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知识点一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1.将在含15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的某真核细胞转移到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并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亲代细胞经离心后,DNA位于试管的下层B.细胞经一次分裂和离心后,DNA位于试管的中层C.细胞经两次分裂和离心后,DNA位于试管的上层D.该实验可以证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2.下图为科学家设计的DNA 合成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利用大肠杆菌来探究DNA 的复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获得试管①到试管③,细胞内的染色体复制了两次B.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实验,提取DNA 更方便C.试管③中含有14N 的DNA 占3/4D.本实验是科学家对DNA 复制方式假设的验证3.(2024·金华高一月考)“探究DNA的复制过程”实验中,科学家设计了以NH4Cl为氮源培养大肠杆菌的同位素示踪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先将大肠杆菌放入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B.15N-15N-DNA、15N-14N-DNA、14N-14N-DNA的密度各不相同C.可对每一代大肠杆菌直接做密度梯度离心,无需破碎细胞处理D.分析子一代与子二代的离心结果可得出DNA分子的复制方式4.(2024·温州高一期中)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的DNA都含有15N,然后再移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提取其子代的DNA进行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运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B.第一次分裂结束的子代DNA分离后若为②,可以排除全保留复制的假说C.第二次分裂结束的子代DNA分离后应呈现为①D.第三次分裂结束的子代DNA分离后呈现为③,位于14N-14N区段的DNA比例增大5.(2024·永嘉一中高一月考)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后,有科学家关于DNA的复制方式提出了三种假说,即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过程如图1所示。他们根据三种假说,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到的技术方法有 (回答出两种)。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有 (回答出两点)。(2)将DNA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含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提取DNA后进行离心,若离心管中出现一轻一重两条带,则DNA的复制方式是 ,而实际结果是只有一条中带,由此可以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3)为了进一步确定DNA的复制方式,需要让子一代的大肠杆菌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再繁殖一代,当离心管中出现 带时,可确定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知识点二 DNA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6.如图所示为某真核细胞中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酶①和酶②均作用于氢键B.该过程的模板链是a、b链C.该过程可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D.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2024·温州高一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7~8小题。 在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只能使4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在核苷酸链游离的3'碳原子的羟基上,故DNA复制方向是按5'→3'进行的。由于DNA的两条链都能作为模板复制,因此是双向复制。在3'→5'模板链上沿着3'→5'方向DNA可以连续的复制,其速度较快,完成复制较早称为前导链。以5'→3'DNA链为模板合成3'→5'互补链,由于不能按3'→5'方向进行,必然要按5'→3'方向先合成一系列较短的DNA片段称为冈崎片段,然后在DNA连接酶作用下将众多的冈崎片段连接完成单链。该复制过程较为复杂,完成复制较晚,此链称为后随链。总而言之,DNA的复制过程是一条链为连续复制,而后随链是从5'→3'方向以冈崎片段不连续方式合成的。因此称为半不连续复制。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复制是双向的,这和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有一定的关系B.DNA复制的时候需要四种碱基作为原料C.DNA复制的时候所需要的酶只有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D.DNA的前导链和后随链的核苷酸序列相同8.下列关于DNA复制的特点,错误的是( )A.科学家在研究DNA复制时使用了同位素15N标记以及密度梯度离心技术B.DNA的半保留复制使得新合成的子代DNA中含有亲代DNA的一条链C.由冈崎片段连接形成的单链符合卡伽夫法则D.DNA的半不连续复制的原因之一是DNA聚合酶的催化方向只能是5'→3'9.(2024·绍兴高一期中)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酶①能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B.图中可体现出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C.复制完成后,甲、乙两个DNA分子携带着相同的遗传信息D.若该DNA分子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A有200个,则复制过程共需要C 300个10.(2024·杭州滨江区高一月考)玉米条纹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下图为该病毒DNA在玉米细胞内的复制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时A与U、G与C进行配对B.复制时以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C.形成子代DNA时亲代DNA边解旋边复制D.新合成的互补链是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11.(2021·浙江6月选考14题)含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其中一条链的A+T占40%,它的互补链中G与T分别占22%和18%,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数量为( )A.240个 B.180个C.114个 D.90个12.如图表示真核细胞DNA的复制过程,其中有3个复制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以两条链为模板,但两条链延伸的方向不同B.解开DNA双螺旋结构需要细胞内ATP与解旋酶的参与C.子链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催化碱基间氢键的形成D.图示复制方式可加快DNA的复制,但各起点可能不是同时开始的13.(2024·宁波高一期中)研究人员将1个含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将DNA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试管中出现两种条带(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条带的数目和位置可以确定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若直接将子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也能得到两条条带C.解旋酶解开DNA双螺旋的实质是破坏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且可推知该大肠杆菌的细胞周期大约为6 h14.(2024·安吉一中高一月考)某DNA分子用14N标记后,再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1;然后解旋成单链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2。则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X层全部是只含14N的DNA②W层全部是只含15N的DNA单链③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3∶1④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A.②③ B.①③C.②④ D.②③④15.(2024·绍兴上虞区高一期中)下图为某DNA分子部分片段平面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时是边解旋边复制B.该DNA分子(A+T)/(G+C)的值可体现其特异性C.该DNA片段复制3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8个D.将该DNA放在氮源只为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7/816.假如某一含31P的DNA中含有1 000个碱基对,将该DNA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n次,则子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 )A.1 000 B.1 000·C.2 000 D.1 000·17.(2024·舟山普陀区高一月考)如图1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图1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2所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该DNA,则在图2的结构4、5、6中 (填数字)将出现较高的放射性。(2)图1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则A、B分别是 和 。图1过程在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是 ,此过程所需的能量主要是在细胞的 (填结构名称)中产生的。(3)上述结构模式图中,若一条DNA单链片段的序列是5'—GATACC—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 (填字母)。A.5'—CTATGG—3' B.5'—GATACC—3'C.5'—GGTATC—3' D.5'—CCATAG—3'(4)DNA分子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加热能破坏图2中9处氢键而打开双链,现在有两条等长的DNA分子甲和乙,经测定发现甲DNA分子热稳定性较高,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5)若用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 (用分数表示)。若图2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比例是 (用分数表示)。18.(2024·兰溪一中高一月考)如图表示某种真核生物DNA片段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④的全称是 ,它是组成 (填“噬菌体”或“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2)洋葱根尖细胞能发生图乙过程的场所有 。体内DNA复制时,催化图甲中⑨断裂需要的酶是 ,如果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则 (填“G—C”或“A—T”)碱基对的比例越高。(3)DNA复制时是以DNA分子的 条链为模板进行的,DNA复制遵循 原则。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4)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 技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将两条链均被15N标记的DNA分子置于不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第三代中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是 。第三节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1.C 细胞经过两次分裂,DNA复制了两次,因为DNA的半保留复制,一半DNA只有14N标记,一半DNA一条链为14N标记,另一条链为15N标记,离心后,一半DNA位于试管的中层,另一半DNA位于上层,C错误。2.D 大肠杆菌细胞内没有染色体,A 错误;噬菌体是寄生的,不能在培养液中繁殖,不能代替大肠杆菌进行实验,B 错误;试管③中含有14N 的DNA 占100%,C错误。3.C DNA分子的元素组成包括C、H、O、N、P,可将大肠杆菌放入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获得双链被15N标记的DNA分子,A正确;离心后15N-15N-DNA为重密度带、15N-14N-DNA为中密度带、14N-14N-DNA为轻密度带,故三者的密度各不相同,B正确;需要将每一代大肠杆菌破碎,释放出DNA分子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会出现密度带,C错误;子一代均为中密度带,子二代为1/2中密度带、1/2轻密度带,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4.A 14N和15N没有放射性,因此该实验没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A错误;若为全保留复制,则第一次分裂结束的子代DNA中,一个DNA两条链均为15N,一个DNA的两条链均为14N,离心后应分布在轻带和重带,因此若第一次分裂结束的子代DNA分离后为②,则可以排除全保留复制的假说,B正确;若为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代DNA应一条链为15N,一条链为14N,第二次复制形成的DNA中两个DNA的一条为15N,一条链为14N,另外两个DNA两条链都是14N,离心后应分布在中带和轻带,因此第二次分裂结束的子代DNA分离后应呈现为①,C正确;第三次分裂结束的子代DNA为8个,只有两个DNA的一条链为15N,一条链为14N,其余6个DNA的两条链均为14N,因此离心后分布在轻带和中带,且轻带比例大,故分离后呈现为③,位于14N-14N区段的DNA比例增大,D正确。5.(1)同位素示踪技术、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繁殖速度快、遗传物质只有DNA分子、无染色体结构、易提取 (2)全保留复制 半保留复制或弥散复制 (3)一条中带、一条轻解析:(1)由图2可知,证明DNA的复制方式实验使用到的技术方法有同位素示踪技术、密度梯度离心技术。由于大肠杆菌繁殖速度快,遗传物质只有DNA分子、无染色体结构、易提取,因此常用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2)科学家推测DNA复制的方式有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三种方式。将DNA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含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提取DNA后进行离心,若离心管中出现一轻一重两条带,则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而实际结果是只有一条中带,由此可以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或弥散复制。(3)让子一代的大肠杆菌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再繁殖一代,当离心管中出现一中一轻两条带时则排除弥散复制,同时确定为半保留复制。6.A 酶①作用于氢键,酶②作用于磷酸二酯键,A错误。7.A 由于DNA两条链反向平行,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且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5'→3',因此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也相反,表现为双向复制,A正确;DNA在复制的时候,需要四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B错误;DNA复制的时候所需要的酶除了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外,还有解旋酶,C错误;DNA的前导链和后随链都是以各自的母链为模板合成的子链,则前导链和后随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D错误。8.C 探究DNA的复制方式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用15N标记,A正确;DNA的半保留复制是指以母链为模板合成子链,形成的新的DNA分子中含有一条母链,含有一条子链,B正确;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含量符合卡伽夫法则,即C=G、A=T,由冈崎片段连接形成的单链不符合卡伽夫法则,C错误;DNA的半不连续复制的原因之一是DNA聚合酶的催化方向只能是5'→3',还因为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D正确。9.D 酶①作用于DNA的两条母链之间,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为解旋酶,A正确;新形成的甲、乙两个DNA分子中均含有一条DNA母链,为半保留复制,从图中也可看出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B正确;DNA以两条母链为模板,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复制能够准确进行,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携带着相同的遗传信息,C正确;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复制前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A=200个,则C=800个,复制一次所需要的胞嘧啶为(2-1)×800=800个,D错误。10.B DNA复制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和T配对,C和G配对,A错误;DNA复制时,以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正确;由于亲代DNA分子为单链,所以不需要解旋,C错误;新合成的互补链与亲本碱基序列不同,不是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D错误。11.B 双链DNA分子共含有100个碱基对,A与T之和占其中一条链碱基的40%,则这条链A+T=100×40%=40个,G+C=60个,根据卡伽夫法则可知,另一条链同样A+T=40个,G+C=60个,由G=C可知,该DNA双链中G=C=60个。如果连续复制2次,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数量为(22-1)×60=180个。12.C DNA复制以两条链为模板,但两条链延伸的方向相反,A正确;解开双螺旋即破坏氢键,需要能量,由ATP提供,同时需要解旋酶参与,B正确;DNA聚合酶催化的是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不是氢键,C错误;图示是真核生物的多起点复制,可加快DNA的复制过程,从各起点的螺旋解开的程度来看,各起点可能不是同时开始的,D正确。13.B 由于DNA是解开了双螺旋,变成单链后进行的密度梯度离心,所以根据条带的数目和位置只能判断DNA单链的标记情况,无法判断 DNA的复制方式,A错误;将DNA被14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5N培养基中培养,因合成DNA的原料中含15N,所以新合成的DNA链均含15N,由于14N单链∶15N单链=1∶7,说明DNA复制了3次,有2个DNA是15N-14N,中带,有6个都是15N-15N的DNA,重带,离心后得到两条条带,B正确;DNA复制的第一步是使两条双链打开,连接两条链的化学键是氢键,所以解开DNA双螺旋的实质是破坏核苷酸之间的氢键,C错误;由于14N单链∶15N单链=1∶7,说明DNA复制了3次,可推知该细菌的细胞周期大约为24÷3=8 h,D错误。14.C X层是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的DNA,①错误;W层有14条链,只含15N,②正确;W层有14条链,Z层有2条链,故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7∶1,③错误;X层中含有两个DNA分子,Y层含有6个DNA分子,故X层的氢键数是Y层的 1/3,④正确,故选C。15.D DNA复制时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A正确;不同DNA分子的A+T/G+C的值不同,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B正确;该DNA分子片段含有4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其复制3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23-1)×4=28个,C正确;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根据DNA复制的半保留特点进行计算,则子代中含15N的DNA单链占全部单链的比例为(23×2-1)÷(23×2)=15/16,D错误。16.B 亲代DNA中的磷元素全为31P,将该DNA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n次,共形成2n个DNA,其中有2个DNA的一条链只含32P、另一条链只含31P,每个DNA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1 000,另(2n-2)个DNA的两条链都只含32P,每个DNA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2 000,则子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亲代DNA增加了=1 000·,故选B。17.(1)6 (2)解旋酶 DNA聚合酶 细胞核、线粒体 线粒体 (3)C (4)甲DNA分子中C、G比例高,氢键数目多 (5)1/150 1/2解析:(1)由图2可知,4为含氮碱基,5为脱氧核糖,6为磷酸基团,只有6中含有P,因此若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该DNA,放射性出现在6中。(2)A处在解旋,需要使用解旋酶,破坏氢键;B处在合成子链DNA,需要使用DNA聚合酶促进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聚合成子链DNA;图1过程为DNA复制,在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中进行;线粒体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产生ATP,为DNA合成提供能量。(3)DNA两条链反向平行,且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另一条互补链为3'—CTATGG—5',即5'—GGTATC—3',故选C。(5)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只有一个DNA分子,且其两条链均被32P标记,噬菌体进行DNA复制时原料由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提供,且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因此含有32P的噬菌体有2个,占比为2/300=1/150;若图2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每代产生的DNA分子中都有一半异常,因此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比例是1/2。18.(1)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噬菌体 (2)细胞核、线粒体 解旋酶 G—C (3)两 碱基互补配对 a (4)同位素示踪(或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 1/4解析:(1)图甲中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胞嘧啶,④处的碱基为C,故全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是组成噬菌体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2)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可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但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洋葱根尖细胞能发生图乙过程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体内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解开双螺旋结构,催化⑨氢键断裂需要的酶是解旋酶。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含有3个氢键,氢键越多,DNA越稳定,因此如果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则G—C碱基对的比例越高。(3)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条链(两条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条亲代DNA链。D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C与G配对。DNA双链中A=T、G=C,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也是a。(4)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证明DNA复制方式的实验。将两条链均被15N标记的DNA分子置于不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由于DNA是半保留方式复制,第三代中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是2/23=1/4。6 / 6第三节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导学 聚焦 1.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DNA复制的过程。 2.阐明DNA复制的过程、特点和意义知识点(一)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1.探究DNA分子的复制过程2.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将大肠杆菌放入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代,则大肠杆菌的DNA都被同位素15N标记。( )(2)将细菌直接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使不同密度的DNA分离。( )(3)新合成的子代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是来自亲代的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 )(4)正常情况下,复制出的DNA分子与亲代DNA分子完全相同。( )(5)把中链DNA(15N/14N)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4N的DNA占25%。( )探讨 分析有关DNA复制方式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科学工作者关于DNA复制曾提出过三种假说: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如图1)。为研究DNA的复制方式,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细菌培养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进行了严谨的探究(如图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在进行实验前,针对3种假说的实验结果,进行了预期,请帮助他们补充完成下表:假说 预期结果a b c全保留复制 仅重带 重带+轻带半保留复制 仅重带弥散复制 仅重带 介于中带与轻带之间(2)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完成实验后,观察到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结果,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 复制。(3)如果将第2代(全中)DNA链的氢键断裂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这些DNA单链分布在试管中的什么位置?(4)若繁殖3代后取样,抽取DNA并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位于中带的DNA比例为多少?1.科学家在证明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过程中,也使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使用此方法的还有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等。2.本实验中使用的同位素为15N,与18O一样,没有放射性,不能利用检测放射性的方法对结果进行观测。1.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B.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C.b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5N-14N-DNAD.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2.(2024·东阳一中高一月考)下图表示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实验的部分过程,甲、乙为大肠杆菌液体培养基,在甲中培养若干代后离心,在乙中培养一代后离心,①②表示离心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的DNA仅含15N、②中的DNA仅含14NB.本实验需对大肠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C.根据图示结果无法确定DNA的复制方式D.大肠杆菌液体培养基中NH4Cl是唯一营养物质知识点(二) DNA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1.DNA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2.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DNA复制时,所用的原料是A、C、T、G四种碱基。( )(2)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DNA链上的脱氧核苷酸相连接。( )(3)在生物体内进行DNA复制时,即使没有酶的作用,两条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也会断开,使碱基暴露出来。( )(4)D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DNA分子中两条链均是新合成的。( )(5)DNA复制是以亲代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复制,复制时边解旋边复制。( )(6)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探讨 分析DNA复制过程和特点,提高推理能力1.如图为DNA分子复制的两个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酶1和酶2分别是什么酶?分别作用于图2中哪个部位?(2)图1中的a(子链)和c(母链)、b(母链)和d(子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有何关系?2.下图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示意图,据图分析:(1)图中有几个DNA的复制起点?它们开始的时间相同吗?(2)每个复制起点的延伸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3)DNA分子的复制是非常精确的,其原因有哪些?3.如果用15N标记DNA分子的两条链,让其在含有14N的环境中复制n次。结合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1)复制n次后,DNA分子总数、含有15N的DNA分子数、含14N的DNA分子数和只含14N的DNA分子数分别是多少?(2)复制n次后,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含14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分别是多少?(3)设亲代DNA分子中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m个,则:①经过n次复制,共需要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多少个?②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多少个?DNA复制的特点等归纳梳理1.(2024·舟山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为某DNA复制过程的部分图解,其中rep蛋白具有解旋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子链的延伸方向是3'→5',最终形成两个DNA分子完全相同B.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C.rep蛋白可破坏氢键,该DNA中G、C比例越高,氢键数量越多D.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2.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4个B.复制过程需要2.1×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4(1)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实验方法为: 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技术。实验结论:DNA的复制是以 的方式进行的。(2)DNA复制时,在 的作用下,两条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 断开,碱基暴露出来,形成了两条“模板链”(母链)。(3)DNA复制时,每一条母链按照 的原则,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核苷酸配对,鸟嘌呤与胞嘧啶核苷酸配对等。最后相邻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间形成 ,产生一条子链。这一过程还需要 的参与,同时DNA复制过程需要 。1.(2024·宁波镇海区高一月考)将某细菌(其氮均为14N)转入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取完成两次分裂的细菌,分离出其DNA进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离心后的条带分布于离心管的( )A.上部和中部 B.中部和下部C.下部 D.上部和下部2.(2024·嘉兴高一期中)DNA复制是在为细胞分裂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DNA复制仅发生在细胞核B.DNA复制时首先需要在解旋酶的催化下打开磷酸二酯键解旋C.DNA子链复制的方向均由5'向3'延伸D.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碱基序列完全一致3.(2024·绍兴高一期中)如图所示为DNA分子正常复制的片段,图中编号①~④表示DNA单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④的碱基序列相同B.③和④的碱基序列互补C.①链中A+C/G+T的值与②链中同项比值相同D.①链中G+T/A+C的值与④链中同项比值相同4.某双链DNA分子中共有含氮碱基1 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2∶5。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200个 B.400个C.600个 D.1 200个第三节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核心要点·巧突破】知识点(一)自主学习1. 同位素示踪技术 大肠杆菌 下 双链 上 中 半保留2.(1)√(2)× 提示:不能直接进行,需要提取DNA后才可以进行,一般都是需要“破碎”后提取。(3)√ (4)√ (5)√互动探究(1)重带+轻带 仅中带 中带+轻带 仅中带 (2)半保留(3)提示:重带和轻带。(4)提示:1/4。学以致用1.B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15N-15N-DNA位于重带,15N-14N-DNA位于中带,14N-14N-DNA位于轻带。因此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5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后得到的。2.C 甲中大肠杆菌只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①中的DNA只有15N/15N;甲中DNA转至含14N的培养基乙中培养一代,②中出现含15N/14N的DNA分子,A错误;实验中需要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条带的位置,B错误;①中的DNA只有15N/15N,离心后只有重带;甲中DNA转至含14N的培养基乙中培养一代,②中出现含15N/14N的DNA分子,离心后只有中带,则不可能是全保留复制,可能是半保留复制或弥散复制,C正确;微生物的培养需要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D错误。知识点(二)自主学习1. 亲代DNA 解旋酶 脱氧核苷酸 DNA聚合酶 碱基互补配对 遗传信息 连续2.(1)× (2)√(3)× 提示:在生物体内进行DNA复制时,必须有解旋酶才会使两条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4)×(5)× 提示: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同时开始复制。(6)√互动探究1.(1)提示:酶1是解旋酶,酶2是DNA聚合酶;酶1作用于f,酶2作用于e。(2)提示:a和c、b和d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2.(1)提示:有3个复制起点;各个起点开始的时间不同(最右边最早)。(2)提示:双向的。(3)提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3.(1)提示:2n个、2个、2n个、(2n-2)个。(2)提示:2n+1条、2条、(2n+1-2)条。(3)①提示:m·(2n-1)个。②提示:m·2n-1个。学以致用1.A DNA聚合酶只能识别模板链的3'端,因此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3',A错误;DNA复制时双螺旋解开,两条母链分别充当模板链,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B正确;rep蛋白具有解旋的功能,可破坏氢键,氢键有助于DNA结构稳定,G—C之间有3个氢键,A—T之间有2个氢键,因此G、C比例越高,氢键数量越多,DNA分子越稳定,C正确;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2.D 根据题意分析,该DNA分子有5 000个碱基对,其中A占20%,则A=T=5 000×2×20%=2 000(个),G=C=5 000-2 000=3 000(个),所以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2 000×2+3 000×3=1.3×104(个),A正确;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23-1)×3 000=2.1×104(个),B正确;DNA经过3次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2∶(23×2-2)=1∶7,C正确;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2∶(23-2)=1∶3,D错误。【过程评价·勤检测】网络构建 (1)同位素示踪技术 半保留 (2)解旋酶 氢键 (3)碱基互补配对 磷酸二酯键 DNA聚合酶 能量课堂演练1.B 已知将某细菌(其氮均为14N)转入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两次分裂后,分离出的DNA中有两个DNA含15N-14N,位于离心管中部,两个DNA含15N-15N,位于离心管下部。2.C 真核细胞的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会发生DNA复制,A错误;DNA复制是以解开的DNA两条链分别为模板进行复制的,因此,DNA复制时首先需要在解旋酶的催化下打开氢键,B错误;DNA子链复制的方向相同,均是由5'向3'延伸,C正确;新合成的两条子链表现为互补关系,因此,二者的碱基序列不同,D错误。3.C ①和④均可以和②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则二者碱基序列相同,A正确;①和④的碱基序列相同,①和③碱基互补配对,则③和④的碱基序列互补,B正确;①链中A+C/G+T的值与②链中同项比值互为倒数,C错误;①和④的碱基序列相同,则①链中G+T/A+C的值与④链中同项比值相同,D正确。4.C 双链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上(A+T)∶(C+G)=2∶5,则整个双链DNA分子中(A+T)∶(C+G)=2∶5,而双链DNA分子中共有碱基1 400个,所以A=T=2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22-1)×200=600(个)。7 / 7(共92张PPT)第三节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导学 聚焦 1.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DNA复制的过程。2.阐明DNA复制的过程、特点和意义核心要点·巧突破01过程评价·勤检测02课时训练·提素能03目录CONTENTS核心要点·巧突破01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知识点(一)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1. 探究DNA分子的复制过程2.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将大肠杆菌放入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代,则大肠杆菌的DNA都被同位素15N标记。 ( √ )(2)将细菌直接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使不同密度的DNA分离。( × )提示:不能直接进行,需要提取DNA后才可以进行,一般都是需要“破碎”后提取。(3)新合成的子代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是来自亲代的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 ( √ )√×√(4)正常情况下,复制出的DNA分子与亲代DNA分子完全相同。( √ )(5)把中链DNA(15N/14N)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4N的DNA占25%。 ( √ )√√探讨 分析有关DNA复制方式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科学工作者关于DNA复制曾提出过三种假说: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如图1)。为研究DNA的复制方式,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细菌培养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进行了严谨的探究(如图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在进行实验前,针对3种假说的实验结果,进行了预期,请帮助他们补充完成下表:假说 预期结果 a b c全保留复制 仅重带 重带+轻带半保留复制 仅重带 弥散复制 仅重带 介于中带与轻带之间重带+轻带仅中带中带+轻带仅中带(2)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完成实验后,观察到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结果,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 复制。半保留 (3)如果将第2代(全中)DNA链的氢键断裂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这些DNA单链分布在试管中的什么位置?提示:重带和轻带。(4)若繁殖3代后取样,抽取DNA并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位于中带的DNA比例为多少?提示:1/4。1. 科学家在证明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过程中,也使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使用此方法的还有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等。2. 本实验中使用的同位素为15N,与18O一样,没有放射性,不能利用检测放射性的方法对结果进行观测。1. 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B. 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C. b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5N-14N-DNAD. 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解析: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15N-15N-DNA位于重带,15N-14N-DNA位于中带,14N-14N-DNA位于轻带。因此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5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后得到的。2. (2024·东阳一中高一月考)如图表示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实验的部分过程,甲、乙为大肠杆菌液体培养基,在甲中培养若干代后离心,在乙中培养一代后离心,①②表示离心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中的DNA仅含15N、②中的DNA仅含14NB. 本实验需对大肠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C. 根据图示结果无法确定DNA的复制方式D. 大肠杆菌液体培养基中NH4Cl是唯一营养物质解析: 甲中大肠杆菌只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①中的DNA只有15N/15N;甲中DNA转至含14N的培养基乙中培养一代,②中出现含15N/14N的DNA分子,A错误;实验中需要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条带的位置,B错误;①中的DNA只有15N/15N,离心后只有重带;甲中DNA转至含14N的培养基乙中培养一代,②中出现含15N/14N的DNA分子,离心后只有中带,则不可能是全保留复制,可能是半保留复制或弥散复制,C正确;微生物的培养需要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D错误。知识点(二) DNA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1. DNA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2.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DNA复制时,所用的原料是A、C、T、G四种碱基。( × )(2)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DNA链上的脱氧核苷酸相连接。 ( √ )×√(3)在生物体内进行DNA复制时,即使没有酶的作用,两条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也会断开,使碱基暴露出来。( × )提示:在生物体内进行DNA复制时,必须有解旋酶才会使两条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4)D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DNA分子中两条链均是新合成的。 ( × )××(5)DNA复制是以亲代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复制,复制时边解旋边复制。 ( × )提示: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同时开始复制。(6)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 √ )×√探讨 分析DNA复制过程和特点,提高推理能力1. 如图为DNA分子复制的两个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酶1和酶2分别是什么酶?分别作用于图2中哪个部位?提示:酶1是解旋酶,酶2是DNA聚合酶;酶1作用于f,酶2作用于e。(2)图1中的a(子链)和c(母链)、b(母链)和d(子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有何关系?提示:a和c、b和d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2. 如图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示意图,据图分析:(1)图中有几个DNA的复制起点?它们开始的时间相同吗?提示:有3个复制起点;各个起点开始的时间不同(最右边最早)。(2)每个复制起点的延伸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提示:双向的。(3)DNA分子的复制是非常精确的,其原因有哪些?提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3. 如果用15N标记DNA分子的两条链,让其在含有14N的环境中复制n次。结合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1)复制n次后,DNA分子总数、含有15N的DNA分子数、含14N的DNA分子数和只含14N的DNA分子数分别是多少?提示:2n个、2个、2n个、(2n-2)个。(2)复制n次后,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含14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分别是多少?提示:2n+1条、2条、(2n+1-2)条。(3)设亲代DNA分子中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m个,则:①经过n次复制,共需要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多少个?提示:m·(2n-1)个。②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多少个?提示:m·2n-1个。DNA复制的特点等归纳梳理1. (2024·舟山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为某DNA复制过程的部分图解,其中rep蛋白具有解旋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中子链的延伸方向是3'→5',最终形成两个DNA分子完全相同B. 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C. rep蛋白可破坏氢键,该DNA中G、C比例越高,氢键数量越多D. 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解析: DNA聚合酶只能识别模板链的3'端,因此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3',A错误;DNA复制时双螺旋解开,两条母链分别充当模板链,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B正确;rep蛋白具有解旋的功能,可破坏氢键,氢键有助于DNA结构稳定,G—C之间有3个氢键,A—T之间有2个氢键,因此G、C比例越高,氢键数量越多,DNA分子越稳定,C正确;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2. 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4个B. 复制过程需要2.1×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 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D. 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4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该DNA分子有5 000个碱基对,其中A占20%,则A=T=5 000×2×20%=2 000(个),G=C=5 000-2000=3 000(个),所以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2 000×2+3 000×3=1.3×104(个),A正确;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23-1)×3 000=2.1×104(个),B正确;DNA经过3次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2∶(23×2-2)=1∶7,C正确;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2∶(23-2)=1∶3,D错误。过程评价·勤检测02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1)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实验方法为: 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技术。实验结论:DNA的复制是以 的方式进行的。同位素示踪技术 半保留 (2)DNA复制时,在 的作用下,两条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 断开,碱基暴露出来,形成了两条“模板链”(母链)。解旋酶 氢键 (3)DNA复制时,每一条母链按照 的原则,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核苷酸配对,鸟嘌呤与胞嘧啶核苷酸配对等。最后相邻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间形成 ,产生一条子链。这一过程还需要 的参与,同时DNA复制过程需要 。碱基互补配对 磷酸二酯键 DNA聚合酶 能量 1. (2024·宁波镇海区高一月考)将某细菌(其氮均为14N)转入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取完成两次分裂的细菌,分离出其DNA进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离心后的条带分布于离心管的( )A. 上部和中部 B. 中部和下部C. 下部 D. 上部和下部解析: 已知将某细菌(其氮均为14N)转入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两次分裂后,分离出的DNA中有两个DNA含15N-14N,位于离心管中部,两个DNA含15N-15N,位于离心管下部。2. (2024·嘉兴高一期中)DNA复制是在为细胞分裂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DNA复制仅发生在细胞核B. DNA复制时首先需要在解旋酶的催化下打开磷酸二酯键解旋C. DNA子链复制的方向均由5'向3'延伸D. 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碱基序列完全一致解析: 真核细胞的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会发生DNA复制,A错误;DNA复制是以解开的DNA两条链分别为模板进行复制的,因此,DNA复制时首先需要在解旋酶的催化下打开氢键,B错误;DNA子链复制的方向相同,均是由5'向3'延伸,C正确;新合成的两条子链表现为互补关系,因此,二者的碱基序列不同,D错误。3. (2024·绍兴高一期中)如图所示为DNA分子正常复制的片段,图中编号①~④表示DNA单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和④的碱基序列相同B. ③和④的碱基序列互补C. ①链中A+C/G+T的值与②链中同项比值相同D. ①链中G+T/A+C的值与④链中同项比值相同解析: ①和④均可以和②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则二者碱基序列相同,A正确;①和④的碱基序列相同,①和③碱基互补配对,则③和④的碱基序列互补,B正确;①链中A+C/G+T的值与②链中同项比值互为倒数,C错误;①和④的碱基序列相同,则①链中G+T/A+C的值与④链中同项比值相同,D正确。4. 某双链DNA分子中共有含氮碱基1 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2∶5。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 200个 B. 400个C. 600个 D. 1 200个解析: 双链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上(A+T)∶(C+G)=2∶5,则整个双链DNA分子中(A+T)∶(C+G)=2∶5,而双链DNA分子中共有碱基1 400个,所以A=T=2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22-1)×200=600(个)。课时训练·提素能03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知识点一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1. 将在含15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的某真核细胞转移到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并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亲代细胞经离心后,DNA位于试管的下层B. 细胞经一次分裂和离心后,DNA位于试管的中层C. 细胞经两次分裂和离心后,DNA位于试管的上层D. 该实验可以证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解析: 细胞经过两次分裂,DNA复制了两次,因为DNA的半保留复制,一半DNA只有14N标记,一半DNA一条链为14N标记,另一条链为15N标记,离心后,一半DNA位于试管的中层,另一半DNA位于上层,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 如图为科学家设计的DNA 合成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利用大肠杆菌来探究DNA 的复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获得试管①到试管③,细胞内的染色体复制了两次B. 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实验,提取DNA 更方便C. 试管③中含有14N 的DNA 占3/4D. 本实验是科学家对DNA 复制方式假设的验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大肠杆菌细胞内没有染色体,A 错误;噬菌体是寄生的,不能在培养液中繁殖,不能代替大肠杆菌进行实验,B 错误;试管③中含有14N 的DNA 占100%,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3. (2024·金华高一月考)“探究DNA的复制过程”实验中,科学家设计了以NH4Cl为氮源培养大肠杆菌的同位素示踪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可先将大肠杆菌放入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B. 15N-15N-DNA、15N-14N-DNA、14N-14N-DNA的密度各不相同C. 可对每一代大肠杆菌直接做密度梯度离心,无需破碎细胞处理D. 分析子一代与子二代的离心结果可得出DNA分子的复制方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DNA分子的元素组成包括C、H、O、N、P,可将大肠杆菌放入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获得双链被15N标记的DNA分子,A正确;离心后15N-15N-DNA为重密度带、15N-14N-DNA为中密度带、14N-14N-DNA为轻密度带,故三者的密度各不相同,B正确;需要将每一代大肠杆菌破碎,释放出DNA分子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会出现密度带,C错误;子一代均为中密度带,子二代为1/2中密度带、1/2轻密度带,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4. (2024·温州高一期中)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的DNA都含有15N,然后再移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提取其子代的DNA进行分离,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运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B. 第一次分裂结束的子代DNA分离后若为②,可以排除全保留复制的假说C. 第二次分裂结束的子代DNA分离后应呈现为①D. 第三次分裂结束的子代DNA分离后呈现为③,位于14N-14N区段的DNA比例增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14N和15N没有放射性,因此该实验没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A错误;若为全保留复制,则第一次分裂结束的子代DNA中,一个DNA两条链均为15N,一个DNA的两条链均为14N,离心后应分布在轻带和重带,因此若第一次分裂结束的子代DNA分离后为②,则可以排除全保留复制的假说,B正确;若为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代DNA应一条链为15N,一条链为14N,第二次复制形成的DNA中两个DNA的一条为15N,一条链为14N,另外两个DNA两条链都是14N,离心后应分布在中带和轻带,因此第二次分裂结束的子代DNA分离后应呈现为①,C正确;第三次分裂结束的子代DNA为8个,只有两个DNA的一条链为15N,一条链为14N,其余6个DNA的两条链均为14N,因此离心后分布在轻带和中带,且轻带比例大,故分离后呈现为③,位于14N-14N区段的DNA比例增大,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 (2024·永嘉一中高一月考)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后,有科学家关于DNA的复制方式提出了三种假说,即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过程如图1所示。他们根据三种假说,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到的技术方法有 (回答出两种)。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有 (回答出两点)。解析: 由图2可知,证明DNA的复制方式实验使用到的技术方法有同位素示踪技术、密度梯度离心技术。由于大肠杆菌繁殖速度快,遗传物质只有DNA分子、无染色体结构、易提取,因此常用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同位素示踪技术、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繁殖速度快、遗传物质只有DNA分子、无染色体结构、易提取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将DNA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含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提取DNA后进行离心,若离心管中出现一轻一重两条带,则DNA的复制方式是 ,而实际结果是只有一条中带,由此可以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全保留复制 半保留复制或弥散复制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科学家推测DNA复制的方式有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三种方式。将DNA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含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提取DNA后进行离心,若离心管中出现一轻一重两条带,则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而实际结果是只有一条中带,由此可以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或弥散复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3)为了进一步确定DNA的复制方式,需要让子一代的大肠杆菌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再繁殖一代,当离心管中出现 带时,可确定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解析: 让子一代的大肠杆菌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再繁殖一代,当离心管中出现一中一轻两条带时则排除弥散复制,同时确定为半保留复制。一条中带、一条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知识点二 DNA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6. 如图所示为某真核细胞中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酶①和酶②均作用于氢键B. 该过程的模板链是a、b链C. 该过程可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D. 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解析: 酶①作用于氢键,酶②作用于磷酸二酯键,A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2024·温州高一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7~8小题。 在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只能使4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在核苷酸链游离的3'碳原子的羟基上,故DNA复制方向是按5'→3'进行的。由于DNA的两条链都能作为模板复制,因此是双向复制。在3'→5'模板链上沿着3'→5'方向DNA可以连续的复制,其速度较快,完成复制较早称为前导链。以5'→3'DNA链为模板合成3'→5'互补链,由于不能按3'→5'方向进行,必然要按5'→3'方向先合成一系列较短的DNA片段称为冈崎片段,然后在DNA连接酶作用下将众多的冈崎片段连接完成单链。该复制过程较为复杂,完成复制较晚,此链称为后随链。总而言之,DNA的复制过程是一条链为连续复制,而后随链是从5'→3'方向以冈崎片段不连续方式合成的。因此称为半不连续复制。7.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的复制是双向的,这和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有一定的关系B. DNA复制的时候需要四种碱基作为原料C. DNA复制的时候所需要的酶只有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D. DNA的前导链和后随链的核苷酸序列相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由于DNA两条链反向平行,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且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5'→3',因此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也相反,表现为双向复制,A正确;DNA在复制的时候,需要四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B错误;DNA复制的时候所需要的酶除了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外,还有解旋酶,C错误;DNA的前导链和后随链都是以各自的母链为模板合成的子链,则前导链和后随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8.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特点,错误的是( )A. 科学家在研究DNA复制时使用了同位素15N标记以及密度梯度离心技术B. DNA的半保留复制使得新合成的子代DNA中含有亲代DNA的一条链C. 由冈崎片段连接形成的单链符合卡伽夫法则D. DNA的半不连续复制的原因之一是DNA聚合酶的催化方向只能是5'→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探究DNA的复制方式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用15N标记,A正确;DNA的半保留复制是指以母链为模板合成子链,形成的新的DNA分子中含有一条母链,含有一条子链,B正确;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含量符合卡伽夫法则,即C=G、A=T,由冈崎片段连接形成的单链不符合卡伽夫法则,C错误;DNA的半不连续复制的原因之一是DNA聚合酶的催化方向只能是5'→3',还因为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9. (2024·绍兴高一期中)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酶①能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B. 图中可体现出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C. 复制完成后,甲、乙两个DNA分子携带着相同的遗传信息D. 若该DNA分子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A有200个,则复制过程共需要C 300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酶①作用于DNA的两条母链之间,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为解旋酶,A正确;新形成的甲、乙两个DNA分子中均含有一条DNA母链,为半保留复制,从图中也可看出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B正确;DNA以两条母链为模板,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复制能够准确进行,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携带着相同的遗传信息,C正确;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复制前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A=200个,则C=800个,复制一次所需要的胞嘧啶为(2-1)×800=800个,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0. (2024·杭州滨江区高一月考)玉米条纹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如图为该病毒DNA在玉米细胞内的复制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复制时A与U、G与C进行配对B. 复制时以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C. 形成子代DNA时亲代DNA边解旋边复制D. 新合成的互补链是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DNA复制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和T配对,C和G配对,A错误;DNA复制时,以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正确;由于亲代DNA分子为单链,所以不需要解旋,C错误;新合成的互补链与亲本碱基序列不同,不是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 (2021·浙江6月选考14题)含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其中一条链的A+T占40%,它的互补链中G与T分别占22%和18%,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数量为( )A. 240个 B. 180个C. 114个 D. 90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双链DNA分子共含有100个碱基对,A与T之和占其中一条链碱基的40%,则这条链A+T=100×40%=40个,G+C=60个,根据卡伽夫法则可知,另一条链同样A+T=40个,G+C=60个,由G=C可知,该DNA双链中G=C=60个。如果连续复制2次,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数量为(22-1)×60=180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 如图表示真核细胞DNA的复制过程,其中有3个复制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NA复制以两条链为模板,但两条链延伸的方向不同B. 解开DNA双螺旋结构需要细胞内ATP与解旋酶的参与C. 子链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催化碱基间氢键的形成D. 图示复制方式可加快DNA的复制,但各起点可能不是同时开始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DNA复制以两条链为模板,但两条链延伸的方向相反,A正确;解开双螺旋即破坏氢键,需要能量,由ATP提供,同时需要解旋酶参与,B正确;DNA聚合酶催化的是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不是氢键,C错误;图示是真核生物的多起点复制,可加快DNA的复制过程,从各起点的螺旋解开的程度来看,各起点可能不是同时开始的,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3. (2024·宁波高一期中)研究人员将1个含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将DNA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试管中出现两种条带(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 根据条带的数目和位置可以确定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 若直接将子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也能得到两条条带C. 解旋酶解开DNA双螺旋的实质是破坏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 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且可推知该大肠杆菌的细胞周期大约为6 h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由于DNA是解开了双螺旋,变成单链后进行的密度梯度离心,所以根据条带的数目和位置只能判断DNA单链的标记情况,无法判断 DNA的复制方式,A错误;将DNA被14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5N培养基中培养,因合成DNA的原料中含15N,所以新合成的DNA链均含15N,由于14N单链∶15N单链=1∶7,说明DNA复制了3次,有2个DNA是15N-14N,中带,有6个都是15N-15N的DNA,重带,离心后得到两条条带,B正确;DNA复制的第一步是使两条双链打开,连接两条链的化学键是氢键,所以解开DNA双螺旋的实质是破坏核苷酸之间的氢键,C错误;由于14N单链∶15N单链=1∶7,说明DNA复制了3次,可推知该细菌的细胞周期大约为24÷3=8 h,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4. (2024·安吉一中高一月考)某DNA分子用14N标记后,再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1;然后解旋成单链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2。则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X层全部是只含14N的DNA ②W层全部是只含15N的DNA单链 ③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3∶1 ④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A. ②③ B. ①③C. ②④ D. ②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X层是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的DNA,①错误;W层有14条链,只含15N,②正确;W层有14条链,Z层有2条链,故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7∶1,③错误;X层中含有两个DNA分子,Y层含有6个DNA分子,故X层的氢键数是Y层的 1/3,④正确,故选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5. (2024·绍兴上虞区高一期中)如图为某DNA分子部分片段平面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NA复制时是边解旋边复制B. 该DNA分子(A+T)/(G+C)的值可体现其特异性C. 该DNA片段复制3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8个D. 将该DNA放在氮源只为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7/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DNA复制时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A正确;不同DNA分子的A+T/G+C的值不同,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B正确;该DNA分子片段含有4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其复制3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23-1)×4=28个,C正确;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根据DNA复制的半保留特点进行计算,则子代中含15N的DNA单链占全部单链的比例为(23×2-1)÷(23×2)=15/16,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6. 假如某一含31P的DNA中含有1 000个碱基对,将该DNA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n次,则子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 )A. 1 000C. 2 00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亲代DNA中的磷元素全为31P,将该DNA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n次,共形成2n个DNA,其中有2个DNA的一条链只含32P、另一条链只含31P,每个DNA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1 000,另(2n-2)个DNA的两条链都只含32P,每个DNA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2 000,则子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亲代DNA增加了 =1000· ,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7. (2024·舟山普陀区高一月考)如图1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图1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2所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若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该DNA,则在图2的结构4、5、6中 (填数字)将出现较高的放射性。6 解析: 由图2可知,4为含氮碱基,5为脱氧核糖,6为磷酸基团,只有6中含有P,因此若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该DNA,放射性出现在6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图1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则A、B分别是 和 。图1过程在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是 ,此过程所需的能量主要是在细胞的 (填结构名称)中产生的。解旋酶 DNA聚合酶 细胞核、线粒体 线粒体 解析: A处在解旋,需要使用解旋酶,破坏氢键;B处在合成子链DNA,需要使用DNA聚合酶促进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聚合成子链DNA;图1过程为DNA复制,在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中进行;线粒体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产生ATP,为DNA合成提供能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3)上述结构模式图中,若一条DNA单链片段的序列是5'—GATACC—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 (填字母)。A. 5'—CTATGG—3' B. 5'—GATACC—3'C. 5'—GGTATC—3' D. 5'—CCATAG—3'C 解析: DNA两条链反向平行,且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另一条互补链为3'—CTATGG—5',即5'—GGTATC—3',故选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4)DNA分子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加热能破坏图2中9处氢键而打开双链,现在有两条等长的DNA分子甲和乙,经测定发现甲DNA分子热稳定性较高,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甲DNA分子中C、G比例高,氢键数目多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若用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 (用分数表示)。若图2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比例是 (用分数表示)。1/150 1/2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 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只有一个DNA分子,且其两条链均被32P标记,噬菌体进行DNA复制时原料由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提供,且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因此含有32P的噬菌体有2个,占比为2/300=1/150;若图2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每代产生的DNA分子中都有一半异常,因此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比例是1/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8. (2024·兰溪一中高一月考)如图表示某种真核生物DNA片段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图甲中④的全称是 ,它是组成 (填“噬菌体”或“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解析: 图甲中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胞嘧啶,④处的碱基为C,故全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是组成噬菌体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噬菌体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洋葱根尖细胞能发生图乙过程的场所有 。体内DNA复制时,催化图甲中⑨断裂需要的酶是 ,如果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则 (填“G—C”或“A—T”)碱基对的比例越高。细胞核、线粒体 解旋酶 G—C 解析: 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可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但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洋葱根尖细胞能发生图乙过程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体内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解开双螺旋结构,催化⑨氢键断裂需要的酶是解旋酶。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含有3个氢键,氢键越多,DNA越稳定,因此如果DNA耐高温的能力越强,则G—C碱基对的比例越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3)DNA复制时是以DNA分子的 条链为模板进行的,DNA复制遵循 原则。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两 碱基互补配对 a 解析: 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条链(两条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条亲代DNA链。D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C与G配对。DNA双链中A=T、G=C,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也是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4)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 技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将两条链均被15N标记的DNA分子置于不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第三代中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是 。同位素示踪(或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 1/4 解析: 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证明DNA复制方式的实验。将两条链均被15N标记的DNA分子置于不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由于DNA是半保留方式复制,第三代中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是2/23=1/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节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docx 第三节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pptx 第三节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