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刘胡兰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刘胡兰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17 刘胡兰
[核心素养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牺牲”等词语的意思。
4.能结合具体语句体会刘胡兰的英勇不屈。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了解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感受刘胡兰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革命气概,激发学生的崇敬和惋惜之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反、村、被、由、于、消”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刘胡兰勇于斗争、顽强不屈的英雄事迹。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第6单元中我们先后认识了在八角楼上忘我工作的毛主席、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朱德同志、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周恩来总理,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革命先烈——刘胡兰。
2.(出示课题)认识生字“刘”“兰”。
(1)文+刂=刘;
(2)羊-丨=兰;
出示“兰花”的图片,提示“兰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兰”用在人名中寄予了父母对子女美好的愿望。
3.简介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的共产党员。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0岁起参加儿童团,13岁参加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4岁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毛主席专门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4.导入新课:同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一样,为了新中国,为了我们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刘胡兰牺牲了生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刘胡兰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主朗读,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4个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标记。
(2)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2.出示会认字:刘胡兰 反动派 由于 出卖 共产党员 被捕 收买 似的 踏着
烈士 光荣 十五岁 题词
(1)学生根据拼音认读,齐读、开火车读;
(2)教师点拨字音:“刘、兰、烈”都是边音;
(3)自主交流识字方法: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①结合形声字特点识记:
派——从水(氵) (pài)兼表声。最早是指水的支流,所以是三点水旁。出示词语“派出、分派、反动派”,加强记忆;
烈——火(灬)表意,篆书形体像火焰;列(liè)表声;
②加一加识记:口+贝=员;扌+甫=捕;
③组词识记:踏——踏步、踏板 荣——光荣、荣耀 岁——岁月、岁数
题——题词、习题
3.识字游戏。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充分感受刘胡兰面对残暴的敌人坚定不屈的英雄形象。
2.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点拨:全文共四个自然段,描述了刘胡兰从被捕到英勇牺牲的过程。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刘胡兰被捕的时间、地点和原因。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刘胡兰宁死不屈、英勇牺牲的经过。(这两个自然段都是先写敌人用了什么手段,后写刘胡兰的表现,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毛主席亲笔写题词纪念刘胡兰。
总结:本文描写了刘胡兰被捕后,为了严守党的机密,与凶残的敌人作斗争,最后光荣牺牲的悲壮事迹。
三、读第1自然段,感受危机
1.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好长句子。
2.教师指导长句子的正确读法:第一自然段有两个长句子,不太好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942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
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关在/一座庙里。
3.说一说从第1自然段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预设:时间(1947年1月12日)、天气(阴沉沉)、地点(云周西村)和主要人物(刘胡兰)。
4.学习ABB式的描述方法。
出示本课词语“天阴沉沉的”以及阴天、麦田、苹果、太阳的图片,让学生仿照“天阴沉沉的”句式描述一下其他图片。
预设:天黑压压的、麦田绿油油的、苹果红彤彤的、太阳金灿灿的
5.提问:“天阴沉沉的”属于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环境描写可以与人物的心情吻合。阴沉沉的天渲染了阴冷悲凉的气氛,为下文刘胡兰的悲壮牺牲作铺垫。
拓展:你能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心情吗?
出示情境:小红在作文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预设:今天,晴空万里,太阳高照,小鸟在枝头快乐地歌唱。(环境描写体现小红高兴的心情)
四、指导书写
过渡: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不幸被捕了,敌人会怎样折磨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胡兰又会是怎样的?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现在就来看看本课中需要我们会写的几个生字,一起学习把生字写得更漂亮!
1.出示“反、村、被、消、由、于”6个生字。
2.教师指导书写:
反:半包围结构。第一笔撇要写得短而平,第二笔竖撇先竖,后向左下角撇出;“又”的撇捺要舒展。
村:左右结构。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右半部分的“寸”的点注意与木字旁的点互相避让。
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衤”勿误写成“礻”,注意“皮”字的笔顺:横钩、撇、竖、横撇、捺,“又”横撇短、捺长。
消: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氵”顶部低于右边,底部高于右边。“肖”中“月”第一笔撇变成竖,里面两横靠左不靠右。
由:独体字。第三笔短横略低于横中线,不能与左右两边相连。第四笔竖长而直,写在竖中线上。
于:独体字。两横长短不一,稍向右上斜行。下横起笔于横中线,竖钩的竖段写在竖中线上。
3.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练写这6个生字,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
4.作品展示,集中讲评。
5.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取长补短,再进行一遍临写。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会写“员、声、岁、息”4个生字。
分角色朗读刘胡兰与敌人的几次对话,讲述故事。
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牺牲”的意思,感受刘胡兰英勇不屈的精神,理解毛主席亲笔为刘胡兰题的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抽读检测生字、词语。
2.(出示词语)回顾: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试着选词填空,连起来说一说。(师指名学生讲)
二、细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找出敌人与刘胡兰的四次对话,说说敌人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目的都用了什么手段?面对敌人,刘胡兰又是什么表现?
(1)学生自由读2-3自然段,圈画语句。
(2)全班交流。
第一次对话:
(出示)敌人问刘胡兰:“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员!你们村里还有谁是?”
面对敌人的盘问,刘胡兰是怎么表现的?
(出示)刘胡兰回答:“就我一个!”(态度明确)
第二次对话:
(出示)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说出来,就给你一份地。”
从这句话,我知道敌人的目的是收买刘胡兰。
①“收买”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
预设:结合敌人说的话,知道敌人是想用土地诱惑刘胡兰出卖革命同志,再结合第1自然段中刘胡兰被捕食“由于叛徒的出卖”,从而知道“收买”就是用金钱拉别人做坏事。
②面对敌人给出的诱惑,刘胡兰是如何表现的?
(出示)刘胡兰大声回答:“给我一个金人,我也不说!”(态度坚决)
面对敌人的利诱,刘胡兰毫不动摇!
第三次对话:
过渡:收买不成,敌人又是怎样对待刘胡兰的?
(出示)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打死你!”
①理解“威胁”。
预设:结合“不说就打死你!”可以知道“威胁”在这里是指敌人用武力威逼、恐吓刘胡兰。
②面对敌人的威胁恐吓,刘胡兰畏惧了吗?
(出示)刘胡兰愤怒地回答:“打死也不说!”(态度更坚定)
面对敌人的死亡威胁,刘胡兰毫不畏惧!“愤怒地”这个词,可以看出来她要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她是一位英勇无畏、宁死不屈、不怕牺牲的共产党员。
③品析句子“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预设:“钢铁铸成似的”表现了刘胡兰坚强的革命意志,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过渡:威胁也不起作用,敌人又是怎样对待刘胡兰的?
第四次对话:
(出示)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名革命群众。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再不说,也铡死你!”
补充:“铡刀”其在底槽上安刀身,刀的一头栓杆固定活动,一头有把,可以上下提压。一般用作农具铡草,也有做刑具。
敌人用血淋淋的铡刀威逼刘胡兰,面对死亡,刘胡兰是怎么说的?
(出示)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视死如归)
2.找出描写刘胡兰动作的词,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出示)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当共产党!”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圈出动词:挺、迎、踏、走)
预设:面对敌人的恐吓,刘胡兰主动走到铡刀前,用行动告诉敌人,自己宁可死,也不会出卖战友,体现了刘胡兰宁死不屈、英勇无畏、不怕牺牲、顾全大局。
总结:敌人先是收买刘胡兰,收买不成又威胁刘胡兰,最后甚至用铡刀相威胁,这些手段都能看出敌人是凶狠残暴的。面对敌人善变的嘴脸,刘胡兰从始至终都没有动摇,她严守秘密、英勇无畏、宁死不屈、不怕牺牲,有着铮铮铁骨和对党无限的忠诚。
3.分角色朗读敌人与刘胡兰的对话。
朗读指导: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胡兰“大声回答”“愤怒地回答”,三个“不说”掷地有声。面对敌人血淋淋的铡刀,刘胡兰“挺起胸膛”,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朗读时要想一想刘胡兰说话时的神态和心情,体会刘胡兰的英勇不屈。
4.(出示)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当时她还不到十五岁。
刘胡兰是为了保护他人,为了正义的事业献出生命的,所以是“光荣地牺牲”。
区分“牺牲”和“去世”的意思。
“牺牲”是指为坚持信仰而死、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去世”指的是人死去。
总结:刘胡兰不是钢铁铸成的铁人,她也是人,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死亡恐吓,她毫不屈服,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严守组织秘密,顾全大局,只是因为她心中有集体,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她说的话,看一看她英勇无畏的模样,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题词总结,升华情感
过渡:毛主席听到刘胡兰牺牲的消息十分悲痛,亲笔写下了挽词。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
1.生自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一句话的。
预设:这八个字高度评价了刘胡兰短暂的一生,她只活了十五年,但她却为革命奋斗了一生,所以她“生的伟大”;她的死是为了保守党的秘密,用自己的牺牲换来同志们的安全,所以她“死的光荣”。
2.朗读引导,感悟刘胡兰的革命精神:“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面对死亡,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让我们齐声朗读毛主席为刘胡兰写的题词,以表示我们对烈士的怀念。
3.拓展延伸,感受英雄精神的可贵。
(1)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并不容易,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你还知道哪些革命英雄?说一说。
预设:革命先辈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信仰和理想,勇往直前,我深感震撼和敬仰。我知道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等。
教师点拨:如今的英雄有很多种,不仅包括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这些为国捐躯的革命英雄,还有和平发展时期各条战线上为国为民做出很大贡献的人。
(2)如今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你想对刘胡兰和无数为国解放奉献生命的先烈们说什么呢?(自由发言)
预设:谢谢你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新时期的少年,我要做到爱祖国,爱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员、声、岁、息”。(明确都是上下结构)
2.教师指导书写:
员:上下结构。“口”要写扁,且内收。“贝”撇从竖中线起笔,最后一笔是点。
声: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士”注意上横长,下横短。下面部分中间的小短竖要与“士”的一竖对齐。最后一撇舒展。
岁:上下结构。“山”要写得扁一些,“夕”横撇的横写在横中线上,撇要拉长舒展。
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自”的撇沿竖中线向左下,“心”宽而扁,卧钩要卧倒,中间点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点在卧钩右上方。
3.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练写这4个生字,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
4.作品展示,集中讲评。
5.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取长补短,再进行一遍临写。
五、总结归纳
1..结构梳理(详见展示)
2.课文小结:这篇文章记述了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后,不惧生命的威胁,不出卖同志,最后光荣牺牲的事。赞扬了刘胡兰坚持信仰、不怕牺牲、对党忠诚的崇高品质。
3.课后作业:
(1)认真书写本课生字。
(2)课后收集其他革命先烈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故事情节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人物说话的语气是本课朗读教学的重点,需要学生通过人物的对比描写来感受敌人的凶狠残暴,刘胡兰的英勇无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问题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