解人意的 “使者”,赋予明月人的情感与动作,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的牵挂、担忧与慰藉之情,使情感表达更真挚自然。
八、文言文阅读
10.①舍弃(离开);②老师传授的知识
11.①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②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12.示例:乙文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提醒我们,和朋友交往要讲诚信。在生活中,答应朋友的事要尽力做到,若无法完成需及时说明,这样才能维护真挚的友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九、现代文阅读
(甲、乙语段)
13.美在花色(红、粉、白,色彩丰富);美在花香(带着甜味儿);美在花的情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开放)。
14.河畔春图;果园春图
15.(1)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钻” 赋予小草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生机与活力,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小草的喜爱之情。
(2) “酝酿” 原指造酒的过程,这里指蜂蝶在果园中忙碌,暗示果园即将收获甜美果实,也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正在孕育。
《秋天的怀念》
16.D
17.同意小荔的观点。“挡” 是母亲的有意动作:窗外树叶飘落,容易引发 “我” 对生命凋零的伤感,母亲 “挡” 在窗前,是想阻断这些负面景象对 “我” 的刺激,体现出母亲对 “我” 的细心呵护与深沉关爱,并非无意之举。
18.示例:今天的我们 “好好儿活”,要珍惜当下的时光,认真学习知识,不断提升自己;要关爱身边的家人与朋友,用心经营情感;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不抱怨、不放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活出自己的价值,让生活充满意义。
十、作文(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