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单元核心素养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含三方面 :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 ,初步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 、 圆柱和球 4种立体图形;二是会用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 元属于图形与几何范畴 ,其核心素养指向是空间观念 、推理意识 、应用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在分类 、观察 、动手操作等活动中 ,直观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和球等立 体图形 ,并能够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 过程与素养 :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 ,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建立 初步的空间观念 ;通过 “根据特征猜物体”和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的活动 ,培养推理意识 ;使学生 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培养应用意识 。3. 情感与品格 :通过本单元的数学学习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单元教学整体结构)单元板块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板块一 认 识 立 体 图形 问 题 1: 同 学 们 , 看 看 这 些 物 品 ,你 们 都 认 识 吗 这 些 都 是 我们 生 活 中 常 见 的 物 品 , 请 你 将它 们 按 形 状 分 一 分 , 说 一 说 你 是 怎 样 分 的 为 什 么 这 样分 活动 1: 学生说出物品名称 , 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 。 目 标 1: 渗 透 分 类 思想 ,使学生在分 类的过程中初步 感受几何体的特 征 ,感受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三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续表单元板块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板块一 认 识 立 体 图形 问题 2: 请你 拿 出 一 个 这 种 形 状 的物 体 ,仔细观察一下 ,然后摸一摸 , 滚一滚 ,看看有什么发现 。 活动 2: 感 知 物 品 形 状 的 特 征并 用 自 己 的 语 言 进 行 描 述 , 在 教 师 的 引 导 下 认 识 “球”。 目 标 2: 经 历从 实 物 中 抽 象 出 球 的 过 程 , 理 解 、把 握 球的本质特征 , 建 立 初 步 的 空 间 观念 。问题 3: 请你 拿 出 一 个 这 种 形 状 的物 体 ,看一看 ,摸一摸 ,玩一玩 , 看 看有什么发现 。 活动 3: 感 知 物 品 形 状 的 特 征并 用 自 己 的 语 言 进 行 描 述 ,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 “圆 柱 ”。 目 标 3: 经 历从 实 物 中 抽 象 出 圆 柱 的 过 程 , 理 解 、把 握圆柱的本质特 征 ,建立初步的空 间观念 。问题 4: 请你 拿 出 一 个 这 种 形 状 的物 体 ,看一 看 , 摸 一 摸 , 看 看 有 什 么发现 。 活动 4: 感 知 物 品 形 状 的 特 征并 用 自 己 的 语 言 进 行 描 述 ,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 “长 方体”。 目 标 4: 经 历从 实 物 中 抽 象 出 长 方 体 的过 程 , 理 解 、 把 握 长 方 体 的本 质特征 , 建立初步 的空间观念 。问题 5: 请你 拿 出 一 个 这 种 形 状 的物 体 ,看一 看 , 摸 一 摸 , 看 看 有 什 么发现 。 活动 5: 感 知 物 品 形 状 的 特 征并 用 自 己 的 语 言 进 行 描 述 ,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 “正 方体”。 目 标 5: 经 历从 实 物中抽象出正方 体 的过 程 , 理 解 、 把 握 正 方 体 的本 质特征 , 建立初步 的空间观念 。问题 6: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 球是我们常见的立体图形 。你 们 在 哪 里 见 过 这 些 形 状 的 物体 活动 6: 说 出 身 边 形 状 是 长 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的 物体 。 目 标 6: 使 学 生 尝 试 用 所 学的 数 学 知识描述周围环 境 , 培 养 应 用 意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续表单元板块 教师主要问题链 学生主要活动 评价目标板块二 看谁搭得又 稳又高 拼一拼 问题 1: 所有的积木都要用上 ,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说一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活动 1: 学生理解题意 , 重点 理解 “所有”和 “又稳又高 ”。 目 标 1: 培 养 学 生 的审题能力 。问题 2: 怎 样 搭 才能 符 合 题 目 要求 为 什么 球 很 难 放 稳 呢 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 活动 2: 学生议一议怎样搭 ; 尝试操作 ,收集疑难;聚焦 困 难 ,再次操作 ,解决问题 。 目 标 2: 培 养 学生 分析 问 题、思 考 问 题、解 决 问 题 的能 力 ,在 拼 搭 过 程 中 加深对立体图形特 征的 认 识 , 进 一 步 发展空间观念。问题 3: 我 们怎 样 做 就 知 道 谁 搭得高 了 怎样比 活动 3:学生操作比较 。 目 标 3: 培 养 学 生 的辨别能力 , 进 一 步加深对立体图 形特征的认识 , 发 展空间观念 。问题 4: 用 两 个 相 同 的 小 正 方 体 、小长 方 体 、圆 柱 拼 一 拼 , 可 以拼成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 活动 4: 用 两 个 相 同 的 立 体 图形拼组 。 目 标 4: 内 化 对 4 种立体图形特征 的认识 , 感受立体 图形之间的 关 系 , 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 5: 用 4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能拼成哪些不同的形状 活动 5: 用 4 个相同的小正方 体拼组不同的形状 。 目 标 5: 内 化 对 正 方体特征的认识 , 初 步 感受 图 形 间 的联系 , 发展空间 观念 。问题 6: 用 4 个相同的小长方体 拼一 拼 , 看 看 能 拼 成 几 种 不 同 的大长方体 活动 6: 用 4 个相同的小长方 体拼组不同的大长方体 。 目 标 6: 内 化 对 长 方体 特 征 的 认 识 , 初步感受图形间的 联系 , 发 展 空间 观 念 ,在 拼 搭 过 程 中 培养 有 序 思 考、严 谨的思维品质。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1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目标 1. 在分类 、观察 、操作等活动中 , 直观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和球等立体图 形 ,并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 2. 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 ,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建立 初步的空间观念 。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领悟分类 、抽象的数学思想 , 体验数学学 习 的 乐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对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和球的一般形状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 难点 : 能正确辨认相似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科书 P67页主题图的相关物品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渗透分类思 想 ,使学生在 分类的过程 中 初 步感 受 几何体的特 征 ,感受数学 与 生 活 的 联系 。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 , 看看这些物品 , 你 们 都 认 识吗 这些都是我们生 活 中 常 见 的物 品 , 请 你 将 它 们 按 形 状 分 一 分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 的 , 为 什 么 这样分 。 一 、发现问题 活动:学 生 说 出物 品 名 称 , 将 这些物品进行分类 。 预设 1: 预设 2:经历从实物 中 抽 象 出 “球”的过程 , 理 解 、把 握 “球 ”的本质 特征 ,建立初 步 的 空 间 观念 。 二 、引导合作 1. 引导学生认识 “球”。 请你拿出一个这种形状的物体 , 仔细观察 一 下 , 然 后 摸 一 摸 , 滚 一滚 ,看看有什么发现 。 教 师介 绍 这 类 形 状 的 名 字 叫 “球”(出示模型图) 。 二 、探究问题 1. 活动一:感知物品形状的特 征并用 自 己 的 语 言 进 行 描 述 , 在 教 师 的 引 导 下 认 识 “球”。 预设:我发现它们长得圆滚 滚 的 , 能 向 四 面 八 方 滚 动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经历从实物 中 抽 象 出 圆 柱的过程 ,理 解 、把握圆柱 的本质特征 , 建立初步的 空间观念 。 经历从实物 中 抽 象 出 长 方体的过程 , 理解 、把握长 方体的本质 特征 ,建立初 步 的 空 间 观念 。 经历从实物 中 抽 象 出 正 方体的过程 , 理解 、把握正 方体的本质 特征 ,建立初 步 的 空 间 观念 。 使学生尝试 用所学的数 学知识描述 周 围环境 ,培 养应用意识 。 2. 引导学生认识 “圆柱”。 请你拿出一个这种形状的物体 , 看一看 ,摸一摸 ,玩一玩 ,看看有 什么发现 教师介绍这类形状的名字叫 “圆 柱 ”(出示模型图) 。 2. 活动二:感知物品形状的特 征并用 自 己 的 语 言 进 行 描 述 , 在 教 师 的 引 导 下 认 识 “圆柱”。 预设:我发现它们上下两个 面平平的 ,都是大小一样的 圆形 , 侧 面 弯 弯的 , 粗 细不 变 ,放倒可以滚动 … … 3. 活动三:感知物品形状的特 征并用 自 己 的 语 言 进 行 描 述 , 在 教 师 的 引 导 下 认 识 “长方体”。 预设:我发现它们都是长长 方方 的 , 容 易 放 稳 , 面 平 平 的 ,有尖尖的角 … … 4. 活动四:感知物品形状的特 征 ,并用自 己的语言进行描 述 , 在 教 师 的 引 导 下 认 识 “正方体”。 预设 1:我发现它们都放得 稳 , 方 方 正 正 的 , 不 管 从 哪 个面看都是平平的 ,每个面 都一样大 … … 预设 2: 是 长 方 体 , 因 为长方体长长的 ,正方体不 管从哪 个 面 看 都 是 方 方正 正的 。 5. 活动五 :说出身边形状是长 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的 物体 。 预 设 : 课 本 的形 状 是 长 方 体 ,魔 方 的 形 状 是 正 方 体 , 乒乓球的形状是球 , 日 光灯 灯管的形状是圆柱 … …3. 引导学生认识 “长方体”。 请你拿出一个这种形状的物体 , 看 一 看 , 摸 一 摸 , 看 看 有 什 么 发现 教师介绍这类形状的名字叫 “长 方体”(出示模型图) 。4. 引导学生认识 “正方体”。 (1) 请你拿出一个这种形状的物 体 ,看一看 ,摸一摸 ,看看有什 么 发现 教师介绍这类形状的名字叫 “正 方体”(出示模型图) 。 (2) 它 究 竟 是 长 方 体 还 是 正方体呢 5. 引 导 学 生 联 系 生 活 , 寻 找 立 体 图形 。 长方 体 、正 方 体 、圆 柱 、球 是 我 们常见的立体图 形 。 你 们 在 哪 里见过这些形状的物体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在 游戏中巩固 立体图形的 特征 。 6. 游戏中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 。 (1) 第一个游戏:听名字想长相 。 教师逐次 报 长 方 体 、正 方 体 、圆 柱 、球 ,要 求 学 生 闭 眼 想 象 它 们 的形状 。每个形状想象五秒钟 。 (2) 第二 个游戏 : 比比谁认得快 。 课件逐次出现 : 比比谁认得快 ,说说怎么认得这 么快的 。 6. 活动六 :做游戏 ,认图形 。 (1) 听 名 字 想 象 立 体 图 形 , 根据自己想象的形状 , 快速 举起相应的物品看一下 ,检 验自己想得对不对 。 (2) 看立体图形快速说出立 体图形的名字 。以连一连的 形式使实物 和一般模型 建立起联系 , 加深对立体 图形的认识 和理解 。 加深对立体 图形特征的 认识 ,发展空 间观念 。 将找规律和 立体图形相 结合 ,感受立 体 图 形 的 应用 。 三 、辅导练习 1. 基础练习 完成教科书 P72第 1题 。 连一连 。 2. 变式练习 猜一 猜 , 下 面 藏 着 的物 体 是 什 么 请圈出物体的名称 。 3. 提升练习 接着摆什 么 请 把 正 确的 答 案 圈起来 。 三 、解决问题 1. 基础练习 预设 : 2. 变式练习 预设 : 3. 提升练习 预设 1: 预设 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深化对立体 图形特征的 认识 。 四 、引导反思 同学 们 , 回 顾 今 天 学 习 内 容 和 过 程 , 知 识 和 方 法 上 你 们 有 什 么 收获 四 、提升问题 学生回顾学习 的 内容和过程 , 交流收获 。 预设 1:我认识 了 四 种立体图 形:长方体 、正方体 、球、圆柱 , 知道了它们的特征 。 预设 2:我们在认识图形时要 多观察 。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2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拼一拼教学目标 1. 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 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 、正方体 、圆 柱 、球等图形特征的认识 。 2. 通过拼搭活动 ,获得对立体图形的直观体验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 ,初步掌握分析问题 、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发展解决 问 题的能力 ,培养应用意识 。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数学学习 的乐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 经历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 ,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体验 。 难点:在体验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4 个相同的小长方体 、4 个相同的 小正方体 、2 个相 同 的 圆柱 、2 个相 同 的球;教 科书 P67主题图所需物品 。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欣赏导入 ,激 发学习兴趣 。 一 、情境导入 你们玩过积木吗 积木 里 有 好 多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立体图形 。 瞧 , 这是一些同学的作品 ,你知道他们 是用什么图形拼的吗 一 、发现问题 活动 :欣赏简单几何体拼搭的 图形作品 。 预设 : 这 些 作 品 用 到 了 长 方 体 、正方体 、圆柱 、球。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培养学生的 审题能力 ,分 析问题 、思考 问题 、解决问 题的能力 ,辨 别能力 ,培养 应用意识;在 活动中 ,进 一 步加深对立 体图形特征 的认识 ,发展 空间观念 。 让学生通过 拼组活动 , 感 受立体图形 之间的关系 , 发 展 空 间 观念 。 二 、引导合作 1.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 (1) 引导学生审题 。 所有的积木都要用上 ,看谁搭得 又稳又高 。 说一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 “所有”和 “又 稳又高 ”。 (2) 引 导 学 生 分 析 问 题 、解 决 问题 。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 ①这些长方体怎么放 能 放 得 又 稳又高 正方体怎么放 圆柱 、 球又该怎么放呢 ②你在搭积木的过程 中 遇 到 了 什么问题 ③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 二 、探究问题 1. 活动一 :搭一搭 。 (1) 审清题意 , 明确要求 。 预设 1:要把所有的积木都 用上 。 预设 2:搭得要高 ,不能倒 。 (2)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 ①议一议怎样搭 。 预设 1:长方体可以放在最 下面当底座 。 预设 2: 正方体可以摞在长 方体上面 。 预设 3: 圆 柱 立 着 放 , 就 不 会倒 ,还很高 。 预 设 4: 球 可 以 放 在 最 上面 。 ②初步操作 ,收集疑难 。 预设 1: 长 方 体 都 竖 着 摆 , 摞起来很容易倒 。 预设 2:球总是滚 ,放不稳 。 ③聚焦困难 ,再次操作 。 预设 1: 把 长 方 体 竖 着 放 , 这个细 细 的 长 方 体 要 横 着放 ,这样才能更稳 。 预设 2: 用 3 个 长 方 体组成一个底座 , 再 把 球 放 上 面 就 可 以 放稳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培养学生的 辨别能力 ,进 一步加深对 立体图形特 征的认识 ,发 展空间观念 。 内 化 对 4 种 立体图形特 征的认识 , 感 受立体图形 之间的关系 , 发 展 空 间 观念 。 内化对正方 体特征的认 识 ,初步感受 图形间的联 系 ,发展空间 观念 。 (3) 引导学生操作比较 。 我们怎样做就知道谁搭得高 了 怎样比 引导总结拼搭经验 :让积木的平 面着地保证平稳 ,借助长方体的 长度保证高度 ,将球放在有 3 个 支点的面上确保整体的稳定 ,并 用上所有的积木 。 2. 引导学生拼搭积木 ,初步感受图 形间的联系 。 (1) 用 2 个相 同 的 小 正 方 体 、小 长方体 、圆柱拼一拼 , 可以拼成 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 追 问 : 为 什 么 没 有 人 用 球 来 拼呢 小结 : 用来拼的图形要有平平的 面 ;3个相 同 的小长方体能拼成 3种不 同 的大长方体 , 可以上下 拼 、左右拼 、前后拼 。 (2) 用 4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能拼 成哪些不同的形状 追问: 要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 至少需要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3) 操作比较 。 预设 1:可以底端对齐比 。 预设 2:拿尺子量 。 2. 活动二:拼一拼 。 用 2 个 相 同 的 立 体 图 形 拼 一拼 。 预设 1: 用 2 个相 同 的 小正 方体拼成了一个长方体 。 在 老 师 的 引 导 下 , 明 确 这 3 个长方体是一样的 。 预设 2: 用 2 个相 同 的 小长 方体拼成了一个大长方体 。 预设 3: 用 2 个相 同 的 圆柱 拼成一个大圆柱 。 预设 4: 球 没 有 平 平 的 面 , 不能拼 。 (2) 用 4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拼搭不同的形状 。 预设 1: 预设 2:要拼成一个大的正 方体 ,至少需要 8 个相同的 小正方体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内化对长方体 特征的 认 识 , 初步感受图形 间的联 系 , 发 展空间 观 念 , 在拼搭过程中 培养有序思 考、严谨 的思 维品质。 (3) 用 4 个相同的小长方体拼 一 拼 ,看看能拼成几种不同的大长 方体 引导学生在拼摆的时候要有序 , 做到不重不漏 。 (3) 用 4 个相同的长方体拼 组不同的大长方体 。预设 :通过引导学 生 观 察 、想 象 、操作 、数 一数 ,发展空 间观念 。 加深对立体 图形特征的 认识 ,培养应 用意识 ,发展 空间观念 。 把操作语言 与语言表达 结合起来 ,培 养学生的空 间想象能力 , 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 。 三 、辅导练习 1. 基础练习 完成教科书 P72第 3题 。 数一数 。 2. 变式练习 从 下 面 5 个 立 体 图 形 中 选 取 4 个进行拼搭 。 在搭得最稳的立体图 形下 面 画 “○ ”;在搭得最高的立体图形下 面画“√ ”。 3. 提升练习 创意拼搭 。 三 、解决问题 1. 基础练习 预设 : 2. 变式练习 预设 : 3. 提升练习 学生自 由拼搭积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续表目标落实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引导学生回 顾过程 ,感知 方法 ,为后续 解决问题积 累基本的活 动经验 。 四 、引导反思 同学们 , 回顾今天学习 的 内容和过 程 , 知 识 和 方 法 上 你 们 有 什 么 收获 四 、提升问题 学生回顾学习 的 内容和过程 , 交流收获 。 预设 1: 我知道了两个相 同 的 小正方体可以拼成大长方体 , 两个相 同 的 小 长 方 体 可 以 拼 成 三种不同的大长方体 ,至少 8 个 相 同 的 小 正 方 体 能 拼 成 一个大的正方体 。 预设 2: 我知道了解决问题的 步骤 ,解决问题时要先认真审 题 , 明白要求 ,再分析问题 , 思 考问题 ,最后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拼一拼 拼组图形时有序拼摆 ,不重不漏第三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3.1立体图形的认识单元说明:“认识图形”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为了分散难点,这一单元只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二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是会用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建议如下: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3.要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利用已有知识发现新知识;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4.重视对“成长小档案”中内容的研讨,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课题名称】第1课时 立体图形的认识【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7页--69页。【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猜一猜、搭一搭等活动,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能在实际情境中辨认这些图形,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2.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空间观念。3.体会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一般形状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教具和图片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猜谜语。教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玩一个猜谜语游戏(课件出示谜语)小小一个长方体,肚里装着尺和笔,小朋友们来上学,把它放进书包里。打一学习用品,猜一猜是什么?学生:文具盒。教师:你们太聪明了,文具盒不但是我们的学习用品,它还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一起和老师进入数学王国去探索吧!2.揭示课题。出示一些物品的图片:教师:你们知道这些物品分别是什么形状的?预设:学生可以说出长方体,正方体,球,但对圆柱比较陌生。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立体图形)【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最直观、最简单的实物模型,引起视觉上的直观认识。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1.分一分。(第5页课件展示)教师:你能按形状分一分这些图形吗?自己试着分一分,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设: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摆放在一起。学生1:球和圆柱放一起,这些都是圆圆的。学生2:长方体和正方体放一起,这些都是四四方方的,摸起来平平的。教师:还能再详细的分一分吗?学生1:它们都圆圆的,鼓鼓的放一起。(球)学生2:它们上面是圆形的,下面像柱子一样放在一起。(圆柱)学生3:这些是长长的。(长方体)学生4:这些是方方正正的。(正方体)2.认识立体图形。(1)认识球教师:你能拿出和它形状相同的物体吗?(拿出一个球的实物)这种图形是球体,我们通常把它叫作球。教师:我们来摸一摸,滚一滚,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操作交流后播放视频)小结:球是圆圆的,很光滑,能向四面八方滚动。教师:把球画在纸上,就是这样的。(在黑板上贴球的图片)追问:它们是我们研究的球体吗?为什么?(第13页课件展示)预设:这些虽然也是球,但它们不是圆圆的,不能向四面八方滚动。(2)认识圆柱教师:你能拿出和它形状相同的物体吗?(拿出一个圆柱的实物)这种图形是圆柱。教师:我们来摸一摸,滚一滚,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操作交流后播放视频)小结:圆柱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圆的,平平的面。(播放视频)教师:把圆柱画在纸上,就是这样的。(在黑板上贴球的图片)交流:说一说你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状的?(3)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教师:你能拿出和它形状相同的物体吗?(拿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实物)我们来摸一摸,滚一滚,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操作交流后播放视频)小结:像这样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的图形,叫作正方体;像这样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叫作长方体。(在黑板上贴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图片)交流:说一说你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正方体或长方体形状的?(4)对比记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对应的物体。(第20页课件展示)教师:你记住它们的样子了吗?同桌互相说一说。3.我摸你猜。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玩我摸你猜的游戏,比比看谁猜的准。(1)我摸到了弯弯的,滑滑的面;预设:可能是球,也可能是圆柱。我又摸到了两个平平的面。预设:是圆柱。(2)我摸到了平平的面;预设:可能是圆柱。我还摸到了尖尖的、扎手的部位;预设:可能长方体或者正方体。我摸到面有的地方长长的,有的地方扁扁的。预设:是长方体。小结: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一定要记住它们的特征,不要混淆哦!教师:分别说一说下面哪些物体的图形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第24-27页课件展示)三、跟进练习、巩固提升。1. 课堂练习。(1)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1题:我说你拿。同桌合作,一个说图形的名称,一个闭着眼睛去摸,并拿出正确的图形。(2)第69页做一做第2题:我说你猜。同桌合作,一个说图形的特征,一个根据图形的特征猜测。(3)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3题:我说你搭。同桌合作,一个指挥,一个按照要求放图形。2. 变式练习。(1)猜一猜,连一连。(变式训练第1题课件展示)让学生先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再连线。(2)数一数,填一填。(变式训练第2题课件展示)让学生先说一说都有那些图形,指导学生用标记的方法。(3)找朋友。(连一连)(变式训练第3题课件展示)让学生先说一说实物特征,再和对应的图形连线。(4)分一分。(变式训练第4题课件展示)提示学生安顺序观察,不容易遗漏。(5)数一数,填一填。(变式训练第5题课件展示)让学生先说一说都有那些图形,指导学生用标记的方法。3.思维训练。(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球的特征。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1.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有大小之分,相对的 两个面相同。2.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全都一样大。3.圆柱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圆的、平平的面;侧面是曲面。4.球的表面是曲面。【课后作业】1.教材第72页练一练第1、2题;2.从课时练中选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操作、讨论的机会,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各种物体特征的理解。但因为操作活动比较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有部分学生自顾自地玩,没有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要关注操作习惯的培养。第三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3.2立体图形的拼搭【课题名称】第2课时 立体图形的拼搭【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0页--71页。【教学目标】1.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数学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几何体的一些特征。教学难点:根据一定的要求拼一拼、搭一搭。【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你们玩过搭积木游戏吗?看看这两位同学,正在用立体图形玩搭积木游戏呢?仔细观察,他们都用到了哪些图形的积木?(第2页课件展示)师:你们想玩“搭积木”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一玩,游戏的规则是“看谁搭得又稳又高”。(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拼搭)【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由几种立体图形拼搭成的图形,激发学生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2、交流实践、探究新知(一)搭一搭1.审清题意,明确要求。教师:说一说,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出示教材第70页例2主题图)预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并相互补充。明确图中信息:有10个积木,其中长方体有7个,形状及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有两组,每组3个,正方体、球、圆柱各1个。师:这里有两个词特别重要,你发现了吗?这两个词告诉了我们什么?预设:引导学生说出要把所有的积木都用上,而且要稳,还要高。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等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学会先分析题目要求,明白这些要求的具体含义,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2.小组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请你观察这些积木,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搭得又稳又高呢?把你想的办法和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预设: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回答。主要是从“球、正方体、圆柱、长方体”这四种立体图形的特点来说明怎样搭,有的学生还会考虑长方体按不同方向摆放时高度是不一样的,圆柱按不同方向摆放时不仅会出现高度不同的情况,还会出现稳定程度不一样的现象。【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之前通过交流探讨的方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考的能力,集思广益,拓展思维。3.小组合作,尝试拼搭。师: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你们刚才的想法动手搭一搭,看谁搭得又稳又高。小组活动,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收集学生活动中的问题。预设:小组之间的差别主要是“长方体”“圆柱”“球”的摆放。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确:(1)长方体摆放方向的不同,会导致高度不一样,竖着放比横着放高。(2)圆柱摆放方向的不同,不仅会影响高度,还会影响平稳程度,竖着放稳一些。(3)最难搭的是球,怎样摆放都不平稳,滚来滚去的。教师:在这些积木中,最难搭的是球,这是为什么呢?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呢?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球没有平平的面,容易滚动,很难搭得稳。可以用3个长方体搭成一个基座,再把球放在上面就可以放稳了。教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摆放时较稳定,可以放在下面圆柱横放时容易滚动,应该竖放;球容易滚动,尽量放在上面。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解决方法,学生根据交流的经验进行作品的调整。【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围绕着“怎样搭才能符合题目要求”,边尝试、边思考、边交流、边调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及球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评一评教师:现在我们来评一评,看看哪个小组搭得又稳又高,我们怎样做才能知道呢?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预设:明确可以看:在所有积木都用上的条件下比较谁搭得高,在搭得同样高的条件下比较谁搭得稳。评比后,组织优秀小组介绍经验。预设: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来说:第一,检查是不是所有积木都用上了;第二,尽量把长方体竖着放;第三,圆柱竖着摆放才能放稳,有时还能摆得更高;第四,把球放在3个长方体上面可以放得稳。教师小结:让积木的平面着地保证平稳,借助长方体的长保证高度,将球放在有3个支点的面上确保稳定,并用上所有的积木,这样就能搭得又稳又高。【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一是看在所有积木都用上的条件下比较谁搭得高,二是看在搭得同样高的条件下比较谁搭得稳。让学生学会有序比较,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在比较中培养和提升辨别能力。(3)拼一拼根据指令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拼一拼。1.用正方体拼一拼。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是拼图的小能手,请小组合作,按要求拼一拼。(1)用2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2)用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3)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4)要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2.用长方体拼一拼。师:刚才同学们用正方体拼成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图形,很有创意。那么用长方体拼摆,又能拼成什么图形呢?学生用2个相同的长方体来拼摆。学生用3个相同的长方体来拼摆。学生用4个相同的长方体来拼摆。3.用圆柱拼一拼。教师:最后,我们来看看用圆柱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用2个圆柱拼一拼。教师:两个圆柱横着拼行吗?为什么?师小结:圆柱的曲面容易滚动,不稳定,但有两个平平的面,很稳定。教师:你能用球拼一拼吗?为什么?预设:不能竖着拼搭,容易滚动。预设:横着拼搭总有空隙。【设计意图】本环节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交流,让每个人亲自去尝试、去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又加深了对几种图形特征的认识,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三、跟进练习、巩固提升。1. 课堂练习(1)教材第71页做一做第1题。先数一数每个图形是由几个正方体拼成的,再判断。可以引导学生用正方体拼一拼。预设:指导学生数的时候,可以数一个画掉一个,学生在数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困难,主要是忘了数隐藏在里面没有画出来的立体图形。要先观察、想象,再得出结论。(2)教材第71页做一做第2题。预设:可以先用学具照着书上的样子摆一摆、拼一拼,然后再连一连。(3)教材第71页做一做第3题。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集中交流评价。2.变式练习。(1)(变式训练第1-2题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用正方体拼一拼,隐藏在里面没有画出来的立体图形。要先观察、想象,再得出结论。(2)数一数。(变式训练第3题课件展示)指导学生数的时候,可以数一个画掉一个,页可以先用学具照着书上的样子摆一摆、拼一拼,然后再数一数。(3)搭一搭,哪一组能站稳?(把能站稳的圈起来)(变式训练第4题课件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搭一搭,哪一组图形能站稳。(4)在易滚动的物体下面打“√” 。(变式训练第5题课件展示)让学生先说一说易滚动的物体有什么特征,再判断。3.思维训练。(课件展示)①数一数没有空缺的一行需要几块砖;②数有空缺的每一行缺几块砖;③计算一共缺几块砖;④动手画一画,补齐空缺。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教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长方体和正方体摆放时较稳定,可以放在下面;圆柱横放时容易滚动,应该竖放;球容易滚动,尽量放在上面。【课后作业】1.教材72页练一练第3、4题;2.从课时练中选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通过多种拼搭活动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同时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拼搭出很多作品,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应进行多元化的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遇到问题积极探索。按照规则,搭符合要求的图形,主动利用已有知识发现新知识,只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就应当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认识立体图形温故 知新 quān chū měi zǔ xínɡ zhuànɡ bù yí yànɡ de 1.圈 出 每 组 形 状 不 一 样 的。 (1) (2)新课 先知 2.教材第68页例1。 (1)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这样的立体图形是( );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这样的立体图形是( );直直的,粗细均匀,上下两个面平平的,侧面是曲面,这样的立体图形是( );表面是曲面,这样的立体图形是( )。 (2)长方体和正方体不易( ),圆柱和球易( )。 3.教材第70页例2。 要想把积木搭得又稳又高,一般把( )和( )搭在下面,把( )和( )搭在上面。 4.教材第71页例3。 2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 );2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可以拼成一个( );4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成一个( )。预习 检验 lián yi lián 5.连 一 连。 shǔ yi shǔ。 6.数 一 数 有( )个 有( )个有( )个 有( )个每日 口算 7.2+1= 5-4= 5-2= 0+3= 3+1= 5-1= 4-2= 5+0= 4-4= 3-2=参考答案1.(1) (2)2.(1)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2)滚动 滚动3.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4.长方体 圆柱 长方体或正方体5.6.4 1 2 47.3 1 3 3 4 4 2 5 0 1(共40张PPT)第1课时 立体图形的认识第三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猜谜语小小一个长方体,肚里装着尺和笔,小朋友们来上学,把它放进书包里。文具盒这些物品分别是什么形状的?看图说一说同学们在做什么?按形状分一分。11.自己试着分一分。2.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分的结果。小组讨论你是怎样分类的?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摆放在一起。这些都是圆圆的。这些都是四四方方的,摸起来平平的。它们上面是圆形的,下面像柱子一样放在一起。它们都圆圆的,鼓鼓的放一起。……这些是长长的。这些是方方正正的。……摸一摸,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球圆圆的,很光滑,能向四面八方滚动。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它们是我们研究的球吗?不是。圆柱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圆的,平平的面。摸一摸,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点击图片播放视频说一说你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状的?点击图片播放视频点击图片播放视频摸一摸,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正方体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说一说你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正方体或长方体形状的?你记住它们的样子了吗?……我 摸 你 猜我摸到了弯弯的,滑滑的面。是球。也可能是圆柱。我又摸到了两个平平的面。是圆柱。对,是圆柱。我 摸 你 猜我摸到了平平的面。这次是圆柱吧!我还摸到了尖尖的、扎手的部位。是长方体吗?是正方体吗?我摸到面有的地方长长的,有的地方扁扁的。就是长方体。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一定要记住它们的特征,不要混淆哦!说一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说一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说一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说一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球?我说你拿。根据叙述,联系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去拿。圆柱。1选自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1题选自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2可以立起来,还可以滚动。是圆柱吗?根据立体图形的特征去猜测。3我说你搭。先放一个长方体,再在长方体上面放一个正方体……先放的物品要保证平稳,要想搭得高,后放的物品能立起来就立起来。选自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3题1.猜一猜,连一连。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一个样。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2.数一数,填一填。( )个( )个( )个( )个24763.找朋友。(连一连)4.分一分。①⑦②⑤⑧④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③⑥⑨5.数一数,填一填。有( )个有( )个有( )个有( )个3432为什么不把足球设计成长方体?因为长方体不易滚动,所以不把足球设计成长方体。想一想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球(1)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有大小之分,相对的两个面相同。(2)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全都一样大。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3)圆柱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圆的、平平的面;侧面是曲面。(4)球的表面是曲面。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球1.教材第72页练一练第1、2题;2.从课时练中选取。立体图形的认识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球(共38张PPT)第2课时 立体图形的拼搭第三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你玩过搭积木的游戏吗?所有的积木都要用上,看谁搭得又稳又高。要想搭得稳、搭得高,有没有规律可循呢?22.哪些形状的积木易滚动,放在上面 小组讨论1.哪些形状的积木比较平稳,拼搭时放在下面 3.要想搭的高,应该怎样搭 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积木比较平稳,放在下面。球易滚动,放在上面比较好。尽量让比较大的积木放在下面(球除外)。可以将立体图形立起来,这样显得高。把球放在3个长方体上面,可以放稳。边搭边考虑立体图形稳定性。平放着比较稳,竖起来搭得高。通过拼搭,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上面可以摆放其他物体;圆柱竖放时上面也可以摆放其他物体,横放时易滚动,上面不能摆放物体。球上面不能摆放其他物体,球易滚动,稍一动,就会滚得很远。通过立体图形的拼搭我们知道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以及拼搭的方法。试一试把立体图形(1)放在立体图形(2)上面,所组成的立体图形是哪个?(1)(2)( )( )( )√拼一拼。32个 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状的立体图形?3个呢 我用2个 拼成了一个长方体。2个 拼一拼。可以怎样拼?2个 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3个 拼一拼。3个 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是不规则图形。4个 拼一拼。4个 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4个 拼一拼。还可以怎样拼?这些都是不规则图形。……至少几个 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呢?至少8个 可以拼成一个正方体。2个 拼一拼。可以怎样拼?2个 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3个 拼一拼。3个 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3个 拼一拼。也可以拼成不规则图形。……这些都是不规则图形。4个 拼一拼。能拼成正方体吗?4个 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4个 拼一拼。4个 可以拼成一个正方体。能拼成正方体吗?4个 拼一拼。也可以拼成不规则图形。……让我们再用 拼一拼吧!2个 拼成了一个大的 。只能上下拼搭成规则立体图形。2个或2个以上相同的 都可以拼成一个大 。让我们再用 拼一拼吧!不能竖着拼搭,容易滚动。横着拼搭总有空隙。选自教材第71页做一做第1题哪些是用4个 拼成的?在( )里画“√”。( ) ( ) ( ) ( )√√1个3个2个3个1个3个3个12哪两堆可以拼成 ?连一连。选自教材第71页做一做第2题3用4个相同的 ,你能拼出哪几种不同的长方体?选自教材第71页做一做第3题○1.下面哪些是由3个 拼成的?在括号里画“○”。( ) ( ) ( )5个3个4个2.下面哪些是由5个 拼成的?在括号里画“○”。○( ) ( ) ( )5个3个4个3.数一数。( )个( )个( )个205154.搭一搭,哪一组能站稳?(把能站稳的圈起来)( )( )( )( )5.在易滚动的物体下面打“√” 。√√数一数,填一填。缺少( )块。6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拼搭大长方体 大正方体不同形状的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摆放时较稳定,可以放在下面;圆柱横放时容易滚动,应该竖放;球容易滚动,尽量放在上面。1.教材72页练一练第3、4题;2.从课时练中选取。立体图形的拼搭长方体和正方体摆放时较稳定,可以放在下面;圆柱横放时容易滚动,应该竖放;球容易滚动,尽量放在上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 立体图形的认识.doc 3.1 立体图形的认识.pptx 3.1 认识立体图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docx 3.2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拼一拼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docx 3.2 立体图形的拼搭.doc 3.2 立体图形的拼搭.pptx 圆柱.mp4 球.mp4 认识立体图形.docx 长方体、正方体1.mp4 长方体、正方体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