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6年高考近五年(2021-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专题02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学生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战2026年高考近五年(2021-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专题02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学生版+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02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 五年考情(2021-2025) 命题趋势
考点01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5年1考) 2021·江苏卷 强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地位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频次最高(5年6考),题型覆盖广,侧重电子转移分析(如2025年电催化机理题)、实际应用(如2022年尿素脱硝反应)及综合判断(如2024年实验探究题)。 注重离子反应的情境化考查
离子反应命题(5年2考)常结合新素材(如2025年模拟题中的砷烷制备、铁发蓝工艺),强调方程式正误判断(如2022年真题)及反应条件对离子行为的影响(如2025年Na CO 性质探究实验)。 联系科技前沿强化综合应用
命题紧密关联现代科技(如半导体材料、CO 资源化、纳米材料),要求分析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如2021年真题),并渗透分类思想(如2025年模拟题中有机物/无机物判断)。
考点02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5年2考) 2022·江苏卷、 2021·江苏卷
考点03 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5年2考) 2025·江苏卷、 2021江苏卷
考点04 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5年2考) 2024·江苏卷、2022·江苏卷
考点05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量的计算 (5年2考) 2023 江苏卷、2022·江苏卷
考点01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2021·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铁粉能与O2反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剂
B.纳米Fe3O4能与酸反应,可用作铁磁性材料
C.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Cu
D.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
考点02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2022·江苏·高考真题)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与HF溶液反应:
B.高温下还原:
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
D.甲烷的燃烧:
3.(2021·江苏·高考真题)通过下列实验可从I2,的CCl4溶液中回收I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I2+2OH-=I-+IO+H2O
B.通过过滤可将水溶液与CCl4分离
C.向加酸后的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AgI沉淀,1个AgI晶胞(如图)中含14个I-
D.回收的粗碘可通过升华进行纯化
考点03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4.(2025·江苏·高考真题)与通过电催化反应生成,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图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Ⅱ和过程Ⅲ都有极性共价键形成
B.过程Ⅱ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C.电催化与生成的反应方程式:
D.常温常压、无催化剂条件下,与反应可生产
5.(2021·江苏·高考真题)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火药中含有两种单质 B.爆炸时吸收热量
C.反应中S作还原剂 D.反应为置换反应
考点04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6.(2024·江苏·高考真题)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能验证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消耗的溶液多 酸性:
B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产生淡黄色沉淀 氧化性:
C 向浓度均为的和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 溶度积常数:
D 用pH试纸分别测定溶液和溶液pH,溶液pH大 结合能力:
A.A B.B C.C D.D
7.(2022·江苏·高考真题)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具有还原性
B 向盛有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振荡,加热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具有漂白性
C 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的氧化性比的强
D 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 是弱电解质
A.A B.B C.C D.D
考点05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量的计算
8.(2023·江苏·高考真题)金属硫化物()催化反应,既可以除去天然气中的,又可以获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C.题图所示的反应机理中,步骤Ⅰ可理解为中带部分负电荷的S与催化剂中的M之间发生作用
D.该反应中每消耗,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
9.(2022·江苏·高考真题)用尿素水解生成的催化还原,是柴油机车辆尾气净化的主要方法。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
B.上述反应平衡常数
C.上述反应中消耗,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D.实际应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柴油机车辆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污染程度越小
1.(2025·江苏·二模)下列物质结构与性质或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MgCl2易溶于水,可用于制作豆腐的凝固剂
B.MgO是碱性氧化物,可用于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2
C.NaCl晶体中离子间存在较强的离子键,NaCl晶体的硬度较大
D.通过氢键缔合成较大的酸根,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
2.(2025·江苏连云港·一模)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下列贸易商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半导体芯片 B.丝绸 C.棉花 D.油脂
3.(2025·江苏常州·二模)科技进步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科技成果获得的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工业合成氨 B.制取单晶硅
C.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D.侯氏联合制碱
4.(2025·江苏苏州·三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能实现的是
A.工业制备漂白粉,饱和食盐水漂白粉
B.漂白粉失效的途径:
C.检验葡萄糖:悬浊液
D.金属铝制备:
5.(2025·江苏·模拟预测)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颜料
B.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剂
C.具有氧化性,可用于除去水中悬浮杂质
D.FeS难溶于水,可用于除去废水中的
6.(2025·江苏·二模)周期表中Ⅶ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电解KHF2与HF的混合物时,HF转化为F2;加热NaCl与浓H2SO4的混合物,可制得HCl。氯还可形成HClO2、HClO3、HClO4等多种含氧酸,ClO2是Al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Cl2与CH4反应可制备有机溶剂CCl4。在照相底片的定影过程中,底片上未曝光的AgBr浸入Na2S2O3溶液转变成[Ag(S2O3)2]3-而溶解,氯化碘(ICl)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常用作分析化学试剂。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电解KHF2与HF混合物时的阴极反应:HF+HF-2e-=F2↑ +H2F+
B.用Na2CO3溶液吸收Br2(g):Br2+Na2CO3=NaBr+NaBrO3+CO2
C.AgBr溶于Na2S2O3溶液的反应:AgBr+2=[Ag(S2O3)2]3-+Br-
D.ICl与NaOH溶液反应:ICl+2OH-=I-+ClO-+H2O
7.(2025·江苏·二模)第Ⅲ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应用广泛。硼酸(H3BO3) 是一种一元弱酸。硼酸三甲酯与氯气反应可制取BCl3: 。B(OCH3)3和 BCl3均易水解,沸点分别为68℃和12.5℃。氮化镓是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熔点约为1500℃,可通过Ga(CH3)3与 NH3高温反应制得。下列化学反应表示不正确的是
A.H3BO3和足量NaOH 溶液反应:H3BO3+3OH-=BO+3H2O
B.B(OCH3)3和 NaH反应制备NaBH4:
C.Al2O3 溶于NaOH 溶液:Al2O3 +2OH﹣+3H2O=2[Al(OH)4]﹣
D.Ga(CH3)3 与NH3反应制GaN:
8.(2025·江苏·二模) 、、是氧元素的3种核素,其中常用作示踪原子;在放电的条件下得到,得到电子生成吸收的热量;钾的含氧化合物和(氧元素化合价0和-2)常用于潜水时的供氧剂。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为;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可以起到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浓硫酸与苯反应生成苯磺酸();可以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得到电子生成:
B.与水的反应:
C.S在潮湿的空气中氧化为的反应:
D.乙酸乙酯的制备:
9.(2025·江苏盐城·模拟预测)时,通过下列实验探究的性质。
实验1:取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等体积盐酸
实验2:取固体,每次用的溶液处理
实验3:溶液,测得时约为,时约为11
实验4:向溶液中加入2滴溶液
已知: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所得溶液中,
B.实验2中要使中的全部转化到溶液中,至少需要反复处理5次
C.实验3说明时溶液的水解程度低于时
D.实验4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0.(2025·江苏·二模)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与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发展应用紧密相连。纳米铁粉可用于处理酸性含氮废水(主要含);铁制品经碱性发蓝工艺处理可提升其耐腐蚀性;用碱性溶液浸泡,在表面形成的同时有逸出;铝-空气电池具有较高的比能量,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热水解可获得沉淀,焙烧后获得的颜色细腻,性质稳定,可用作白色颜料。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处理酸性含的废水:
B.铁的发蓝处理:
C.铝-空气电池(碱性电解液)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
D.热水解获得:
11.(2025·江苏·二模)ⅤA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肼(N2H4)是高能燃料,其标准燃烧热为624kJ/mol。常温下,可用氨水与NaClO溶液制备N2H4。由Ca3(PO4)2、SiO2和碳粉在电弧炉中高温灼烧可生成白磷(P4)和CO。砷烷(AsH3,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熔点为-116.3℃),可由Na3AsO3在碱性溶液中电解制得。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电解Na3AsO3碱性溶液制砷烷的阴极反应:
B.氨水与NaClO溶液制N2H4的反应:
C.肼的燃烧:
D.由Ca3(PO4)2制白磷的反应:
12.(2025·江苏连云港·一模)含Ru(钌)化合物可催化CO2转化为HCOOH,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催化剂不能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B.过程1中CO2发生还原反应
C.过程3中有1molH2O生成时有2mol电子转移
D.整个转化过程中Ru和O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3.(2025·江苏南通·模拟预测)室温下,探究溶液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溶液是否变质 向2mL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硝酸,再滴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B 比较水解平衡常数和电离平衡常数大小 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比较溶液pH与7的大小
C 溶液是否具有漂白性 向2mL溶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比较与还原性强弱 向2mL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A.A B.B C.C D.D
14.(2025·江苏泰州·模拟预测)“科技兴国,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方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碳酸酯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丝绸富含酰胺基,具有良好的吸湿性
C.“海水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神舟十六号”推进器使用的氧化剂是,其中N是第ⅤA族元素
15.(2025·江苏·一模)实验室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中,用氨气和金属钠反应制得氨基钠()。
已知:常温下氨基钠为白色晶体,熔点210℃,沸点400℃,露置于空气中遇水蒸气剧烈反应生成NaOH和;金属钠熔点为97.8℃,沸点 882.9℃;氨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试管中盛放固体 B.实验时应先点燃装置③的酒精灯
C.装置②和⑤中固体分别为碱石灰和 D.装置④中冷凝管的进水口应接在b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02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 五年考情(2021-2025) 命题趋势
考点01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5年1考) 2021·江苏卷 强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地位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频次最高(5年6考),题型覆盖广,侧重电子转移分析(如2025年电催化机理题)、实际应用(如2022年尿素脱硝反应)及综合判断(如2024年实验探究题)。 注重离子反应的情境化考查
离子反应命题(5年2考)常结合新素材(如2025年模拟题中的砷烷制备、铁发蓝工艺),强调方程式正误判断(如2022年真题)及反应条件对离子行为的影响(如2025年Na CO 性质探究实验)。 联系科技前沿强化综合应用
命题紧密关联现代科技(如半导体材料、CO 资源化、纳米材料),要求分析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如2021年真题),并渗透分类思想(如2025年模拟题中有机物/无机物判断)。
考点02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5年2考) 2022·江苏卷、 2021·江苏卷
考点03 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5年2考) 2025·江苏卷、 2021江苏卷
考点04 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5年2考) 2024·江苏卷、2022·江苏卷
考点05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量的计算 (5年2考) 2023 江苏卷、2022·江苏卷
考点01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2021·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铁粉能与O2反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剂
B.纳米Fe3O4能与酸反应,可用作铁磁性材料
C.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Cu
D.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
【答案】B
【详解】A.因为铁粉能与O2反应,所以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剂,A正确;
B.纳米Fe3O4具有磁性,可用作铁磁性材料,B错误;
C.FeCl3与Cu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主要利用其氧化性,C正确;
D.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D正确;
故选B。
考点02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2022·江苏·高考真题)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与HF溶液反应:
B.高温下还原:
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
D.甲烷的燃烧:
【答案】A
【详解】由题意可知,二氧化硅与氢氟酸溶液反应生成强酸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硫化锗与氢气共热反应时,氢气与硫化锗反应生成锗和硫化氢,硫化氢高温下分解生成硫和氢气,则反应的总方程式为,故B错误;
C.铅蓄电池放电时,二氧化铅为正极,酸性条件下在硫酸根离子作用下二氧化铅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铅和水,电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故C错误;
D.由题意可知,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890.3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A。
3.(2021·江苏·高考真题)通过下列实验可从I2,的CCl4溶液中回收I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I2+2OH-=I-+IO+H2O
B.通过过滤可将水溶液与CCl4分离
C.向加酸后的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AgI沉淀,1个AgI晶胞(如图)中含14个I-
D.回收的粗碘可通过升华进行纯化
【答案】D
【详解】A.选项所给离子方程式元素不守恒,正确离子方程式为:3I2+6OH-=5I-+IO+3H2O,A错误;
B.水溶液与CCl4不互溶,二者应分液分离,B错误;
C.根据均摊法,该晶胞中所含I-的个数为=4,C错误;
D.碘易升华,回收的粗碘可通过升华进行纯化,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考点03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4.(2025·江苏·高考真题)与通过电催化反应生成,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图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Ⅱ和过程Ⅲ都有极性共价键形成
B.过程Ⅱ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C.电催化与生成的反应方程式:
D.常温常压、无催化剂条件下,与反应可生产
【答案】A
【详解】A.过程Ⅱ为:和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和的反应,生成了N—H等极性共价键;过程Ⅲ为与生成的反应,生成了C—N极性共价键,A正确;
B.过程Ⅱ是得电子的还原反应,N元素的化合价由降为,C元素的化合价由降为,B错误;
C.所给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根据反应机理图可知,过程Ⅱ需要外界提供电子,则正确的反应方程式为,C错误;
D.常温常压、无催化剂条件下,与反应生成或,D错误;
故选A。
5.(2021·江苏·高考真题)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火药中含有两种单质 B.爆炸时吸收热量
C.反应中S作还原剂 D.反应为置换反应
【答案】A
【详解】A.黑火药中含有S、C两种单质,A正确;
B.爆炸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
C.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C错误;
D.该反应不符合“单质+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的形式,不是置换反应,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考点04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6.(2024·江苏·高考真题)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能验证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消耗的溶液多 酸性:
B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产生淡黄色沉淀 氧化性:
C 向浓度均为的和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 溶度积常数:
D 用pH试纸分别测定溶液和溶液pH,溶液pH大 结合能力: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H2SO4是二元酸,CH3COOH是一元酸,通过该实验无法说明H2SO4和CH3COOH酸性的强弱,故A错误;
B.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发生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因此氧化性:,故B正确;
C.和均为白色沉淀,无法通过现象确定沉淀种类,无法比较和溶度积常数的大小,故C错误;
D.比较和结合能力,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浓度溶液和溶液的pH,但题中未明确指出两者浓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7.(2022·江苏·高考真题)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具有还原性
B 向盛有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振荡,加热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具有漂白性
C 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的氧化性比的强
D 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 是弱电解质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无现象,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亚铁离子被新制氯水氧化,说明具有还原性,A正确;
B.向盛有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振荡,加热试管,溶液又恢复红色,说明具有漂白性, B正确;
C.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的氧化性比的强,C正确;
D.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用以证明是弱电解质时,一定要注明醋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D错误。
故选D。
考点05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量的计算
8.(2023·江苏·高考真题)金属硫化物()催化反应,既可以除去天然气中的,又可以获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C.题图所示的反应机理中,步骤Ⅰ可理解为中带部分负电荷的S与催化剂中的M之间发生作用
D.该反应中每消耗,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
【答案】C
【详解】A.左侧反应物气体计量数之和为3,右侧生成物气体计量数之和为5, ,A错误;
B.由方程形式知, ,B错误;
C.由题图知,经过步骤Ⅰ后,中带部分负电荷的S与催化剂中的M之间形成了作用力,C正确;
D.由方程式知,消耗同时生成,转移,数目为,D错误;
故选C。
9.(2022·江苏·高考真题)用尿素水解生成的催化还原,是柴油机车辆尾气净化的主要方法。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
B.上述反应平衡常数
C.上述反应中消耗,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D.实际应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柴油机车辆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污染程度越小
【答案】B
【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即熵增的反应,反应△S>0,故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平衡常数,故B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每消耗4mol氨气,反应转移12mol电子,则反应中消耗1mol氨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mol×4××6.02×1023=3×6.02×1023,故C错误;
D.实际应用中,加入尿素的量越多,尿素水解生成的氨气过量,柴油机车辆排放的氨气对空气污染程度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1.(2025·江苏·二模)下列物质结构与性质或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MgCl2易溶于水,可用于制作豆腐的凝固剂
B.MgO是碱性氧化物,可用于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2
C.NaCl晶体中离子间存在较强的离子键,NaCl晶体的硬度较大
D.通过氢键缔合成较大的酸根,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
【答案】A
【详解】A.MgCl2能释放Mg2+使蛋白质聚沉,可用于制作豆腐的凝固剂,与MgCl2易溶于水无关,故选A;
B.MgO作为碱性氧化物,可与酸性气体SO2反应,所以MgO可用于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2,故不选B;
C.NaCl晶体的硬度较大,与离子间存在较强的离子键密切相关,故不选C;
D.中含有O-H键,可以通过氢键缔合形成较大离子,一般微粒越大越难溶于水,所以NaHCO3溶解度低于Na CO3,故不选D;
选A。
2.(2025·江苏连云港·一模)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下列贸易商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半导体芯片 B.丝绸 C.棉花 D.油脂
【答案】A
【详解】有机物一般指含碳化合物(除CO、CO2)、碳酸盐等。
A.半导体芯片主要成分为硅(Si),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含碳,符合题意,A正确;
B.丝绸成分为蛋白质(含C、H、O、N等),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B错误;
C.棉花成分为纤维素(C6H10O5)n,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C错误;
D.油脂为酯类化合物(含C、H、O),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A。
3.(2025·江苏常州·二模)科技进步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科技成果获得的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工业合成氨 B.制取单晶硅
C.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D.侯氏联合制碱
【答案】C
【详解】A.氨气是氮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属于无机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单晶硅是非金属单质,属于无机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结晶牛胰岛素是牛胰脏中胰岛β-细胞所分泌的一种调节糖代谢的蛋白质激素,属于有机物,故C符合题意;
D.侯氏联合制碱得到的碳酸钠是无机盐,属于无机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5·江苏苏州·三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能实现的是
A.工业制备漂白粉,饱和食盐水漂白粉
B.漂白粉失效的途径:
C.检验葡萄糖:悬浊液
D.金属铝制备:
【答案】C
【详解】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备氯气,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备漂白粉,A错误;
B.Ca(ClO)2与空气中CO2、H2O反应生成HClO,HClO见光分解为HCl与O2,不会生成氯气,B错误;
C.硫酸铜溶液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随后在加热条件下和葡萄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C正确;
D.和盐酸反应生成溶液,电解溶液的过程中,阳离子不放电,不能生成Al,D错误;
故答案选C。
5.(2025·江苏·模拟预测)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颜料
B.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剂
C.具有氧化性,可用于除去水中悬浮杂质
D.FeS难溶于水,可用于除去废水中的
【答案】B
【详解】A.为红棕色固体,可用于红色颜料,与其能与盐酸反应无关,A错误;
B.铁粉用于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剂,是因铁粉是活泼金属具有强的还原性,B正确;
C.可用于除去水中悬浮杂质是利用其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与其氧化性无关,C错误;
D.FeS可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的CuS,因此可除去废水中的,与FeS的溶解性无关,D错误;
故选B。
6.(2025·江苏·二模)周期表中Ⅶ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电解KHF2与HF的混合物时,HF转化为F2;加热NaCl与浓H2SO4的混合物,可制得HCl。氯还可形成HClO2、HClO3、HClO4等多种含氧酸,ClO2是Al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Cl2与CH4反应可制备有机溶剂CCl4。在照相底片的定影过程中,底片上未曝光的AgBr浸入Na2S2O3溶液转变成[Ag(S2O3)2]3-而溶解,氯化碘(ICl)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常用作分析化学试剂。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电解KHF2与HF混合物时的阴极反应:HF+HF-2e-=F2↑ +H2F+
B.用Na2CO3溶液吸收Br2(g):Br2+Na2CO3=NaBr+NaBrO3+CO2
C.AgBr溶于Na2S2O3溶液的反应:AgBr+2=[Ag(S2O3)2]3-+Br-
D.ICl与NaOH溶液反应:ICl+2OH-=I-+ClO-+H2O
【答案】C
【详解】A.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反应需要得到电子,而F 的生成需要氧化反应,应在阳极进行,A错误;
B.Br2在碱性条件下歧化应生成Br-和,原反应方程式中O原子不守恒,正确书写为: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B错误;
C.AgBr与生成[Ag(S2O3)2]3-和Br-,电荷和原子守恒,C正确;
D.ICl中Cl为-1价,与OH 反应应生成Cl-而非ClO-,D错误;
故答案为:C。
7.(2025·江苏·二模)第Ⅲ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应用广泛。硼酸(H3BO3) 是一种一元弱酸。硼酸三甲酯与氯气反应可制取BCl3: 。B(OCH3)3和 BCl3均易水解,沸点分别为68℃和12.5℃。氮化镓是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熔点约为1500℃,可通过Ga(CH3)3与 NH3高温反应制得。下列化学反应表示不正确的是
A.H3BO3和足量NaOH 溶液反应:H3BO3+3OH-=BO+3H2O
B.B(OCH3)3和 NaH反应制备NaBH4:
C.Al2O3 溶于NaOH 溶液:Al2O3 +2OH﹣+3H2O=2[Al(OH)4]﹣
D.Ga(CH3)3 与NH3反应制GaN:
【答案】A
【详解】A.硼酸是一元弱酸,与足量NaOH反应生成四羟基合硼酸钠,离子方程式应为H3BO3 + OH = [B(OH)4] ,而非生成BO。A错误;
B.B(OCH3)3与NaH反应时,OCH3基团被H 取代生成BH,反应式配平正确(4NaH提供4H ,生成1NaBH4和3CH3ONa)。B正确;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H)4] ,方程式Al2O3+ 2OH + 3H2O = 2[Al(OH)4]-配平正确。C正确;
D.Ga(CH3)3与NH3高温反应时,NH3中的N取代CH3生成GaN,同时释放CH4,反应式Ga(CH3)3 + NH3=GaN + 3CH4配平合理。D正确;
故选A。
8.(2025·江苏·二模) 、、是氧元素的3种核素,其中常用作示踪原子;在放电的条件下得到,得到电子生成吸收的热量;钾的含氧化合物和(氧元素化合价0和-2)常用于潜水时的供氧剂。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为;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可以起到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浓硫酸与苯反应生成苯磺酸();可以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得到电子生成:
B.与水的反应:
C.S在潮湿的空气中氧化为的反应:
D.乙酸乙酯的制备:
【答案】B
【详解】A.1molO(g)得到电子生成1mol(g)吸收752kJ热量,应为,而不是,A错误;
B.与水反应生成和,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B正确;
C.S在潮湿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正确反应为,C错误;
D.乙酸乙酯制备中,酸脱羟基醇脱氢,应在乙酸乙酯中,正确反应为,D错误;
故答案是B。
9.(2025·江苏盐城·模拟预测)时,通过下列实验探究的性质。
实验1:取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等体积盐酸
实验2:取固体,每次用的溶液处理
实验3:溶液,测得时约为,时约为11
实验4:向溶液中加入2滴溶液
已知: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所得溶液中,
B.实验2中要使中的全部转化到溶液中,至少需要反复处理5次
C.实验3说明时溶液的水解程度低于时
D.实验4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B
【详解】A.电荷守恒式中缺少Cl 的浓度,正确的电荷守恒应为,A错误;
B.实验2中,发生的转化:,n(BaSO4) = 46.6 g/ 233 g·L-1 = 0.2 mol,设每次处理转化的浓度为x mol/L,则平衡时c()=(1-x) mol/L,根据已知可得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解得x = 0.0476 mol/L,每次体积为1L,则每次处理可转化0.0476mol ,由于,故至少需处理5次,B正确;
C.水解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促进水解,80℃时pH降低是因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Kw)增大,不能说明水解程度降低,实际水解程度更高,C错误;
D.该实验中Al3+少量,则Al3+与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Al(OH)3和,方程式错误,D错误;
故答案选B。
10.(2025·江苏·二模)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与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发展应用紧密相连。纳米铁粉可用于处理酸性含氮废水(主要含);铁制品经碱性发蓝工艺处理可提升其耐腐蚀性;用碱性溶液浸泡,在表面形成的同时有逸出;铝-空气电池具有较高的比能量,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热水解可获得沉淀,焙烧后获得的颜色细腻,性质稳定,可用作白色颜料。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处理酸性含的废水:
B.铁的发蓝处理:
C.铝-空气电池(碱性电解液)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
D.热水解获得:
【答案】B
【详解】A.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产物中出现OH ,不符合酸性环境,反应为,A错误;
B.铁的发蓝处理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得铁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四氧化三铁氧化膜,反应,B正确;
C.铝-空气电池(碱性电解液)中正极应为氧气还原反应,而非铝的氧化,反应为,C错误;
D.水解反应未配平H和O,左边系数应为x+2,反应为,D错误;
故选B。
11.(2025·江苏·二模)ⅤA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肼(N2H4)是高能燃料,其标准燃烧热为624kJ/mol。常温下,可用氨水与NaClO溶液制备N2H4。由Ca3(PO4)2、SiO2和碳粉在电弧炉中高温灼烧可生成白磷(P4)和CO。砷烷(AsH3,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熔点为-116.3℃),可由Na3AsO3在碱性溶液中电解制得。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电解Na3AsO3碱性溶液制砷烷的阴极反应:
B.氨水与NaClO溶液制N2H4的反应:
C.肼的燃烧:
D.由Ca3(PO4)2制白磷的反应:
【答案】C
【详解】A.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Na3AsO3碱性溶液制砷烷时As从+3价降至-3价,发生还原反应,阴极反应式为,A正确;
B.NH3被ClO-氧化为N2H4,ClO 被还原为Cl ,氨水与NaClO溶液制N2H4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肼的标准燃烧热为624kJ/mol,燃烧为放热反应,ΔH应为负值,肼的燃烧: ,C错误;
D.由题意可知Ca3(PO4)2、SiO2和碳粉在电弧炉中高温灼烧可生成白磷(P4)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
答案选C。
12.(2025·江苏连云港·一模)含Ru(钌)化合物可催化CO2转化为HCOOH,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催化剂不能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B.过程1中CO2发生还原反应
C.过程3中有1molH2O生成时有2mol电子转移
D.整个转化过程中Ru和O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答案】C
【详解】A.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只能改变反应速率,所以不能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A正确;
B.Ru的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增加了氧原子,发生了氧化反应,二氧化碳被还原,B正确;
C.由图可知,反应方程式为,反应中钌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氢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被氧化,又降低被还原,氢气既是反应的氧化剂也是反应的还原剂,所以当转化为时,氢气得到2mol电子,并没有电子得失,所以当生成时有电子转移,C错误;
D.由图可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学式分别为;氧元素均形成含氧化合物,没有形成过氧化物,由化合价代数和为可知,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正确;
故选C。
13.(2025·江苏南通·模拟预测)室温下,探究溶液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溶液是否变质 向2mL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硝酸,再滴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B 比较水解平衡常数和电离平衡常数大小 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比较溶液pH与7的大小
C 溶液是否具有漂白性 向2mL溶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比较与还原性强弱 向2mL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氧化为,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BaSO 沉淀,无法检验NaHSO3溶液是否变质,A错误;
B.用pH计测定NaHSO3溶液的pH,若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电离平衡常数大于水解平衡常数,若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水解平衡常数大于电离平衡常数,B正确;
C.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体现的还原性,而非漂白性,C错误;
D.FeCl3过量时,无论反应是否发生,溶液中均存在Fe3+,滴加KSCN溶液,溶液均为血红色,无法判断与Fe2+的还原性强弱,D错误;
故选B。
14.(2025·江苏泰州·模拟预测)“科技兴国,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方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碳酸酯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丝绸富含酰胺基,具有良好的吸湿性
C.“海水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神舟十六号”推进器使用的氧化剂是,其中N是第ⅤA族元素
【答案】D
【详解】A.聚碳酸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
B.丝绸因富含酰胺基等亲水性基团,且具有多孔结构,确实表现出良好的吸湿性,B正确;
C.海水中的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要从海水中提取碘单质必然会涉及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即一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是“神舟十六号”推进器使用的还原剂,D错误;
故选D。
15.(2025·江苏·一模)实验室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中,用氨气和金属钠反应制得氨基钠()。
已知:常温下氨基钠为白色晶体,熔点210℃,沸点400℃,露置于空气中遇水蒸气剧烈反应生成NaOH和;金属钠熔点为97.8℃,沸点 882.9℃;氨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试管中盛放固体 B.实验时应先点燃装置③的酒精灯
C.装置②和⑤中固体分别为碱石灰和 D.装置④中冷凝管的进水口应接在b处
【答案】C
【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①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共热反应制备氨气,装置②中盛有的碱石灰用于干燥氨气,装置③中金属钠与氨气反应制备氨基钠,装置④用于冷凝回流挥发出的氨基钠,装置⑤中盛有的五氧化二磷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同时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③中导致氨基钠与水蒸气反应,点燃的目的是除去反应生成的氢气,防止氢气逸出而发生意外事故。
【详解】A.由分析可知,装置①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共热反应制备氨气,故A错误;
B.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所以实验时应先点燃装置①的酒精灯,利用反应生成的氨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后,再点燃装置③的酒精灯,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装置②中盛有的碱石灰用于干燥氨气,装置⑤中盛有的五氧化二磷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同时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③中导致氨基钠与水蒸气反应,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装置④用于冷凝回流挥发出的氨基钠,为增强冷凝效果,冷凝管的进水口应接在下口a处,故D错误;
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