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大寺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大寺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大寺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
1.(2025七上·钦北月考)2022年9月6日,来自埃塞俄比亚、埃及等非洲8国的青少年通过网络视频与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进行“天宫对话”活动,互动场面气氛热烈,妙趣横生。关于人类进行宇宙探索的意义,错误的是(  )
A.探索生命起源
B.揭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
C.进行星际殖民
D.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答案】C
【知识点】太空探索的意义
【解析】【分析】A、探索生命起源是宇宙探索的重要方向,通过研究其他天体的环境和物质,有助于了解生命在宇宙中的形成条件,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揭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是宇宙探索的核心目标之一,通过对天体、星系的观测和研究,能帮助人类理解宇宙的发展历程,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目前星际殖民还处于非常遥远的设想阶段,并非人类宇宙探索的现实意义,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有助于防范太空灾害,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结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探索太空的意义在于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航天技术的创新发展。同时,太空探索也有助于拓展人类生存空间,为资源开发和科学研究提供新领域。此外,它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2.(2025七上·钦北月考)下列保持宇宙环境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向宇宙空间多发射各种航天器
B.大力开发宇宙资源
C.清除太空垃圾
D.宇宙空间具有无限性,不必关心太空垃圾
【答案】C
【知识点】太空探索的进展
【解析】【分析】A、过多发射航天器会增加太空垃圾产生的概率,还可能加剧轨道拥堵,破坏宇宙环境,A错误;
B、大力开发宇宙资源需建立在合理规划、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盲目开发可能引发资源争夺和环境破坏,并非正确的环保做法,B错误;
C、太空垃圾会威胁航天器安全、影响太空观测,清除太空垃圾能减少碰撞风险,维护宇宙环境稳定,C正确;
D、宇宙空间虽广阔,但太空垃圾的积累会带来长期危害,必须重视并处理,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保持宇宙环境的核心是减少太空污染、避免轨道拥堵,实现太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25七上·钦北月考)2019年春节期间,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我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未来,太阳将毁灭,地表冰封,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不料在地球推进至木星附近出了意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地球在向木星推进的过程中,需要穿越(  )
A.水星轨道 B.小行星带 C.土星轨道 D.天王星轨道
4.与地球相比,木星(  )
A.生命存在条件好 B.表面温度高
C.公转的周期短 D.体积、质量大
【答案】3.B
4.D
【知识点】太阳系与八大行星
【解析】【点评】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小行星、卫星等天体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的八颗行星均按照各自的轨道绕太阳公转。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3.A、读材料信息并根据所学可知,水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地球向木星推进不会经过,A错误;
B、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地球向木星推进时,需穿越小行星带,B正确;
C、土星轨道位于木星外侧,地球未到达木星前无需穿越,C错误;
D、天王星轨道更远离太阳,与路径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B。
4.A、根据所学可知,木星缺乏适宜温度、液态水等条件,生命存在条件差,A错误;
B、木星距离太阳更远,表面温度低于地球,B错误;
C、木星公转轨道比地球长,周期更长,C错误;
D、木星为气态巨行星,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5七上·钦北月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我们需要了解和认识它,更需要保护它。阅读地球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5.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  )
A.体积、质量巨大 B.处在独特的宇宙环境中
C.有液态水的存在 D.具备生命生存的基本条件
6.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是(  )
①有适宜的温度②有液态水③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答案】5.D
6.B
【知识点】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解析】【点评】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其大小适宜,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这就为地球上存在生命提供了基本条件,如光照、温度、液态水、大气等。
5.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太阳系中唯一具备生命生存基本条件的行星,D正确;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在太阳系行星中并非最大,比如木星体积、质量比地球大很多,所以这不是地球特殊性的体现,A错误;太阳系中很多行星都处在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并非地球独特,B错误;有液态水只是地球具备生命生存条件的一部分,单独这一点不能完全体现地球的特殊性,C错误。
故答案为:D。
6.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包括:①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生命活动。 ②有液态水:水是生命之源,液态水为生命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③有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层:大气层可以保护地球免受宇宙射线等的伤害,同时也能保持地球的温度等,为生命提供适宜的环境。所以①②③都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7.(2025七上·钦北月考)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计划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并通过2至3个月的环绕飞行后着陆火星表面,开展探测任务。前往火星的天问一号会脱离(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答案】A
【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
【解析】【分析】A、天问一号从地球飞往火星时,会脱离以地球为中心的地月系,进入以火星为中心的行星系统,A正确;
B、火星仍位于太阳系内,天问一号未脱离太阳系,B错误;
C、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天问一号仍在银河系范围内,C错误;
D、可观测宇宙包含银河系,天问一号未脱离该范围,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可观测宇宙,可观测宇宙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
8.(2025七上·钦北月考)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利用太阳和木星加速流浪,若地球推进至木星附近,需要穿越的行星轨道是(  )
A.金星 B.水星 C.火星 D.土星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与八大行星
【解析】【分析】太阳系行星按轨道由内到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要推进至木星附近,需穿越火星的轨道,C正确;金星、水星的轨道在地球内侧,地球向木星推进不会经过;土星的轨道在木星外侧,地球向木星推进也不会经过,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025七上·钦北月考)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在中国空间站工作半年。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升空当日,贵阳(  )
A.沙尘肆虐 B.绿意盎然 C.草木枯黄 D.大雪纷飞
10.三位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度过的我国传统节日是(  )
A.除夕 B.元宵节 C.中秋节 D.儿童节
【答案】9.B
10.C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9.神舟十四号发射时间是 2022 年 6 月 5 日,此时处于北半球夏季。贵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绿意盎然,B正确,C错误;夏季降水丰富,受沙尘影响小,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无大雪纷飞,排除A和D。
故答案为:B。
10.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半年,即从 2022 年 6 月持续到 12 月前后。我国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一般在 9—10 月)处于这一时间段内,C正确;除夕、元宵节还未到来,A和B错误;儿童节为6月1日,在成功发射之前已度过,且不是我国传统节日,排除D。
故答案为:C。
(2025七上·钦北月考)目前,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之一。下图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下表为“地球与火星相关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自转周期 大气层主要成分 温度 水
地球 24小时 氮气、氧气等 -80~60℃ 有液态水
火星 24小时37分 二氧化碳、氮气、氩气,少量氧气 -140~20℃ 有液态水活动痕迹
11.火星与地球同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12.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之一,可能是因为火星与地球(  )
①自转周期相近②地表温度相同③液态水都很充足④大气成分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1.B
12.D
【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解析】【点评】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小行星、卫星等天体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的八颗行星均按照各自的轨道绕太阳公转。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11.天体系统由低到高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火星和地球都属于太阳系的行星,因此它们共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太阳系,B正确;地月系仅包含地球和月球,火星不属于地月系,A错误;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级别高于太阳系,不是最低级别,CD错误。
故答案为:B。
12.地球自转周期 24 小时,火星 24 小时 37 分,自转周期相近使得火星的昼夜交替节奏与地球类似,有利于生命适应,①正确;地球温度-80~60℃,火星温度-140~20℃,火星的温度范围和地球不同,且整体温度比地球低很多,所以地表温度不相同,②错误;地球有液态水,火星只有液态水活动痕迹,说明火星目前液态水并不充足,③错误;地球大气层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等,火星大气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氮气、氩气,少量氧气,二者大气成分都有氮气等,有一定相似性,④正确。
故答案为:D。
13.(2025七上·钦北月考)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西半球、北半球和高纬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①位于东半球、南半球和高纬度;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和高纬度;③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和高纬度;④位于西半球、南半球和高纬度,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2025七上·钦北月考)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15.图中②地位于①地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16.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地位于高纬度 B.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
C.③地位于南半球 D.④地位于西半球
【答案】14.C
15.B
16.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点评】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14.图中极点为S(南极),因此纬度为南纬(S)。①地纬度是70°S;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南半球俯视图看为顺时针旋转,①地所在经线位于160°和180°之间,经度向东增大,所以是东经,东经度数向东增大,相邻经线经度差为10°,所以经度为170°E。因此,①地地理坐标是70°S,170°E,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5.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越靠近南极点位置越偏南,②地所在纬线位于①地所在纬线以北,②地所在经线位于①地所在经线以东,所以②地位于①地的东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6.A、高纬度范围是60°-90°,①地纬度 70°S,位于高纬度,A正确;
B、中、高纬度分界线是60°,②地纬度 60°S,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上,B正确;
C、为南半球俯视图,③地在南半球范围内,C正确;
D、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④地所在经线位于140°和160°之间,经度向东增大,所以是东经,东经度数向东增大,相邻经线经度差为10°,所以经度为150°E,④地位于东半球,D错误。
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D。
(2025七上·钦北月考)如图中,暑假时小明乘坐一艘邮轮由①地出发,经过②地和③地,到达④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7.邮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什么方向(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答案】17.C
18.B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点评】地球上的经纬网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经度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向东向西各增大到180° ;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纬线各增大到90°。
17.在经纬网上,纬度向北增大则为北纬,用N表示;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用S表示;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度,用E表示;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度,用W表示。读图可知,图中①点的经度是130°E,②点的经度是140°E,③点的经度是160°E,④点的经度是180°,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由此可知,油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③,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8.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知,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5七上·钦北月考)河南省(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某中学的同学们在校园内进行了“立竿见影测方向”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图是同学们现场测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同学们发现,竖杆影子在一天内出现长短变化,根本原因是(  )
A.测量位置不同 B.测量时间不同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
20.同学们发现,同样是正午时刻测量的影长,夏至日和冬至日差别较大,根本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天气的变化 D.纬度的不同
【答案】19.C
20.B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早晚太阳高度小,影子长。
19.竖杆影子在一天内的长短变化,是因为地球自转导致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中不断变化。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反之则越长,C正确;测量位置不同、测量时间不同不是根本原因,AB错误;地球公转是导致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原因,不是一天内影子长短变化的根本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C。
20.A、地球自转与不同季节正午影长差别大无关,A错误;
B、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影长差别大,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使同一地点在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异显著,B正确;
C、正午影长主要受公转影响,天气变化对正午影长没有影响,C错误;
D、这里是同一地点(河南省某中学),纬度相同,D错误。
故答案为:B。
21.(2025七上·钦北月考)下列关于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B.赤道周长4千米
C.平均半径6378千米 D.地球是一个椭圆形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
【解析】【分析】A、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A正确;
B、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而不是4千米,B错误;
C、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6378千米是赤道半径,C错误;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22.(2025七上·钦北月考)冬奥会圣火在英国当地时间2月28日下午采集,此时北京时间是3月1日,造成两地日期差异是因为(  )
A.地球公转,纬度差异 B.地球自转,经度差异
C.地球公转,经度差异 D.地球自转,纬度差异
【答案】B
【知识点】时差
【解析】【分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的地区会产生时间差异。英国位于中时区,北京位于东八区,两地经度相差较大,这种时间差异是地球自转和经度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地球公转导致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与日期差异无关,A、C错误;纬度差异主要影响太阳辐射量及气候特征,与日期差异无直接联系,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
(2025七上·钦北月考)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③卫星照片④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
A.④①②③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24.下面对地球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B.地球平均半径为4万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为6371千米 D.地球赤道周长为5.1亿千米
25.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是(  )
A.流星现象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 D.站得高,看得远
【答案】23.D
24.A
25.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
【解析】【点评】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2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逐步深入的:①天圆地方是古代最初的直观认知;④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基于天体形状进一步猜想地球是球体;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通过实际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③卫星照片现代科技直接观测到地球的球体形状。因此顺序为①④②③,故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4.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5.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故B、C、D错误;流星现象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燃烧的现象,与地球形状无关,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26.(2025七上·钦北月考)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节、气候、物候的规律和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是有情有景有境的真实生活。青岛市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以《二十四节气与我们》为主题,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完成题目要求。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据记载,三千年前,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这当为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下图中左图为河南登封观星台大型圭表,右图为圭表测量正午日影变化状况示意图。
(1)古人观察正午时“表”的影子的长短,确定了二分二至日。一年中,正午“表”影最长至a线位置时,是________节气,正午“表”影最短至b线位置时,是________节气,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造成“表”影在一年中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的________运动。
二十四节气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到了秦汉年间,已经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2)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度,将整个轨道划分为24份,每一个节气相当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每运动________度所达到的位置。一年之中,每两个节气之间相隔约________天,二十四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3)中国传统上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始点,划分出春、夏、秋、冬四季。据图按时间顺序写出中国传统夏季包含的所有节气。
中国诗词歌谣对时节和气候的描述,堪称二十四节气的“文学目录说明书”。 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左河水《春分》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谢逸《点绛唇》
(4)“白天黑夜两均分”是因为春分时太阳直射________(重要纬线),全球的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_。“风清露冷”寓意秋分过后即将迎来________(节气),渐渐风寒水凉。
【答案】(1) 冬至 夏至 公转
(2) 15 15
(3)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4) 赤道 平分 寒露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解析】【分析】(1)当正午 “表” 影最长至 a 线位置时,“表” 的影子最长,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冬至节气;正午 “表” 影最短至 b 线位置时, “表” 的影子最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是夏至节气。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使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生季节变化,进而造成 “表” 影长度的年际变化。
(2)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度,将整个轨道划分为24份,每份为15度,每份对应一个节气,即地球绕太阳公转每运动15度就产生一个节气,每两个节气之间相隔约15天,二十四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3)立夏为起点,立夏至立秋之间为中国传统夏季,读图可知中国传统夏季包括的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4)“白天黑夜两均分”指的是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读图可知,“风清露冷”寓意北半球的秋分日过后迎来的下一个节气寒露,寒露过后渐渐风寒水凉。
【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1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27.(2025七上·钦北月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各点坐标:A(   ,   );B(   ,   );C(   ,   )。
(2)A点在B点的   方向,C点在B点的   方向。
(3)就东、西半球而言,C点在   半球,就南、北半球而言,A点在   半球,就高、中、低纬度地区而言,B点在   纬度地区。
(4)A、C两点中,更早见到日出的是   点。
(5)一架飞机沿着A一直向北飞,方向不变的话它最终可以飞到   。
(6)四位探险家分别沿ABC三点所处的纬线行走,所走路程最长的是   ,因为   。
【答案】(1)30°N;90°E;10°N;110°E;30°N;120°E
(2)西北;东北
(3)东;北;低
(4)C
(5)北极点
(6)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B纬度最低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分析】(1)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用“N”表示),向南增大为南纬(用“S”表示)。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用“E”表示),向西增大为西经(用“W”表示)。因此,A的坐标是(30°N,90°E),B的坐标是(10°N,110°E),C的坐标是(30°N,120°E)。
(2)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判断方向。A点和B点相比,A点的经度90°E小于B点的经度110°E,所以A点在B点的西边;A点的纬度30°N大于B点的纬度10°N,所以A点在B点的北边;综上,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C点和B点相比,C点的经度120°E大于B点的经度110°E,所以C点在B点的东边;C点的纬度30°N大于B点的纬度10°N,所以C点在B点的北边;综上,C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C点经度为120°E,在东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A点纬度为30°N,在北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B点纬度为10°N,在低纬度地区。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C点在A点的东边,所以更早见到日出的是C点。
(5)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一架飞机沿着A一直向北飞,也就是沿着经线向北飞,方向不变的话它最终可以飞到北极点。
(6)纬线的长度特点是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A、B、C三点中,B点纬度最低,所在纬线长度最长,所以四位探险家分别沿 A、B、C三点所处的纬线行走,所走路程最长的是B,因为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在经纬网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A点所在纬线为30°,向北增大,是30°N或北纬30°,所在经线为90°,向东增大,是90°E或东经90°,所以A点坐标是(30°N,90°E)。B点所在纬线为10°,向北增大,是10°N或北纬10°,所在经线为110°,向东增大,是110°E或东经110°,所以B点坐标是(10°N,110°E)。C点所在纬线为30°,向北增大,是30°N或北纬30°,所在经线为120°,向东增大,是120°E或东经120°,所以C(30°N,120°E)。
(2)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判断方向。A点和B点相比,A点的经度90°E小于B点的经度110°E,所以A点在B点的西边;A点的纬度30°N大于B点的纬度10°N,所以A点在B点的北边;综上,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C点和B点相比,C点的经度120°E大于B点的经度110°E,所以C点在B点的东边;C点的纬度30°N大于B点的纬度10°N,所以C点在B点的北边;综上,C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C点经度为120°E,在东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A点纬度为30°N,在北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B点纬度为10°N,在低纬度地区。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C点在A点的东边,所以更早见到日出的是C点。
(5)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一架飞机沿着A一直向北飞,也就是沿着经线向北飞,方向不变的话它最终可以飞到北极点。
(6)纬线的长度特点是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A、B、C三点中,B点纬度最低,所在纬线长度最长,所以四位探险家分别沿 A、B、C三点所处的纬线行走,所走路程最长的是B,因为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28.(2025七上·钦北月考)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示意图和二分二至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约是(   、   ),位于   (南/北)半球,位于文昌发射中心的   方向。
(2)太原中心所在经线a的形状是   ,指示   方向,长度约为   ,判断依据是   。
(3)火箭发射时,地球运动到   和   之间。美国纽约(纬度和北京接近)当地小朋友收看直播的时间是10月29日15时27分,原因是   。
【答案】(1)40°N;98°E;北;西北
(2)半圆弧;南北;2万千米;一条经线长度约是赤道长度的一半
(3)③;④;因为地球自转产生时间差异
【知识点】时差;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分析】(1)经纬度判断:在经纬网中,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N),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W)。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40°N纬线和98°E经线附近,故经纬度是(40°N,98°E)。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北纬位于北半球,所以酒泉位于北半球。以文昌发射中心为参照,酒泉的纬度更高(更靠北)、经度更小(更靠西),因此位于文昌的西北方向。
(2)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所有经线交汇于两极,形状为半圆弧;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为半圆,赤道是大圆,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经线长度约为赤道的一半,故约2万千米。
(3)二分二至图中,①是春分(3月21日前后)、②是夏至(6月21日前后)、③是秋分(9月23日前后)、④是冬至(12月22日前后)。火箭发射时间是10月30日,处于秋分(③)和冬至(④)之间;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地区产生时间差异,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北京(东八区)与纽约(西五区)经度不同,存在时差,故纽约小朋友收看时间与北京不同。
【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在经纬网图中,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N),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E),结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图中的位置,读取经纬度约为40°N、98°E;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分界线,北纬(40°N)位于北半球;阅读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西北方向。
(2)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所有经线交汇于两极,形状为半圆弧;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为半圆,赤道是大圆,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经线长度约为赤道的一半,故约2万千米。
(3)二分二至图中,①是春分(3月21日前后)、②是夏至(6月21日前后)、③是秋分(9月23日前后)、④是冬至(12月22日前后)。火箭发射时间是10月30日,处于秋分(③)和冬至(④)之间;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地区产生时间差异,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北京(东八区)与纽约(西五区)经度不同,存在时差,故纽约小朋友收看时间与北京不同。
29.(2025七上·钦北月考)“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指每年11月11日的网络促销日。“双十一”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并且逐渐影响到国际电子商务行业。图1为两份购物清单,图2示意参与此次网购的五人所在城市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双十一”这天北极部分地区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双十一”活动于北京时间零点开抢。北京的小林准备熬夜抢购时,纽约的皮特却不需要熬夜抢购,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   (自转/公转)。
(2)由图2可知,参与此次网购活动中的安娜位于   (北/南)半球,大卫所在城市的纬度最   ,彤彤位于   带(温度带)地区。
(3)“双十一”期间,地处北京的小林正处的季节是   季,以及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图1中有可能成为安娜购买当季急需品的购物清单是哪份?请说明理由。
【答案】(1)极夜;自转
(2)南;高;热
(3)秋;昼短夜长
(4)A,正值春季,气温回升,需要防晒。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解析】【分析】(1)“双十一”是 11 月 11 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部分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北京和纽约的时间差异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的。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间差异,所以北京零点时,纽约时间不同,皮特不需要熬夜抢购。
(2)从图2看,安娜所在城市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纬度划分中,纬度数值越大纬度越高。大卫所在城市靠近北极圈,所以大卫所在城市纬度最高。彤彤所在城市位于赤道附近(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所以属于热带。
(3)11月11日处于北半球的秋季(9、10、11月为北半球秋季)。11月1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北京位于北半球,所以此时北京昼短夜长。
(4)结合图示信息,安娜同学来自澳大利亚的悉尼,位于南半球,11月为春季最后一个月,天气气温回升,应该购买防晒、单薄衣服等物品,即A购物清单;而B购物清单是应为了应对寒冷天气。
【点评】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
(1)11月11日处于秋分(9月23日前后)到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极部分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北京和纽约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所以北京零点时纽约不需要熬夜抢购,是地球自转导致的时差。
(2)从图2看,安娜所在城市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纬度划分中,纬度数值越大纬度越高。大卫所在城市靠近北极圈,所以大卫所在城市纬度最高。彤彤所在城市位于赤道附近(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所以属于热带。
(3)11月11日处于北半球的秋季(9、10、11月为北半球秋季)。11月1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北京位于北半球,所以此时北京昼短夜长。
(4)结合图示信息,安娜同学来自澳大利亚的悉尼,位于南半球,11月为春季最后一个月,天气气温回升,应该购买防晒、单薄衣服等物品,即A购物清单;而B购物清单是应为了应对寒冷天气。
30.(2025七上·钦北月考)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
(2)图2所示的区域,是由图1中的   (填字母)地相邻阴影区域的经纬线拉伸成直线并放大得来的。
(3)图1中A地位于B地的   方向,C地位于B地的   方向。
(4)图1的A、B、C、D四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有   地和   地,位于北半球的有   地和   地,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   地。(均填字母)
(5)将图1中A、C两地所在纬线的长度进行比较,   (填字母)地所在纬线长度更长。
(6)图1有两位同学分别从A、D两地沿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能在北极会合吗?为什么?
【答案】(1)50°N;30°W
(2)C
(3)正南;正西
(4)A;B;C;B;A
(5)A
(6)能。因为所有的经线相交于南北两个极点,所以从A、D两地沿着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能在北极会合。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上,纬度向北增大则为北纬,用N表示;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用S表示;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度,用E表示;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度,用W表示。由此可得,图2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50°N,30°W)。
(2)图2所示区域的纬度范围是40°N-60°N,经度范围是20°W-40°W,与图1中C地相邻阴影区域的范围一致,因此可以推测出图2所示区域是由图1中C地相邻阴影区域的经纬线拉伸成直线并放大得来的。
(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A 和 B 在同一条经线上,A 在南半球,B 在北半球,所以 A 位于 B 的正南方向。C 和 B 在同一条纬线上,C 在西,B 在东,所以 C 位于 B 的正西方向。
(4)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A地和B地的经度是40°E,图1中位于东半球的有A地和B地。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B地和C地的纬度是40°N,图1中位于北半球的有B地和C地。0°~30°之间的区域为低纬度地区,30°~60°之间的区域为中纬度地区,60°~90°之间的区域为高纬度地区。A地的纬度是20°S,图1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A地。
(5)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A地距离赤道比C地距离赤道更近,因此A地所在纬线的长度比C地所在纬线的长度更长。
(6)两位同学分别从A、D两地沿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最终能在北极会合。因为所有的经线都汇集于南、北两个极点。
【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经度的判定方法为:向东变大的经度为东经,向西变大的经度为西经。纬度的判定方法为:向北变大的纬度为北纬,向南变大的纬度为南纬。由此可得,图2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50°N,30°W)。
(2)图2所示区域的纬度范围是40°N-60°N,经度范围是20°W-40°W,与图1中C地相邻阴影区域的范围一致,因此可以推测出图2所示区域是由图1中C地相邻阴影区域的经纬线拉伸成直线并放大得来的。
(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A与B在同一条经线上,所以A地位于B地的正南方向;C与B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C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向。
(4)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A地和B地的经度是40°E,图1中位于东半球的有A地和B地。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B地和C地的纬度是40°N,图1中位于北半球的有B地和C地。0°~30°之间的区域为低纬度地区,30°~60°之间的区域为中纬度地区,60°~90°之间的区域为高纬度地区。A地的纬度是20°S,图1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A地。
(5)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A地距离赤道比C地距离赤道更近,因此A地所在纬线的长度比C地所在纬线的长度更长。
(6)两位同学分别从A、D两地沿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最终能在北极会合。因为所有的经线都汇集于南、北两个极点。
1 / 1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大寺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
1.(2025七上·钦北月考)2022年9月6日,来自埃塞俄比亚、埃及等非洲8国的青少年通过网络视频与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进行“天宫对话”活动,互动场面气氛热烈,妙趣横生。关于人类进行宇宙探索的意义,错误的是(  )
A.探索生命起源
B.揭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
C.进行星际殖民
D.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2.(2025七上·钦北月考)下列保持宇宙环境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向宇宙空间多发射各种航天器
B.大力开发宇宙资源
C.清除太空垃圾
D.宇宙空间具有无限性,不必关心太空垃圾
(2025七上·钦北月考)2019年春节期间,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我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未来,太阳将毁灭,地表冰封,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不料在地球推进至木星附近出了意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地球在向木星推进的过程中,需要穿越(  )
A.水星轨道 B.小行星带 C.土星轨道 D.天王星轨道
4.与地球相比,木星(  )
A.生命存在条件好 B.表面温度高
C.公转的周期短 D.体积、质量大
(2025七上·钦北月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我们需要了解和认识它,更需要保护它。阅读地球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5.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  )
A.体积、质量巨大 B.处在独特的宇宙环境中
C.有液态水的存在 D.具备生命生存的基本条件
6.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是(  )
①有适宜的温度②有液态水③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7.(2025七上·钦北月考)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计划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并通过2至3个月的环绕飞行后着陆火星表面,开展探测任务。前往火星的天问一号会脱离(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8.(2025七上·钦北月考)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利用太阳和木星加速流浪,若地球推进至木星附近,需要穿越的行星轨道是(  )
A.金星 B.水星 C.火星 D.土星
(2025七上·钦北月考)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在中国空间站工作半年。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升空当日,贵阳(  )
A.沙尘肆虐 B.绿意盎然 C.草木枯黄 D.大雪纷飞
10.三位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度过的我国传统节日是(  )
A.除夕 B.元宵节 C.中秋节 D.儿童节
(2025七上·钦北月考)目前,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之一。下图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下表为“地球与火星相关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自转周期 大气层主要成分 温度 水
地球 24小时 氮气、氧气等 -80~60℃ 有液态水
火星 24小时37分 二氧化碳、氮气、氩气,少量氧气 -140~20℃ 有液态水活动痕迹
11.火星与地球同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12.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之一,可能是因为火星与地球(  )
①自转周期相近②地表温度相同③液态水都很充足④大气成分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2025七上·钦北月考)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西半球、北半球和高纬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5七上·钦北月考)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15.图中②地位于①地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16.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地位于高纬度 B.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
C.③地位于南半球 D.④地位于西半球
(2025七上·钦北月考)如图中,暑假时小明乘坐一艘邮轮由①地出发,经过②地和③地,到达④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7.邮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什么方向(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2025七上·钦北月考)河南省(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某中学的同学们在校园内进行了“立竿见影测方向”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图是同学们现场测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同学们发现,竖杆影子在一天内出现长短变化,根本原因是(  )
A.测量位置不同 B.测量时间不同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
20.同学们发现,同样是正午时刻测量的影长,夏至日和冬至日差别较大,根本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天气的变化 D.纬度的不同
21.(2025七上·钦北月考)下列关于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B.赤道周长4千米
C.平均半径6378千米 D.地球是一个椭圆形
22.(2025七上·钦北月考)冬奥会圣火在英国当地时间2月28日下午采集,此时北京时间是3月1日,造成两地日期差异是因为(  )
A.地球公转,纬度差异 B.地球自转,经度差异
C.地球公转,经度差异 D.地球自转,纬度差异
(2025七上·钦北月考)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③卫星照片④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
A.④①②③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24.下面对地球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B.地球平均半径为4万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为6371千米 D.地球赤道周长为5.1亿千米
25.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是(  )
A.流星现象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 D.站得高,看得远
26.(2025七上·钦北月考)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节、气候、物候的规律和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是有情有景有境的真实生活。青岛市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以《二十四节气与我们》为主题,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完成题目要求。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据记载,三千年前,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这当为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下图中左图为河南登封观星台大型圭表,右图为圭表测量正午日影变化状况示意图。
(1)古人观察正午时“表”的影子的长短,确定了二分二至日。一年中,正午“表”影最长至a线位置时,是________节气,正午“表”影最短至b线位置时,是________节气,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造成“表”影在一年中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的________运动。
二十四节气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到了秦汉年间,已经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2)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度,将整个轨道划分为24份,每一个节气相当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每运动________度所达到的位置。一年之中,每两个节气之间相隔约________天,二十四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3)中国传统上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始点,划分出春、夏、秋、冬四季。据图按时间顺序写出中国传统夏季包含的所有节气。
中国诗词歌谣对时节和气候的描述,堪称二十四节气的“文学目录说明书”。 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左河水《春分》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谢逸《点绛唇》
(4)“白天黑夜两均分”是因为春分时太阳直射________(重要纬线),全球的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_。“风清露冷”寓意秋分过后即将迎来________(节气),渐渐风寒水凉。
27.(2025七上·钦北月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各点坐标:A(   ,   );B(   ,   );C(   ,   )。
(2)A点在B点的   方向,C点在B点的   方向。
(3)就东、西半球而言,C点在   半球,就南、北半球而言,A点在   半球,就高、中、低纬度地区而言,B点在   纬度地区。
(4)A、C两点中,更早见到日出的是   点。
(5)一架飞机沿着A一直向北飞,方向不变的话它最终可以飞到   。
(6)四位探险家分别沿ABC三点所处的纬线行走,所走路程最长的是   ,因为   。
28.(2025七上·钦北月考)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示意图和二分二至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约是(   、   ),位于   (南/北)半球,位于文昌发射中心的   方向。
(2)太原中心所在经线a的形状是   ,指示   方向,长度约为   ,判断依据是   。
(3)火箭发射时,地球运动到   和   之间。美国纽约(纬度和北京接近)当地小朋友收看直播的时间是10月29日15时27分,原因是   。
29.(2025七上·钦北月考)“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指每年11月11日的网络促销日。“双十一”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并且逐渐影响到国际电子商务行业。图1为两份购物清单,图2示意参与此次网购的五人所在城市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双十一”这天北极部分地区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双十一”活动于北京时间零点开抢。北京的小林准备熬夜抢购时,纽约的皮特却不需要熬夜抢购,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   (自转/公转)。
(2)由图2可知,参与此次网购活动中的安娜位于   (北/南)半球,大卫所在城市的纬度最   ,彤彤位于   带(温度带)地区。
(3)“双十一”期间,地处北京的小林正处的季节是   季,以及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图1中有可能成为安娜购买当季急需品的购物清单是哪份?请说明理由。
30.(2025七上·钦北月考)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
(2)图2所示的区域,是由图1中的   (填字母)地相邻阴影区域的经纬线拉伸成直线并放大得来的。
(3)图1中A地位于B地的   方向,C地位于B地的   方向。
(4)图1的A、B、C、D四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有   地和   地,位于北半球的有   地和   地,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   地。(均填字母)
(5)将图1中A、C两地所在纬线的长度进行比较,   (填字母)地所在纬线长度更长。
(6)图1有两位同学分别从A、D两地沿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能在北极会合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太空探索的意义
【解析】【分析】A、探索生命起源是宇宙探索的重要方向,通过研究其他天体的环境和物质,有助于了解生命在宇宙中的形成条件,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揭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是宇宙探索的核心目标之一,通过对天体、星系的观测和研究,能帮助人类理解宇宙的发展历程,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目前星际殖民还处于非常遥远的设想阶段,并非人类宇宙探索的现实意义,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有助于防范太空灾害,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结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探索太空的意义在于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航天技术的创新发展。同时,太空探索也有助于拓展人类生存空间,为资源开发和科学研究提供新领域。此外,它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
2.【答案】C
【知识点】太空探索的进展
【解析】【分析】A、过多发射航天器会增加太空垃圾产生的概率,还可能加剧轨道拥堵,破坏宇宙环境,A错误;
B、大力开发宇宙资源需建立在合理规划、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盲目开发可能引发资源争夺和环境破坏,并非正确的环保做法,B错误;
C、太空垃圾会威胁航天器安全、影响太空观测,清除太空垃圾能减少碰撞风险,维护宇宙环境稳定,C正确;
D、宇宙空间虽广阔,但太空垃圾的积累会带来长期危害,必须重视并处理,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保持宇宙环境的核心是减少太空污染、避免轨道拥堵,实现太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答案】3.B
4.D
【知识点】太阳系与八大行星
【解析】【点评】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小行星、卫星等天体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的八颗行星均按照各自的轨道绕太阳公转。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3.A、读材料信息并根据所学可知,水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地球向木星推进不会经过,A错误;
B、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地球向木星推进时,需穿越小行星带,B正确;
C、土星轨道位于木星外侧,地球未到达木星前无需穿越,C错误;
D、天王星轨道更远离太阳,与路径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B。
4.A、根据所学可知,木星缺乏适宜温度、液态水等条件,生命存在条件差,A错误;
B、木星距离太阳更远,表面温度低于地球,B错误;
C、木星公转轨道比地球长,周期更长,C错误;
D、木星为气态巨行星,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5.D
6.B
【知识点】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解析】【点评】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其大小适宜,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这就为地球上存在生命提供了基本条件,如光照、温度、液态水、大气等。
5.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太阳系中唯一具备生命生存基本条件的行星,D正确;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在太阳系行星中并非最大,比如木星体积、质量比地球大很多,所以这不是地球特殊性的体现,A错误;太阳系中很多行星都处在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并非地球独特,B错误;有液态水只是地球具备生命生存条件的一部分,单独这一点不能完全体现地球的特殊性,C错误。
故答案为:D。
6.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包括:①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生命活动。 ②有液态水:水是生命之源,液态水为生命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③有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层:大气层可以保护地球免受宇宙射线等的伤害,同时也能保持地球的温度等,为生命提供适宜的环境。所以①②③都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7.【答案】A
【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
【解析】【分析】A、天问一号从地球飞往火星时,会脱离以地球为中心的地月系,进入以火星为中心的行星系统,A正确;
B、火星仍位于太阳系内,天问一号未脱离太阳系,B错误;
C、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天问一号仍在银河系范围内,C错误;
D、可观测宇宙包含银河系,天问一号未脱离该范围,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可观测宇宙,可观测宇宙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
8.【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与八大行星
【解析】【分析】太阳系行星按轨道由内到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要推进至木星附近,需穿越火星的轨道,C正确;金星、水星的轨道在地球内侧,地球向木星推进不会经过;土星的轨道在木星外侧,地球向木星推进也不会经过,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答案】9.B
10.C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9.神舟十四号发射时间是 2022 年 6 月 5 日,此时处于北半球夏季。贵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绿意盎然,B正确,C错误;夏季降水丰富,受沙尘影响小,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无大雪纷飞,排除A和D。
故答案为:B。
10.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半年,即从 2022 年 6 月持续到 12 月前后。我国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一般在 9—10 月)处于这一时间段内,C正确;除夕、元宵节还未到来,A和B错误;儿童节为6月1日,在成功发射之前已度过,且不是我国传统节日,排除D。
故答案为:C。
【答案】11.B
12.D
【知识点】天体和天体系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解析】【点评】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小行星、卫星等天体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的八颗行星均按照各自的轨道绕太阳公转。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11.天体系统由低到高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火星和地球都属于太阳系的行星,因此它们共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太阳系,B正确;地月系仅包含地球和月球,火星不属于地月系,A错误;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级别高于太阳系,不是最低级别,CD错误。
故答案为:B。
12.地球自转周期 24 小时,火星 24 小时 37 分,自转周期相近使得火星的昼夜交替节奏与地球类似,有利于生命适应,①正确;地球温度-80~60℃,火星温度-140~20℃,火星的温度范围和地球不同,且整体温度比地球低很多,所以地表温度不相同,②错误;地球有液态水,火星只有液态水活动痕迹,说明火星目前液态水并不充足,③错误;地球大气层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等,火星大气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氮气、氩气,少量氧气,二者大气成分都有氮气等,有一定相似性,④正确。
故答案为:D。
13.【答案】B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①位于东半球、南半球和高纬度;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和高纬度;③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和高纬度;④位于西半球、南半球和高纬度,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答案】14.C
15.B
16.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点评】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14.图中极点为S(南极),因此纬度为南纬(S)。①地纬度是70°S;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南半球俯视图看为顺时针旋转,①地所在经线位于160°和180°之间,经度向东增大,所以是东经,东经度数向东增大,相邻经线经度差为10°,所以经度为170°E。因此,①地地理坐标是70°S,170°E,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5.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越靠近南极点位置越偏南,②地所在纬线位于①地所在纬线以北,②地所在经线位于①地所在经线以东,所以②地位于①地的东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6.A、高纬度范围是60°-90°,①地纬度 70°S,位于高纬度,A正确;
B、中、高纬度分界线是60°,②地纬度 60°S,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上,B正确;
C、为南半球俯视图,③地在南半球范围内,C正确;
D、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④地所在经线位于140°和160°之间,经度向东增大,所以是东经,东经度数向东增大,相邻经线经度差为10°,所以经度为150°E,④地位于东半球,D错误。
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17.C
18.B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点评】地球上的经纬网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经度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向东向西各增大到180° ;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纬线各增大到90°。
17.在经纬网上,纬度向北增大则为北纬,用N表示;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用S表示;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度,用E表示;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度,用W表示。读图可知,图中①点的经度是130°E,②点的经度是140°E,③点的经度是160°E,④点的经度是180°,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由此可知,油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③,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8.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知,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9.C
20.B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早晚太阳高度小,影子长。
19.竖杆影子在一天内的长短变化,是因为地球自转导致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中不断变化。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反之则越长,C正确;测量位置不同、测量时间不同不是根本原因,AB错误;地球公转是导致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原因,不是一天内影子长短变化的根本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C。
20.A、地球自转与不同季节正午影长差别大无关,A错误;
B、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影长差别大,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使同一地点在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异显著,B正确;
C、正午影长主要受公转影响,天气变化对正午影长没有影响,C错误;
D、这里是同一地点(河南省某中学),纬度相同,D错误。
故答案为:B。
21.【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
【解析】【分析】A、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A正确;
B、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而不是4千米,B错误;
C、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6378千米是赤道半径,C错误;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22.【答案】B
【知识点】时差
【解析】【分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的地区会产生时间差异。英国位于中时区,北京位于东八区,两地经度相差较大,这种时间差异是地球自转和经度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地球公转导致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与日期差异无关,A、C错误;纬度差异主要影响太阳辐射量及气候特征,与日期差异无直接联系,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
【答案】23.D
24.A
25.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
【解析】【点评】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2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逐步深入的:①天圆地方是古代最初的直观认知;④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基于天体形状进一步猜想地球是球体;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通过实际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③卫星照片现代科技直接观测到地球的球体形状。因此顺序为①④②③,故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4.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5.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故B、C、D错误;流星现象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燃烧的现象,与地球形状无关,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26.【答案】(1) 冬至 夏至 公转
(2) 15 15
(3)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4) 赤道 平分 寒露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解析】【分析】(1)当正午 “表” 影最长至 a 线位置时,“表” 的影子最长,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冬至节气;正午 “表” 影最短至 b 线位置时, “表” 的影子最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是夏至节气。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使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生季节变化,进而造成 “表” 影长度的年际变化。
(2)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度,将整个轨道划分为24份,每份为15度,每份对应一个节气,即地球绕太阳公转每运动15度就产生一个节气,每两个节气之间相隔约15天,二十四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3)立夏为起点,立夏至立秋之间为中国传统夏季,读图可知中国传统夏季包括的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4)“白天黑夜两均分”指的是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读图可知,“风清露冷”寓意北半球的秋分日过后迎来的下一个节气寒露,寒露过后渐渐风寒水凉。
【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1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27.【答案】(1)30°N;90°E;10°N;110°E;30°N;120°E
(2)西北;东北
(3)东;北;低
(4)C
(5)北极点
(6)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B纬度最低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分析】(1)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用“N”表示),向南增大为南纬(用“S”表示)。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用“E”表示),向西增大为西经(用“W”表示)。因此,A的坐标是(30°N,90°E),B的坐标是(10°N,110°E),C的坐标是(30°N,120°E)。
(2)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判断方向。A点和B点相比,A点的经度90°E小于B点的经度110°E,所以A点在B点的西边;A点的纬度30°N大于B点的纬度10°N,所以A点在B点的北边;综上,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C点和B点相比,C点的经度120°E大于B点的经度110°E,所以C点在B点的东边;C点的纬度30°N大于B点的纬度10°N,所以C点在B点的北边;综上,C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C点经度为120°E,在东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A点纬度为30°N,在北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B点纬度为10°N,在低纬度地区。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C点在A点的东边,所以更早见到日出的是C点。
(5)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一架飞机沿着A一直向北飞,也就是沿着经线向北飞,方向不变的话它最终可以飞到北极点。
(6)纬线的长度特点是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A、B、C三点中,B点纬度最低,所在纬线长度最长,所以四位探险家分别沿 A、B、C三点所处的纬线行走,所走路程最长的是B,因为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在经纬网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A点所在纬线为30°,向北增大,是30°N或北纬30°,所在经线为90°,向东增大,是90°E或东经90°,所以A点坐标是(30°N,90°E)。B点所在纬线为10°,向北增大,是10°N或北纬10°,所在经线为110°,向东增大,是110°E或东经110°,所以B点坐标是(10°N,110°E)。C点所在纬线为30°,向北增大,是30°N或北纬30°,所在经线为120°,向东增大,是120°E或东经120°,所以C(30°N,120°E)。
(2)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判断方向。A点和B点相比,A点的经度90°E小于B点的经度110°E,所以A点在B点的西边;A点的纬度30°N大于B点的纬度10°N,所以A点在B点的北边;综上,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C点和B点相比,C点的经度120°E大于B点的经度110°E,所以C点在B点的东边;C点的纬度30°N大于B点的纬度10°N,所以C点在B点的北边;综上,C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C点经度为120°E,在东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A点纬度为30°N,在北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B点纬度为10°N,在低纬度地区。
(4)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C点在A点的东边,所以更早见到日出的是C点。
(5)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一架飞机沿着A一直向北飞,也就是沿着经线向北飞,方向不变的话它最终可以飞到北极点。
(6)纬线的长度特点是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A、B、C三点中,B点纬度最低,所在纬线长度最长,所以四位探险家分别沿 A、B、C三点所处的纬线行走,所走路程最长的是B,因为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28.【答案】(1)40°N;98°E;北;西北
(2)半圆弧;南北;2万千米;一条经线长度约是赤道长度的一半
(3)③;④;因为地球自转产生时间差异
【知识点】时差;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分析】(1)经纬度判断:在经纬网中,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N),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W)。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40°N纬线和98°E经线附近,故经纬度是(40°N,98°E)。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北纬位于北半球,所以酒泉位于北半球。以文昌发射中心为参照,酒泉的纬度更高(更靠北)、经度更小(更靠西),因此位于文昌的西北方向。
(2)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所有经线交汇于两极,形状为半圆弧;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为半圆,赤道是大圆,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经线长度约为赤道的一半,故约2万千米。
(3)二分二至图中,①是春分(3月21日前后)、②是夏至(6月21日前后)、③是秋分(9月23日前后)、④是冬至(12月22日前后)。火箭发射时间是10月30日,处于秋分(③)和冬至(④)之间;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地区产生时间差异,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北京(东八区)与纽约(西五区)经度不同,存在时差,故纽约小朋友收看时间与北京不同。
【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在经纬网图中,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N),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E),结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图中的位置,读取经纬度约为40°N、98°E;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分界线,北纬(40°N)位于北半球;阅读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西北方向。
(2)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所有经线交汇于两极,形状为半圆弧;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为半圆,赤道是大圆,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经线长度约为赤道的一半,故约2万千米。
(3)二分二至图中,①是春分(3月21日前后)、②是夏至(6月21日前后)、③是秋分(9月23日前后)、④是冬至(12月22日前后)。火箭发射时间是10月30日,处于秋分(③)和冬至(④)之间;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地区产生时间差异,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北京(东八区)与纽约(西五区)经度不同,存在时差,故纽约小朋友收看时间与北京不同。
29.【答案】(1)极夜;自转
(2)南;高;热
(3)秋;昼短夜长
(4)A,正值春季,气温回升,需要防晒。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解析】【分析】(1)“双十一”是 11 月 11 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部分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北京和纽约的时间差异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的。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间差异,所以北京零点时,纽约时间不同,皮特不需要熬夜抢购。
(2)从图2看,安娜所在城市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纬度划分中,纬度数值越大纬度越高。大卫所在城市靠近北极圈,所以大卫所在城市纬度最高。彤彤所在城市位于赤道附近(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所以属于热带。
(3)11月11日处于北半球的秋季(9、10、11月为北半球秋季)。11月1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北京位于北半球,所以此时北京昼短夜长。
(4)结合图示信息,安娜同学来自澳大利亚的悉尼,位于南半球,11月为春季最后一个月,天气气温回升,应该购买防晒、单薄衣服等物品,即A购物清单;而B购物清单是应为了应对寒冷天气。
【点评】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
(1)11月11日处于秋分(9月23日前后)到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极部分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北京和纽约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所以北京零点时纽约不需要熬夜抢购,是地球自转导致的时差。
(2)从图2看,安娜所在城市位于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纬度划分中,纬度数值越大纬度越高。大卫所在城市靠近北极圈,所以大卫所在城市纬度最高。彤彤所在城市位于赤道附近(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所以属于热带。
(3)11月11日处于北半球的秋季(9、10、11月为北半球秋季)。11月1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北京位于北半球,所以此时北京昼短夜长。
(4)结合图示信息,安娜同学来自澳大利亚的悉尼,位于南半球,11月为春季最后一个月,天气气温回升,应该购买防晒、单薄衣服等物品,即A购物清单;而B购物清单是应为了应对寒冷天气。
30.【答案】(1)50°N;30°W
(2)C
(3)正南;正西
(4)A;B;C;B;A
(5)A
(6)能。因为所有的经线相交于南北两个极点,所以从A、D两地沿着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能在北极会合。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上,纬度向北增大则为北纬,用N表示;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用S表示;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度,用E表示;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度,用W表示。由此可得,图2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50°N,30°W)。
(2)图2所示区域的纬度范围是40°N-60°N,经度范围是20°W-40°W,与图1中C地相邻阴影区域的范围一致,因此可以推测出图2所示区域是由图1中C地相邻阴影区域的经纬线拉伸成直线并放大得来的。
(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A 和 B 在同一条经线上,A 在南半球,B 在北半球,所以 A 位于 B 的正南方向。C 和 B 在同一条纬线上,C 在西,B 在东,所以 C 位于 B 的正西方向。
(4)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A地和B地的经度是40°E,图1中位于东半球的有A地和B地。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B地和C地的纬度是40°N,图1中位于北半球的有B地和C地。0°~30°之间的区域为低纬度地区,30°~60°之间的区域为中纬度地区,60°~90°之间的区域为高纬度地区。A地的纬度是20°S,图1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A地。
(5)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A地距离赤道比C地距离赤道更近,因此A地所在纬线的长度比C地所在纬线的长度更长。
(6)两位同学分别从A、D两地沿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最终能在北极会合。因为所有的经线都汇集于南、北两个极点。
【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经度的判定方法为:向东变大的经度为东经,向西变大的经度为西经。纬度的判定方法为:向北变大的纬度为北纬,向南变大的纬度为南纬。由此可得,图2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50°N,30°W)。
(2)图2所示区域的纬度范围是40°N-60°N,经度范围是20°W-40°W,与图1中C地相邻阴影区域的范围一致,因此可以推测出图2所示区域是由图1中C地相邻阴影区域的经纬线拉伸成直线并放大得来的。
(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A与B在同一条经线上,所以A地位于B地的正南方向;C与B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C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向。
(4)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A地和B地的经度是40°E,图1中位于东半球的有A地和B地。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B地和C地的纬度是40°N,图1中位于北半球的有B地和C地。0°~30°之间的区域为低纬度地区,30°~60°之间的区域为中纬度地区,60°~90°之间的区域为高纬度地区。A地的纬度是20°S,图1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A地。
(5)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A地距离赤道比C地距离赤道更近,因此A地所在纬线的长度比C地所在纬线的长度更长。
(6)两位同学分别从A、D两地沿各自经线一直向北走,他们最终能在北极会合。因为所有的经线都汇集于南、北两个极点。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