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佳木斯市桦川县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卷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默写。(10分)
(1)思乡是萦绕在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 , ”,用西下的残阳衬托游子的思乡之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 ? ”,借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 , ”,那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
(2)“月亮”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作中。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借用“月亮”寄托了作者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他的《峨眉山月歌》中“ , ”,用月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感情。
2.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12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吧,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pī lì,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pī lì( )( ) 震悚( )
(2)“震悚”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选文摘自《 》(文章名),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该书原名《 》。(2分)
(4)选文中画线句子“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2分)
A. 描写 B. 议论 C. 抒情 D. 说明
(5)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她”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思想也很好。
C. 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勤奋。
D. 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B.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属于语录体散文。
C.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吴承恩。
D.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聂耳谱曲。
5. 综合性学习。(3分)
学校开展“走进民俗,传承文化”主题活动,请你设计一个活动环节,并说明其意义。
活动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满分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韩信忍辱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何曰:“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若虽长大( )
(2)于是信孰视之( )
(3)以为怯( )
(4)信数与萧何语( )
7.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2)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韩信“俯出胯下”的行为,有人认为是懦弱,有人认为是忍辱负重。你如何看待?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
《父亲的“索取”》
那年我上初二,班里流行骑变速车。我回家跟父亲提了几次,他都沉默。那天晚饭后,父亲突然说:“明天我跟你去买。”我惊喜得跳起来。去县城的路上,父亲一直沉默。到了车行,他摸了摸一辆红色的车,又看了看价格,半天不语。最后还是咬牙买了下来。我骑上新车,回头看他,他站在夕阳里,身影有些佝偻。
后来我工作了,父亲病倒了。医生说情况不乐观。那天他忽然睁开眼,看着我,轻声说:“我想戴块手表。”我立刻跑出去买了一块。当他把表戴在手腕上时,嘴角微微上扬。几天后,他奇迹般地苏醒了。
多年后我才明白,父亲的“索取”,其实是给我一个回报的机会。他用最温柔的方式告诉我: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可以为我做点什么了。这份“允许”,是父爱最深沉的智慧。
文中写了哪两件与“父亲”有关的事件?请简要概括。(4分)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父亲摸了摸一辆红色的车,又看了看价格,半天不语。
(2)当他把表戴在手腕上时,嘴角微微上扬。
文章以“父亲的‘索取’”为题,有何妙处?(5分)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份‘允许’,是父爱最深沉的智慧”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父亲买变速车时的犹豫,体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和对孩子的疼爱。
B. “我”买手表的行为,是出于对父亲病情的焦虑和无奈。
C. 父亲索要手表,实则是为“我”创造尽孝的机会。
D. 文章通过生活小事,展现了深沉而智慧的父爱。
14.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文中“我”这一人物的作用。(3分)
得分 评卷人 三、写作(满分50分)
15. 作文题目:__________伴我远行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一本书”“一句话”“一个眼神”“亲情”“梦想”等;
(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3)结合亲身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七年级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 默写。(10分)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解析: 考查课内古诗文名句默写,注意书写准确,避免错别字。
2.(12分)
(1)霹雳(1分),sǒng(1分)
(2)震惊、害怕(或“因惊惧而身体发抖”)(2分)
(3)《阿长与〈山海经〉》(1分),《旧事重提》(1分)
(4)B. 议论(2分)
(5)示例:她是一个朴实善良、真诚热心、关爱孩子的人。她虽文化水平不高,却能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与疼爱。(4分,结合内容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考查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及文本理解能力。
3. D(3分)
解析: A项缺主语,删“通过”或“使”;B项关联词搭配不当,“不仅”应与“而且”后内容对调;C项两面对一面,删“能否”或改为“能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勤奋”;D项正确。
4. D(3分)
解析: 《黄河大合唱》由冼星海谱曲,非聂耳。
5. 示例:
活动环节: 举办“民俗故事会”,邀请家长或老人讲述本地传统习俗。
意义: 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培养文化认同感,促进代际交流。(3分)
解析: 活动设计应具体可行,意义紧扣“传承文化”。
二、阅读理解(39分)
6.(4分)
(1)你
(2)仔细地
(3)认为……是胆小的
(4)多次
解析: 结合语境理解文言实词。
7.(4分)
(1)整个集市上的人都讥笑韩信,认为他胆小。
(2)韩信多次与萧何交谈,萧何认为韩信是奇才。
解析: 注意关键词翻译准确,语句通顺。
8.(4分)
示例:我认为是忍辱负重。韩信当时势单力薄,若冲动行事,可能丧命,无法实现抱负。他选择隐忍,是为将来积蓄力量,体现了非凡的胸襟与智慧。
解析: 观点明确,结合文本与历史背景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9.(4分)
事件一:初二时父亲为“我”购买变速车。
事件二:父亲病重时索要手表,“我”买来后他奇迹苏醒。
解析: 概括事件要简洁,抓住时间、人物、事件三要素。
10.(6分)
(1)“半天不语”是神态描写,表现父亲面对价格时的犹豫和家庭经济压力,突显父爱的深沉与牺牲。
(2)“嘴角微微上扬”是细节描写,表现父亲收到礼物后的满足与欣慰,也暗示他“索取”背后的温情用意。
解析: 从描写方法、情感表达、人物塑造等角度分析。
11.(5分)
标题“父亲的‘索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索取”加引号,表明并非真正索取,而是给予;揭示主题——父爱通过“索取”的形式,给予孩子回报的机会,体现深沉智慧。
解析: 从标题作用、修辞、主题揭示等角度作答。
12.(6分)
“允许”指父亲以“索取”方式,让“我”有机会尽孝、回报父爱;这种“智慧”体现在他不直接表达需求,而是用温和的方式促进亲子关系的双向流动,让孩子在付出中成长,感受到被需要的价值。
解析: 紧扣“允许”“智慧”关键词,结合文本与情感体验。
13. B(3分)
解析: “我”买手表是出于对父亲的爱与回报,非“焦虑和无奈”。
14.(3分)
结构上,“我”是线索人物,贯穿全文;内容上,“我”是事件的亲历者与叙述者,增强真实感,便于情感表达与主题揭示。
解析: 从叙述视角、结构功能、表达效果三方面分析。
三、写作(50分)
15.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分值 评分标准
内容 20分 立意明确,选材恰当,有真情实感,内容充实
语言 15分 语言流畅,有文采,用词准确,无语病
结构 10分 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卷面 5分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标点正确
参考立意:
“一句话”伴我远行:如老师鼓励、父母叮咛
“一本书”伴我远行:如《平凡的世界》激励奋斗
“一个眼神”伴我远行:如母亲的信任、老师的期待
“梦想”伴我远行:在追逐中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