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课件(共35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课件(共35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名称:3.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学科:数学
年级:八年级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探索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 x 轴、y 轴对称时的坐标变化规律,能准确写出对称点的坐标。
能根据坐标变化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个图形关于 x 轴、y 轴对称的图形。
理解 “坐标变化” 与 “轴对称” 的内在联系,提升数形结合能力与图形变换思维。
幻灯片 3:知识回顾与情境导入
知识回顾: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点的坐标用(x,y)表示,x 为横坐标(水平方向),y 为纵坐标(垂直方向)。
情境导入: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的坐标为(2,3)。若作点 A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A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A ,你能通过观察图形,说出 A 、A 的坐标吗?它们的坐标与点 A 的坐标有什么规律?
提问引导:
关于 x 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有什么变化?
关于 y 轴对称的两个点,坐标变化规律与 x 轴对称有何不同?
幻灯片 4:探究 1—— 点关于 x 轴、y 轴对称的坐标变化规律
1. 实验观察(以具体点为例)
列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个点,分别找出它们关于 x 轴、y 轴的对称点,记录坐标:
原点点坐标(x,y)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坐标(x ,y )
关于 y 轴对称的点坐标(x ,y )
A(2,3)
A (2,-3)
A (-2,3)
B(-1,2)
B (-1,-2)
B (1,2)
C(3,-4)
C (3,4)
C (-3,-4)
D(0,5)
D (0,-5)
D (0,5)
E(-2,0)
E (-2,0)
E (2,0)
2. 总结规律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若点 P(x,y)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 P ,则 P (x,-y)。
示例:点(-4,5)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4,-5);点(0,-3)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0,3)。
关于 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若点 P(x,y)关于 y 轴对称的点为 P ,则 P (-x,y)。
示例:点(6,-2)关于 y 轴对称的点为(-6,-2);点(-1,0)关于 y 轴对称的点为(1,0)。
幻灯片 5:探究 2—— 图形关于 x 轴、y 轴对称的坐标变化
1. 核心思路
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其本质是图形上所有点都关于这条直线对称。因此,要画图形的对称图形,只需:
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端点)的坐标;
根据对称规律,计算出各关键点的对称点坐标;
在坐标系中描出对称点,顺次连接得到对称图形。
2. 示例:画△ABC 关于 x 轴、y 轴的对称图形
步骤 1:确定原图形关键点坐标
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A(1,2)、B(3,1)、C(2,3)。
步骤 2:计算对称点坐标
关于 x 轴对称的△A B C :
A (1,-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取反),
B (3,-1),
C (2,-3);
关于 y 轴对称的△A B C :
A (-1,2)(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取反),
B (-3,1),
C (-2,3)。
步骤 3:描点连线
在坐标系中分别描出 A 、B 、C 和 A 、B 、C ,顺次连接,得到△ABC 关于 x 轴、y 轴的对称图形。
幻灯片 6:例题讲解 1—— 根据坐标找对称点
例 1:已知点 P(m + 2,2m - 4)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P 在 y 轴上,求点 P 的坐标及点 P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P 的坐标。
解答与分析:
求 P 的坐标:根据 x 轴对称规律,P (m + 2,-(2m - 4))=(m + 2,-2m + 4);
利用 “P 在 y 轴上” 的条件: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 0,故 m + 2 = 0 → m = -2;
求点 P 的坐标:将 m = -2 代入 P 的坐标,得 P(-2 + 2,2×(-2) - 4)=(0,-8);
求 P 的坐标:根据 y 轴对称规律,P (-0,-8)=(0,-8)(y 轴上的点关于 y 轴对称的点是自身)。
答:点 P 的坐标为(0,-8),点 P 的坐标为(0,-8)。
幻灯片 7:例题讲解 2—— 根据对称图形求坐标
例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 ABCD 的顶点坐标为 A(-2,3)、B(-4,1)、C(-1,-1)、D(1,2)。
(1)画出四边形 ABCD 关于 x 轴对称的四边形 A B C D ,并写出 A 、B 、C 、D 的坐标;
(2)画出四边形 ABCD 关于 y 轴对称的四边形 A B C D ,并判断四边形 A B C D 与 A B C D 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解答与分析:
(1)关于 x 轴对称的坐标:
A (-2,-3),B (-4,-1),C (-1,1),D (1,-2);
描点连线得到 A B C D (画图略)。
(2)关于 y 轴对称的坐标:
A (2,3),B (4,1),C (1,-1),D (-1,2);
判断原点对称:对比 A (-2,-3)与 A (2,3)(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同理 B 与 B 、C 与 C 、D 与 D 均满足原点对称,故两四边形关于原点对称。
答:(1)A (-2,-3)、B (-4,-1)、C (-1,1)、D (1,-2);(2)四边形 A B C D 与 A B C D 关于原点对称。
幻灯片 8:课堂练习(分层巩固)
基础题
写出下列各点关于 x 轴、y 轴的对称点坐标:
(1)P(-3,5):关于 x 轴______,关于 y 轴______;
(2)Q(0,-2):关于 x 轴______,关于 y 轴______;
(3)R(a,b):关于 x 轴______,关于 y 轴______。
已知点 M(x,y)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 M (3,-4),求 x、y 的值及点 M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M 的坐标。
提升题
如图,△DEF 的顶点坐标为 D(2,-1)、E(4,3)、F(1,2),画出△DEF 关于 x 轴的对称图形△D E F 和关于 y 轴的对称图形△D E F ,并计算△D E F 与△D E F 对应顶点坐标的关系。
已知点 A(2a - b,5 + a)与点 B(2b - 1,-a + b)关于 y 轴对称,求 a、b 的值。
拓展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x,y)在第二象限,且点 P 到 x 轴的距离为 3,到 y 轴的距离为 4。
(1)求点 P 的坐标;
(2)求点 P 关于 x 轴、y 轴的对称点坐标,并判断这两个对称点分别在哪个象限。
幻灯片 9:易错点深度剖析
混淆 x 轴、y 轴对称的坐标变化规律:
错误案例:认为点(2,3)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2,3)(混淆 x 轴与 y 轴的规律,正确应为(2,-3));点(-1,-4)关于 y 轴对称的点为(-1,4)(正确应为(1,-4))。
规避方法:牢记 “关于 x 轴,y 变号;关于 y 轴,x 变号” 的口诀,或通过画图辅助记忆 ——x 轴是水平轴,对称时上下翻转(纵坐标变号);y 轴是垂直轴,对称时左右翻转(横坐标变号)。
忽略特殊点的对称性质(坐标轴上的点):
错误案例:认为点(0,5)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0,-5)=(0,-5)(正确),但误将点(0,5)关于 y 轴对称的点写为(0,-5)(正确应为(0,5),y 轴上的点关于 y 轴对称的点是自身)。
规避方法:明确 “x 轴上的点(y=0)关于 x 轴对称的点是自身,关于 y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变号、纵坐标为 0”;“y 轴上的点(x=0)关于 y 轴对称的点是自身,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变号、横坐标为 0”,特殊点单独记忆。
画对称图形时漏找关键点或连线错误:
错误案例:画三角形对称图形时,只找了两个顶点的对称点,导致图形变形;或描点后未按原图形顺序连线,得到错误图形。
规避方法:画对称图形时,先列出所有关键点(如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确保每个关键点都计算出对称点;描点后按原图形的顶点顺序顺次连线,避免跳点或乱序。
幻灯片 10:课堂总结
核心知识梳理:
坐标变化规律:关于 x 轴(x 不变,y 变号),关于 y 轴(y 不变,x 变号);
图形对称步骤:找关键点→算对称点→描点连线;
特殊点性质:坐标轴上的点对称时,自身或坐标部分不变(如 x 轴上的点关于 x 轴对称的点是自身)。
方法提炼:
坐标计算 “口诀法”:x 轴对称 y 变号,y 轴对称 x 变号,记准符号不混淆;
图形绘制 “三步法”:关键点定位→对称点计算→顺次连线,确保图形准确;
复杂问题 “数形结合法”:遇到含参数的对称点问题(如例 1、例 2),先根据规律列坐标,再结合已知条件(如点在坐标轴上、对称关系)列方程求解。
幻灯片 11:作业布置
课本第 [具体页码] 页习题 [具体题号](轴对称与坐标变化相关题目)。
拓展练习:
(1)已知点 P(3m - 6,n + 2)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 P (m + 4,2n - 8),求 m、n 的值及点 P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P 的坐标;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边长为 2 的正方形(顶点在坐标轴上),并写出它关于 x 轴、y 轴的对称图形的顶点坐标。
实践作业:
(1)在方格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标记出自己家的位置(设为点 A),再标记出学校的位置(设为点 B),计算点 A、B 关于 x 轴、y 轴的对称点坐标,描述对称点对应的实际方向;
(2)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蝴蝶、窗户),尝试在坐标系中用坐标表示其轮廓,再画出对称图形。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a
i
T
u
j
m
i
a
N
g
沿着某一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
1.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2.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 P 的位置?
a 称为点 P 的横坐标,
b 称为点 P 的纵坐标.
a
b
△ABC 与△A1B1C1 关于 x 轴对称
(1)△ABC 与△A1B1C1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1. △ABC 与△A1B1C1 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仔细观察,完成下列各题:
探索一 两个关于坐标轴对称的图形的坐标关系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3)如果点 P(m,n)在△ABC 内,那么它在△A1B1C1内的对应点 P1的坐标是 .
对应点的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对应点的横坐标相同
(2)请在下表中填入点 A 与 A1、点 B 与 B1、点 C 与 C1
的坐标,并思考:这些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C1:
B1:
A1:
C:
B:
A:
2.如右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二象限内各有一面小旗.
(1)两面小旗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关于 y 轴成轴对称
(2,6)
(-2,6)
(3)如果点 P(m,n)在△ABC 内,那么它在△A1B1C1内的对应点 P1 的坐标是 .
对应点的纵坐标相等
对应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2)请在下表中填入点 A 与 A1、点 B 与 B1、点 C 与 C1、点 D 与 D1的坐标,并思考:这些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D1:
C1:
B1:
A1:
D:
C:
B:
A:
3.通过以上学习,你知道关于 x 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吗?关于 y 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呢?
关于横轴对称的点,
横坐标相同;
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 y 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
关于纵轴对称的点,
纵坐标相同.
2. 已知点 A(a,1)与点 A1(5,b)关于 y 轴对称,则
a = ,b = .
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2,3)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练一练
1
2
3
4
5
6
7
8
0
–1
–2
–3
–4
–5
1
2
3
4
9
10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依次连接下列各点:(0,0), (5,4) ,(3,0),
(5,1) ,(5,-1), (3,0), (4,-2) ,(0,0),你得到了一个怎样的图案?
x
–1
y
探索二 坐标变化引起的图形变化
坐标变化为:
(x,y) (0,0) (5,4) (3,0) (5,1) (5,-1) (3,0) (4,-2) (0,0)
(-x,y) (0,0) (-5,4) (-3,0) (-5,1) (-5,-1) (-3,0) (-4,-2) (0,0)
将各坐标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都乘以-1 ,则图形怎么变化?
1
2
3
4
5
-1
-2
-3
0
–1
–2
–3
–4
–5
1
2
3
4
-4
-5
5
y
x
两个图形关于 y 轴对称
将各坐标的纵坐标都乘以-1,横坐标保持不变,则图形怎么变化?
坐标变化为:
(x,y) (0,0) (5,4) (3,0) (5,1) (5,-1) (3,0) (4,-2) (0,0)
(x,-y) (0,0) (5,-4) (3,0) (5,-1) (5, 1) (3,0) (4, 2) (0,0)
1
2
3
4
5
6
7
8
0
–1
–2
–3
–4
–5
1
2
3
4
5
y
x
与原图形关于 x 轴对称
LOGO
学校标志
新知讲解
《02》
归纳总结
1.关于 y 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上点的坐标特征:
(x ,y)
(-x ,y)
2.关于 x 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上点的坐标特征:
(x ,y)
(x ,-y)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
想一想
图形的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化有怎样的关系?
1.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 ________成轴对称.
2.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 ______成轴对称.
x 轴
y 轴
讨论:点 P(2,-3)到 x 轴、y 轴和坐标原点的距离分别多少?
O
1
1
-2
x
y
P(2,-3)
A
B
点 M(-3,4)到 x 轴、y轴和坐标原点的距离分别多少?
M(-3,4)
N
H
x
y
o
P(a,b)
M
N
纵坐标的绝对值
横坐标的绝对值
归纳总结
①点 P(a,b)到 x 轴的距离是
②点 P(a,b)到 y 轴的距离是
③点 P(a,b)与坐标原点的距离是
1.点M(-5,12)到 x 轴的距离是____;到 y 轴的距离是____;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
2.已知点 M(m,-5).①点 M 到 x 轴的距离是____;
②若点 M 到 y 轴的距离是 4;那么 m 为____.
练一练
12
5
13
5
±4
拓展提升
1.点A(2,-3)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2.点B(-2,1)关于 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3.点(4,3)与点(4,-3)的关系是( )
A.关于原点对称 B.关于 x 轴对称
C.关于 y 轴对称 D.不能构成对称关系
4.点(m,-1)和点(2,n)关于 x 轴对称,
则 mn 等于( )
A.- 2 B.2 C.1 D.-1
(2,3)
(2,1)
B
B
5. 已知 A、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3)和(2,3),
则下面四个结论:①A、B 关于 x 轴对称;②A、B 关于 y 轴对称;③A、B 关于原点对称;④A、B 之间的距离为 4.其中正确的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6.一束光线从点 A (3,3)出发,经过 y 轴上点 C 反射后经过点 B(1,0),则光线从 A 点到 B 点经过的路线长是( ) A.4 B.5 C.6 D.7
B
B
7.点 P 到 x 轴的距离是 2.5;到 y 轴的距离是 4.5. 求点 P 的坐标.
(4.5,2.5)或(-4.5,2.5)或(-4.5,-2.5)或(4.5,-2.5)
(1)点 A 的坐标为 ,点 B 的坐标为 ;
(2)在 x 轴上有一条河,现准备在河流边上建一个抽水站 P,使得抽水站 P 到 A、B 两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请作出点 P 的位置,并求此时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已知:A,B 两个村庄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那么:
拓展提升:
作出点 B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B1,连接 AB1,与 x 轴的交点就是抽水站 P 的位置,理由如下:
连接 PB,则 PB = PB1,有 AP + PB = AB + PB1;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AP + PB 的最小值即为线段 AB1 的长度.于是,问题转化为求线段 AB1 的长度.
分别过点 A、B1 作 x 轴、y 轴的垂线,交点为 C,得到 Rt△AB1C.
显然 AC = 3,B1C = 4,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AB1 = 5.
于是,AP + PB 的最小值为 5.
知识点1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点的坐标
1.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表示点 的
坐标正确的是( )
A
A. B. C. D.
返回
(第2题)
2.[教材例4变式] 如图,在中, ,
,边上的高 ,则以点___为坐标原点,
以____所在的直线为轴,以____所在的直线为 轴建
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较简明,此时,, 三个点的
坐标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
3.如图,在梯形中,,上底 ,下底
,高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
出四个顶点的坐标。
解:如图,以为原点,,所在的直线分别为
轴、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
, 。(答案不唯一)
返回
知识点2 由已知点的坐标求其他点的坐标
4.如图,象棋盘上的“将”位于点,“象”位于点 ,则“炮”位
于点( )
C
(第4题)
A. B. C. D.
返回
(第5题)
5.如图,长方形的边在轴上,为 的中
点。已知,交轴于点,则点 的
坐标为( )
D
A. B. C. D.
返回
(第6题)
6.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若
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则点 的坐标为
______。
返回
7. [教材习题 变式] 如
图是游乐场中过山车轨道从高处俯拍的示意图,
在点 点 (均在格点上)处分别设置有速
度监测器,若监测器的位置表示为 ,监
测器的位置表示为 ,请你建立平面直角
坐标系并写出其他五个监测器的位置。
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其他五个监测器的位置为 ,
,,, 。
返回
轴对称与坐标变换
关于坐标轴对称
作图 — — 关于轴对称变化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