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3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名称:2.3.3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学科:数学
年级:八年级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类比整式混合运算,理解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
掌握二次根式乘除、加减及混合运算的方法,能准确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如\(\sqrt{2} \sqrt{6} + \sqrt{8} ·\sqrt{2}\))。
熟练运用分母有理化化简含分母的二次根式,提升运算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幻灯片 3:知识回顾与情境导入
知识回顾:
二次根式的性质:\(\sqrt{a} \sqrt{b} = \sqrt{ab}\)(\(a 0\),\(b 0\)),\(\frac{\sqrt{a}}{\sqrt{b}} = \sqrt{\frac{a}{b}}\)(\(a 0\),\(b>0\));
同类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如\(\sqrt{2}\)与\(3\sqrt{2}\)),只有同类二次根式可合并;
整式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
情境导入:
问题:计算代数式\(2 3 + 4 ·2 - 5\),我们会按 “先乘除后加减” 的顺序计算。若将数字换成二次根式,如\(\sqrt{2} \sqrt{6} + \sqrt{8} ·\sqrt{2} - \sqrt{3}\),该按什么顺序计算?如何合并结果?
提问引导: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与整式是否一致?
计算中遇到非最简二次根式或分母含二次根式时,该如何处理?
幻灯片 4: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核心规则
1. 运算顺序(与整式混合运算一致)
先算乘方:计算二次根式的乘方(如\((\sqrt{a})^2 = a\),\((2\sqrt{3})^2 = 4 3 = 12\));
再算乘除:按二次根式乘除法则计算(\(\sqrt{a} \sqrt{b} = \sqrt{ab}\),\(\frac{\sqrt{a}}{\sqrt{b}} = \sqrt{\frac{a}{b}}\)),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最后算加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非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如\(\sqrt{2}\)与\(\sqrt{3}\)无法合并);
有括号优先:先算小括号内的运算,再算中括号,最后算大括号。
2. 关键步骤补充
化简优先:所有二次根式需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再进行后续运算;
分母有理化:若运算结果分母含二次根式,需通过 “分子分母同乘分母的有理化因式” 消去分母(如\(\frac{1}{\sqrt{2}} = \frac{\sqrt{2}}{\sqrt{2} \sqrt{2}} = \frac{\sqrt{2}}{2}\))。
幻灯片 5:例题讲解 1—— 乘除与加减混合运算
例 1:计算\(\sqrt{2} \sqrt{6} + \sqrt{8} ·\sqrt{2} - \sqrt{12}\)
解答步骤:
先算乘除:
乘法:\(\sqrt{2} \sqrt{6} = \sqrt{2 6} = \sqrt{12} = 2\sqrt{3}\)(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除法:\(\sqrt{8} ·\sqrt{2} = \sqrt{8 ·2} = \sqrt{4} = 2\)(结果为整数,无需化简);
再算加减:
整理乘除结果:\(2\sqrt{3} + 2 - \sqrt{12}\);
化简剩余二次根式:\(\sqrt{12} = 2\sqrt{3}\);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2\sqrt{3} + 2 - 2\sqrt{3} = 2\)(\(2\sqrt{3}\)与\(-2\sqrt{3}\)抵消)。
最终结果:\(2\)
例 2:计算\((\sqrt{18} - \sqrt{8}) \sqrt{2}\)
解答步骤:
先算括号内(加减):
化简二次根式:\(\sqrt{18} = 3\sqrt{2}\),\(\sqrt{8} = 2\sqrt{2}\);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3\sqrt{2} - 2\sqrt{2} = \sqrt{2}\);
再算括号外(乘法):
\(\sqrt{2} \sqrt{2} = \sqrt{4} = 2\)(或直接用\((\sqrt{2})^2 = 2\))。
最终结果:\(2\)(也可用乘法分配律:\(\sqrt{18} \sqrt{2} - \sqrt{8} \sqrt{2} = \sqrt{36} - \sqrt{16} = 6 - 4 = 2\),结果一致)
幻灯片 6:例题讲解 2—— 含分母有理化的混合运算
例 3:计算\(\frac{\sqrt{12}}{\sqrt{3}} + \frac{1}{\sqrt{2} - 1}\)
解答步骤:
先算乘除(第一项除法):
\(\frac{\sqrt{12}}{\sqrt{3}} = \sqrt{\frac{12}{3}} = \sqrt{4} = 2\);
处理分母含二次根式的项(第二项):
分母有理化:有理化因式为\(\sqrt{2} + 1\)(与\(\sqrt{2} - 1\)相乘得\((\sqrt{2})^2 - 1^2 = 2 - 1 = 1\));
化简:\(\frac{1}{\sqrt{2} - 1} = \frac{1 (\sqrt{2} + 1)}{(\sqrt{2} - 1)(\sqrt{2} + 1)} = \frac{\sqrt{2} + 1}{1} = \sqrt{2} + 1\);
最后算加减:
\(2 + \sqrt{2} + 1 = 3 + \sqrt{2}\)(非同类项保留原式)。
最终结果:\(3 + \sqrt{2}\)
例 4:计算\((\sqrt{3} + 2)^2 - (\sqrt{5} - \sqrt{2})(\sqrt{5} + \sqrt{2})\)
解答步骤:
先算乘方与乘法(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sqrt{3} + 2)^2 = (\sqrt{3})^2 + 2 \sqrt{3} 2 + 2^2 = 3 + 4\sqrt{3} + 4 = 7 + 4\sqrt{3}\);
平方差公式:\((\sqrt{5} - \sqrt{2})(\sqrt{5} + \sqrt{2}) = (\sqrt{5})^2 - (\sqrt{2})^2 = 5 - 2 = 3\);
再算减法:
\(7 + 4\sqrt{3} - 3 = 4 + 4\sqrt{3}\)(合并常数项,保留二次根式)。
最终结果:\(4 + 4\sqrt{3}\)
幻灯片 7:例题讲解 3—— 含多重括号的混合运算
例 5:计算\(\sqrt{2} [\sqrt{8} - (\sqrt{3} + \sqrt{6}) ·\sqrt{3}]\)
解答步骤:
先算小括号内的除法:
\((\sqrt{3} + \sqrt{6}) ·\sqrt{3} = \frac{\sqrt{3}}{\sqrt{3}} + \frac{\sqrt{6}}{\sqrt{3}} = 1 + \sqrt{2}\)(分配律简化计算);
再算中括号内的减法:
化简\(\sqrt{8} = 2\sqrt{2}\);
\(2\sqrt{2} - (1 + \sqrt{2}) = 2\sqrt{2} - 1 - \sqrt{2} = \sqrt{2} - 1\)(去括号,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sqrt{2} (\sqrt{2} - 1) = \sqrt{2} \sqrt{2} - \sqrt{2} 1 = 2 - \sqrt{2}\)。
最终结果:\(2 - \sqrt{2}\)
幻灯片 8:课堂练习(分层巩固)
基础题
计算下列各式:
(1)\(\sqrt{6} \sqrt{3} - \sqrt{8} ·\sqrt{2}\);
(2)\((\sqrt{12} + \sqrt{3}) - \sqrt{27}\);
(3)\(\frac{\sqrt{20}}{\sqrt{5}} + \sqrt{45}\)。
提升题
计算下列各式(含分母有理化):
(1)\(\frac{1}{\sqrt{3}} \sqrt{12} + \frac{\sqrt{6}}{\sqrt{2}}\);
(2)\((\sqrt{2} + 1)(\sqrt{2} - 1) + \sqrt{18} ·\sqrt{2}\);
(3)\(\frac{\sqrt{2}}{\sqrt{2} - 1} - \sqrt{8}\)。
拓展题
计算下列各式(含多重括号):
(1)\(\sqrt{3} [\sqrt{12} - (\sqrt{6} - \sqrt{3})]\);
(2)\((\sqrt{5} + \sqrt{2})^2 - \sqrt{40} ·\sqrt{5}\)。
幻灯片 9:易错点深度剖析
运算顺序混乱,先算加减后算乘除:
错误案例:计算\(\sqrt{2} \sqrt{3} + \sqrt{6}\)时,错算为\(\sqrt{2} (\sqrt{3} + \sqrt{6}) = \sqrt{2} \sqrt{3} + \sqrt{2} \sqrt{6} = \sqrt{6} + 2\sqrt{3}\)(忽略 “先乘除后加减”,错误添加括号)。
规避方法:计算前先标注运算符号,明确 “乘除” 与 “加减” 的优先级,严格按 “先乘方→乘除→加减” 的顺序计算,无括号时不随意改变运算顺序。
未化简二次根式直接合并,或混淆同类二次根式:
错误案例:计算\(\sqrt{8} + \sqrt{18}\)时,错得\(\sqrt{26}\)(未化简,正确应为\(2\sqrt{2} + 3\sqrt{2} = 5\sqrt{2}\));合并\(\sqrt{2} + \sqrt{3}\)时,错得\(\sqrt{5}\)(非同类二次根式,无法合并)。
规避方法:所有二次根式先化为最简形式(被开方数最简),再判断是否为同类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相同),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合并时系数相加,被开方数不变。
分母有理化时,有理化因式选择错误或漏乘:
错误案例:化简\(\frac{1}{\sqrt{3} + \sqrt{2}}\)时,错乘\(\sqrt{3} - \sqrt{2}\)却只乘分子(正确应为分子分母同乘,得\(\frac{\sqrt{3} - \sqrt{2}}{(\sqrt{3})^2 - (\sqrt{2})^2} = \sqrt{3} - \sqrt{2}\))。
规避方法:牢记 “有理化因式” 的选择(如\(\sqrt{a} + \sqrt{b}\)的有理化因式为\(\sqrt{a} - \sqrt{b}\)),分母有理化时需保证 “分子分母同乘同一个因式”,确保分式值不变。
幻灯片 10:课堂总结
核心知识梳理:
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与整式一致);
关键步骤:化简二次根式→进行乘除 / 乘方运算→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若需);
公式应用:灵活运用二次根式性质(\(\sqrt{a} \sqrt{b} = \sqrt{ab}\))、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简化计算。
方法提炼:
混合运算 “四步走”:① 标顺序(标注乘方、乘除、加减);② 先化简(所有二次根式化为最简);③ 分步算(按顺序逐步计算);④ 验结果(检查是否为最简,分母是否含二次根式);
复杂运算 “拆括号”:含多重括号时,从内到外逐步拆解,每步只处理一种运算,避免一步到位导致错误。
幻灯片 11:作业布置
课本第 [具体页码] 页习题 [具体题号](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相关题目)。
拓展练习:
(1)计算:\(\sqrt{18} ·\sqrt{2} + (\sqrt{3} - 1)^2 - \sqrt{27}\);
(2)化简并计算:\(\frac{\sqrt{6} - \sqrt{3}}{\sqrt{3}} + (\sqrt{2} + 1)(\sqrt{2} - 1)\);
(3)已知\(x = \sqrt{3} + 1\),求\(x^2 - 2x + 3\)的值(提示:先将式子变形为\((x - 1)^2 + 2\),再代入计算)。
实践思考:对比二次根式混合运算与整式混合运算的异同,总结 3 个易混淆的运算细节,下节课分享。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3.3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第二章 实数
a
i
T
u
j
m
i
a
N
g
如果梯形的上、下底长分别为 cm,
cm,高为 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
问题1 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分别是什么
问题2 多项式与单项式的除法法则是什么
m(a + b + c) = ma + mb + mc,
(m + n)(a + b) = ma + mb + na + nb.
复习引入
(ma + mb + mc)÷m = a + b + c.
分配律
单×多
转化
前面两个问题的思路是:
思考 若把字母 a,b,c,m 都用二次根式代替(每个同学任选一组),然后对比归纳,你们发现了什么?
单×单
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与整式运算一样,体现在:运算律、运算顺序、乘法法则仍然适用.
例1 计算:
解: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要弄清运算种类,再确定运算顺序:先乘除,再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内的,最后按照二次根式的相应的运算法则进行.
归纳
解:
此处类比“多项式×多项式”即(x+a)(x+b)=x2+(a+b)x+ab.
解:(1) 原式
(2) 原式
【变式题】计算:
有绝对值符号的,同括号一样,先去绝对值,注意去掉绝对值后,得到的数应该为正数.
归纳
例2 计算:
解:
(1)原式
(2)原式
解法一:
(3)
你还有其他解法吗?
解法二: 原式 =
解: 原式 =
思考:还可以继续化简吗?为什么?
如果算式当中有个别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仍不能与其它最简二次根式合并,那么结果中可直接保留,不必再化.
提醒
问题:化简 ,其中 a = 3,b = 2. 你是怎么做的?
解法一:
把 a = 3,b = 2 代入式子中,
原式 =
解法二:
原式 =
把 a = 3,b = 2 代入式中,
原式
先代入后化简
先化简后代入
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哪种更简便?
LOGO
学校标志
新知讲解
《02》
解二次根式化简求值题目时,直接代入求值往往很麻烦,一般应先化简所求式子,再用代入数字求值.
方法总结
例3 已知 ,求
分析:先化简已知条件,再利用乘法公式变形,即 a2 + b2 = (a + b)2 - 2ab,最后代值求解.
解:
已知 的整数部分是 a,小数部分是 b,求 a2 - b2 的值.
解:
练一练
思考:如图,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试求图中梯形 ABCD 的面积.你有哪些方法?
二次根式的应用
可把梯形 ABCD 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如图所示.
方法 1:分割法
S1
S2
S3
S梯形ABCD = S1 + S2 + S3
通过补图,可把梯形ABCD 变成一个大梯形,如图所示.
方法2:补图法
S1
S2
S梯形ABCD = S梯形ABEF-S1-S2
E
F
过点 D 作 AB 边的高 DE,如图所示.
方法3:直接法
S梯形ABCD
E
归纳:利用二次根式可以简单便捷的求出结果.
例4 教师节就要到了,小欣同学准备做两张大小不同的正方形贺卡送给老师以表示祝贺,其中一张面积为288 平方厘米,另一张面积为 338 平方厘米. 如果用彩带把贺卡镶边会更漂亮,她现在有 1.5 米的彩带,请你帮忙算一算她的彩带够不够用.
分析:可以通过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计算出正方形的边长,进一步求出两个正方形的周长之和,与1.5 米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解:贺卡的周长为
答:小欣的彩带够用.
本题是利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方法总结
1.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B
2. 已知 试求 x2 + 2xy + y2 的值.
解:x2 + 2xy + y2 = (x + y)2.
把 代入上式得
原式=
解:
3. 计算:
(3)
4. 在一个边长为 cm 的正方形内部,挖去一个边长为 cm 的正方形,求剩余部分的面积.
解:由题意得
即剩余部分的面积是
5. (1) 已知 ,求 的值;
解:x2 - 2x - 3 = (x - 3)(x + 1)
(2)已知 ,求 的值.
解:
6.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在进行类似于二次根式 的运算时,通常有如下两种方法将其进一步化简:
方法一:
方法二:
能力提升:

(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化简:
(2)化简:
解:(1)
知识点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1)计算 时,先算____法,再算____法,过程如下:
原式_________ _____;
(2)计算 时,先算____________,再算____法;也可
利用__________律,先算____法,再算____法,结果是___。


括号里面的

乘法分配


2
返回
2.[2024威海中考]计算: _______。
返回
3.计算 的结果是( )
B
A. B.1 C. D.3
返回
4.计算 的结果是( )
C
A. B. C. D.
返回
5.下列各数中,与 的积不含二次根式的是( )
A
A. B. C. D.
返回
二次根式混合运算
乘法公式
化简求值
分母有理化
化简已知条件和所求式子
(a+b)(a-b)=a2-b2
(a+b)2=a2+2ab+b2
(a-b)2=a2-2ab+b2
(x+a)(x+b)=x2+(a+b)x+ab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