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认识一次函数 课件(共33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认识一次函数 课件(共33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名称:4.2 认识一次函数
学科:数学
年级:八年级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回顾函数的定义,能识别生活中的函数关系,明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关系。
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能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一次函数,掌握一次函数的一般表达式\(y = kx + b\)(\(k 0\))。
掌握一次函数中参数\(k\)和\(b\)的几何意义(\(k\)决定直线倾斜方向,\(b\)决定直线与\(y\)轴交点),能结合实例分析\(k\)和\(b\)的实际意义。
幻灯片 3:知识回顾与情境导入
知识回顾:
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式法(如\(y = 2x\))、列表法、图象法。
情境导入:
情境 1: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去学校,速度为 15km/h,家到学校的距离为 30km,行驶时间\(x\)(h)与剩余距离\(y\)(km)的关系可表示为\(y = 30 - 15x\)。
情境 2:某文具店售卖笔记本,每本售价 2.5 元,购买数量\(x\)(本)与总费用\(y\)(元)的关系可表示为\(y = 2.5x\)。
情境 3:某手机套餐月租费 18 元,每分钟通话费 0.1 元,每月通话时间\(x\)(分钟)与月费\(y\)(元)的关系可表示为\(y = 0.1x + 18\)。
提问引导:
上述三个情境中的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它们的自变量\(x\)的次数都是几?是否存在常数项?
幻灯片 4:一次函数的定义
1. 定义内容
一般地,形如\(y = kx + b\)(其中\(k\)、\(b\)是常数,且\(k 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 = 0\)时,一次函数\(y = kx + b\)就变成\(y = kx\)(\(k 0\)),这时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2. 定义关键词解析
\(k 0\):这是一次函数的核心条件。若\(k = 0\),则解析式变为\(y = b\)(常数),此时\(y\)不随\(x\)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次函数(称为常数函数)。
自变量次数:自变量\(x\)的次数必须是 1,且\(x\)不能在分母、根号或绝对值符号内(如\(y = \frac{1}{x}\)、\(y = \sqrt{x}\)、\(y = |x|\)均不是一次函数)。
常数项\(b\):\(b\)可以是任意实数(正数、负数或 0),当\(b = 0\)时,函数为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
3.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包含关系: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b = 0\)),一次函数包含正比例函数,用集合表示为:\(\{ °\} \subset \{ °\}\)。
示例:\(y = 2x\)既是正比例函数,也是一次函数;\(y = 2x + 3\)是一次函数,但不是正比例函数;\(y = 3\)(\(k = 0\))既不是一次函数,也不是正比例函数。
幻灯片 5:一次函数的判断示例
1. 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一次函数,若是,指出\(k\)和\(b\)的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1)\(y = 3x - 5\)
解:是一次函数,其中\(k = 3\),\(b = -5\)(符合\(y = kx + b\),\(k 0\))。
(2)\(y = \frac{1}{2}x\)
解:是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其中\(k = \frac{1}{2}\),\(b = 0\)(\(b = 0\)的特殊情况)。
(3)\(y = x^2 + 1\)
解:不是一次函数,因为自变量\(x\)的次数是 2,不符合 “\(x\)的次数为 1” 的条件。
(4)\(y = \frac{5}{x}\)
解:不是一次函数,因为\(x\)在分母中,可变形为\(y = 5x^{-1}\),自变量次数为 - 1,不符合要求。
(5)\(y = 7\)
解:不是一次函数,因为\(k = 0\)(解析式可看作\(y = 0x + 7\)),不符合\(k 0\)的条件。
2. 变式练习:根据一次函数定义求参数值
例:已知函数\(y = (m - 2)x + (3 - n)\)是一次函数,求\(m\)、\(n\)的取值范围。
解:根据一次函数定义,需满足\(k 0\),即\(m - 2 0\)→\(m 2\);\(b\)(常数项)无特殊限制,\(n\)可取任意实数。
答:\(m 2\),\(n\)为任意实数。
幻灯片 6:一次函数中\(k\)和\(b\)的几何意义
1. 参数\(k\)的几何意义(斜率)
\(k\)表示一次函数图象(直线)的倾斜程度,称为 “斜率”,决定直线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
当\(k > 0\)时,直线从左到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如\(y = 2x + 1\),\(x\)每增 1,\(y\)增 2);
当\(k < 0\)时,直线从左到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如\(y = -3x + 2\),\(x\)每增 1,\(y\)减 3);
\(k\)的绝对值越大,直线倾斜角度越陡(如\(y = 5x\)比\(y = 2x\)的直线更陡,\(y = -4x\)比\(y = -x\)的直线更陡)。
2. 参数\(b\)的几何意义(截距)
\(b\)表示一次函数图象(直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称为 “\(y\)轴截距”:
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 b)\)(令\(x = 0\),则\(y = b\));
当\(b > 0\)时,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如\(y = 2x + 3\),交点为\((0, 3)\));
当\(b = 0\)时,直线过原点(如\(y = 3x\),交点为\((0, 0)\),即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
当\(b < 0\)时,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如\(y = -x - 2\),交点为\((0, -2)\))。
3. 示例:分析一次函数\(y = -2x + 4\)中\(k\)和\(b\)的意义
\(k = -2 < 0\):直线从左到右下降,\(x\)每增大 1,\(y\)减小 2;
\(b = 4 > 0\):直线与\(y\)轴交于\((0, 4)\)(正半轴);
当\(x = 0\)时,\(y = 4\)(初始值为 4);当\(x = 1\)时,\(y = 2\);当\(x = 2\)时,\(y = 0\)(直线与\(x\)轴交点为\((2, 0)\))。
幻灯片 7:一次函数的实际意义(结合生活实例)
1. 行程问题中的一次函数
实例:小明从家去图书馆,步行速度为 5km/h,家到图书馆的距离为 10km,行走时间\(x\)(h)与剩余距离\(y\)(km)的函数关系为\(y = 10 - 5x\)。
分析:
\(k = -5\):表示 “剩余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即每行走 1 小时,剩余距离减少 5km(速度大小为 5km/h,负号表示剩余距离随时间减小);
\(b = 10\):表示 “初始剩余距离”,即出发时(\(x = 0\)),距图书馆还有 10km;
自变量取值范围:\(0 ¤ x ¤ 2\)(行走 2 小时后到达图书馆,剩余距离为 0)。
2. 费用问题中的一次函数
实例:某健身房推出月卡,每月固定费用 80 元,每次额外消费(如私教)50 元,每月去健身房的次数\(x\)与月总费用\(y\)(元)的函数关系为\(y = 50x + 80\)。
分析:
\(k = 50\):表示 “总费用随去健身房次数的变化率”,即每多去 1 次,月总费用增加 50 元(每次额外消费 50 元);
\(b = 80\):表示 “月固定费用”,即不去健身房(\(x = 0\))时,仍需支付 80 元月卡费;
自变量取值范围:\(x 0\)(次数为非负整数)。
3. 产量问题中的一次函数
实例:某工厂生产零件,初始库存 100 个,每天生产 20 个,生产天数\(x\)与总库存\(y\)(个)的函数关系为\(y = 20x + 100\)。
分析:
\(k = 20\):表示 “总库存随生产天数的变化率”,即每天增加 20 个库存(日产量 20 个);
\(b = 100\):表示 “初始库存”,即生产开始前(\(x = 0\)),已有 100 个零件;
自变量取值范围:\(x 0\)(天数为非负整数)。
幻灯片 8:课堂练习(分层巩固)
基础题
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一次函数,若是,指出\(k\)和\(b\)的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1)\(y = -4x + 1\);(2)\(y = \frac{3}{x}\);(3)\(y = 7x\);(4)\(y = x^2 - 3\)。
已知函数\(y = (2k - 1)x + (k + 3)\)是一次函数,求\(k\)的取值范围。
提升题
某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起步价 8 元(3km 内),超过 3km 后,每千米收费 1.5 元,行驶路程\(x\)(km)与车费\(y\)(元)的函数关系为:
(1)当\(x ¤ 3\)时,函数表达式为______;
(2)当\(x > 3\)时,函数表达式为______(提示:总车费 = 起步价 + 超出部分费用);
(3)该函数是否为一次函数?为什么?
拓展题
已知一次函数\(y = kx + b\)的图象过点\((0, 5)\)和\((1, 3)\),求\(k\)和\(b\)的值,并分析该函数中\(y\)随\(x\)的变化趋势,以及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
幻灯片 9:易错点深度剖析
忽略\(k 0\)的条件,误判一次函数:
错误案例:认为\(y = 0x + 5\)(即\(y = 5\))是一次函数(实际\(k = 0\),不符合\(k 0\),是常数函数);认为\(y = (m^2 + 1)x + 2\)中\(m\)需满足特殊条件(实际\(m^2 + 1 1\),永远不为 0,无论\(m\)取何值,都是一次函数)。
规避方法:判断一次函数时,首先检查 “\(x\)的系数是否不为 0”,若系数含参数,需确保参数取值使系数不为 0;对于恒正或恒负的系数(如\(m^2 + 1\)、\(|m| + 2\)),可直接确定\(k 0\)。
混淆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错误案例:认为 “一次函数就是正比例函数”(实际正比例函数是\(b = 0\)的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包含正比例函数,反之不成立);认为 “\(y = 2x - 0\)不是正比例函数”(实际\(b = 0\),是正比例函数,可简化为\(y = 2x\))。
规避方法:牢记 “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特殊在\(b = 0\)”,判断时先看是否为一次函数,再看\(b\)是否为 0,若\(b = 0\)则同时是正比例函数。
误解\(k\)和\(b\)的实际意义,符号判断错误:
错误案例:在行程问题\(y = 20 - 5x\)中,认为\(k = 5\)表示 “速度为 5km/h”(实际\(k = -5\),负号表示 “剩余距离随时间减小”,速度大小为 5km/h,需结合实际场景理解符号含义);认为\(b = -3\)表示 “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无实际意义”(如费用问题中\(b = -3\)可能表示 “初始优惠 3 元”,需结合具体情境分析,并非无意义)。
规避方法:分析\(k\)的意义时,不仅看数值,还要看符号(正号表示 “因变量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负号表示 “减小”);分析\(b\)的意义时,结合自变量为 0 的初始状态(如\(x = 0\)时的距离、费用、库存),避免孤立看待符号。
幻灯片 10:课堂总结
核心知识梳理:
一次函数定义:\(y = kx + b\)((k≠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4.2.认识一次函数
第四章 一次函数
a
i
T
u
j
m
i
a
N
g
如果设蛤蟆的数量为 x,y 分别表示蛤蟆嘴的数量,眼睛的数量,腿的数量,扑通声,你能列出相应的函数表达式吗?
y = x
y = 2x
y = 4x
y = x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函数问题,大家能不能举一些例子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2) 你能写出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吗?
y = 3 + 0.5x
情景一:某弹簧的自然长度为 3 cm,在弹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 x 每增加 1 千克,弹簧长度 y 增加 0.5 cm.
(1) 计算所挂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1 kg,2 kg,3 kg,4 kg, 5 kg 时的长度,并填入下表:
x/kg 0 1 2 3 4 5
y/cm
3
3.5
4
4.5
5
5.5
情景二:某辆汽车油箱中原有油 60 L,汽车每行驶50 km 耗油 6 L.
(1) 完成下表:
汽车行驶路程 x/km 0 50 100 150 200 300
油箱剩余油量 y/L
60
54
48
42
36
30
(2) 你能写出上表中 y 与 x 的关系式吗
y = 60-0.12x
上面的两个函数关系式:
(1) y = 3 + 0.5x;
(2) y = 60-0.12x.
若两个变量 x,y 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
y = kx + b (k,b 为常数,k 不等于 0)的形式. 则称 y 是 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 当 b = 0 时,称 y 是 x 的正比例函数,
大家讨论一下,这两个函数关系式有什么特征
下列关系式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1) y=-x-4; (2) y=5x2-6; (3) y=2πx;
(6) y=8x2+x(1-8x).
解:(1)是一次函数,不是正比例函数;
(2)不是一次函数,也不是正比例函数;
(3)是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
(4)是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
(5)不是一次函数,也不是正比例函数;
(6)是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
方法总结
1.判定一个函数是一次函数的条件:
自变量是一次整式,一次项系数不为零;
2.判定一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条件:
自变量是一次整式,一次项系数不为零,常数项为零.
典例精析
例1 写出下列各题中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 是否为 x 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
(1)汽车以 6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 y (km)与行驶时间 x (h)之间的关系;
解:由路程 = 速度×时间,得 y = 60x,
y 是 x 的一次函数,也是 x 的正比例函数.
解:由圆的面积公式,得 y = πx2,
y 不是 x 的一次函数,也不是 x 的正比例函数.
(2)圆的面积 y (cm2 ) 与它的半径 x (cm) 之间的关系.
解:这个水池每小时增加 5 m3 水,x h 增加 5x m3 水,
因而 y = 15 + 5x.
y 是 x 的一次函数,但不是 x 的正比例函数.
(3) 某水池有水 15 m3,现打开进水管进水,进水速度为 5 m3/h,x h 后这个水池有水 y m3.
例2 已知函数
(1) 若它是一次函数,求 m 的值;
解:∵ 是一次函数,
∴ m2-24=1 且 m-5≠0.
∴ m=±5 且 m≠5.
∴ m=-5.
∴ 当 m=-5 时,函数
是一次函数.
解:∵ 是正比例函数,
∴ m2-24=1 且 m-5≠0 且 m+1=0.
∴ m=±5 且 m≠5 且 m=-1.
这样的 m 不存在.
∴ 不可能是正比例函数.
【方法总结】若 y = kxn + b 是一次函数,则 k ≠ 0,且 n = 1;当 k ≠ 0,且 b=0 时,该函数为正比例函数.
例2 已知函数
(2) 它可能是正比例函数吗?若能,求出 m 的值.
LOGO
学校标志
新知讲解
《02》
变式训练
(1)若 是正比例函数,则 m = ;
(2)若 是正比例函数,则 m = ;
-2
-1
m-2 ≠ 0,
|m|-1 = 1,
∴ m = -2.
m-1≠0,
m2-1 = 0,
∴ m = -1.
例3 某地实行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征收办法规定:月收入低于 3500 元的部分不收税;月收入超过 3500元但低于 5000 元的部分征收 3% 的所得税. 如某人月收入 3860 元,他应缴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为:(3860 - 3500)×3% = 10.8 元.
(1)当月收入大于 3500 元而又小于 5000 元时,写出应缴所得税 y (元) 与收入 x (元) 之间的关系式.
解:y = 0.03×(x - 3500) (3500<x<5000).
(2) 某人月收入为 4160 元,他应缴所得税多少元?
解:当 x = 4160 时,y = 0.03×(4160-3500) = 19.8 (元).
答:他应缴所得税 19.8 元.
解:设此人本月工资是 x 元,则
19.2 = 0.03×( x - 3500 ),
解得 x = 4140.
答:此人本月工资是 4140 元.
(3) 如果某人本月应缴所得税 19.2 元,那么此人本月工资是多少元?
如图,△ABC 是边长为 x 的等边三角形.
(1) 求 BC 边上的高 h 与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h 是 x 的一次函数吗?如果是,请指出相应的 k 与 b 的值.
解:∵ BC 边上的高 AD 也是 BC 边上的中线,
∴ 由勾股定理,得

∴ h 是 x 的一次函数,且
能力提升
(2)当 h = 时,求 x 的值.
(3)求△ABC 的面积 S 与 x 的函数表达式. S 是 x 的一次函数吗?
解:
(2)当 h = 时,有 .
解得 x = 2.
(3)∵
即 ∴ S 不是 x 的一次函数.
1. 判断正误:
(1) y = 2.2x,y 是 x 的一次函数,也是 x 的正比例函数. ( )
(2) y = 80x + 100 ,y 是 x 的一次函数. ( )


2.在函数 y = (m - 2)x + (m2 - 4)中,当 m 时,y 是 x 的一次函数;当 m 时,y 是 x 的正比例函数.
≠2
= -2
3. 已知函数 y = (m - 1)x|m|+1 是一次函数,求 m 的值.
4. 若函数 y = (m + 3)x + m2 - 9 是正比例函数,求 m 的值.
解:根据题意,得∣m∣=1,
解得 m = ±1.
又∵ m - 1≠0,即 m≠1,
∴ m = -1.
解:根据题意,得 m2 - 9 = 0,
解得 m = ±3.
又∵ m + 3≠0,即 m≠-3,
∴ m = 3.
5.已知 y - 3 与 x 成正比例,并且 x = 4 时,y = 7,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依题意,设 y - 3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 - 3 = kx,
∵x = 4时,y = 7,∴7 - 3 = 4k,解得 k = 1.
∴y - 3 = x,即 y = x + 3.
6.有一块 10 公顷的成熟麦田,用一台收割速度为 0.5 公顷每小时的小麦收割机来收割.
(1)求收割的面积 y(单位:公顷)与收割时间 x(单位: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收割完这块麦田需用的时间.
解:(1)y = 0.5x;
(2)把 y = 10 代入 y = 0.5x 中,得 10 = 0.5x.
解得 x = 20,即收割完这块麦田需要 20 小时.
 7.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沿一个斜坡向下滚动,其
速度每秒增加 2 m/s.
(1)求小球速度 v(单位:m/s)关于时间t(单位:
s)的函数表达式;
解:小球速度 v 关于时间 t 的函数表达式为 v = 2t.
(2)求第 2.5 s 时小球的速度;
(3)时间每增加 1 s,速度增加多少,速度增加量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解:
(2)当 t = 2.5 时,v = 2×2.5 = 5(m/s).
(3)时间每增加 1 s,速度增加 2 m/s,速度增加量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知识点 生活中的均匀变化现象
1.[教材 操作·思考变式]水龙头关闭不严会造成漏水。下表记录了
内7个时间点的漏水量,其中表示时间, 表示漏水量。
时间 0 5 10 15 20 25 30
漏水量 0 15 30 45 60 75 90
(1)结合表中数据写出漏水量关于时间 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
(不要求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在这种漏水状态下,若不及时关闭水龙头,估算一天的漏水量约
为_______ 。
4 320
返回
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 的关系
如下表:
温度 0 5 10 15 20
速度 331 334 337 340 343
(1)写出速度与温度 之间的关系式;
解: 。
(2)当 时,求声音的传播速度;
解:当时, 。
(3)当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时,温度是多少?
解:当时,,所以 。
返回
3.一辆汽车以 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
(1)用表格表示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如下:
时间/ 0.5 1 1.5 2 2.5 3
路程/ 30 60 90 120 150 180
当汽车行驶的时间为时,行驶的路程为_____ ;
120
(2)用关系式表示:
设汽车行驶的时间为,行驶的路程为,则_____。当
时,汽车行驶的时间___ ;
4
(3)观察图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时,_____ ;
150
②图中点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解:当汽车行驶时间为时,行驶的路程为 。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概念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函数关系式的确定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