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项城市王明口三中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现象的产生和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A.四季的形成 B.五带的划分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太阳的东升西落2.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形成的地图叫做( )A.等高线地形图 B.经纬网地图C.地形剖面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3.下列关于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正确的是( )A.面对地图,方向通常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B.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D.所有地图判别方向的方法都是一样的4.将1:200 000的某地图比例尺缩小1倍之后,制作形成一幅新图。新图与原图相比( )A.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B.新图表示的内容比原图简略C.原图上一条公路长10厘米,新图上长20厘米D.新图图幅面积是原图的1/25.下面各项是摘自某同学错题本的内容,你认为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A.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表起伏小,但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B.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C.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缓,沟谷较浅D.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较低6.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亚洲和北冰洋 B.南极洲和北冰洋C.亚洲和印度洋 D.南极洲和印度洋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的证据的是( )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B.巴西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C.潮起潮落造成的沙滩出没变化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8.图幅相同的四幅地图:①宁南县地图、②凉山州地图、③四川省地图、④中国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①→②→③→④图上内容由略到详B.从①→②→③→④比例尺由小到大C.从①→②→③→④表示范围由大到小D.从①→②→③→④比例尺由大到小9.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C表示的地形是( )A.山谷 B.鞍部 C.山顶 D.山脊10.下列纬线最长的是( )A.0°纬线 B.10°N C.20°N D.30°N11.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A.23.5°S—冬至日 B.23.5°S—夏至日C.23.5°N—冬至日 D.23.5°N—夏至日12.关于世界陆地地形之最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B.刚果盆地是世界最大的盆地C.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D.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13.2024年4月3日7时,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了7.3级地震,地震导致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等险情。台湾花莲县及附近海域当月已发生28次5.0级以上地震,专家判断台湾东部已进入地震频发期。为及时进行灾害监测,掌握当地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情况,最适合使用的地图是( )A.矿产分布图 B.遥感影像图C.人口分布图 D.森林分布图14.中国的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海洋生物化石,该现象的形成原因是( )A.海陆变迁 B.大陆漂移C.火山地震导致 D.海平面上升15.宇航员从太空中瞭望地球,可以观察到( )A.地球的地轴和两极B.地球表面有无数条经线和纬线C.地球上高大的建筑和公路上飞驰的车辆D.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16.中国空间站(又称天宫号空间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它的柔性太阳翼面积巨大,在太空中犹如“鲲鹏展翅”高速飞行,90分钟就可绕地球一圈。读中国空间站太空位置图和飞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国空间站,一天可以看到日出的次数是( )A.16次 B.1次 C.6次 D.10次17.下列关于纬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纬度越高,纬线圈越大C.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D.0°纬线就是赤道18.下列关于世界之最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安第斯山脉B.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C.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D.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乌拉尔山脉19.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B.地球的表面积是4亿平方千米C.地球是一个正球体D.地球的最大周长是5.1亿千米20.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多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如图为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天宫”中看到的绝美地球。读图,在空间站能观测到地球表面的( )经线 B.纬线 C.地轴 D.海洋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21.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前往我国某地区实地考察。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区域地形以 、平原为主。(2)若图中甲、乙两聚落的图上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两聚落的实际直线距离为 千米。(3)兴趣小组为了攀登图中山峰设计了①、②两条线路,其中比较省力的线路是 线,理由是: 。(4)③处有河流发育,该地形部位名称为 。(5)若只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当A地气温为30℃时,B地气温为 ℃。22.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图1为世界轮廓图,图2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赤道穿过世界面积最大的① 洲,穿过最大的大洋⑤ 洋。(2)图中绝大部分位于极圈以内的大洲是 (填序号),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填序号)。(3)请结合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图中A山脉不断“长高”的原因。 。(4)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填名称)。(5)某科考队正在图2中某半岛上进行科学考察,科考首站为图中最高峰。为了节省体力,科考队应选择图中线路 (A或B)行进。登顶后,准备继续沿河谷到C地考察,C地位于 (东/西半球)。23.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某中学七年级的小明和小山同学在学校地理课上学完《地球的运动》一节后,放学回到家里,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同时用手拨动地球仪,来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复习这节课学过的内容。下图1示意地球上的昼与夜,图2示意一天中不同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及日影。【地球自转的方向】(1)小明同学缓缓地按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此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时针方向转动。【地球自转的周期】(2)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转,也就产生了 现象。图中①、②、③、④地中,正处于日出的是 (填数码)地。北京和东京先进入黑夜的是 ,说明随着地球自转,地球上 不同的地方,会出现时间的差异。(4)一天中,即从日出到日落,地面物体影长不断发生着变化,观察图2,一天中物体影子最短的时间是 。24.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首次实现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图为麦哲伦环球航行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麦哲伦率领的船队从欧洲西部国家西班牙出发进入A 洋,绕过B 洲南端进入C 洋,穿过菲律宾群岛进入D 洋,绕过E 洲南端的 向北航行回到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2)在图中用黑色水笔画出赤道和本初子午线,在相应位置处填写亚洲和南美洲的名称。(3)随着航海业的发展,为了缩短航程,人们在M处开挖了 运河,在N处开挖了 运河。1.D 2.D 3.C 4.B 5.C 6.B 7.D 8.D 9.B 10.A 11.D 12.D 13.B14.A 15.D 16.A 17.B 18.C 19.A 20.D21.(1)山地;(2)3;(3)①;①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比较省力;(4)山谷;(5)26.4。22.(1)亚;太平;(2)④;⑥;(3)受到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不断挤压;(4)苏伊士运河;(5)B;西。23.(1)逆;(2)一天;(3)昼夜交替;④;东京;经度;(4)12:00。24.(1)大西;南美;太平;印度;非;好望角;(2);(3)苏伊士;巴拿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