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有理数的乘方 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1 有理数的乘方 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课时标题:2.4.1 有理数的乘方
核心内容:理解乘方的定义,掌握乘方的表示与运算,明确正负数、0 的乘方特点
授课教师:[你的姓名]
授课时长:[预计时长,如 40 分钟]
幻灯片 2:情境导入 —— 生活中的 “重复乘法”
1. 实际问题展示
问题 1:正方形面积计算:一个边长为 5 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列式:5×5)
问题 2:正方体体积计算:一个棱长为 3 的正方体,体积是多少?(列式:3×3×3)
问题 3:折纸厚度变化:一张厚度为 0.1mm 的纸,对折 1 次厚度变为 0.1×2mm,对折 2 次变为 0.1×2×2mm,对折 3 次变为 0.1×2×2×2mm,对折 n 次后厚度如何表示?(列式:0.1×\(\underbrace{2 2 2}_{n 2}\))
2. 提出思考
“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相同因数的乘法)当相同因数的个数较多时,直接书写会很繁琐,有没有更简洁的表示方法?”
引出核心概念:为了简化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数学中引入了 “乘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方。
幻灯片 3:知识点 1—— 乘方的定义与表示
1. 乘方的定义
一般地,把 n 个相同的因数 a 相乘,即\(\underbrace{a a a}_{n a}\),记作\(a^n\),读作 “a 的 n 次方” 或 “a 的 n 次幂”。
其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a^n\)叫做乘方的结果(幂)。
特别说明:当 n=2 时,\(a^2\)读作 “a 的平方”(如\(5^2\)读作 “5 的平方”);当 n=3 时,\(a^3\)读作 “a 的立方”(如\(3^3\)读作 “3 的立方”)。
2. 乘方的表示方法
写法规范:底数写在下方,指数写在底数的右上角,且指数要写得小一些、靠上一些(如\(2^4\),不能写成 24);
示例转化:
5×5 = \(5^2\)(底数 5,指数 2,读作 “5 的平方”);
3×3×3 = \(3^3\)(底数 3,指数 3,读作 “3 的立方”);
2×2×2×2×2 = \(2^5\)(底数 2,指数 5,读作 “2 的 5 次方”);
(-4)×(-4)×(-4) = \((-4)^3\)(底数 - 4,指数 3,读作 “-4 的 3 次方”)。
3. 注意区分易混淆形式
示例 1:\(-2^4\)与\((-2)^4\)
\(-2^4\):表示 “2 的 4 次方的相反数”,底数是 2,指数是 4,计算为\(-(2 2 2 2)=-16\);
\((-2)^4\):表示 “4 个 - 2 相乘”,底数是 - 2,指数是 4,计算为\((-2) (-2) (-2) (-2)=16\);
示例 2:\(0.3^2\)与\(3 10^{-1}^2\)
\(0.3^2\):底数 0.3,指数 2,计算为 0.3×0.3=0.09;
避免错误:不能将 0.3 拆分为 3×10^{-1} 后直接写成\(3 10^{-1}^2\),需先明确底数范围。
幻灯片 4:知识点 2—— 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则
1. 正数的乘方
规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示例:
\(2^2 = 2 2 = 4\)(正数);
\(3^3 = 3 3 3 = 27\)(正数);
\(1.5^4 = 1.5 1.5 1.5 1.5 = 5.0625\)(正数)。
2. 负数的乘方
规则: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简称 “奇负偶正”);
推导原因:多个负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乘方是相同因数的乘法,故遵循此规律;
示例:
奇次幂:\((-2)^3 = (-2) (-2) (-2) = -8\)(负数,指数 3 是奇数);
偶次幂:\((-3)^4 = (-3) (-3) (-3) (-3) = 81\)(正数,指数 4 是偶数);
易错提醒:\(-(-2)^2 = -[(-2) (-2)] = -4\)(先算乘方,再算负号)。
3. 0 的乘方
规则: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0 的 0 次幂无意义);
示例:
\(0^2 = 0 0 = 0\);
\(0^5 = 0 0 0 0 0 = 0\);
特别说明:0 的 0 次幂在数学中不定义,因为它会导致逻辑矛盾(如\(0^0\)既可以看作\(0^a=0\),也可以看作\(a^0=1\))。
4. 分数的乘方
规则:分数的乘方需将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即\((\frac{a}{b})^n = \frac{a^n}{b^n}\)(b≠0);
示例:
\((\frac{2}{3})^2 = \frac{2^2}{3^2} = \frac{4}{9}\);
\((-\frac{1}{2})^3 = \frac{(-1)^3}{2^3} = \frac{-1}{8} = -\frac{1}{8}\);
易错提醒:不能写成\(\frac{2^2}{3}\)(只分子乘方,分母不乘方),需分子分母同时乘方。
幻灯片 5:知识点 3—— 乘方的运算步骤
1. 确定底数和指数
第一步:明确乘方表达式中的底数(注意符号是否包含在括号内)和指数;
示例:\(-3^4\)的底数是 3,指数是 4;\((-3)^4\)的底数是 - 3,指数是 4。
2. 判断结果的符号
第二步:根据底数的正负和指数的奇偶性,判断乘方结果的符号(正数的乘方恒正,负数 “奇负偶正”,0 的乘方正数幂为 0);
示例:\((-2)^5\),底数负,指数奇,结果为负;\((\frac{1}{3})^3\),底数正,结果为正。
3. 计算绝对值的乘方
第三步:忽略符号(已判断),计算底数绝对值的乘方,再结合符号得到最终结果;
示例:计算\((-5)^3\)
步骤 1:底数 - 5,指数 3;
步骤 2:底数负,指数奇,结果为负;
步骤 3:计算\(5^3 = 125\),结合符号得\(-125\)。
4. 复杂乘方的运算(含小数、带分数)
小数化分数:将小数化为分数后再乘方,避免小数乘法的精度误差;
示例:\(0.2^3 = (\frac{1}{5})^3 = \frac{1^3}{5^3} = \frac{1}{125} = 0.008\);
带分数化假分数:带分数的乘方需先化为假分数,再按分数乘方规则运算;
示例:\(1\frac{1}{2}^2 = (\frac{3}{2})^2 = \frac{3^2}{2^2} = \frac{9}{4} = 2.25\);
易错提醒:不能写成\(1^2 + (\frac{1}{2})^2 = 1 + \frac{1}{4} = 1.25\)(错误,带分数乘方不是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乘方的和)。
幻灯片 6:典型例题精讲(分类型)
类型 1:基础乘方运算
例题 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3^4\);2. \((-2)^5\);3. \(-(-4)^2\);4. \((\frac{2}{3})^3\);5. \(0.1^4\)
解答:
\(3^4 = 3 3 3 3 = 81\);
\((-2)^5\):底数负,指数奇,结果负,\(2^5=32\),故\(-32\);
\(-(-4)^2\):先算\((-4)^2=16\),再算负号,故\(-16\);
\((\frac{2}{3})^3 = \frac{2^3}{3^3} = \frac{8}{27}\);
\(0.1^4 = 0.1 0.1 0.1 0.1 = 0.0001\)。
类型 2:乘方与有理数混合运算(简单)
例题 2:计算\(2 (-3)^2 - 4 (-2)^3\)
解答步骤:
先算乘方:\((-3)^2 = 9\),\((-2)^3 = -8\);
再算乘法:\(2 9 = 18\),\(4 (-8) = -32\);
最后算减法:\(18 - (-32) = 18 + 32 = 50\);
规则提醒:混合运算遵循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的顺序。
类型 3:实际应用问题
例题 3:一根长度为 1m 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剪下去,第 5 次剪后剩下的绳子长度是多少米?
解答:
分析每次剩余长度:
第 1 次剪后:\(1 \frac{1}{2} = \frac{1}{2}\)(m);
第 2 次剪后:\(\frac{1}{2} \frac{1}{2} = (\frac{1}{2})^2\)(m);
第 3 次剪后:\((\frac{1}{2})^2 \frac{1}{2} = (\frac{1}{2})^3\)(m);
规律总结:第 n 次剪后剩余长度为\((\frac{1}{2})^n\)(m);
第 5 次剪后:\((\frac{1}{2})^5 = \frac{1}{32} = 0.03125\)(m);
结果:第 5 次剪后剩下的绳子长度是\(\frac{1}{32}\)m(或 0.03125m)。
幻灯片 7:易错点警示
1. 底数符号判断错误
错误表现:将\(-a^n\)误认为\((-a)^n\),如计算\(-2^3\)时,误算为\((-2)^3 = -8\)(结果虽对,但逻辑错误),或计算\(-(-2)^2\)时,误算为\((-(-2))^2 = 4\);
避坑指南:明确 “是否带括号” 决定底数是否包含符号,\(-a^n\)的底数是 a,\((-a)^n\)的底数是 - a,计算前先圈出底数。
2. 带分数乘方未化假分数
错误表现:计算\(2\frac{1}{3}^2\)时,误算为\(2^2 + (\frac{1}{3})^2 = 4 + \frac{1}{9} = 4\frac{1}{9}\);
避坑指南:带分数的本质是 “整数 + 分数”,乘方运算需先化为假分数(如\(2\frac{1}{3} = \frac{7}{3}\)),再按分数乘方规则运算(\((\frac{7}{3})^2 = \frac{49}{9}\))。
3. 0 的乘方理解错误
错误表现:认为 “0 的任何次幂都是 0”,包括 0 的 0 次幂,或计算\(0^0\)时给出结果 1;
避坑指南:牢记 “0 的正整数次幂是 0,0 的 0 次幂无意义”,遇到 0 的乘方先确认指数是否为正整数。
4. 分数乘方只算分子
错误表现:计算\((\frac{3}{4})^2\)时,误算为\(\frac{3^2}{4} = \frac{9}{4}\);
避坑指南:分数乘方需 “分子分母同时乘方”,即\((\frac{a}{b})^n = \frac{a^n}{b^n}\),可在草稿纸上先写出分子、分母的乘方形式,再计算。
幻灯片 8:课堂练习(分层巩固)
基础题 1:填空
\( (-3)^2 = \),\(-3^2 = \),\((-3)^3 = \)______;
\((\frac{1}{2})^4 = \),\(-(\frac{1}{2})^4 = \),\((-\frac{1}{2})^4 = \)______;
0 的任何______次幂都是 0,______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答案:正整数;正数)。
答案提示:1. 9,-9,-27;2. \(\frac{1}{16}\),\(-\frac{1}{16}\),\(\frac{1}{16}\)。
提升题 2:计算
\( (-2)^4 + 3 (-1)^3 - 0^5 \);
\( (\frac{2}{3})^2 (-\frac{3}{2})^3 \);
\( -2^2 (-2)^2 (-2)^3 \)。
答案提示:
\(16 + 3 (-1) - 0 = 13\);
\(\frac{4}{9} (-\frac{27}{8}) = -\frac{3}{2}\);
\(-4 4 (-8) = 128\)。
拓展题 3:实际应用
题目:某种细菌每小时繁殖一次,每次繁殖数量是原来的 2 倍,现有 100 个这种细菌,经过 5 小时后,细菌总数是多少个?
解答思路:每小时数量变为原来的 2 倍,5 小时后是原来的\(2^5\)倍,总数 = 100×\(2^5\)=100×32=3200(个)。
幻灯片
2024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4.1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a
i
T
u
j
m
i
a
N
g
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
3.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你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山峰吗?
珠穆朗玛峰
它的海拔大约高8 848.86米.
课堂导入
假如有一张厚度是0.1mm的纸,连续对折30次,它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
纸有多厚呢?怎么可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呢?
事实上是可以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课堂导入
思考1:
某种细胞每过30 min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5 h,
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
5h要分裂10次
新知探究
一次(30min)
二次(1h)
三次(1.5h)
2×2
2×2×2
2
分裂10次能分裂成多少个呢
新知探究
一次(30min)
二次 (1h )
三次(1.5h)
2×2
2×2×2
2
……
……
十次(5h)
2×2×……×2
1个2相乘
2个2相乘
3个2相乘
10个2相乘
可以简便地记作 210
新知探究
归纳:
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作an
a×a×……×a×a
n个a
=an
课堂小结
归纳:
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作幂,a叫作底数,n叫作指数.

指数
(因数的个数)
底数
(因数)
an可以读作a的n次方,也可读作a的n次幂.
a×a×……×a×a
n个a
=an
课堂小结
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指数
(因数的个数)
底数
(因数)
注意:1次方可省略不写,2次方又叫平方,3次方又叫立方.
课堂小结
在(–6)3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
3
–6
填一填.
例1
新知探究
例2 计算:
解: (1)53=5×5×5
(1)53 ; (2)( 3)4
因为an就是n个a相乘,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 3)4=( 3)×( 3)×( 3)×( 3)
=125;
=81;
新知探究



= ( 8) =8
新知探究
想一想: ( 3)4 , 34,它们一样吗?
说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读作什么?
( 3)4 表示____________ ,底数是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个( 3)相乘
“负3的4次方”或“负3的4次幂”
34 表示 _________________ 底数是_______,
读作 或_______________.
“3的4次方的相反数”
“负的3的4次方”
3
3
4个3相乘的相反数
新知探究

6
10
8
6的10次幂
12
3
0
5
x的m次幂
x
m
m
x
3的12次幂
0的5次幂


随堂练习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3表示2×3的积
B.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都是正数
C. 32与( 3)2互为相反数
D.一个数的平方是 ,这个数一定是
C
随堂练习
(1) ( 2)3; (2) 24; (3)
3.计算.
(2) 24= (2×2×2×2)
(3)
解: (1) ( 2) 3 = [( 2)×( 2)×( 2)]
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 ( 8)=8;
= 16;
随堂练习
分析:
4.在 | 3|3 , ( 3)3 ,( 3)3 , 33中,最大的数是( )
B
A. | 3|3 B. ( 3)3
C. ( 3)3 D. 33
| 3|3= 27
( 3)3=27
( 3)3= 27
33= 27
随堂练习
(3) 0.24; (4) ( 4)3.
原式= (2×2×2×2)
=64
解:原式=10×10×10×10
= 0.001 6
=10 000
= 16
原式= (0.2×0.2×0.2×0.2)
原式= ( 4)× ( 4)× ( 4)
5.计算:
(1)104; (2) 24;
随堂练习
知识点1 乘方的意义
1. 可以表示为( )
C
A. B. C. D.
2.下列关于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表示3个相加 B.底数是
C.表示3个 相乘 D.指数是3
3.将 写成幂的形式是_ ______,读作______
_______________。
负三分之二的四次方
4.填空。
乘方
底数 ___ ______ _ ___ ___
指数 ___ ___ ___ ___
4
6
5
4
3
2
知识点2 乘方的运算
5.计算 的结果是( )
D
A. B. C.6 D.9
6.下列各组式子中,运算结果相等的是( )
A
A.与 B.与 C.与 D.与
7.[2025西安月考]下列各数:,,, 中,负数
的个数为( )
B
A.1 B.2 C.3 D.4
8.(12分)[教材 例1变式]计算:
(1) ;
解:原式 。
(2) ;
解:原式 。
(3) ;
解:原式 。
(4) ;
解:原式 。
(5) ;
解:原式 。
(6) 。
解:原式 。
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作幂,a叫作底数,n叫作指数.

指数
(因数的个数)
底数
(因数)
an可以读作a的n次方,也可读作a的n次幂.
课堂小结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