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6年高考近五年(2021-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专题0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学生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战2026年高考近五年(2021-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专题0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学生版+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0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考点 五年考情(2021-2025) 命题趋势
考点01常见无机物的性质 (5年4考) 2025·江苏卷、 2023江苏卷、 2022江苏卷(2) 性质探究为核心
高频考查,常结合实验步骤设计判断题,强调水解、络合、氧化还原等性质的本质理解。 转化路径真实性
侧重物质转化可行性判断(5年3考),尤其关注工业流程中的典型错误步骤(如电解溶液制金属、SO 直接生成H SO )。 应用结合实际情境
常以生活或工业应用为背景(5年3考),如净水原理(胶体)、金属冶炼(还原剂)、杀菌消毒(Cu )、材料用途(耐火材料),突出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实验探究综合化
实验题占比高,融合性质检验(如Fe 还原性)、装置评价(如气体制备与吸收)、异常现象分析(如钝化误区),强调逻辑推理与误差辨析能力。
考点02 常见无机物的转化 (5年3考) 2024·江苏卷、 2023江苏卷、 2022江苏卷
考点03 常见无机物点应用 (5年3考) 2025·江苏卷、 2022江苏卷、 2021江苏卷
考点01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
1.(2025·江苏·高考真题)探究含铜化合物性质的实验如下:
步骤Ⅰ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适量浓氨水,产生蓝色沉淀。
步骤Ⅱ 将沉淀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氨水、稀盐酸,沉淀均完全溶解,溶液分别呈现深蓝色、蓝色。
步骤Ⅲ 向步骤Ⅱ所得的深蓝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打磨过的铁钉,无明显现象;继续加入稀盐酸,振荡后静置,产生少量气泡,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Ⅰ产生的蓝色沉淀为
B.步骤Ⅱ的两份溶液中:
C.步骤Ⅲ中无明显现象是由于铁钉遇深蓝色溶液迅速钝化
D.步骤Ⅲ中产生气体、析出红色物质的反应为
2.(2023·江苏·高考真题)室温下,探究溶液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溶液中是否含有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 是否有还原性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C 是否水解 向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能否催化分解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A.A B.B C.C D.D
3.(2022·江苏·高考真题)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具有还原性
B 向盛有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振荡,加热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具有漂白性
C 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的氧化性比的强
D 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 是弱电解质
A.A B.B C.C D.D
4.(2022·江苏·高考真题)实验室制取少量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气体 B.用装置乙制取水溶液
C.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 D.用干燥pH试纸检验水溶液的酸性
考点02 常见无机物的转化
5.(2024·江苏·高考真题)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HCl制备:溶液和
B.金属Mg制备:溶液
C.纯碱工业:溶液
D.硫酸工业:
6.(2023·江苏·高考真题)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探究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态产物:
B.工业制硝酸过程中的物质转化:
C.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
D.实验室制备少量的原理:
7.(2022·江苏·高考真题)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将转化为
B.侯氏制碱法以、、、为原料制备和
C.工业上通过催化氧化等反应过程生产
D.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考点03常见无机物的应用
8.(2025·江苏·高考真题)大气中的氮是取之不尽的天然资源。下列工业生产中以氮气作反应物的是
A.工业合成氨 B.湿法炼铜 C.高炉炼铁 D.接触法制硫酸
9.(2022·江苏·高考真题)我国为人类科技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下列成果研究的物质属于蛋白质的是
A.陶瓷烧制 B.黑火药 C.造纸术 D.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0.(2021·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铁粉能与O2反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剂
B.纳米Fe3O4能与酸反应,可用作铁磁性材料
C.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Cu
D.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
1.(2025·江苏泰州·模拟预测)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
B.漂白粉
C.
D.
2.(2025·江苏·二模)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制备Na2CO3。下列实验原理、装置及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CO2 B.制取NH3
C.制备NaHCO3固体 D.灼烧NaHCO3固体
A.A B.B C.C D.D
3.(2025·江苏·模拟预测)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NaCl(aq)Cl2(g)漂白粉(s)
B.CuO(s)Cu(OH)2(s)Cu2O(s)
C.Fe2O3(s)Fe(s)FeCl2(s)
D.Cu(s)NO2(g)Cu(NO3)2(aq)
4.(2025·江苏南京·模拟预测)铝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合金硬度低,可用于航空工业
B.熔点高,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C.有弱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易溶于水,可用于净水
5.(2025·江苏宿迁·模拟预测)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原理正确,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工业制备硝酸:
B.工业制钛:饱和NaCl溶液
C.工业制:溶液和
D.工业制银镜:
6.(2025·江苏南京·二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工业制硝酸:
B.工业制硫酸:
C.工业制漂白粉:
D.工业制金属镁:溶液
7.(2025·江苏盐城·三模)下列物质结构与性质或物质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H2O中的O存在孤电子对,能与形成
B.中H元素呈+1价,浓具有强氧化性
C.具有杀菌能力,可用于游泳池的水处理
D.无水吸水后显现蓝色,可用于检验乙醇所含的微量水分
8.(2025·江苏·模拟预测)室温下,通过实验探究NaHS溶液的性质并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向0.1mol·L-1 NaHS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变红
2 向0.1mol·L-1 NaHS溶液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3 向0.1mol·L-1 NaHS溶液中滴加过量CuCl2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A.实验1证明NaHS溶液中存在:HS-+H2OH2S+OH-
B.实验1可推测出NaHS溶液中存在:c(HS-)>c(H2S)>c(S2-)
C.实验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S-+2Fe3+=2Fe2++S↓+H+
D.实验3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存在:c(Cu2+)·c(S2-)=Ksp(CuS)
9.(2025·江苏苏州·三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FeS2SO3H2SO4
B.Cu2S(s)Cu(s)CuCl2(aq)
C.淀粉C6H12O6(葡萄糖)CH3COOH
D.石英砂粗硅SiHCl3高纯硅
10.(2025·江苏盐城·模拟预测)在给定条件下,下列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
B.
C.
D.溶液溶液晶体
11.(2025·江苏南通·模拟预测)室温下,探究溶液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溶液是否变质 向2mL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硝酸,再滴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B 比较水解平衡常数和电离平衡常数大小 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比较溶液pH与7的大小
C 溶液是否具有漂白性 向2mL溶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比较与还原性强弱 向2mL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A.A B.B C.C D.D
12.(2025·江苏南京·模拟预测)用废铁屑制取摩尔盐,下列原理、装置及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溶液
B.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
C.用装置丙制备和混合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得到
13.(2025·江苏连云港·一模)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炽热的木炭放入浓硝酸中,木炭迅速燃烧 NO2支持燃烧
B 分别测量浓度均为0.1mol·L-1Na2CO3溶液和Na[Al(OH)4]溶液的pH,后者pH更大 Al比水解程度大
C 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产物中一定有乙烯
D 测pH:CH3COONa溶液的pH为9,NaNO2溶液的pH为8 Ka(HNO2)>Ka(CH3COOH)
A.A B.B C.C D.D
14.(2025·江苏苏州·模拟预测)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和均为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碱形成。BeO和都具有难溶于水、高熔点等性质。和在气态时通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B和Si均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盐和氢气。工业上用焦炭和石英砂(主要成分为)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粗硅。硼酸()和硅酸都是弱酸,硼酸晶体有类似于石墨的片层状结构,常用作医用消毒剂、润滑剂等。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氧化铍熔点较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B.硼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润滑剂
C.金属铝质地柔软,可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
D.二氧化硅硬度高,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15.(2025·江苏连云港·一模)实验室用SO2和MgO悬浊液制取MgSO3,下列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SO2 B.用装置乙收集SO2
C.用装置丙制取MgSO3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SO2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0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考点 五年考情(2021-2025) 命题趋势
考点01常见无机物的性质 (5年4考) 2025·江苏卷、 2023江苏卷、 2022江苏卷(2) 性质探究为核心
高频考查,常结合实验步骤设计判断题,强调水解、络合、氧化还原等性质的本质理解。 转化路径真实性
侧重物质转化可行性判断(5年3考),尤其关注工业流程中的典型错误步骤(如电解溶液制金属、SO 直接生成H SO )。 应用结合实际情境
常以生活或工业应用为背景(5年3考),如净水原理(胶体)、金属冶炼(还原剂)、杀菌消毒(Cu )、材料用途(耐火材料),突出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实验探究综合化
实验题占比高,融合性质检验(如Fe 还原性)、装置评价(如气体制备与吸收)、异常现象分析(如钝化误区),强调逻辑推理与误差辨析能力。
考点02 常见无机物的转化 (5年3考) 2024·江苏卷、 2023江苏卷、 2022江苏卷
考点03 常见无机物点应用 (5年3考) 2025·江苏卷、 2022江苏卷、 2021江苏卷
考点01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
1.(2025·江苏·高考真题)探究含铜化合物性质的实验如下:
步骤Ⅰ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适量浓氨水,产生蓝色沉淀。
步骤Ⅱ 将沉淀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氨水、稀盐酸,沉淀均完全溶解,溶液分别呈现深蓝色、蓝色。
步骤Ⅲ 向步骤Ⅱ所得的深蓝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打磨过的铁钉,无明显现象;继续加入稀盐酸,振荡后静置,产生少量气泡,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Ⅰ产生的蓝色沉淀为
B.步骤Ⅱ的两份溶液中:
C.步骤Ⅲ中无明显现象是由于铁钉遇深蓝色溶液迅速钝化
D.步骤Ⅲ中产生气体、析出红色物质的反应为
【答案】B
【详解】A.步骤Ⅰ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是Cu(OH)2,而非[Cu(NH3)4]SO4。因为适量浓氨水与CuSO4溶液反应首先生成Cu(OH)2沉淀,过量氨水才会溶解沉淀形成络合物,A错误;
B.步骤Ⅱ中,深蓝色溶液(加入浓氨水)中的Cu2+因形成[Cu(NH3)4]2+络离子而浓度降低,而蓝色溶液(加入稀盐酸)中Cu2+可以自由移动,浓度较高。因此c深蓝色(Cu2+) < c蓝色(Cu2+),B正确;
C.步骤Ⅲ中无明显现象并非因铁钉钝化。铁在碱性溶液中不易钝化,且后续加入盐酸后有反应发生,说明铁未钝化。真正原因是络合物中Cu2+浓度过低,无法被Fe置换,C错误;
D.步骤Ⅲ中加入盐酸后,H+与NH3结合生成NH4+,导致配合物释放Cu2+,随后Fe与H+反应生成H2(气泡),并与Cu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D的反应式未体现H+的作用,与实际反应原理不符,D错误;
故选B。
2.(2023·江苏·高考真题)室温下,探究溶液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溶液中是否含有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 是否有还原性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C 是否水解 向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能否催化分解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应直接向待测液中滴加KSCN溶液,向待测液中滴加氯水会将氧化为干扰实验,A错误;
B.向溶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若观察溶液紫色褪去,说明有还原性,B正确;
C.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显酸性,应向溶液中滴加2~3滴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C错误;
D.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若产生气泡有可能是的催化作用,D错误。
故选B。
【点睛】
3.(2022·江苏·高考真题)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具有还原性
B 向盛有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振荡,加热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具有漂白性
C 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的氧化性比的强
D 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 是弱电解质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无现象,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亚铁离子被新制氯水氧化,说明具有还原性,A正确;
B.向盛有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振荡,加热试管,溶液又恢复红色,说明具有漂白性, B正确;
C.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的氧化性比的强,C正确;
D.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用以证明是弱电解质时,一定要注明醋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D错误。
故选D。
4.(2022·江苏·高考真题)实验室制取少量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气体 B.用装置乙制取水溶液
C.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 D.用干燥pH试纸检验水溶液的酸性
【答案】C
【详解】A.60%硫酸和NaHSO3(s)可发生反应:H2SO4+2NaHSO3=Na2SO4+2SO2↑+2H2O,因此装置甲可以制取气体,A正确;
B.气体通入液体时“长进短出”,装置乙可以制取水溶液,B正确;
C.SO2不会与饱和NaHSO3溶液发生反应,因此装置丙不能吸收尾气中的,C错误;
D.水溶液显酸性,可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其酸性,D正确;
答案选C。
考点02 常见无机物的转化
5.(2024·江苏·高考真题)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HCl制备:溶液和
B.金属Mg制备:溶液
C.纯碱工业:溶液
D.硫酸工业:
【答案】A
【详解】A.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得到H2和Cl2,H2和Cl2点燃反应生成HCl,故A的转化可以实现;
B.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可以得到氯化镁溶液,但是电解氯化镁溶液不能得到Mg,电解熔融MgCl2才能得到金属镁单质,故B的转化不能实现;
C.纯碱工业是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和CO2先得到NaHCO3,然后NaHCO3受热分解为Na2CO3,故C的转化不能实现;
D.工业制备硫酸,首先黄铁矿和氧气反应生成SO2,但是SO2和水反应生成H2SO3,不能得到H2SO4,故D的转化不能实现;
故选A。
6.(2023·江苏·高考真题)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探究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态产物:
B.工业制硝酸过程中的物质转化:
C.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
D.实验室制备少量的原理:
【答案】B
【详解】A.Cu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之一为NO,NO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NO2,A正确;
B.氮气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NO,但NO无法与水发生化学反应,B错误;
C.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主要将污染气体NO、CO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故该反应方程式为,C正确;
D.实验室利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制备少量,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B。
【点睛】
7.(2022·江苏·高考真题)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将转化为
B.侯氏制碱法以、、、为原料制备和
C.工业上通过催化氧化等反应过程生产
D.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答案】A
【详解】A.自然固氮是将N2转化为含氮化合物,不一定是转化为NH3,比如大气固氮是将N2会转化为NO,A错误;
B.侯氏制碱法以H2O、NH3、CO2、NaCl为原料制备NaHCO3和NH4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NH3+CO2+NaCl=NaHCO3↓+NH4Cl,B正确;
C.工业上通过NH3催化氧化等反应过程生产HNO3,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4NO2+O2+2H2O=4HNO3,C正确;
D.氮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D正确;
故选A。
考点03常见无机物的应用
8.(2025·江苏·高考真题)大气中的氮是取之不尽的天然资源。下列工业生产中以氮气作反应物的是
A.工业合成氨 B.湿法炼铜 C.高炉炼铁 D.接触法制硫酸
【答案】A
【详解】A.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 和H2 反应生成NH3,氮气是直接反应物,A正确;
B.湿法炼铜通过Fe置换CuSO4中的Cu,反应不涉及氮气,B错误;
C.高炉炼铁中氮气作为空气成分进入高炉,但未参与还原铁矿石的主要反应,C错误;
D.接触法制硫酸涉及硫或硫化物的氧化,氮气未参与反应,D错误;
故选A。
9.(2022·江苏·高考真题)我国为人类科技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下列成果研究的物质属于蛋白质的是
A.陶瓷烧制 B.黑火药 C.造纸术 D.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答案】D
【详解】A.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陶瓷烧制研究的物质是硅的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黑火药研究的物质是硫、碳和硝酸钾,B不符合题意;
C.造纸术研究的物质是纤维素,C不符合题意;
D.胰岛素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研究的物质是蛋白质,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0.(2021·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铁粉能与O2反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剂
B.纳米Fe3O4能与酸反应,可用作铁磁性材料
C.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Cu
D.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
【答案】B
【详解】A.因为铁粉能与O2反应,所以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剂,A正确;
B.纳米Fe3O4具有磁性,可用作铁磁性材料,B错误;
C.FeCl3与Cu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主要利用其氧化性,C正确;
D.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D正确;
故选B。
1.(2025·江苏泰州·模拟预测)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
B.漂白粉
C.
D.
【答案】A
【详解】A.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方程式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方程式为:,A正确;
B.漂白粉与生成,方程式为:,但光照分解生成而非,方程式为:,B错误;
C.与水不反应,无法生成,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和葡萄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C错误;
D.与碳高温反应生成而非,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可以和硅酸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A。
2.(2025·江苏·二模)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制备Na2CO3。下列实验原理、装置及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CO2 B.制取NH3
C.制备NaHCO3固体 D.灼烧NaHCO3固体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实验室可以CaCO3和稀盐酸来制备CO2,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O+CO2↑,A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A不合题意;
B.实验室可以加热Ca(OH)2和NH4Cl混合物来制备NH3,反应原理为:Ca(OH)2+2NH4ClCaCl2+2H2O+2NH3↑,B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不合题意;
C.根据侯氏制碱法可知,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和CO2可制得NaHCO3,NH3极易溶于水,需要防倒吸装置,CO2能溶于水不需要防倒吸,C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不合题意;
D.对固体进行灼烧需在坩埚或硬质玻璃管中进行,不能在蒸发皿中完成,即D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2025·江苏·模拟预测)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NaCl(aq)Cl2(g)漂白粉(s)
B.CuO(s)Cu(OH)2(s)Cu2O(s)
C.Fe2O3(s)Fe(s)FeCl2(s)
D.Cu(s)NO2(g)Cu(NO3)2(aq)
【答案】D
【详解】A.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漂白粉,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无法制得漂白粉,则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故A错误;
B.氧化铜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则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故B错误;
C.铁在氯气中燃烧只能生成氯化铁,不能生成氯化亚铁,则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故C错误;
D.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铜悬浊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硝酸能与氢氧化铜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故D正确;
故选D。
4.(2025·江苏南京·模拟预测)铝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合金硬度低,可用于航空工业
B.熔点高,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C.有弱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易溶于水,可用于净水
【答案】C
【详解】A.铝合金通常硬度较高,且因其密度低、强度高而用于航空工业,而非硬度低。A错误;
B.电解冶炼铝使用Al2O3是因为其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并分解,但需加入冰晶石降低熔点,而非直接利用其熔点高的性质。B错误;
C.Al(OH)3具有弱碱性,能中和胃酸(HCl)且刺激性小,符合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C正确;
D.KAl(SO4)2用于净水是因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吸附杂质,而非易溶于水的性质。D错误;
故选C。
5.(2025·江苏宿迁·模拟预测)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原理正确,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工业制备硝酸:
B.工业制钛:饱和NaCl溶液
C.工业制:溶液和
D.工业制银镜:
【答案】C
【详解】A.工业制备硝酸的第一步是N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但工业上通常通过NH3的催化氧化制NO,而非直接利用N2和O2放电,因此该流程不符合实际工业方法,A错误;
B.电解饱和NaCl溶液得到的是Cl2、H2和NaOH,而非金属Na;金属Na需电解熔融NaCl获得,因此第一步转化错误,B错误;
C.电解NaCl溶液得到Cl2、H2和NaOH,H2和Cl2点燃后反应生成HCl气体,C正确;
D.蔗糖是非还原性糖,无法直接还原银氨溶液生成Ag,蔗糖需先水解为葡萄糖后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因此第二步转化错误,D错误;
故选C。
6.(2025·江苏南京·二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工业制硝酸:
B.工业制硫酸:
C.工业制漂白粉:
D.工业制金属镁:溶液
【答案】C
【详解】A.氨气催化氧化得到NO、得不到二氧化氮,NO与氧气反应得到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得到HNO3,A不符合题意;
B.硫与足量氧气反应只能得到SO2、不能得到三氧化硫,SO2被O2催化氧化能得到SO3,B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钙,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镁溶液,电解氯化镁溶液不能得到金属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5·江苏盐城·三模)下列物质结构与性质或物质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H2O中的O存在孤电子对,能与形成
B.中H元素呈+1价,浓具有强氧化性
C.具有杀菌能力,可用于游泳池的水处理
D.无水吸水后显现蓝色,可用于检验乙醇所含的微量水分
【答案】B
【详解】A.水中O含有孤电子对,Cu2+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1个Cu2+能与4个H2O形成配位键,即形成[Cu(H2O)4]2+,故A正确;
B.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是+6价S体现的,故B错误;
C.Cu2+属于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硫酸铜具有杀菌能力,可用于游泳池的水处理,故C正确;
D.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呈现蓝色,利用这种现象可以检验水的存在,故D正确;
故选B。
8.(2025·江苏·模拟预测)室温下,通过实验探究NaHS溶液的性质并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向0.1mol·L-1 NaHS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变红
2 向0.1mol·L-1 NaHS溶液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3 向0.1mol·L-1 NaHS溶液中滴加过量CuCl2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A.实验1证明NaHS溶液中存在:HS-+H2OH2S+OH-
B.实验1可推测出NaHS溶液中存在:c(HS-)>c(H2S)>c(S2-)
C.实验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S-+2Fe3+=2Fe2++S↓+H+
D.实验3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存在:c(Cu2+)·c(S2-)=Ksp(CuS)
【答案】C
【详解】A.实验1向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发生了水解,A正确;
B.在溶液中,会发生电离()和水解(),溶液呈碱性,说明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中存在,B正确;
C.实验2中过量,反应生成的H+还会和反应生成H2S,C错误;
D.与CuCl2反应生成CuS,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则上层清液是CuS的饱和溶液,存在,D正确;
故答案选C。
9.(2025·江苏苏州·三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FeS2SO3H2SO4
B.Cu2S(s)Cu(s)CuCl2(aq)
C.淀粉C6H12O6(葡萄糖)CH3COOH
D.石英砂粗硅SiHCl3高纯硅
【答案】D
【详解】A.FeS2和氧气高温生成二氧化硫而非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氧气催化氧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生成硫酸,A错误;
B.Cu2S(s)和氧气高温能生成铜,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B错误;
C.淀粉酸性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酒精,C错误;
D.石英砂二氧化硅与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硅,硅与氯化氢反应生成SiHCl3和氢气,SiHCl3与氢气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所以石英砂粗硅纯硅的这一转化过程能实现,D正确;
故选D。
10.(2025·江苏盐城·模拟预测)在给定条件下,下列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
B.
C.
D.溶液溶液晶体
【答案】D
【详解】A.CaSO3溶液中存在一定浓度的Ca2+,饱和Na2SO4溶液中的浓度较大,加入饱和Na2SO4溶液可使Qc(CaSO4)>Ksp (CaSO4),溶液中出现CaSO4沉淀,但CaSO4和盐酸不反应,第二步无法实现,A错误;
B.FeS2煅烧可生成SO2,SO2与浓硫酸不反应,不能得到SO3,B错误;
C.HClO光照分解生成HCl和O2,而非Cl2,第一步错误,铁在氯气中点燃可得到氯化铁,C错误;
D.CuSO4与过量氨水可反应生成[Cu(NH3)4]SO4溶液,加入乙醇可降低[Cu(NH3)4]SO4的溶解度,从而析出晶体,两步均正确,D正确;
故选D。
11.(2025·江苏南通·模拟预测)室温下,探究溶液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溶液是否变质 向2mL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硝酸,再滴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B 比较水解平衡常数和电离平衡常数大小 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比较溶液pH与7的大小
C 溶液是否具有漂白性 向2mL溶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比较与还原性强弱 向2mL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氧化为,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BaSO 沉淀,无法检验NaHSO3溶液是否变质,A错误;
B.用pH计测定NaHSO3溶液的pH,若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电离平衡常数大于水解平衡常数,若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水解平衡常数大于电离平衡常数,B正确;
C.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体现的还原性,而非漂白性,C错误;
D.FeCl3过量时,无论反应是否发生,溶液中均存在Fe3+,滴加KSCN溶液,溶液均为血红色,无法判断与Fe2+的还原性强弱,D错误;
故选B。
12.(2025·江苏南京·模拟预测)用废铁屑制取摩尔盐,下列原理、装置及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溶液
B.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
C.用装置丙制备和混合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得到
【答案】A
【详解】A用装置甲制取FeSO4溶液,铁粉过量,可以防止Fe2+被氧化成Fe3+,A正确;
B.用装置乙制取NH3,收集气体时试管口放棉花,不能带胶塞,B错误;
C.用装置丙将氨气通入Fe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应用倒置漏斗,防止倒吸,C错误;
D.用装置丁浓缩溶液,降温结晶得到(NH4)2Fe(SO4)2 6H2O,蒸干溶液,(NH4)2Fe(SO4)2 6H2O结构会被破坏,D错误;
故选A。
13.(2025·江苏连云港·一模)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炽热的木炭放入浓硝酸中,木炭迅速燃烧 NO2支持燃烧
B 分别测量浓度均为0.1mol·L-1Na2CO3溶液和Na[Al(OH)4]溶液的pH,后者pH更大 Al比水解程度大
C 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产物中一定有乙烯
D 测pH:CH3COONa溶液的pH为9,NaNO2溶液的pH为8 Ka(HNO2)>Ka(CH3COOH)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木炭在浓硝酸中燃烧是由于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而非支持燃烧,A错误;
B.浓度均为0.1mol·L-1Na2CO3溶液和Na[Al(OH)4]溶液的pH,后者pH更大,说明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水解程度,B正确;
C.乙醇与浓硫酸170℃反应会生成乙烯,但气体中还可能含以及挥发出来的乙醇等还原性物质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无法确定乙烯存在,C错误;
D.两种盐溶液是浓度未知,不能根据pH大小判断酸性强弱,D错误;
故选B。
14.(2025·江苏苏州·模拟预测)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和均为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碱形成。BeO和都具有难溶于水、高熔点等性质。和在气态时通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B和Si均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盐和氢气。工业上用焦炭和石英砂(主要成分为)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粗硅。硼酸()和硅酸都是弱酸,硼酸晶体有类似于石墨的片层状结构,常用作医用消毒剂、润滑剂等。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氧化铍熔点较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B.硼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润滑剂
C.金属铝质地柔软,可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
D.二氧化硅硬度高,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答案】A
【详解】A.BeO具有难溶于水、高熔点等性质,则其耐高温,因此可作耐火材料,符合题意,A正确;
B.硼酸可用作润滑剂是因为硼酸晶体有类似于石墨的片层状结构,层之间易滑动,不符合题意,B错误;
C.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其原理为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铝热反应中铝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所以铝作还原剂,反应中体现出其还原性,不符合题意,C错误;
D.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与其硬度大、熔点高无关,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A。
15.(2025·江苏连云港·一模)实验室用SO2和MgO悬浊液制取MgSO3,下列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SO2 B.用装置乙收集SO2
C.用装置丙制取MgSO3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SO2
【答案】D
【详解】A.NaHSO3与70%硫酸反应可生成SO2,反应方程式为NaHSO3+H2SO4=NaHSO4+SO2↑+H2O,装置甲可制取SO2,A正确;
B.SO2密度比空气大,装置乙(向上排空气法 )可收集SO2,B正确;
C.SO2与MgO悬浊液反应可生成MgSO3,装置丙可制取,C正确;
D.NaHSO3溶液与SO2不反应,不能吸收尾气,应选NaOH溶液等,D错误;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