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同州街道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同州街道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巴中市平昌县同州街道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每小题3分,共21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各小题。
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hán) ,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气节。“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cuì) ,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新时代,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甲】审美熏陶、【乙】道德精髓、【丙】国家情怀、【丁】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焕发生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1、依次给文字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上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涵 gòu 萃 suí B.含 gǒu 瘁 suí
C.涵 gǒu 瘁 suǐ D.含 gòu 萃 suǐ
2、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入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感受 丰富 领略 接受 B.接受 感受 丰富 领略
C.感受 领略 接受 丰富 D.接受 领略 感受 丰富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法制课堂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同学们要知法、学法、用法、懂法、守法。
B.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C.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
D.北京冬奥会凝聚了和平、团结、进步的时代强音,展现了“一起向未来”的澎湃力量。
4、将下列各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语段,排序最正确的一项是(   )
①防止酒驾醉驾,少不了“开车别喝酒”的叮咛;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离不开“别忘带口罩”的嘱附;保障消防安全,需要“离开办公室请关闭电源”的提醒。
②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就能把安全发展理念落细落小落实,把公共安全网织密织牢。
③“小叮嘱”里连着“大安全”。
④除了安全提示,我们还需加强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与措施。
⑤正如民警的安全走访,一句暖心的提醒可能就是一道无形的安全网。
A.③⑤①④② B.①③②④⑤ C.⑤④③①② D.④③⑤②①
5、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时你苦口婆心的安慰也不能安慰我受伤的心灵”中两个“安慰”词性不同。
B.“干得漂亮”“热得喘不过气”这两组短语都是补充短语,由结构助词“得”作为标志。也有一些补充短语没有“得”字做标志,如“心冷了”“写作业”等。
C.“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大夫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情怀体现性格和风貌”。
D.“只有学会享受寂寞,才能宁静致远。”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与韩愈、柳宗元、苏询、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悲惨世界》等。
C.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方式惊艳开场。二十四节气中,“立春”过后的节气是“惊蛰”。
D.年号纪年法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庆历四年”“晋太元中”“丙辰年”。
7、对这副书法作品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字体错落有致,收放有度,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B.大气磅礡,汪洋恣肆,酣畅淋漓。
C.起笔为行书,收笔为狂草,反应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D.篆体书写,潇洒飘逸,堪称书法精品。
二、语言表达(4分)
8、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人生海海,时光漫漫。你是想荒芜的虚度□还是想诗意的栖息□人生自是有诗意,总有一处风景,让你嘴角扬起微笑;总有一首诗词,让你心绪荡漾□总有一篇文章,让你看到生活中的诗和远方。笑谈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的诗意人生;笑看鲜妍娉婷的四月芳华,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濡(   ) 养精神的小屋,构建幸福的心灵世界,是毕淑敏的诗意人生;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一点不旁wù(   ) ,是梁启超的诗意人生□
仿照划波浪线的句子,从所学的课文中选取素材,补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统一。(句式不限)
, ; , 。
三、现代文阅读(共3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材料一】
太酷啦!中国登月服外观首次亮相
①2024年9月28日上午,中国“第三届航天服技术论坛”在重庆召开。在开幕式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发布登月服征名活动,并首次公开中国登月服外观。
②登月服作为未来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核心装备之一,主要用于航天员执行月面出舱活动任务时的生命保障和作业支持,能够对月球表面的真空、高低温、月尘、辐射环境等复杂环境进行综合防护,着服航天员可以完成行走、攀爬、驾车、科考等月面出舱活动作业。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中国登月服外观首次公开亮相

登月服以轻量化、小型化高安全可靠为目标,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确立总体技术方案,为我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主体散发科技感十足的金属光泽,总体借鉴传统铠甲的形态,硬朗刚毅;上肢装饰带设计成优雅飘逸的“飞天”飘带造型;上下肢红色装饰带增强了视觉上的力量感和修身效果,下肢装饰带设计成火箭升空尾焰造型,上下呼应,形成一飞冲天的势态。
【材料三】
①9月28日,中国正式发布了未来登月的宇航服,中国飞天第一人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与“宇航服”握手合影。
②从圆梦飞天到登月宇航服正式亮相,跨越近20年的光阴,这一刻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迈向新的里程碑,也在全球航天技术竞赛中掀起了新的波澜。
(摘自《海内人物》,有删改)
9、下列选项与以上材料信息不符的一项是(   )
A.2024年9月28日,中国“第三届航天服技术论坛”在重庆召开。首次公开中国登月服外观,并向社会发布登月服征名活动。
B.登月服作为未来月球探测任务核心装备,主要用于航天员执行月面出舱活动。
C.登月服能够对月球表面的真空、高低温、月尘、辐射环境等复杂环境进行综合防护,帮助航天员完成月面出舱活动作业。
D.新式宇航服的亮相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迈向新的里程碑,也在全球航天技术竞赛中掀起了新的波澜。
10、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第①段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明确写出活动时间、地点及事件,简明扼要,符合新闻时效性强的特点。
B.材料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发布登月服征名活动”,很大程度扩大了中国航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C.材料二运用了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用图像图形突出强调说明登月服的设计理念和作用,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D.材料三“中国飞天第一人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一句中“第一人”的使用,增强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11、假设你是航空事业志愿者,请根据材料二为中国登月服取一个诗意浪漫的名字,并用上古诗文句子阐述取名缘由。
阅读《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有删改)一文,完成各小题。(共10分)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由此可见,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②奋斗能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多年,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广大青年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为了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广大青年奔赴祖国四面八方建功立业;为了让中华民族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广大青年开拓进取,勇做改革弄潮儿,用青春激荡的奋斗热情,唱响时代的青春之歌。
③奋斗能展现最美的青春姿态。当代青年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生逢盛世、重任在肩。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大批90后、00后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英勇逆行,守护人民生命安全,让人深受感动。我国冰雪健儿敢打敢拼、超越自我,向世界展现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说:“我能够出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和时代,感到十分幸运,我要努力为中国冰雪运动添彩,为祖国贡献青春和力量。”新时代的青年,不怕苦、不畏难,用肩膀扛起责任,展现了当代青年应有的风采。
④奋斗能激发豪迈的青春梦想。这个伟大时代为每个青年提供了实现青春梦想、创造人生辉煌的机遇。青年要倍加珍惜这个时代,更加自觉地肩负时代使命,把个人的青春理想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以梦为马、激情奋斗,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彰显当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传达当代中国青年的奋斗决心,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点染生命的底色。
⑤广大青年要胸怀党和人民,磨炼坚强意志,锤炼过硬本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接力赛中,要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激扬奋斗之志,砥砺奋斗之行,全力跑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成绩,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3、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判断两个材料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并分别阐述理由。(4分)
【链接材料】
材料一:青年干部黄文秀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将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她说:“我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材料二:卢永根,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他为人低调、生活俭朴,并将积蓄捐赠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我国医学研究事业。
14、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共12分)
浓烟
①鬼使神差地,老万又来到山脚下。山青得还是那样透彻,满山的树啊草啊都哗哗地摇动着绿莹莹的叶子,仿佛在欢迎他归来。
②这儿是他曾经工作二十多年的地方呢。
③刚来当护林员时,他才二十多岁,眨眼间他就五十岁了,由小万变成老万了。时间过得真快呀。老万感叹着,把电动三轮车停在山脚下,一瘸一拐地向山上走。
④一进山,老万就又找到了当护林员的感觉。那时候,每天吃过早饭就开始巡山,把他管辖的区域跑一遍,就到吃晚饭的时间了。中午呢,没时间回去做饭,只能带些馒头和咸菜。晴天还好,雨天可就麻烦了。若是下了雪,巡一遍山就需要好几天。
⑤辛苦也就算了,关键是还有很多人不理解。有人在山脚下烧秸秆,放孔明灯;还有人祖坟在山中,上坟时想烧纸;偶尔有游客想在山上野炊……这些都有可能引起火灾,都要制止。总有一些不理解的,还要吵上一架才能解决问题。若是碰上盗伐树木和盗猎的,就不是吵架能解决的了,有时还会发生激烈的冲突,甚至要报警处理。为此,他曾被一个盗猎者报复,门窗和锅碗全被砸烂了。
⑥起初,老万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妻子更不喜欢。特别是儿子上幼儿园后,妻子工作忙,没时间接送儿子,想让老万调个工作。他去找领导,领导就叹气:我也想给你换个工作,这样你也能照顾照顾家,可咱缺人哪。
⑦领导说的是实情,他也知道,只好叹一口气,回头再做妻子的工作。光做工作有什么用呢,现实中一大堆问题等着他和妻子一起扛,可他却被困在山里打转。
⑧他一遍又一遍地找领导。每次,领导都会许诺,一旦来了新人,他的问题一定想办法解决。可总也不来新人,他只好一年一年地熬着。
⑨渐渐地,老万竟喜欢上这份工作了。山上的草木蓊蓊郁郁的,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花全都像儿子满月时的笑脸。随处可见的野果他更是喜欢,每次,他把摘的野果带回家,妻子和儿子都非常高兴。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不时地在他眼前出现,好像是怕他寂寞,陪他巡山呢。
⑩为了它们,这山就要好好巡。老万这样想。
二十多年里,老万管辖的区域没有发生一起火灾。老万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隐患被他提前化解了。他也曾很多次从盗猎者的绳套和捕猎夹中救过野鸡、野兔、麂子。他还记得,给一只麂子包扎好放生时,麂子跑开十几米后,居然转身冲他点点头。那一刻,老万决定要巡一辈子山。
可是他做不到了。他的腿在挑水时摔断了。山上的生活很不方便,尤其是吃水,要到三里外的小溪里去挑。那天刚下过雨,他一路都小心翼翼,眼看要到住处时却滑倒了。他清楚地听到骨头断裂的声音,他的腿就这样瘸了。
巡山自然不行了,组织上就安排他去山下的苗圃。那儿离家近,工作也轻松。别人说他这是因祸得福呢,可只有他知道自己有多么遗憾。
他时常不知不觉就溜达到山脚下,又悄悄离开。他怕以前的同事看到他的瘸腿。
老万刻意避开以前的同事,慢慢地向山上走去。这山上的一草一木,还有数不清的小动物,都是他的朋友呢,他要好好看看它们。
爬到半山腰时,老万就已经汗流浃背了。他停下来,拄着一根树枝向山下看。他喜欢这样向下看,特别是在山顶时,整座山都在他的视线里,那感觉很惬意。目光巡视到山脚时,老万身子一震,他看到了一股浓烟!
老万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起火了!他大喊了一声,也没人回应。不能等!现在还只是冒烟,一旦起了火,后果不堪设想。老万跌跌撞撞向山下冲去。
没有路,老万也没有时间找路,只能不顾一切地往下冲。手和脸很快被灌木划破了,火辣辣地疼。老万顾不上疼痛,只想着尽快赶到起火的地点。老万又一次摔倒,人像石头一样向山下滚去。他的腿再一次摔断了。
有一天,老万坐在轮椅上,老婆推着他散步。老婆问,你能不能和我说实话,你这次到底是怎么摔断腿的,我不信你是不小心。
老万犹豫了许久,说,救火。
救火?没听说森林失火呀。老婆说。
所以才不能让别人知道,丢人呢。老万忸怩着说。
老婆更加起劲地追问起来。
在我摔倒之后我才看清楚,那根本不是浓烟,是很多小飞虫聚在一起飞。老万说,太丢人了。
(作者 徐全庆,有删改)
15、随着故事的发展,老万对巡山的情感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请根据提示,简要梳理这些变化。(2分)
①起初,老万因巡山辛苦且不被理解而不喜欢巡山;
② ;
③渐渐地,老万被山上的动植物触动,决心好好巡山;
④ ;
⑤转岗后,老万经常怀念巡山生活。
16、阅读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加点词“打转”一词用得妙,请从两方面谈谈其妙处。(4分)
光做工作有什么用呢,现实中一大堆问题等着他和妻子一起扛,可他却被困在山里打转。
17、第二次摔断腿后,老万不断感慨自己“丢人”。你认为他是否丢人?请表明观点,并结合相关内容简述两点理由。(3分)
18、阅读第 — 段,谈谈作者以妻子推着老万散步这一镜头结尾,有哪些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出两点)(3分)
四、诗歌鉴赏(共6分)
1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突然和无奈。
B.颔联“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表现了诗人不畏老朽、勇于担当的精神。
C.尾联“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表达了诗人对侄孙的感激之情,希望侄孙能将自己的遗骨安葬在风景秀丽的瘴江边。
D.诗歌以叙事开篇,以抒情收尾,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情感真挚动人。
(2)请简要分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在表达上的妙处。(3分)
五、文言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皇祐①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②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③饷④,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选自《梦溪笔谈全译》)
(注释)①皇祐: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49—1053)。②殍(piǎo)殣:饿死的人。③存:慰问。④饷:馈赠。此指施送饮食。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增其旧制 (2)太守日出宴于湖上
(3)至若春和景明 (4)皆文正之惠也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或异二者之为 或王命急宣(《三峡》)
B.不以物喜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希文乃纵民竞渡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
D.及公私兴造 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22、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甲文通过对迁客骚人的 “览物之情” 和 “古仁人之心” 的对比分析,表达了作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
B.乙文叙述了范仲淹在饥荒之年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让灾区平安无事没有百姓流离失所的事迹。
C.甲文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音节和谐,富有文采和诗意。
D.乙文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并通过议论抒情对范仲淹的政绩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2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
24、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两 浙 唯 杭 州 晏 然 民 不 流 徙 皆 文 正 之 惠 也
六、名句名篇默写(共6分,每空一分)
25、古诗文名句默写。
读古诗文,就是读山川之美,就是读生活哲理,就是读人生岁月,就是读家国情怀。从“①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中,我们读出了鸡声晓月、板桥覆霜的羁旅愁思;从“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我们读出了世事变迁、宦海沉浮的乐观豁达;从“③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我们读出了贾谊故宅的冷落、萧条;从“④ ,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我们读出了胸怀天下、先忧后乐的济世情怀。
七、名著阅读(每空一分,共6分)
26、班级开展《艾青诗选》阅读活动,小文借助这本书的序言,大致梳理了艾青不同创作阶段的特点。请你将横线处补充完整。
艾青首次用“艾青”这一笔名,发表一篇长诗 ,赞颂了他的养母“大堰河”;后期发表《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取火把,表达了美好愿望,因此他也被称为“ ”的歌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表达了他的 情感。
27、《水浒传》的作者是 ,讲述了 位英雄好汉的故事,其中鲁智深的绰号是 。
八、作文(60分)
2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摘星辰为眸,揽骄阳作灯,扬青春之帆。莫忘少年凌云志,奋斗逐梦新时代,赴青春之约,谱生命华章。
请你以“这就是青春的意义”为题,将责任、担当、意志、理想、信念等爱国情怀融入你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3)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巴中市平昌县同州街道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1.C 2.D 3.C 4.A 5.A 6.A 7.D
二、8.笑忆千帆过尽的贬谪岁月,是刘禹锡的诗意人生;
笑看滁州山水与民同乐,是欧阳修的诗意人生。
三、9.B 10.B
11.“揽月” 取名缘由:“揽月”这个名字既有“可上九天揽月”
的壮志豪情,也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美好向往,能够彰显中国人探索宇宙、登陆月球的豪迈与自信。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13.材料一可作为论据,黄文秀扎根脱贫攻坚一线,为脱贫事业做出了贡献,能够展现青年人的青春姿态和梦想。材料二不可作为论据,卢永根设立基金、捐献遗体,体现的是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为中心论点服务。
14.本文首先由习近平总书记的开篇并引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从奋斗能谱写青春之歌、奋斗能展现青春姿态、奋斗能激发青春梦想三个方面分别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发出号召,青年人要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砥砺前行。
15.
②后来,老万申请调岗一直未能如愿,只好无奈忍受。
④摔断腿后,老万无法再巡山,深感遗憾。
打转一词既贴合老万作为护林员的身份,符合他每天转山巡视的职业特点。又形象的表现出老万着急下山给妻子帮忙而不得的无奈和苦闷。
不丢人。只是老万作为老护林员的本能反应,恰恰说明他虽已不在其位,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再次摔倒更体现出了强烈的责任心和舍身为公的精神。
妻子推着老万散步的这一情景,叙事节奏由张到驰,富于变化,通过夫妻对话巧妙的揭示出火灾真相,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让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四、19.(1)C
(2)这两句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通过描绘秦岭云雾缭绕、蓝关大雪封路的艰难景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既表现诗人被贬途中的艰辛,又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前途的迷茫与忧虑。
五、20.(1)制:规模 (2)日:每天
(3)景:阳光 (4)惠:恩惠
21.C
22.D
23.(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都是想用(这些办法)挖掘有余的财力,来使贫穷的人受到恩惠。
24.两浙唯杭州宴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六、25.①鸡声茅店月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③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七、26.大堰河---我的保姆 太阳与火把 赞美与敬仰
27.施耐庵 108 花和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