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项城市王明口三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 共20分)1.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本部是泛希腊化的天下,但周边地区族群成分处处不同,不能建立类似中国的郡县制度,只能依赖戍军控制属地。该学者旨在揭示罗马帝国()A. 隐含着分裂因素 B. 与希腊的主要差异 C. 对外扩张的原因 D. 对世界的重大影响2.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有关它们的重要文明成就,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A. 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B. 《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C. 分封制度和二十四节气 D. 种姓制度和《天方夜谭》3.有中国学者评述说:“日本模仿盛唐制度而不取道教;抄袭我国典章而不用宦官;效法宋明社会礼俗而不学缠足。殊不失为明智。”该学者旨在说明日本学习外来文化时( )A. 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但不全盘接受 B. 广泛传播了中国的道家经典C. 建立起一套独特的幕府统治的制度 D. 闭关锁国,抵御中国的影响4.该宗教产生后,不仅在巴勒斯坦、叙利亚、埃及,而且在希腊、乃至意大利半岛,广泛传播。该宗教是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5.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精神”是指()A. 《汉谟拉比法典》 B. 种姓制度 C. 雅典民主政治 D. 《查士丁尼法典》6.779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缴纳“什一税”给教会。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加冕,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材料表明( )A. 教权和世俗权力互相利用 B. 世俗权力依赖教权C. 教权完全依赖于世俗权力 D. 教权高于世俗权力7.“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且是一种社会和政治体系以及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它是阿拉伯文明独特的印记。”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印度教8.《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所反映的古巴比伦的社会特征是()A. 奴隶制度残酷无情 B.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C. 男性家长拥有绝对权威 D. 法律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9.以下对西欧庄园表述正确的是( )A. 佃户不用向领主徼纳任何捐税 B. 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C. 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 D. 庄园的居民都是缺少自由的农奴10.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A. 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B. 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出现C. 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D. 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11.在谈到中世纪留给当代的历史遗产时,有学者明确说: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大学,充满了现代精神。此处“现代精神”主要指大学( )A. 建立教师行会 B. 实行精英教育 C. 获得教会支持 D. 具有自治地位12.唐玄宗时期,一个中国人去了日本。回国后他向人们描述了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其中错误的是()A. 土地是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的 B. 中国的唐诗和书法在日本深受欢迎C. 在日本市场上可以买到唐三彩 D. 贵族子弟买卖土地13.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唐朝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下列内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孝德天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B. 建立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C.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统一赋税 D. 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地税改革14.它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最繁荣的城邦,工商业比较发达,崇尚文化,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这个城邦是A. 迈锡尼 B. 克里特 C. 雅典 D. 斯巴达15.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这主要是由于尼罗河流域()A.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 适合于农业耕作 C. 民主政治起源较早 D. 有利于建金字塔16.一名导游带团出国旅游,解说道:“巍峨耸立的金字塔,令人毛骨悚然的木乃伊,美丽如画的文字……这里的文明成就令人惊叹,也令人迷惑。”“这里的文明”诞生于( )A. 黄河流域 B. 尼罗河流域 C. 两河流域 D. 印度河流域17.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的原因不包括( )A. 罗马完善了共和制度 B. 共和国后期共和制发生危机C. 斯巴达克起义震撼了共和国的统治 D. 凯撒夺取统治权实行独裁统治18.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果将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作比较,会发现这两种文明有许多不同。对二者不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 地理环境不同,埃及地处大河流域,雅典位于地中海区域B. 经济结构不同,埃及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雅典以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为主C. 政治体制不同,埃及实行专制统治,雅典实行城邦民主政治D. 社会性质不同,埃及处于奴隶社会,雅典处于封建专制社会19.“由于罗马社会陷入危机,为了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自身地位,因此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由此可知该法典编纂的目的是()A. 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 B. 稳固帝国社会秩序C. 改善奴隶的社会地位 D. 确立后世立法规范20.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但几千年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一直比较迟缓,这与世代相袭的种姓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能与国王的女儿通婚的等级只能是(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共30分)21.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雄才大略的国王】材料一: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在一连串的战争中击败邻国,将古巴比伦的统治区域扩展至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从而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全盛。(1)材料一描述的这位国王是谁?列举他的主要功绩。(举出两点即可) 【流传千古的法典】材料二:序言: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第205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2)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典?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它具有怎样的价值?(3)从材料二的序言中可以看出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请在材料二中找出具体的内容证实你的观点。2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材料二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十二铜表法》材料三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中的“狭隘”和“充实”?(2) 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法的特点。(3) 根据材料三,指出古巴比伦社会具有什么显著特点。综合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两部法律的共同点。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帝国版图】(1)从时空的角度,指出图1、图2所示两大帝国的共同点。【文化特色】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2)根据材料指出拜占庭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的相同点。这与“帝国版图”有什么关系?【文明传播】在世界文化贡献方面有这样一种说法:“希腊人的脑,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脚。”(3)对“阿拉伯人的脚”,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史实说明。24.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应该永远有效。——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前106年1月3日—前43年12月7日)材料二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查士丁尼法典》序言材料三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Rudolph von Jhering)(1)据材料一可知,西塞罗认为社会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查士丁尼制定法律的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查士丁尼在这一领域的主要成果。(3)结合所学简述“第三次征服世界”的罗马法律的影响。25.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古代史的长河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当属希腊,作为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那么多的辉煌。材料二 “哲学”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材料三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西塞罗(1)请列举古代希腊在文学、建筑方面留下的珍贵遗产各一例。(2)请列举古希腊哲学杰出代表两位。(3)西塞罗是古代罗马政治家。材料三中他的话,在罗马的不断扩张中得到验证。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罗马在争夺西地中海霸权的战争中所战胜的国家。1.A 2.D 3.A 4.C 5.C 6.A 7.C 8.B 9.B 10.A 11.D 12.D 13.D 14.C 15.B 16.B 17.A 18.D 19.B 20.B21.(1)国王:汉谟拉比。主要功绩: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任答两点即可) 。(2)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价值:通过该法典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的社会状况;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3)目的:维持正义,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事实并非如此。论证观点:“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说明奴隶的地位极其低下。22.1.雅典民主政治的“狭隘”之处在于它仅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但它的“充实”也体现在人民主权,城邦合法公民均享有民主权利。2.①重视法律程序;②保护私有财产。3.社会特点:①有严格的社会等级;②不同等级的人权利明显不同;③维护奴隶主利益。两部文献的共同点:①都是成文法;②都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23.(1)从时间上看,都进入了封建时代。从空间上看,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2)相同点:两个帝国都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关系:两个帝国都是横跨欧、亚、非洲等古老的东西方文明区域,有利于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3)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的(或: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并传播到世界各地;或: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并传播到欧洲)。(任举一例)24.(1)方法:法律;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2)目的:维护皇帝的威严,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主要成果:《罗马民法大全》。(3)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25.(1)文学:《荷马史诗》;建筑:帕特农神庙。 (2)代表: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3)国家:迦太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