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2024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2024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1-4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小华去买汉堡,一个汉堡12元,买4个汉堡。付了100元应找回( )元。
A.88 B.36 C.52
2.,□里应填( )
A.5 B.4 C.9
3.保护眼睛从小做起,看书时正确的做法是:眼睛和书本的距离约( )
A.30毫米 B.30厘米 C.30分米
4.一辆自行车868元,哥哥每月攒185元,至少需要攒( )个月才能买一辆自行车。
A.3 B.4 C.5
5.俐俐看到的是( )
A. B.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课桌高约7( )。妈妈指甲的宽度约为12( )。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民航客机每小时大约飞行900( )
7.填一填。
5千米=( )米 90厘米=( )分米
8000米=( )千米 200米+800米=( )米=( )千米
46厘米-3分米=( )厘米 2分米-8厘米=( )厘米
8.在括号里填上“>”“<”或“=”
55厘米( )5分米 1千米( )600米+400米 300毫米( )3米
9.小雨带了50元去超市购物,买了6盒酸奶,每盒8元。小雨还剩( )元。
10.500+(45-32)与500+45-32这两道算式运算顺序( ),结果( )(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11.莉莉是一名大学生,爸爸每月给她1800元的生活费。她每月花1500元。
(1)莉莉每月节余( )元。
(2)一部手机售价是1499元,至少( )个月节余的钱才够买这部手机。
12.看下面各题,把它写成一道综合算式:
①6×7=42,42-15=27; ( )
②15+9=24,24÷4=6; ( )
13.王阿姨买了一部4599元的手机,先付3000元,余下部分每月付500元,( )个月能全部付清。
14.小华从窗外看到的是哪幅图?在这幅图下面的括号里画“√”
( ) ( ) ( )
15.如图所示,房屋在小女孩的( )点钟方向,小女孩在大树的( )方向。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6.教室长约100米。( )
17.甲数比乙数多90,甲数是252,甲、乙两数的和是342。( )
18.3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这个数的3倍。( )
19.比6个9多7的数是61。( )
20.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 )
四、计算题。(21小题8分,22小题9分,23小题18分。共35分)
21.直接写出得数。
45÷9= 18÷3= 32÷4= 24-24÷8=
72÷8= 16÷4= 36÷9= (2+14)÷2=
22.用竖式计算。
970-905 500-235+417 182+273-161
23.脱式计算。
69+32÷4 78-6×4 (22+18)÷8
6×(61-57) (70-7)÷7 54÷(3+3)
五、解答题。(24小题6分,其余每小题5分。共31分)
24.看图列式计算。(注意:列综合式)
(1)
(2)
25.学校舞蹈队选了18个女生和14个男生排集体舞,排成4行,平均每行站多少人?
26.一艘客轮上原有316名乘客,到达了一个港口后,有124名乘客下船,115名乘客上船。现在客轮上有多少名乘客?
27.桐桐存了584元的压岁钱,如果从桐桐的压岁钱中拿出75元给亮亮,两人的压岁钱就同样多了。亮亮存了多少元压岁钱?
28.商场要运回800台冰箱,已经运回了两车。第一车运回了274台,第二车运回了266台,还剩下多少台冰箱没运回?
29.如图是甲城到丁城之间的航线示意图。
航程/千米
甲城—乙城 256
甲城—丙城 628
甲城—丁城 752
(1)乙城到丙城有多少千米?
(2)752-628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航程?算一算航程是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C
【分析】先求买汉堡的总价,付了100元,用100元减去汉堡总价就是找回的钱。
【详解】100-12×4
=100-48
=52(元)
付了100元应找回52元。
故答案为:C
2.B
【分析】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因此在这个算式中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乘法;反过来考虑,用结果72除以8得小括号的值,再用小括号的值减去5得到□的值。
【详解】由分析可得:
72÷8=9
9-5=4
(5+□)×8=72,□里应填4。
故答案为:B
3.B
【分析】生活中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食指宽大约1厘米;小学生张开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分米;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选择即可。
【详解】A.一本新华字典大约厚30毫米,距离太近;
B.二年级学生的一步大约长30厘米,距离合适;
C.教室的黑板大约长30分米,距离太远;
所以,看书时正确的做法是:眼睛和书本的距离约30厘米。
故答案为:B
4.C
【分析】根据题意,总金额为868元,每月攒185元,需计算需要几个月才能攒够。185连续加上185,看一共几个185相加够868,就是几个月。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85+185=370(元)
370+185=555(元)
555+185=740(元)
740+185=925(元)
925>868
一辆自行车868元,哥哥每月攒185元,至少需要攒5个月才能买一辆自行车。
故答案为:C
5.C
【分析】由图可知,俐俐站在水壶的上面,从上面看时,她可以看见水壶的盖子,把手和壶嘴。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得,俐俐可以看见水壶的盖子,把手和壶嘴,即俐俐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C
6.分米/dm 毫米/mm 千米/km
【分析】常用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等,1米的高度大约是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双手伸展开的长度,1分米大约是一拃的长度,1厘米大约是食指的宽度,1毫米大约为一枚两分硬币的厚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
【详解】课桌高1米不到,大约为几拃高,单位填分米合适,所以课桌高约7分米;妈妈指甲的宽度大约为1厘米,这里的数字是12,所以应该填毫米,妈妈指甲的宽度约为12毫米;客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比较长,应该用千米为单位,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民航客机每小时大约飞行900千米。
7.5000 9 8 1000 1 16 12
【分析】根据1千米=1000米,5乘1000换算成“米”作单位;
1分米=10厘米,90里面有几个10就有几分米;
8000里面有几个1000就有几千米;
200米+8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
【详解】5×1000=5000(米),则5千米=5000米
90里面有9个10,则90厘米=9分米
8000里面有8个1000,则8000米=8千米
200米+800米=1000米=1千米
8.> = <
【分析】(1)1分米=10厘米,5分米是5个1分米,等于5个10厘米,即50厘米,55厘米>50厘米,所以55厘米>5分米。
(2)1千米=1000米,600米+400米=1000米=1千米。
(3)1米=1000毫米,3米是3个1米,等于3个1000毫米,即3000毫米,300毫米<3000毫米,所以300毫米<3米。
【详解】(1)5分米=50厘米,55厘米>50厘米,所以55厘米>5分米
(2)600米+400米=1000米=1千米,所以1千米=600米+400米
(3)3米=3000毫米,300毫米<3000毫米,所以300毫米<3米
9.2
【分析】已知小雨带了50元去超市购物,买了6盒酸奶,每盒8元。首先用单价乘数量计算出买酸奶花的钱,再用总钱数减去花掉的钱,即可计算出小雨还剩的钱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0-6×8
=50-48
=2(元)
所以小雨还剩2元。
10.不同 相同
【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500+(45-32)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加法,500+45-32是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所以这两道算式运算顺序不同;再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判断其结果是否相同。
【详解】500+(45-32)
=500+13
=513
500+45-32
=545-32
=513
所以500+(45-32)与500+45-32这两道算式运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
11.(1)300 (2)5
【分析】(1)由题意得,爸爸每月给莉莉1800元的生活费,她每月花1500元,直接用1800减去1500即可算出莉莉每个月节余多少钱。
(2)由题意得,一部手机售价是1499元。由(1)可得,莉莉每个月可以节余300元,可以想300乘几的积接近1499且大于1499。据此解答。
【详解】(1)1800-1500=300(元)
莉莉每月节余300元。
(2)300×5=1500(元),1500>1499
一部手机售价是1499元,至少5个月节余的钱才够买这部手机。
12.6×7-15=27 (15+9)÷4=6
【分析】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详解】①6×7=42 42-15=27;6×7-15=27
②15+9=24 24÷4=6;(15+9)÷4=6
13.4
【分析】根据题意,用应付的4599元减去先付的3000元,算出余下应付多少元。然后用每月付的钱乘月数,只要算出的结果比余下应付的钱多,或者相等,就是第几个月能付清。
【详解】4599-3000=1599(元)
500×4=2000(元)
500×3=1500(元)
1500<1599<2000
所以,4个月能全部付清。
14.【分析】根据图示,小华从窗外看到小女孩的后背,头上的发饰在左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
(√)
15.12 东南
【分析】图上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房屋在小女孩的正上方,也就是12点钟方向,小女孩在大树的右下方,所以小女孩在大树的东南方向,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房屋在小女孩的12点钟方向,小女孩在大树的东南方向。
16.×
【分析】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小学生两臂伸开的长度大约1米,小学生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小学生食指宽度大约是1厘米,计量路程、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1000米,1厘米=10毫米。
根据生活经验,教室的长度通常在几米到十几米之间,100米相当于10个教室的长度。
【详解】教室长约10米。
故答案为:×
17.×
【分析】已知甲数是252,甲数比乙数多90,用252减去90,即可求出乙数,然后将甲数和乙数相加,求出结果,据此判断。
【详解】252+(252-90)
=252+162
=414
题中给出的和为342,与实际计算结果414不符,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由此根据乘法的意义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3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这个数的3倍,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题意,“6个9”表示6乘9的积,即6×9=54。题目要求比这个积多7,再用54加7算出结果看是不是61即可。
【详解】6×9+7
=54+7
=61
计算结果为61,与题目中的数相等。
故答案为:√
20.×
【分析】举例说明,球从任何方向看到的图形都是一个圆。
【详解】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5 6 8 21
9 4 4 8
22.65 682 294
【分析】两三位数的加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计算。加法时,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减法时,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当十。
【详解】970-905=65 500-235+417=682 182+273-161=294

23.77 54 5
24 9 9
【分析】计算69+32÷4,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计算78-6×4,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计算(22+18)÷8,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除法。
计算6×(61-57),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乘法。
计算(70-7)÷7,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除法。
计算54÷(3+3),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除法。
【详解】69+32÷4
=69+8
=77
78-6×4
=78-24
=54
(22+18)÷8
=40÷8
=5
6×(61-57)
=6×4
=24
(70-7)÷7
=63÷7
=9
54÷(3+3)
=54÷6
=9
24.(1)【分析】由图可知一条毛巾9元,图中共有3条毛巾,9乘3即可求出3条毛巾的钱数,再加上一个水杯的价格,即可求出3条毛巾与1个水杯的总价。
【详解】9×3+7
=27+7
=34(元)
一共34元。
(2)(45-18)÷3=9(元)
【分析】图中表示三个闹钟和一顶帽子一共45元,其中帽子18元,问一个闹钟多少钱。用总钱数45减18,可算出3个闹钟多少钱,再除以3即为一个闹钟的价钱。
【详解】(45-18)÷3
=27÷3
=9(元)
所以列式为:(45-18)÷3=9(元);每个闹钟9元。
25.8人
【详解】(18+14)÷4=8(人)
答:平均每行站8人.
26.307名
【分析】客轮上原有乘客数减去下船乘客数,再加上上船乘客数,即可算出现在客轮上有多少名乘客。
【详解】316-124+115
=192+115
=307(名)
答:现在客轮上有307名乘客。
27.434元
【分析】由题意得,桐桐拿出75元给亮亮,他们两人的钱数就一样多,也就是桐桐减少75元,亮亮增加75元后,两人的钱数相等,即桐桐比亮亮多了2个75元。桐桐存了584元,直接用桐桐的钱数减去2个75元即可算出亮亮存了多少元压岁钱。
【详解】584-75-75
=509-75
=434(元)
答:亮亮存了434元压岁钱。
28.260台
【分析】用冰箱总数量减去第一车运回的数量再减去第二车运回的数量即可。
【详解】800-274-266
=526-266
=260(台)
答:还剩下260台冰箱没运回。
29.(1)372千米
(2)丙城到丁城之间的航程;124千米
【分析】(1)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甲城到乙城的航程是256千米,甲城到丙城的航程是628千米。乙城到丙城的距离等于甲城到丙城的航程减去甲城到乙城的航程。
(2)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甲城到丁城的航程是752千米,甲城到丙城的航程是628千米。752一628求的是丙城到丁城的航程,因为甲城到丁城的航程包含了甲城到丙城的航程以及丙城到丁城的航程,用减法计算即可。
【详解】(1)628-256=372(千米)
答:乙城到丙城有372千米。
(2)752-628求的是丙城到丁城之间的航程。
752-628=124(千米)
答:752-628求的是丙城到丁城之间的航程,航程是124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