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拓展性微专题(六) 种群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题型一 根据基因型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1)常染色体遗传:设定A%、a%分别表示基因A和a的频率,AA、Aa、aa分别表示AA、Aa、aa三种基因型个体数,则:A%= ×100%a%= ×100%(2)伴X染色体遗传:设定XB%、Xb%分别表示基因XB和Xb的频率,XBXB、XBXb、XbXb、XBY、XbY分别表示XBXB、XBXb、XbXb、XBY、XbY五种基因型个体数,则:XB%= ×100%Xb%= ×100%【典例1】 (2024·宁波海曙区高一月考)某种群中有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其中AA、Aa所占比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第36个月时基因a在种群中的频率为( )A. 0.2 B. 0.3C. 0.4 D. 0.6解析: 第36个月时Aa基因型频率为0.4,AA为0.2,aa为0.4,则a基因频率为0.4+0.4×1/2=0.6,D正确。【典例2】 在男女学生比例均等的某校学生中,有红绿色盲患者占4.5%,且全为男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占7%,在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约为( )A. 11.5% B. 7.7%C. 8% D. 4.54%解析: 假设该学校男女各有100人,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XaY有9人,XAY有91人,XAXa有14人,XAXA有86人。色盲基因频率=色盲基因个数/(色盲基因个数+其等位基因个数)×100%,所以色盲基因频率为(9+14)/(9+91+14×2+86×2)×100%≈7.7%,A、C、D错误。题型二 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1)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 Aa的基因型频率;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 Aa的基因型频率。(2)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将基因型频率中的百分号去掉,转化为基因型的个数,然后按照基因型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在雌、雄个体数相等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2/3(2×某种基因雌性纯合子频率+雌性杂合子频率+雄性该基因型频率)。【典例3】 (2024·湖州南浔区高一月考)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5%。该种群中的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为( )A. 55%、45% B. 75%、25%C. 50%、50% D. 30%、70%解析: 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5%。则A的基因频率为:25%(AA)+1/2×60%(Aa)=55%,a的基因频率为:15%(AA)+1/2×60%(Aa)=45%,A正确。【典例4】 据调查,某校学生中某性状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群体中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 92%、8% B. 8%、92%C. 78%、22% D. 36%、64%解析: 依据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某基因的频率=某基因总数÷全部等位基因的总数。由于B、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而每个女性体内有2条X染色体,每个男性体内只有1条X染色体,因此XB基因频率=(42.32%×2+7.36%×1+46%)÷(42.32%×2+7.36%×2+0.32%×2+46%×1+4%×1)=92%;又因为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所以Xb基因频率=1-92%=8%。题型三 利用遗传平衡公式,求基因型频率(1)常染色体遗传:设定p、q分别表示基因A和a的频率,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则:基因型AA的频率为p2,基因型Aa的频率为2pq,基因型aa的频率为q2。(2)伴X染色体遗传:设XB的频率为p,Xb的频率为q,在雄性群体中、雌性群体中和整个种群中,XB、Xb的基因频率都是p、q,且p+q=1。雄性群体中,XBY的频率=XB的频率=p,XbY的频率=Xb的频率=q;雌性群体中,XBXB的频率=p2,XbXb=q2,XBXb=2pq。由于雌雄数目相等,整个群体中的某基因型频率是雌(雄)性中该基因型频率的1/2。(3)自交与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分析①某种群的所有个体自交,若没有进行选择,则自交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会改变,并且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降低,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升高。②某种群的所有个体随机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改变。【典例5】 已知某种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25%,aa基因型频率为39%,则该种群的个体自交一代后,基因型AA的频率为( )A. 50% B. 34%C. 25% D. 61%解析: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各基因型的比例,求该种群自交一代后,某基因型或某基因的频率时,不能用遗传平衡定律,要先计算出当代各种基因型的频率,再在自交后代中统计出各种基因型的频率。由于AA=25%,aa=39%,可知Aa=1-25%-39%=36%。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在整个后代中的频率仍为25%,aa个体的自交后代为aa,在整个后代中的频率仍为39%,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1/4,因此占整个后代的比例为36%×1/4=9%。故该群体的个体自交一代,基因型AA的频率为25%+9%=34%。【典例6】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为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 43% B. 48%C. 52% D. 57%解析: 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为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则基因型为VV的果蝇数量为20 000×15%=3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数量为20 000×55%=11 000(只)。由于从岛外入侵了基因型为VV的果蝇2 000只,现有基因型为VV的果蝇数量为3 000+2 000=5 000(只)。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公式: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基因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100%,计算出V的基因频率=V基因总数/V和v基因总数×100%=(5 000×2+11 000)/(20 000×2+2 000×2)≈48%。根据种群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频率不变,得出F1中V的基因频率与其亲代相同,也约为48%。1. 在某一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得某种性状的基因型为DD、Dd、dd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10%、85%、5%,但是由于某种环境的变化,基因型为dd的个体被逐渐淘汰。在这个种群中,D、d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 55.3%,44.7% B. 52.5%,47.5%C. 47.5%,52.5% D. 55%,45%解析: 因为基因型为dd的个体被逐渐淘汰,因此,种群中DD、Dd的个体所占比例变为 、 ,因此D的基因频率为 +× ≈55.3%,d的基因频率为 × ≈44.7%。2. (2022·海南高考15题)匍匐鸡是一种矮型鸡,匍匐性状基因(A)对野生性状基因(a)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某鸡群中野生型个体占20%,匍匐型个体占80%,随机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F1中匍匐型个体的比例为12/25B. 与F1相比,F2中A基因频率较高C. F2中野生型个体的比例为25/49D. F2中a基因频率为7/9解析: 依题意,A基因纯合致死,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现为匍匐性状,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现为野生性状。亲本基因型及比例为aa=20%、Aa=80%,则A基因频率=40%、a基因频率=60%,随机交配的F1中AA=16%、Aa=48%、aa=36%,其中AA个体死亡,则存活的F1中匍匐型个体(Aa)的比例为4/7,野生型个体(aa)的比例为3/7,A错误;由上述分析可推知,F1中A基因频率=2/7、a基因频率=5/7,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2中,AA=4/49(死亡)、Aa=20/49、aa=25/49,则存活的F2中匍匐型个体(Aa)的比例为4/9,野生型个体(aa)的比例为5/9,可计算F2中A基因频率=2/9、a基因频率=7/9,与F1相比,F2中A基因频率较低,B、C错误,D正确。3. 某地区男性中的红绿色盲占8%,若此地区红绿色盲的遗传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下列有关该病在此地发病情况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 女性色盲的概率为0.64%B. 女性携带者的概率为14.72%C. 男性携带者的概率比女性的高D. 男性中正常的概率为92%解析: 已知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对男性(XY)而言,每个男性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含有致病基因就为患者,不含则为正常个体,无携带者。若男性中B、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p、q,则p+q=1。据题意可知:q=0.08,可求得p=0.92。男性的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因此,在女性中B的基因频率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92和0.08。故女性色盲(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0.082=0.006 4,即0.64%,女性携带者(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2×0.92×0.08=0.147 2,即14.72%。4.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解析: 根据遗传平衡定律,满足一定条件的种群中,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基因A的频率为p,基因a的频率为q,则p+q=1,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p2、2pq、q2。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关系满足(p+q)2=p2+2pq+q2,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发病率与性别无关。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应为aa的基因型频率,即q2,A错误;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应为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之和,即p2+2pq,B错误;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发病率与性别有关,女性的发病率计算方法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情况相同,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的发病率为p2+2pq,C错误;因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故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的发病率为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正确。5. (2024·东阳一中高一月考)在某人工建构的果蝇种群中,有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Y、aaXBY、AAXbY的个体,且各基因型个体的数量相等,若该种群自由交配一代(配子及子代生活力均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亲代和子代中A基因频率均为60%,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36%B. 亲代和子代中B基因频率均为60%,子代中XBXb基因型频率为50%C. 子代中雌雄个体数量基本相等,雌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D. 由于没有发生突变和自然选择,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解析: 亲代中AA∶aa=3∶2,则A的基因频率为60%;亲代雌性个体产生的含有A和a的两种雌配子各占1/2,雄性个体产生的含有A和a基因的两种雄配子分别占2/3和1/3,则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1/2)×(2/3)=1/3,可得子代基因型比例为AA∶Aa∶aa=2∶3∶1,则A基因频率为58.3%,A错误;亲代中B基因频率为(2+2+1+1)/(2+2+1+1+1)=6/7,子代中XBXb基因型频率为1×1/3×1/2=1/6,可得子代基因型比例为XBXB∶XBXb∶XBY=2∶1∶3,则子代中B基因频率为8/9,B错误;亲代产生的雌配子有1/2AXB、1/2aXB,雄配子有1/6AXB、1/3AY、1/6aXB、1/6aY、1/6AXb,因此,子代中雌性纯合子AAXBXB的比例为(1/2)×(1/6)=1/12,aaXBXB的概率为(1/2)×(1/6)=1/12,共占1/6,则占雌性个体的比例为1/3,C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由以上分析可知,亲代和子代的基因频率不同,如亲代中A基因频率为60%,子代中A基因频率为58.3%,因此种群发生了进化,D错误。感 谢 观 看!拓展性微专题(六) 种群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题型一 根据基因型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1)常染色体遗传:设定A%、a%分别表示基因A和a的频率,AA、Aa、aa分别表示AA、Aa、aa三种基因型个体数,则:A%=×100%a%=×100%(2)伴X染色体遗传:设定XB%、Xb%分别表示基因XB和Xb的频率,XBXB、XBXb、XbXb、XBY、XbY分别表示XBXB、XBXb、XbXb、XBY、XbY五种基因型个体数,则:XB%=×100%Xb%=×100%【典例1】 (2024·宁波海曙区高一月考)某种群中有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其中AA、Aa所占比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第36个月时基因a在种群中的频率为( )A.0.2 B.0.3 C.0.4 D.0.6【典例2】 在男女学生比例均等的某校学生中,有红绿色盲患者占4.5%,且全为男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占7%,在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约为( )A.11.5% B.7.7% C.8% D.4.54%题型二 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1)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2)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将基因型频率中的百分号去掉,转化为基因型的个数,然后按照基因型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在雌、雄个体数相等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2/3(2×某种基因雌性纯合子频率+雌性杂合子频率+雄性该基因型频率)。【典例3】 (2024·湖州南浔区高一月考)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5%。该种群中的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为( )A.55%、45% B.75%、25%C.50%、50% D.30%、70%【典例4】 据调查,某校学生中某性状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群体中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92%、8% B.8%、92%C.78%、22% D.36%、64%题型三 利用遗传平衡公式,求基因型频率(1)常染色体遗传:设定p、q分别表示基因A和a的频率,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则:基因型AA的频率为p2,基因型Aa的频率为2pq,基因型aa的频率为q2。(2)伴X染色体遗传:设XB的频率为p,Xb的频率为q,在雄性群体中、雌性群体中和整个种群中,XB、Xb的基因频率都是p、q,且p+q=1。雄性群体中,XBY的频率=XB的频率=p,XbY的频率=Xb的频率=q;雌性群体中,XBXB的频率=p2,XbXb=q2,XBXb=2pq。由于雌雄数目相等,整个群体中的某基因型频率是雌(雄)性中该基因型频率的1/2。(3)自交与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分析①某种群的所有个体自交,若没有进行选择,则自交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会改变,并且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降低,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升高。②某种群的所有个体随机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改变。【典例5】 已知某种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25%,aa基因型频率为39%,则该种群的个体自交一代后,基因型AA的频率为( )A.50% B.34%C.25% D.61%【典例6】 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为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48%C.52% D.57%1.在某一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得某种性状的基因型为DD、Dd、dd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10%、85%、5%,但是由于某种环境的变化,基因型为dd的个体被逐渐淘汰。在这个种群中,D、d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55.3%,44.7% B.52.5%,47.5%C.47.5%,52.5% D.55%,45%2.(2022·海南高考15题)匍匐鸡是一种矮型鸡,匍匐性状基因(A)对野生性状基因(a)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某鸡群中野生型个体占20%,匍匐型个体占80%,随机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F1中匍匐型个体的比例为12/25B.与F1相比,F2中A基因频率较高C.F2中野生型个体的比例为25/49D.F2中a基因频率为7/93.某地区男性中的红绿色盲占8%,若此地区红绿色盲的遗传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下列有关该病在此地发病情况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女性色盲的概率为0.64%B.女性携带者的概率为14.72%C.男性携带者的概率比女性的高D.男性中正常的概率为92%4.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5.(2024·东阳一中高一月考)在某人工建构的果蝇种群中,有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Y、aaXBY、AAXbY的个体,且各基因型个体的数量相等,若该种群自由交配一代(配子及子代生活力均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代和子代中A基因频率均为60%,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36%B.亲代和子代中B基因频率均为60%,子代中XBXb基因型频率为50%C.子代中雌雄个体数量基本相等,雌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D.由于没有发生突变和自然选择,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拓展性微专题(六) 种群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典例1】 D 第36个月时Aa基因型频率为0.4,AA为0.2,aa为0.4,则a基因频率为0.4+0.4×1/2=0.6,D正确。【典例2】 B 假设该学校男女各有100人,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XaY有9人,XAY有91人,XAXa有14人,XAXA有86人。色盲基因频率=色盲基因个数/(色盲基因个数+其等位基因个数)×100%,所以色盲基因频率为(9+14)/(9+91+14×2+86×2)×100%≈7.7%,A、C、D错误。【典例3】 A 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5%。则A的基因频率为:25%(AA)+1/2×60%(Aa)=55%,a的基因频率为:15%(AA)+1/2×60%(Aa)=45%,A正确。【典例4】 A 依据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某基因的频率=某基因总数÷全部等位基因的总数。由于B、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而每个女性体内有2条X染色体,每个男性体内只有1条X染色体,因此XB基因频率=(42.32%×2+7.36%×1+46%)÷(42.32%×2+7.36%×2+0.32%×2+46%×1+4%×1)=92%;又因为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所以Xb基因频率=1-92%=8%。【典例5】 B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各基因型的比例,求该种群自交一代后,某基因型或某基因的频率时,不能用遗传平衡定律,要先计算出当代各种基因型的频率,再在自交后代中统计出各种基因型的频率。由于AA=25%,aa=39%,可知Aa=1-25%-39%=36%。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在整个后代中的频率仍为25%,aa个体的自交后代为aa,在整个后代中的频率仍为39%,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1/4,因此占整个后代的比例为36%×1/4=9%。故该群体的个体自交一代,基因型AA的频率为25%+9%=34%。【典例6】 B 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为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则基因型为VV的果蝇数量为20 000×15%=3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数量为20 000×55%=11 000(只)。由于从岛外入侵了基因型为VV的果蝇2 000只,现有基因型为VV的果蝇数量为3 000+2 000=5 000(只)。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公式: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基因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100%,计算出V的基因频率=V基因总数/V和v基因总数×100%=(5 000×2+11 000)/(20 000×2+2 000×2)≈48%。根据种群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频率不变,得出F1中V的基因频率与其亲代相同,也约为48%。针对训练1.A 因为基因型为dd的个体被逐渐淘汰,因此,种群中DD、Dd的个体所占比例变为、,因此D的基因频率为+×≈55.3%,d的基因频率为×≈44.7%。2.D 依题意,A基因纯合致死,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现为匍匐性状,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现为野生性状。亲本基因型及比例为aa=20%、Aa=80%,则A基因频率=40%、a基因频率=60%,随机交配的F1中AA=16%、Aa=48%、aa=36%,其中AA个体死亡,则存活的F1中匍匐型个体(Aa)的比例为4/7,野生型个体(aa)的比例为3/7,A错误;由上述分析可推知,F1中A基因频率=2/7、a基因频率=5/7,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2中,AA=4/49(死亡)、Aa=20/49、aa=25/49,则存活的F2中匍匐型个体(Aa)的比例为4/9,野生型个体(aa)的比例为5/9,可计算F2中A基因频率=2/9、a基因频率=7/9,与F1相比,F2中A基因频率较低,B、C错误,D正确。3.C 已知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对男性(XY)而言,每个男性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含有致病基因就为患者,不含则为正常个体,无携带者。若男性中B、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p、q,则p+q=1。据题意可知:q=0.08,可求得p=0.92。男性的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因此,在女性中B的基因频率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92和0.08。故女性色盲(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0.082=0.006 4,即0.64%,女性携带者(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2×0.92×0.08=0.147 2,即14.72%。4.D 根据遗传平衡定律,满足一定条件的种群中,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基因A的频率为p,基因a的频率为q,则p+q=1,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p2、2pq、q2。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关系满足(p+q)2=p2+2pq+q2,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发病率与性别无关。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应为aa的基因型频率,即q2,A错误;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应为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之和,即p2+2pq,B错误;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发病率与性别有关,女性的发病率计算方法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情况相同,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的发病率为p2+2pq,C错误;因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故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的发病率为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正确。5.C 亲代中AA∶aa=3∶2,则A的基因频率为60%;亲代雌性个体产生的含有A和a的两种雌配子各占1/2,雄性个体产生的含有A和a基因的两种雄配子分别占2/3和1/3,则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1/2)×(2/3)=1/3,可得子代基因型比例为AA∶Aa∶aa=2∶3∶1,则A基因频率为58.3%,A错误;亲代中B基因频率为(2+2+1+1)/(2+2+1+1+1)=6/7,子代中XBXb基因型频率为1×1/3×1/2=1/6,可得子代基因型比例为XBXB∶XBXb∶XBY=2∶1∶3,则子代中B基因频率为8/9,B错误;亲代产生的雌配子有1/2AXB、1/2aXB,雄配子有1/6AXB、1/3AY、1/6aXB、1/6aY、1/6AXb,因此,子代中雌性纯合子AAXBXB的比例为(1/2)×(1/6)=1/12,aaXBXB的概率为(1/2)×(1/6)=1/12,共占1/6,则占雌性个体的比例为1/3,C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由以上分析可知,亲代和子代的基因频率不同,如亲代中A基因频率为60%,子代中A基因频率为58.3%,因此种群发生了进化,D错误。2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拓展性微专题(六) 种群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docx 第二、三节 拓展性微专题(六) 种群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