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信息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信息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高考冲刺信息卷
历 史 2025.5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 选 择 题 )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4300年前的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早期文明的代表性遗址。下表为陶寺遗址考古发现
的部分信息。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
领域 考古发现
都邑结构 总面积约280万至300万平方米,包含宫城、王墓区、手工业区、仓储区及观象台
等多重功能分区。建立中国最早的宫城—外郭城双城制都城制度。
天文历法 建立世界最早的观象祭祀台,并发明圭表仪器等测量工具。
礼器制度 王墓、大贵族墓墓葬中出土的彩绘陶器、玉琮、铜铃等礼器组合,并出土最早的红
铜铸造礼器群。
文字 发现的朱书陶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符号之一。
A.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 B.反映早期文明的多样性
C.证实中原文化核心地位 D.表明礼乐制度愈发规范
2.秦朝厉行法家政策,但秦始皇多次在泰山等勒功石碑上刻有“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
“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职臣遵分,各知所行,事无嫌疑。”等刻词。这说明秦朝
A.法律渗透儒家伦理 B.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C.注重维护社会秩序 D.儒法价值趋向融合
3.下表为唐朝中晚期长江下游区户口升降统计表(官方数据)。导致长江下游各道户数数据变化的
主要因素是
道名 天宝元年户数(742年) 元 和 户 数 ( 8 1 3 年 ) 升降比例
浙西道 495602 314772 -36. 49%
浙东道 514659 118440 -72. 51%
宜歙道 159524 91688 -42. 53%
淮南道 268704 缺
A.国家政治局势的动荡 B.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C.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 D.政府对社会控制减弱
高三 历史 第 1 页 共 6 页
{#{QQABKQYQoggAAJIAAQhCEQFwCAOYkAGAAIgGQFAcoAIBgQFABAA=}#}
4.辽初复刻中原制度,很多入辽汉官有的通过军功和荫补出仕辽朝,甚至进入权力中枢,有的成
为地方诸州军节度、刺史、各级武官等。汉官群体通过参政议政、联姻贵族、治理地方等多种
方式,积极融入辽代社会。这一现象
A.推动边疆治理的内地化 B.体现民族关系的交融性
C.表明辽朝争夺王朝正统 D.加剧了国家分裂的危机
5.清代,苏州是重要的棉纺织业中心城市,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所产的棉花“连舻捆载而下,
市于江南,客花赢,而土花诎矣”,苏州所产棉布“用之邑者有限,而捆载舟输,行贾于齐鲁之
境常十六。”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区域统一市场形成 B.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C.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D.区域经济联系密切
6.甲午战争前,国人参照或摹绘西方海图制成的新式海图都属于航海图一类。甲午战争之后编制
的新式海图在图名中着重突出“险要”“要口”“形胜”等词,并强调“欲救弊起衰必以识沿海
形势为第一义”。这一转变反映出晚清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注重提升海防力量
C.近代海防意识萌发 D.防御重心转向海疆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展开了一场“社会史大论战”,论战后,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古代中国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史规律、中国乡村受帝国主义
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与压迫等结论得到学者的广泛认同。这场论战
A.唤醒了工人阶级的革命觉悟 B.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促使反帝反封建成为民众共识
8.1941年皖南事变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对不同货物的进出口货物税率实施不同政策(见下
表)。据此可知,这些政策
税种 进口税 出口税
税收政策 低税政策 高税政策 免税或轻税政策 重税政策 严禁出口
商品 棉花、布匹、 烟酒、迷信 食盐、甘草等 植物油 耕牛、母羊等
铁等 品等
A.促进了地区间协调发展 B.稳定了边区的金融秩序
C.打破了国民党经济封锁 D.突出边区政权的人民性
9.195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举办保本保值定期储蓄存款,“保本”即存户向银行存款能
够保住原存的货币本金,“保值”即存户的存款能够保持货币原有购买力的价值,政策推行后,
各地人民银行的存款数字显著增加。该举措意在
A.动员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B.适应国家大规模工业化需求
C.服务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推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0.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的合法席位;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促进了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2020年以来,联合国将全球人道主义救援应急中心等机构设在中国。这表明中国
高三 历史 第 2 页 共 6 页
{#{QQABKQYQoggAAJIAAQhCEQFwCAOYkAGAAIgGQFAcoAIBgQFABAA=}#}
A.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B.主动参与全球多边治理
C.积极主导全球治理秩序 D.扩大了对外开放的领域
11.亚历山大(前336年—前323年)在位期间,共设立了12个行省,只有一个行省的总督是马
其顿人,其他各省的总督都是当地贵族。占领巴比伦后,他下令重建被波斯国王薛西斯破坏的
所有庙宇,并亲自向巴比伦人最崇拜的拜尔神献祭。这些做法
A.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B.旨在重塑东西方的文明
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D.有利于东西方文化交融
12.1156年,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在授予牛津的特许状中规定:牛津市民继续享有在亨利一世时期
的所有自由、习俗和特权,包括他们(牛津市民)的商人行会在自治城市中的商业垄断权。这
一特许状
A.瓦解了传统封君封臣关系 B.反映了王权加强的趋势
C.说明庄园经济趋向商业化 D.加剧了国家的分裂割据
13.18世纪初,除英格兰银行及很少的私人银行外,外省的地方银行基本没有发展。但在1784年
其数量又达120家,1800年为370家,1810年前后至少有650家。18世纪末,短期商业信贷
变得日益成熟,期票和期票贴现也已经在银行和商人之间普及开来。这一现象表明
A.金融发展适应工业化发展进程 B.银行信贷业务已经普及
C.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推动力 D.垄断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14 .圣西门 (1760年-1825年)曾上书拿破仑一世,希望皇帝接受他废除私有财产制的变革计划;
马克思则指出:专政是无产阶级斗争追求的直接目标,没有专政,所有的理想都注定是美好想
象。据此可知,他们的主张
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强调发动工人彻底革命
C.蕴含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 D.对旧的统治者抱有幻想
15.下图漫画《条约的破坏者》发表于 1931年。图中写有“日本”字样的大炮穿透了《九国公约》、
《非战公约》、《国际联盟盟约》,“世界法院”、“日本政府的承诺”等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和机
构。这一漫画的主旨是
{#{QQABKQYQoggAAJIAAQhCEQFwCAOYkAGAAIgGQFAcoAIBgQFABAA=}#}
A.战后和平秩序的脆弱性 B.日本积极进行军备竞赛
C.亚洲战争策源地已形成 D.国联难以促成世界和平
16.1953年,美国创建了独立于国务院之外的美国新闻署。艾森豪威尔要求美新署“通过各种传
播技术,向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提供证据来证明:美国的目标和政策就是与他们和睦相处,并
且将会有力地促进他们对自由、进步以及和平的合法诉求”。据此可知,美国新闻署
A.致力于追求战后和平 B.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需要
C.超越了意识形态差异 D.旨在推广美国先进技术
第II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 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司马迁在《史记》中建构了“源出于一、纵横叠加”“华夷同源、天下一统”的框架,
以本纪为纲、辅之以表,以书、世家、列传为纬,纵向构造五帝、夏、商、周、秦、汉本纪,横向
构造楚、吴、越世家以及匈奴等“蛮夷”列传,构建了以帝王为中心的体现大一统观念的独特编纂
体例。《史记》首创民族史传,写下《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西南夷列传》,内容囊括
中原周边各民族,并且认为中国境内各民族皆“炎黄子孙”,如“勾吴与中国之虞为兄弟”、“楚之先
祖出自帝颛顼”、“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等等。基于“大一统”
的思想倾向,《史记》对黄帝“和同万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和汉高祖建立大汉王朝的功绩予以了充
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摘编自张大可《<史记>如何彰显“大一统”历史观》
材料二 清朝疆域辽阔,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通过前后三次纂修《大
清一统志》,清王朝将实现和巩固统一的过程完整记录下来。清朝注重对传统儒家思想中“华夷之辨”
的驳斥,用“大一统”的空间评判价值体系来瓦解宋明以来以“华夷之辨”为代表的种族评判价值
体系,雍正皇帝曾亲自撰文:“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
狄。……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
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这一观点重新诠释了“大一统”中空间“一统”的内
涵,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对“大一统”的追求具有一定的自觉。
——摘编自吕文利《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以清代“大一统”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史记》如何彰显“大一统”历史观。(8分)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朝“大一统”观念进行合理阐释。(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1946年,广西梧州松脂厂创建,1950年6月,梧州松脂厂应用蒸汽法生产出中国第一箱
机制松香,逐步改变了我国工业松香依靠进口的历史。1953年,作为当时苏联援助中国的156个项
目之一的梧州松脂厂新车间正式投入生产,成为一座防火安全、优质高产、成本低廉的现代机械化
的松脂加工厂。20世纪70年代,梧州松脂厂制造出我国第一个连续蒸馏塔,研发出松香生产连续
蒸馏法新工艺,在全国率先实现松香生产连续化。
高 三 历 史 第 4 页 共 6 页
{#{QQABKQYQoggAAJIAAQhCEQFwCAOYkAGAAIgGQFAcoAIBgQFABAA=}#}
1950年代中期到 1960年代初,梧州松脂厂接受大批全国各地林业高校学生来厂实习培训,为
南方各省松香加工企业培养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人才,为中国的松香加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梧州松脂厂迸发出新的活力,1982年,引进日本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业的歧化松
香皂车间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1989年,梧州松脂厂取得“a—蒎烯合成芳樟醇”项目,使我国成
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2000年,梧州松脂厂改制为广西梧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该厂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梧州松脂厂整体搬迁至新生产基
地,2019年梧州松脂厂旧厂区入选第二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 —摘编自《梧州松脂厂大事记》等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梧州松脂厂实现现代化生产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梧州松脂厂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理由。(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部分)
名称 时代 地址 名称 时代 地址
三元里平英团遗址 1841年 广东省广州市 秋收起义文家 1927年 湖南省浏阳县
市会师旧址
金田起义地址 1851年 广西壮族自治 井冈山革命遗 1927-1929年 江西省宁冈县
区桂平县 址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1年 广东省广州市 瑞金革命遗址 1931-1934年 江西省瑞金县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 1911年 湖北省武汉市 遵义会议会址 1935年 贵州省遵义市

北京大学红楼 北京市 延安革命遗址 1937-1947年 陕西省延安县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 1921年 上海市 卢沟桥 北京市
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 1926年 广东省广州市 平型关战役遗 1937年 山西省繁峙县
所旧址 址
“八一”起义指挥 1927年 江西省南昌市 天安门 北京市
部旧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整理
高三 历史 第 5 页 共 6 页
{#{QQABKQYQoggAAJIAAQhCEQFwCAOYkAGAAIgGQFAcoAIBgQFABAA=}#}
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救亡图存”这一主题,任选表中的两处国家级革命遗址、纪念
建筑物,就其对应的历史史实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列举出所选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
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 为了提高政府收入,拉丁美洲国家在19世纪后期到1914年实行高关税贸易保护政策。
这期间拉美各国的平均关税水平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例如巴西的关税水平在这一时期从15%
增加到50%左右,阿根廷从21%上升到31%,而墨西哥则从9%飙升到46%。但是各种资料表明,
高关税政策并未使拉美国家获得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机会。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该地区在经
济结构方面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原材料产地和制成品出口市场。
——摘编自杨威等《拉丁美洲贸易保护主义的是与非》
材料二 20世纪初,随着美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国内工业产品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
产能过剩等问题。此时,美国兴起了一股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众多资本家和部分政客纷纷呼吁政府
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工业。1930年,在经济危机已然爆发的情况下,美国国会仍通过《斯姆特—霍利
关税法》,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在美国的影响下,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其他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加入贸易战,致使大萧条延宕数年。
——摘编自刘明礼《“两个20年代”对比带来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期到 1914年间拉美国家高关税低效益现象出
现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20世纪初拉美国家与美国关税政策的共同影响。(6分)
高三 历史 第 6 页 共 6 页
{#{QQABKQYQoggAAJIAAQhCEQFwCAOYkAGAAIgGQFAcoAIBgQFABAA=}#}
2025年高考冲刺信息卷 历史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陶寺遗址出土最早的双城制都城制度、观象祭祀台、红铜铸造礼器群及文字符号,使得
中华文明内容愈加丰富、内涵更加多样,A项正确。早期文明多样性主要指不同文明存在差异,各有特点,B项
错误。陶寺遗址文明发展程度较高,没有其他地方进行对比无法说明其核心地位,C项错误。出土礼器说明陶寺
遗址可能存在一定的礼制,但无法体现其礼乐制度规范,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秦朝统治除采用法家思想,而且还重视儒家思想中利于统治部分,两者都有利于维护社会秩
序,巩固统治,C项正确。秦朝虽利用儒学部分思想维护统治,但并未体现法律、法家思想逐渐融入儒家思想,
A、D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治理体系内容,B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唐朝中晚期,人口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但官方掌握的长江下游各道户数下降,说明出现了人口
隐匿现象,政府对社会控制减弱,D项正确。唐中晚期藩镇割据,但南方较为安定,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官
方对人口控制,未体现各地经济发展差异,B项错误。随着科举制等发展,唐中晚期豪强大族势力已经衰落,C
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辽属于少数民族政权,但汉官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辽代社会,体现民族交融,B项正确。边疆治理内地
化主要指古代国家治理体系中,对边疆地区和内地地区进行一体化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材料未体现内地、边疆治
理情况,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辽政权自称正统,无法得出C项结论。这一时期属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
民族交融为之后大一统奠定基础,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苏州作为棉纺织中心,纺织原料主要来源于北方,其生产出来的棉布主要销往齐鲁,说明地区之间经
济联系紧密,D项正确。各地之间经济有往来,但体现不了区域内通过消除市场壁垒、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商品
和服务自由流动等措施,形成一个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体系,A项错误。材料体现各地经济联系、分工,
城市经济功能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农产品商品化只能体现棉花大量出售,无法体现整体材料,C项错误。
6.【答案】A
【解析】甲午战前海图主要是航海图,但甲午战后海图更加重视海防,形成海防图,服务于国家军事战略,结
合甲午战争史实,说明中国海疆危机、民族危机加深,A项正确。甲午战后重视海防,但没有体现海防力量的强
化,无法得出B项结论。近代海防意识在甲午站前已经萌发,C项错误。材料虽体现甲午战后重视海防,但未反
映海防与塞防的关系,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史大论战,学者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分析中国社会,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论战并未直接服务于工人阶级,A项错误。论战虽然准确把握中国的社会现状,但无法得
出已经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革命道路,B项错误。社会史大论战更多是知识界层面,产生的认同主要在上层,
与普通大众联系并不紧密,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陕甘宁边区政府对有利于边区发展的采取进出口低税政策,对不利于边区发展的实行进出口
高税政策,体现政府致力于边区发展,服务于边区群众,体现政权的人民性,C项正确。地区间协调发展是指通
过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实现区域间相对均衡、动态协调和充分发展的过程,材料无法
高三 历史 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QQABKQYQoggAAJIAAQhCEQFwCAOYkAGAAIgGQFAcoAIBgQFABAA=}#}
体现边区政府对边区以外地区治理,也无法体现高税政策,A项错误。材料体现是贸易税收政策,非金融领域,
B 项错误。低税政策有利于缓解国民政府经济封锁困境,但无法打破,C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1950年保本保值储蓄存款使银行吸纳存款变多,有利于支持国家经济恢复和社会建设,C项正确。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A项错误。1953年进行一五计划(实行大规模工业化)和三大改造,BD 项错
误。
10.【答案】B
【解析】中国恢复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席位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体现中国主动参与全球治理,
承担大国责任,B项正确。材料不仅仅涉及区域经济合作,还有全球政治、经济合作发展等,A项错误。中国积
极参与全球治理而非主导,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国对外开放程度,D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亚历山大采取任用当地贵族治理和尊重当地习俗做法,有利于亚历山大统治,
进而推动东西方文化交融,D项正确。材料更多体现尊重当地风俗,AB 项错误。希腊化时代指公元前334年到
公元前30年这段时期内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
成新的特点,材料无法体现,C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亨利二世授予牛津特许状,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和商人行会的垄断权,本质上是国王通过直接与城市建
立联系来削弱地方贵族的权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和王权,B项正确。这一举措并未触及到封君封臣权利与义务
关系,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庄园经营情况,C项错误。这一特许状通过支持城市间接削弱地方割据力量,D项
错误。
13.【答案】A
【解析】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地方银行数量激增及短期信贷工具的普及,正是工业革命期间工业生产
扩张对资金需求的直接反映。金融体系的发展(如银行信贷、期票贴现)为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资本流动性和融
资渠道,A项正确。“普及”表述过于绝对,B项错误。“唯一推动力”表述不对,C项错误。垄断企业此时尚未
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D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圣西门作为空想社会主义者,试图通过改革计划推动社会进步,虽未科学分析历史规律,但仍对社会
发展阶段有所思考;马克思明确提出无产阶级专政是历史必然,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两者均试图探索历史发展方向,只是方法论不同,C项正确。科学社会主义标志为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A项错误。发动工人运动只符合马克思主张,B项错误。只有圣西门对旧统治抱有幻想,D项错误。
15.【答案】A
【解析】漫画中日本的大炮击穿一系列国际条约和机构,直接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公然践踏一战
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如《九国公约》维护中国主权、《非战公约》禁止战争),而国际社会却无力阻止。这说明一
战后构建的和平体系在现实侵略面前极为脆弱,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日本进行军备竞赛,且未切中材料中各种
和平条约被破坏的主旨,B项错误。“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于1936年日本军部全面掌权后,C项错误。材料不
仅仅指国联无法维持和平,还包括一系列国际条约,概括不够全面,D项错误。
16.【答案】B
【解析】美国新闻署成立于冷战初期,其核心任务是通过宣传美国价值观和政策,争取全球舆论支持以对抗
苏联,本质上是冷战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艾森豪威尔明确要求其传播“自由、进步与和平”,意在塑造美国正
面形象,削弱共产主义吸引力,B项正确。“追求和平”是美国的表面说辞而非其本质,A项错误。“超越意识形
态”与冷战对抗背景矛盾,C项错误。“推广技术”与题干强调的政策宣传无关,D项错误。
高三 历史 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4 页
{#{QQABKQYQoggAAJIAAQhCEQFwCAOYkAGAAIgGQFAcoAIBgQFABAA=}#}
17.【参考答案】
(1)“大一统”历史观: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编纂体例进行历史书写,体现以帝王为中心的大
一统观念;为匈奴、南越等周边民族立传,将其纳入大一统叙事体系;将中国境内各民族均视为“黄帝
子孙”,强化华夏同源观念;对协同万国、建立统一王朝进行肯定,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8分)
(2)阐释:清朝建立后通过一些列措施实现了统一,随着民族交融趋势的不断增强,统治者为确立清朝正统
地位,进一步构建国家大一统观念。清朝统治者通过对大一统国家版图的历史书写,形成大一统的疆域
观,同时用大一统的空间突破传统的“华夷之辨”,强调各民族多元一体,确立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民族
观,发展了大一统理论。清朝的大一统理论的发展完善,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改变了传统的中国观,
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6分)
18.【参考答案】
(1)原因:新中国成立,国家政策支持(一五计划实施);苏联援助;科研人员科研攻关,掌握核心技术;
改革开放,引进外国科学技术。(1点2分,答出3 点 得 6 分 )
(2) 理由:
历史价值:梧州松脂厂的建立及发展,象征我国现代松香工业的开端,是广西谋划建设工业发展和“一
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典型代表,与“156项重点工程”、“三线建设”、改革开放等重大实
践紧密相关,承载了民族工业振兴的历史记忆的一个典型和缩影,。
科技价值:在松香生产技术、工艺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奠定了中国现代松香生产的科研基础,实现了
中国高品质松香产品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生产的重大转折,对后续松香领域科技发展产生重要
影响。
产业价值:改革开放后梧州松脂厂吸收国家先进技术,同时进行企业体制改革,转型为股份制企业,体
现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对中国、广西松香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
社会价值:作为广西松香工业发展的标志性企业,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结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还为我
国南方松香工业培养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价值:梧州松脂厂科研人员在国内生产技术落后困境下努力探索创新,其“自力更生”精神对当代
科技自主创新具有启示意义。(1点2分,答出4 点 得 8 分 )
19.【参考答案】
示例一
选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和井冈山革命遗址。(1分)
论题:中国革命道路经历了从模仿到与国情结合的历程。(2分)
阐述: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受苏俄革命影响,大会确立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强大力量。在大革命失败后,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
于中国实际,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抵达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逐步建立
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农村
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8分)
综上所述,中国在不断学习和借鉴苏俄革命道路的同时,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
和时代要求的革命发展道路。(1分)
示例二
选取:三元里平英团遗址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1分)
论题:近代广东是中国救亡图存的前沿阵地。(2分)
阐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面对英国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奋起抗英,表现了
高三 历史 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4 页
{#{QQABKQYQoggAAJIAAQhCEQFwCAOYkAGAAIgGQFAcoAIBgQFABAA=}#}
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也体现了广东人民反侵略的抗争精神。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
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腐朽无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中国同盟会在孙中山领导下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
义,其中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鼓舞了全国革命的士气,为辛亥革命作了充分的动员准备,
也为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8分)
综上所述,广东在中国革命史中居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重要场所,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
大贡献。(1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0.【参考答案】
(1)原因:政策目的在于增加政府收入而非提升工业竞争力;经济沦为欧美发达国家的原材料产地和制成品
的出口市场,抑制了高端产业的发展机会;独立后的拉丁美洲面临美国的“金元外交”与“大棒政策”。
( 1 点 2 分 , 答 出 3 点 得 6 分 )
(2)影响:没有实现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引发各国间的贸易战,使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加剧国家
间的矛盾,使国际关系更为复杂、紧张。(1点2分,答出3 点 得 6 分 )
高三 历史 参考答案 第 4 页 共 4 页
{#{QQABKQYQoggAAJIAAQhCEQFwCAOYkAGAAIgGQFAcoAIBgQ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