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难忘的泼水节 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难忘的泼水节 说课稿

资源简介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一、说教材
《难忘的泼水节》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 1961 年周总理来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场面,展现了周总理的亲民形象,体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也让学生感受到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多元民族文化的热爱。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观察图片、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培养学生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以及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三、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通过课前的预习,多数已经解决识字问题,只个别学生个别字有障碍。这都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四、说教法、学法
 讲授法: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文化背景、重点语句等知识,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泼水节的图片、视频,播放欢快的音乐,创设泼水节的热闹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节日氛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范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的情感,体会文字的魅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傣族泼水节的热闹视频,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引导学生回答出泼水节,从而引出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泼水节的初步了解,教师适当补充傣族泼水节的相关习俗,如泼水节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人们相互泼水表示祝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出示生字词,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认读,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纠正读音。对于较难理解的字词,如 “凤凰花”“象脚鼓” 等,通过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主要讲述了 1961 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情。
3.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提问: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 “一年一度” 体会泼水节对傣族人民的重要性。
展示凤凰花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凤凰花 “火红火红” 的颜色,体会傣族人民在泼水节到来时的喜悦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轻声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相关语句。
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抓住 “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一串串花炮”“欢呼” 等词语,体会傣族人民的兴奋与热情。通过图片展示和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指导学生读出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欢迎和爱戴之情。
出示周总理的相关资料,简单介绍周总理为人民所做的贡献,让学生明白傣族人民如此激动的原因。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周总理的穿着、表情和动作,指名说一说。
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找出描写周总理穿着、表情和动作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交流句子,如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通过对周总理穿着的描写,体会周总理入乡随俗,与傣族人民融为一体。“笑容满面” 一词体现了周总理的和蔼可亲。指导学生读出周总理的亲切。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从这些动作描写中,感受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节的欢乐,体会周总理对人民的祝福。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体现了人民对总理的敬爱,感受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傣族人民中的一员,和周总理一起泼水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情感的体会,再带着这种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学习第六、七、八自然段
齐读这三个自然段,提问:这几个自然段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人们特别开心、难忘?
引导学生抓住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欢呼”“幸福哇”“难忘啊” 等词句,体会人们在泼水节上的欢乐以及对这个节日的难忘。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男女赛读、师生合作读等,读出人们激动、幸福的心情。
思考:为什么 1961 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如此难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总结出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所以这个泼水节特别难忘。
4.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回顾课文内容,再次强调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难忘场景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拓展: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多元民族文化的兴趣。
布置作业:回家后把这个难忘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收集其他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制作一张手抄报。
六、说效果:
  在《难忘的泼水节》这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泼水节的欢乐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泼水节的热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大部分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文中的情感。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