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金山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九年级(上)10 月月考化学试卷
1.溶液的概念与形成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蔗糖溶解在水中,蔗糖是______(选填“溶质”或“溶剂”),生活中碘酒常用作消毒剂,其中溶剂是
______;蔗糖溶液静置一会后发现有固体析出,此时蔗糖溶液是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不同状态的物质分散在水中,形成不同的体系。若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用力振荡,此时形成溶液的是
______。
A.牛奶
B.黄泥水
C.冰水混合物
D.食盐水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固体,不能是液体或气体
C.20%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5
D.溶液中溶质只能有一种物质
(4)20℃时,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一定改变的是______。(不定项)
A.溶液的颜色
B.溶液的体积
C.溶液的状态
D.溶质的质量
2.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Ⅰ.【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Ⅱ.【查阅资料】
①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 吸)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 放)的水合过程。
②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为 0℃、沸点为 100℃。
Ⅲ.【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第 1页,共 6页
Ⅳ.【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在图 2 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 之前均
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 99℃。
Ⅴ.【实验结论】
(1)图 1 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 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______(填“升
高”或“降低”或“不变”)。
Ⅵ.【拓展实验】
(2)按照图 3 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 为 ,则 形管内的左边液面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
于”)右边液面;若 形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物质 为______(填序号)。

② 4 3
Ⅶ.【反思交流】
(3)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 吸______ 放(填
“>”或“<”或“=”),则溶液温度升高;若 吸与 放的相对大小与之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若 吸 = 放,
则溶液温度不变。
(4)在图 2 所示方案中,小张同学对实验现象很感兴趣,他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 ,又看到沸
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出现固体剩余后,再继续加固体,固体也不在继续溶解),再继续加入相
同质量的物质 ,就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为______。
3.“溶解”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物质的溶解性及溶解过程的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某兴趣小组开
展了一系列关于物质溶解情况与溶解过程中各物质量的探究活动。
(1)洗洁精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有______作用。
(2)日常生活中饮用的“雪碧”,属于碳酸型饮料。雪碧没有打开瓶盖前,该溶液是饱和溶液;打开瓶盖后,
看到______,请简述原因______;打开瓶盖后的溶液是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小宇为探究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颜色之间的关系,在室温下进行了以下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第 2页,共 6页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水的体积( ) 5 10 15
Ⅰ.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 0.5 无水硫酸铜,均完全溶解后,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填试管编号,下
同);溶液颜色最深的是______;由此可得出:相同温度下,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
______(选填“浅”或“深”)。
Ⅱ.试管②中的溶液是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能让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方
法是______。
A.降低温度,使其达到饱和 .温度不变,加入 10 水
C.温度不变,蒸发溶剂使其饱和 .温度不变,加入无水硫酸铜使其饱和
4. 和 4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溶解度/
4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1)50℃时, 的溶解度是______。
(2)如图是 和 4 的溶解度曲线,则 4 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填
“ ”或“ ”)。
(3)图中 点的含义是______。
(4) ℃时,若将饱和 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则下列各量保持不变的是______(不定项)。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 的溶解度
D.溶质质量分数
(5)若 中混有少量 ,提纯 选择______方法。(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6)20℃时,将 40 加入 50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
(7)现有质量分数为 2%的氯化钠溶液用于防治鱼类红线病,2%的含义为______。
5.下图是氯化钾、氯化铵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将 25 氯化钾固体加入 50 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至
0.1%)。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钾
第 3页,共 6页
B.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C.40℃时,配制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铵和氯化钾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依次为 1、 2、 3,则 1 < 2 <
3
D.10℃时,将硝酸钾、氯化铵和氯化钾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 30℃(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依次为 1、 2、 3,则 2 > 3 > 1
6.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时,有些会带有结晶水,比如胆矾晶体______(化学式)。
7.盐碱湖地区有“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生产经验,其中“碱”指碳酸钠,“盐”指氯化钠。碳酸钠、
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见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35.7 35.8 35.9 36.1 36.4 37.1 38.0
溶解度( )
2 3 7.0 12.5 21.5 39.7 49.0 46.0 43.9
(1)0℃时,碳酸钠固体的溶解度是______ ;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
(2)解释“冬天捞碱”现象的原因:______。
(3)某 40.0 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进一步提纯碳酸钠。进行如下实验:
第 4页,共 6页
①步骤 3 中操作 的名称是______;
②步骤 1 加入:100 80℃的水的目的是______;
③冷却至 0℃,剩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
④步骤 2 的操作是______,目的是______。
8.某注射液含葡萄糖( 6 12 6)和氯化钠,可补充患者所需的糖分等,其标签如图所示。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规格:
100 毫升/袋
质量分数:葡萄糖 5%
氯化钠 0.9%
(1)葡萄糖属于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葡萄糖中 、 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12、 1);
我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制得葡萄糖,该过程属于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医生建议小明每日氯化钠摄入量不超过 6 ,小明已从其他饮食中摄入了 4.2 氯化钠,若因身体原因需
要注射该注射液(密度约为 lg/ 3),则小明最多还可注射______袋。
(3)实验室模拟配制 100 该注射液,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称取______ 氯化钠于 200 烧杯中,再
______,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转移至细口瓶。
(4)生活中常用 0.9%氯化钠溶液(即生理盐水)装入洗鼻器中进行洗鼻以缓解不适,婴幼儿因鼻黏膜娇嫩常用
0.5%氯化钠溶液进行洗鼻。若将市售 100 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 0.5%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______ 。
第 5页,共 6页
参考答案
1.溶质;酒精(或乙醇);饱和;



2.降低;
低于;②;
<;
加入的物质 不再溶解,溶液达到饱和,不再溶解放热
3.乳化;
气泡;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饱和;
Ⅰ、③;①;深;
Ⅱ、不饱和;
4.37.0 ;

℃时, 和 4 溶解度相等;

降温结晶;
68 ;
每 100 氯化钠溶液中含 2 氯化钠(答案不唯一)
5.28.6%;

6. 4 5 2
7.7.0; 2 3或碳酸钠;
冬天温度低,碳酸钠溶解度减小,结晶析出;
①过滤;②使碳酸钠充分溶解;③碳酸钠、氯化钠;④蒸发浓缩;提高碳酸钠浓度
8.纯净物;6:1;化学变化;
2;
0.9;加入 5 葡萄糖和适量水;
80
第 6页,共 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