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天立教育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周口市天立教育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天立教育2025一2026学年度高二秋期10月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8
答案
B
D
C
D
D
D
D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A
D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7.(16分,每空2分)
(1)减小不变
NO.(g)+CO(g)=NO(g)+CO.(g)AH=-368 kJ.mol
【解析】加人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则E,和E,都减小,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总
能量之差,即反应热不改变,所以催化剂对反应热无影响,由图可知,1 mol NO,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和
NO放出热量(368-134kJ=234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g)+CO(g)=NO(g)+CO(g)△H=-368 kJ.mol。
(2)①K=c(C0·c(H,0)
②吸热
③830℃
④逆向
c(C0,)c(H2)
【解析】平衡常数为产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的比值,则反应平衡常数为
K-c(CO)c(H.O)
cCO,)c(H,: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
反应为吸热反应:根据c(CO)cH,0)=c(C0,)cH,)可知,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COc,O1,平衡常
c(CO2)c(H2)
数只与温度有关,故此时温度为830℃;
c(C0)-c(但,O)_1mol/L×3mo1/L=1>0.9,所以向逆向进行.。
c(C02)c(H2)2mol/L×1.5mol1L
(3)<
【解析】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说明白磷能量高,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由于△H<0,放出的能量越多反
应热越小,因此△H,<△H2。
18.(12分,每空2分)
(1)K=c(CH,0H)·c(H,0)
c(C02)c3(H2)
【解析】将反应i和反应iⅱ相加得到总反应:CO(g)+3H(g)≥HO(g)+CH,OH(g),则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
式K=c(CH,OH)·c(H,0)
c(C0,)·c3(H2)
(2)①<一氧化碳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②<1=
【解析】①图像可知,一氧化碳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
应,反应热<0;②由于增大氢气的浓度有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所以根据图像可知曲线在温度相等的条件
下曲线I的转化率大,所以投料比:I<Ⅱ;若Ⅱ反应的n(CO)起始=10mol、投料比为0.5,则n(H,)=20mol,
A点时CO的转化率为50%,列出三段式如下:
CO(g)+2H2 (g)CH OH g)
起始浓度(mol/L)
1
2
0
转化浓度(mol1L)0.5
0.5
平衡浓度(mol/L)0.5
1
0.5
0.5
A点的平衡常数KA=
,5×下=1,A、B是相同温度下的平衡,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所以A,B平衡常数相同。
19.(12分,每空2分)
1)C02(g)+3H2(g)=CH,OH(g)+H,O(g)△H3=-49.58kJ·mol K×K
【解析】Ⅲ=I+Ⅱ,得CO2(g)+3H(g)=CH,OH(g)+HO(g)△H3=-49.58 kJ.mol,反应Ⅲ=I+Ⅱ,所以反
应Ⅲ平衡常数为:K,=K,×K
(2)A
【解析】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嫡变的综合判据,当△G=△H一T△S<0时,反应能自发进
行,该反应的△S<0、△H<0,当温度较低时,反应Ⅲ能够自发进行。
(3)①>
②0.27mol.Ll.min150
【解析】①反应I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减小,则温度越低转化率越大,即T
高于500℃;②C0,的变化量为3mol×60%=1.8mol,列出三段式如下:
CO2 (g)+3H2 (g)CH;OH g)+H,og)
起始(mol)
6
3
0
0
转化(mol)
1.8
5.4
1.8
1.8
平衡(mol01.2
0.6
1.8
1.8
u(H,)=4c=4n、
5.4mol0.27 moll min ).K(H)e()50
tt2L×l0min
c(H)c(CO)
20.(12分,每空2分)
(1)-246.1
【解析】①CO(g)+2H2(g)=CH,OH(g)△H1=-90.7 kJ.mol1;
②2CH,OH(g)=CH,OCH,g)+H,0g)△H2=-23.5kJmo';
③C0(g)+H0(g)=C02g)+H2(g)△H3=41.2kJmo。
化学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机密★启用前
河南省天立教育2025一2026学年度高二秋期10月联考
化学试题
本试题卷共6页,两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常温常压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H的绝对值均正确)或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已知条件
热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同温同压下,分别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发生反
A
△H不同
H.(g)+Cl(g)=2HCI(g)
B
1molN,(g)与3molH,(g)反应生成2 mol NH,(g)
N2(g)+3H,(g))=2NH,(g)△H=-92.4kJ·mol
时,放出热量92.4k
C
2CO(g)C(s)++CO,(g)AH=-Q kJ/mol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放出的热量增大,Q增大
CH,COOH(aq)+NH,.H,O(aq)=CH,COONH(aq)
H(ag)+OH (aq)=H,O(1)AH=-57.3 kJ/mol
+H20④△H=-57.3 k.Jmol1
2.
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SO.,和2molO,发生如下反应:2S0,(g+O,(g)≠2S0,(gAH<0。
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SO,为1.4mol,同时放出热量Qk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体积之比为5.3:6
B.若反应开始时容器容积为2L,则0~2min内v(O2)=0.175molL.min
C.若反应条件为恒压绝热,平衡后n(O2)<1.3mol
D.若反应条件为恒温恒容,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QkJ
3.氮化硅陶瓷可用于制造发动机,其制备反应如下:3SiC1,(g+2N,(g+6H,(g)Si,N,(s)+12HCI(g)
△H<0。该反
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下列图像合理的是





A.

D
温度
Si,N4的质量
H2的物质的量
N2的物质的量
化学试题第1页(共6页)机密★启用前
4.在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PCI.和1.0 mol CL.,发生反应PCl,(g)+CL,(g)、=PCL,(g),10min
河南省天立教育2025一2026学年度高二秋期10月联考
后达到平衡,PCL为0.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试题
A.010min内,用P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0.04mol·L1·min-l
B.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本试题卷共6页,两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C.若升高温度(T>T2),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平衡时PCL,的物质的量变化△n(T)>△n(T2)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D.平衡后,如果移走1.0 nol PCI,和0.5 mol Cl,在相同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时PCL的物质的量小于0.2mol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5.纳米Ni-Pd催化制备甲酸钠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0000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纳米尺寸Ni-Pd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NaHCO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HCOOH
B,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ONi
OPd
1.
常温常压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H的绝对值均正确)或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HCOONa
C.反应过程中不需要持续补充CO。
00
H2O
选项
已知条件
热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D.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HHCO2
0X
同温同压下,分别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发生反
△H不同
6
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H(g)+CL(g)=2HCI(g)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1molN,(g)与3molH,(g)反应生成2 mol NH,(g
B
N,(g)+3H,(g)2NH,(g)AH=-92.4kJ.mol
时,放出热量92.4kJ
探究铁粉在氯气中燃烧所得固
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2~3mL蒸馏水,振荡
A
该固体粉末中不存在FeCI
体粉末的成分
迅速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2CO(g)C(s)+CO,(g)AH=-Q kJ/mol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放出的热量增大,Q增大
将SO,缓慢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CH COOH(aq)+NH,.H,O(aq)=CH COONH(aq)
B
证明SO,具有漂白性
SO,有漂白性
D
H(aq)+OH (aq)=H.O(l)AH=-57.3 kJ/mol
溶液红色褪去
+H,0①△H=-57.3k·Jmol
加热盛有CuCL,溶液的试管,溶液变为黄色
[Cu(H,O)转化为
2.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SO,和2molO,发生如下反应:2S0,(g)+0,(g)≠2S0,(gAH<0。
C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冷却后变为蓝色
[CuCL子的反应放热
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SO,为1.4mol,同时放出热量Qk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探究CL,的性质
将CL,通入K,S溶液中,生成淡黄色沉淀
CL,具有氧化性
A.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体积之比为5.3:6
7.
如下图所示,△H,=一393.5kJ·mol厂,△H=一395.4kJ·mol,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B.若反应开始时容器容积为2L,则0~2min内v(O,)=0.175molL.min
A.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C.若反应条件为恒压绝热,平衡后n(02)<1.3mol
,C(s、金刚石)+02(g)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s、石墨)+02(g)
D.若反应条件为恒温恒容,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QkJ
AH.
△H
C.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k
-CO2(g)
3.氮化硅陶瓷可用于制造发动机,其制备反应如下:3SiCL,(g+2N,(g+6H,(g)二SiN,(s十12HCI(g)△H<0。该反
D.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
反应过程
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下列图像合理的是
8.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
HX(aq)-

→Hf(aq)tX(aq)
A.已知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F的△H,>0
△H4△H

B.相同条件下,HBr的△H2比HI的小
B.
△H
H(g)+X(g)
C.相同条件下,HCI的(△H3+△H,)比HI的大
△H△H
温度
SiN4的质量
H2的物质的量
N2的物质的量
D.△H-△H,-△H,-△H,-WH,-H。≤0
△H
HX(g)-
→H(g+X(g)
化学试题第1页(共3页)机密★启用前
河南省天立教育2025—2026学年度高二秋期10月联考
化学试题
本试题卷共6页,两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常温常压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H的绝对值均正确)或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已知条件 热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A 同温同压下,分别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H2(g)+Cl2(g)=2HCl(g) △H不同
B 1 mol N2(g)与3 mol H2(g)反应生成2 mol NH3(g)时,放出热量92.4 kJ
C 2CO(g)C(s)+CO2(g) △H=-Q kJ/mol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放出的热量增大,Q增大
D H+(aq)+OH-(aq)=H2O(l) △H=-57.3 kJ/mol
2. 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SO2和2 mol O2,发生如下反应:。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SO3为1.4 mol,同时放出热量Q k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体积之比为
B.若反应开始时容器容积为2 L,则内
C.若反应条件为恒压绝热,平衡后
D.若反应条件为恒温恒容,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
3. 氮化硅陶瓷可用于制造发动机,其制备反应如下:3SiCl4(g)+2N2(g)+6H2(g)Si3N4(s)+12HCl(g) Δ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下列图像合理的是
A. B. C. D.
4. 在体积为2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发生反应,10 min后达到平衡,PCl5为0.4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10 min内,用PCl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mol L min
B.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变化
D.平衡后,如果移走1.0 mol PCl3和0.5 mol Cl2,在相同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小于0.2 mol
5. 纳米催化制备甲酸钠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尺寸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B.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C.反应过程中不需要持续补充CO2
D.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6. 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探究铁粉在氯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2~3mL蒸馏水,振荡,迅速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该固体粉末中不存在FeCl3
B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将SO2缓慢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SO2有漂白性
C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加热盛有CuCl2溶液的试管,溶液变为黄色,冷却后变为蓝色 [Cu(H2O)4]2+转化为[CuCl4]2-的反应放热
D 探究Cl2的性质 将Cl2通入K2S溶液中,生成淡黄色沉淀 Cl2具有氧化性
7. 如下图所示,△H1=-393.5 kJ mol-1,△H2=-395.4 kJ 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D.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 kJ mol-1
8. 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F的
B.相同条件下,HBr的比HI的小
C.相同条件下,HCl的比HI的大
D.
9.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C.氮元素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变化 D.每生成,同时生成
10.可采用Deacon催化氧化法将工业副产物HCl制成Cl2,实现氯资源的再利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下图所示为该法的一种催化机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为反应物,W为生成物
B.反应制得,须投入
C.升高反应温度,被氧化制的反应平衡常数减小
D.图中转化涉及的反应中有两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1.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未来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一些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加热反应器来“捕捉”空气中的CO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二的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B.步骤一中反应的
C.步骤一与步骤二中的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D.CaO、CO2均为酸性氧化物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则碳的燃烧热等于
B.C(石墨,s)=C(金刚石,s);,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
D.用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测定中和热的
13.工业上可通过反应4HCl(g)+O2(g) 2Cl2(g)+2H2O(g) ΔH=-114.4kJ·mol-1。将HCl转化为Cl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缩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B.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均能提高反应中HCl的平衡转化率
C.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D.其他条件相同,增大,HCl的转化率上升
14.向体积均为1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X和1mol Y发生反应: ,其中甲为绝热过程,乙为恒温过程,两反应体系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气体总物质的量:
C.a点平衡常数: D.反应速率:
15.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2H4(g)和H2O(g),发生的反应为C2H4(g)+H2O(g) CH3CH2OH(g) ΔH,测得温度为T1、T2时C2H4(g)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反应速率:
B.对应点的平衡常数:
C.焓变:
D.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随时间改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
16.一定条件下,反应2NO2(g) N2O4(g) ΔH<0,达到平衡时NO2的φ与T、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T1>T2
B.A、C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C>KA
C.A点:2v(NO2)正 ═ v(N2O4)逆
D.B、C两点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相等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6分) 参考下列图表和有关要求回答问题:
(1)如图为1mol NO2(g)和1mol CO(g)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的变化是    ,ΔH的变化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②该反应为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③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④在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2 mol/L,c(H2)=1.5 mol/L,c(CO)=1 mol/L,c(H2O)=3 mol/L,则下一时刻,反应向    (填“正向”“逆向”或“平衡”)进行。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ΔH的大小:ΔH1    ΔH2(填“>”或“<”)。
① ②
18.(12分) 甲醇汽油是一种新能源清洁燃料,可以作为汽油的替代物。将CO2转化为甲醇,既可减少CO2的排放,又可节约能源,转化过程涉及如下反应:
反应i:
反应ii:
(1)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为研究反应ii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反应物投料比()及温度的关系,研究小组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反应,并绘出右图:
①反应热a    0(填“>”或“<”),判断依据是                。
②若其它条件相同,I、Ⅱ曲线分别表示投料比不同时的反应过程。投料比:Ⅰ    Ⅱ(填“>”或“<)。若Ⅱ反应的、投料比为0.5,A点的平衡常数  ,B点的平衡常数  (填“>”“<”或“=”)。
19.(12分)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制备甲醇的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Ⅲ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备甲醇气体和气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反应Ⅰ、Ⅱ、Ⅲ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则K3=    (用K1、K2表示)。
(2)反应Ⅲ自发进行条件是    。
A.较低温度 B.较高温度 C.任何温度
(3)在一定条件下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仅发生反应Ⅲ,实验测得不同反应温度与体系中的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500 T
的平衡转化率 60% 40%
①T    500℃(填“>”“<”或“=”)。
②温度为500℃时,该反应10 min时达到平衡。用H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该温度下,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    。
20.(12分) 二甲醚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
① ;
② ;
③ 。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    。
(2)反应②达到平衡后采取下列措施,能提高产率的有    (填字母)。
A.加入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移出
(3)以下说法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填字母)。
A.和的浓度之比为
B.单位时间内断裂3个键的同时断裂1个键
C.恒温恒压条件下,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4)一定量的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
①时,反应达到平衡后,的转化率为    %。
②时,平衡后若向容器中充入、各的混合气体,则平衡    (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③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