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2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名称:4.3.1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学科:数学
年级:八年级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回顾正比例函数的定义(\(y = kx\),\(k 0\)),明确其与一次函数的从属关系(特殊的一次函数)。
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绘制方法(两点法),理解其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
探究并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k\)的正负对函数增减性、图象倾斜方向的影响),能结合性质分析函数的变化规律。
幻灯片 3:知识回顾与情境导入
知识回顾:
一次函数的定义:\(y = kx + b\)(\(k 0\)),当\(b = 0\)时,函数变为\(y = kx\)(\(k 0\)),称为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图象法,图象法可直观展示函数变化趋势。
情境导入:
问题 1:小明购买铅笔,每支铅笔 0.5 元,购买数量\(x\)(支)与总费用\(y\)(元)的函数关系为\(y = 0.5x\)(正比例函数),若要画出该函数的图象,需要描哪些点?图象是什么形状?
问题 2:对比两个正比例函数\(y = 2x\)和\(y = -2x\),它们的图象倾斜方向是否相同?\(y\)随\(x\)的变化规律有何差异?
提问引导: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是否都经过某个固定点?
正比例函数中参数\(k\)的取值对图象形状和函数性质有什么影响?
幻灯片 4: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回顾与辨析
1. 定义内容
一般地,形如\(y = kx\)(其中\(k\)是常数,且\(k 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核心特征:
解析式为 “一次项 + 常数项” 的形式,且常数项\(b = 0\)(无常数项);
自变量\(x\)的次数为 1,系数\(k 0\)(若\(k = 0\),则\(y = 0\),为常数函数,非正比例函数)。
2.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从属关系: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b = 0\)),一次函数包含正比例函数,用集合表示为:\(\{ °\} \subset \{ °\}\)。
示例:
是正比例函数:\(y = 3x\)(\(k=3 0\),\(b=0\))、\(y = -\frac{1}{2}x\)(\(k=-\frac{1}{2} 0\),\(b=0\));
非正比例函数:\(y = 2x + 1\)(\(b=1 0\),是一次函数)、\(y = 5\)(\(k=0\),是常数函数)。
3. 定义辨析示例
例: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若是,指出比例系数\(k\);若不是,说明理由:
(1)\(y = \frac{1}{3}x\):是正比例函数,\(k = \frac{1}{3}\);
(2)\(y = x \):不是,自变量\(x\)的次数为 2,不是一次函数;
(3)\(y = 0x\):不是,\(k = 0\),不符合\(k 0\)的条件;
(4)\(y = -x\):是正比例函数,\(k = -1\)(可看作\(y = -1 x\))。
幻灯片 5: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绘制方法
1. 绘制步骤(以\(y = 2x\)为例)
步骤 1:列表(取特殊点,简化计算)
正比例函数\(y = kx\)的图象过原点(\(x=0\)时,\(y=0\)),故优先取\(x=0\),再取 1 个非零值(如\(x=1\)或\(x=-1\)),减少计算量:
\(x\)
0
1
\(y = 2x\)
0
2
步骤 2:描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到点(0,0)(原点)和(1,2),用实心圆点标出。
步骤 3:连线
用直尺将两点沿两端延伸,画出直线,即为\(y = 2x\)的图象(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无端点)。
2. 关键结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
推导:对于任意正比例函数\(y = kx\),当\(x=0\)时,\(y=0\),故图象必过原点(0,0);同时,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正比例函数作为特殊的一次函数,图象也是直线,因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直线。
3. 简化绘制:“两点法”(必取原点 + 1 个非零点)
因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只需确定两个点即可画出直线,通常取:
点 1:原点(0,0)(固定点,无需计算);
点 2:\(x=1\)时对应的点(1,k)(计算简便,直接取\(k\)为纵坐标)。
示例:绘制\(y = -3x\)的图象:
取点(0,0)和(1,-3),描点后连线,得到过原点且向下倾斜的直线。
幻灯片 6: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与 k 的关系)
1. 当\(k > 0\)时的图象特征
倾斜方向:直线从左到右向上倾斜(从第三象限经过原点到达第一象限);
经过象限: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不经过第二、四象限);
示例:\(y = 2x\)、\(y = 0.5x\)的图象,均过一、三象限,向上倾斜。
2. 当\(k < 0\)时的图象特征
倾斜方向:直线从左到右向下倾斜(从第二象限经过原点到达第四象限);
经过象限: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不经过第一、三象限);
示例:\(y = -2x\)、\(y = -\frac{1}{3}x\)的图象,均过二、四象限,向下倾斜。
3. \(k\)的绝对值对图象倾斜程度的影响
\(|k|\)越大,直线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越大,图象越陡;
\(|k|\)越小,直线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越小,图象越平缓;
示例:对比\(y = 3x\)(\(|k|=3\))和\(y = 0.5x\)(\(|k|=0.5\)),\(y = 3x\)的图象更陡;对比\(y = -3x\)和\(y = -0.5x\),\(y = -3x\)的图象更陡。
幻灯片 7: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与 k 的关系)
1. 函数的增减性(y 随 x 的变化规律)
当\(k > 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 每增加 1 个单位,y 增加\(k\)个单位);
示例:\(y = 2x\)中,x 从 1 增加到 2,y 从 2 增加到 4,随 x 增大而增大。
当\(k < 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 每增加 1 个单位,y 减少\(|k|\)个单位);
示例:\(y = -2x\)中,x 从 1 增加到 2,y 从 - 2 减少到 - 4,随 x 增大而减小。
2. 对称性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点(x,y)在图象上,则点(-x,-y)也在图象上);
示例:\(y = 2x\)的图象上有(1,2),则(-1,-2)也在图象上;\(y = -2x\)的图象上有(1,-2),则(-1,2)也在图象上。
3. 性质总结(表格形式)
比例系数\(k\)的取值
图象特征
函数性质(y 随 x 的变化)
经过象限
\(k > 0\)
过原点,从左到右向上倾斜,\(|k|\)越大越陡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第一、三象限
\(k < 0\)
过原点,从左到右向下倾斜,\(|k|\)越大越陡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第二、四象限
幻灯片 8:典型例题 1—— 图象绘制与性质分析
例 1:画出正比例函数\(y = \frac{1}{2}x\)和\(y = -3x\)的图象,并分析它们的性质。
解答与分析:
绘制\(y = \frac{1}{2}x\)的图象:
列表:取(0,0)、(2,1)(x 取 2,使 y 为整数,便于描点);
描点:标出(0,0)、(2,1);
连线:画过两点的直线,图象过一、三象限;
性质:\(k = \frac{1}{2} > 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图象较平缓。
绘制\(y = -3x\)的图象:
列表:取(0,0)、(1,-3);
描点:标出(0,0)、(1,-3);
连线:画过两点的直线,图象过二、四象限;
性质:\(k = -3 < 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图象较陡。
幻灯片 9:典型例题 2—— 利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 2:某电动车以恒定速度行驶,行驶路程\(y\)(km)与行驶时间\(x\)(h)的函数关系为正比例函数,且 3 小时行驶了 90km。
(1)求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画出函数图象,指出图象经过的象限;
(3)若行驶时间为 2.5 小时,求行驶路程;若行驶路程为 150km,求行驶时间;
(4)分析该函数的性质,说明速度与\(k\)的关系。
解答与分析:
(1)设解析式为\(y = kx\)(\(k 0\)),代入\(x=3\),\(y=90\):\(90 = 3k\)→\(k=30\),故解析式为\(y = 30x\)(\(x 0\),时间非负)。
(2)图象绘制:取(0,0)、(1,30),连线(仅\(x 0\)部分,因时间不能为负),图象经过第一象限和原点(实际仅第一象限部分)。
(3)计算路程与时间:
① \(x=2.5\)时,\(y = 30 2.5 = 75\)(km);
② \(y=150\)时,\(150 = 30x\)→\(x=5\)(h)。
(4)性质与速度:\(k=30 > 0\),\(y\)随\(x\)的增大而增大(路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比例系数\(k=30\)即为电动车的行驶速度(30km/h),体现了 “速度 = 路程 / 时间” 的数量关系。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分层巩固)
基础题
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若是,指出\(k\)的值:
(1)\(y = 5x\);(2)\(y = -x\);(3)\(y = 2x + 3\);(4)\(y = \frac{x}{3}\)。
画出正比例函数\(y = 4x\)和\(y = -\frac{1}{3}x\)的图象,指出它们经过的象限及\(y\)随\(x\)的变化规律。
提升题
已知正比例函数\(y = (m - 2)x\)的图象过第二、四象限,求\(m\)的取值范围;若该函数图象过点(1,-3),求\(m\)的值及函数解析式。
已知正比例函数\(y = kx\)(\(k 0\)),当\(x = -2\)时,\(y = 6\),求:
(1)函数解析式;
(2)当\(x = 5\)时,\(y\)的值;
(3)当\(y = -9\)时,\(x\)的值。
拓展题
对比正比例函数\(y = 2x\)和\(y = \frac{1}{2}x\),当\(x > 0\)时,哪个函数的函数值增长更快?当\(x < 0\)时,哪个函数的函数值减小更快?结合图象说明理由。
幻灯片 11:易错点深度剖析
忽略\(k 0\)的条件,误判正比例函数:
错误案例:认为\(y = 0x\)(即\(y = 0\))是正比例函数(实际\(k = 0\),不符合\(k 0\),是常数函数,非正比例函数);认为\(y = (m + 1)x\)中\(m\)需满足特殊条件(实际\(m + 1 1\),永远不为 0,无论\(m\)取何值,都是正比例函数)。
规避方法:判断正比例函数时,首先检查 “\(x\)的系数是否不为 0”,若系数含参数,需确保参数取值使系数不为 0;对于恒正或恒负的系数(如\(m + 1\)、\(|m| + 2\)),可直接确定\(k 0\)。
绘制图象时,未取原点或连线错误:
错误案例:绘制\(y = 2x\)的图象时,取点(1,2)和(2,4),未取原点,导致图象不经过原点(实际正比例函数必过原点,应取(0,0)和(1,2));描点后未用直线连接,或直线未延伸(正比例函数图象是无限延伸的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4.3.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四章 一次函数
a
i
T
u
j
m
i
a
N
g
复习引入
  (1)什么叫一次函数?从表达式上看,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有什么关系?
(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是怎样得到的?
(3)正比例函数有哪些性质?是怎样得到这些性
质的?
正比例函数
表达式 y = kx(k≠0)
性质:k>0,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k<0,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一次函数
表达式 y = kx+b(k≠0)
针对函数 y = kx + b,要研究什么?怎样研究?
图象:经过原点和点
(1,k)的一条直线
x
y
O
k>0
k<0
x
y
O
图象: ?
性质: ?
在上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分为三个步骤.
①列表
②描点
③连线
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吗?
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画法
-3
-2
-1
5
4
3
2
1
o
-2
-3
-4
-5
2
3
4
5
x
y
1
y = –2x+1
描点、
连线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1
列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x –2 –1 0 1 2
y = –2x+1 5 3 1 –1 –3
例1 画出一次函数 y = -2x+1 的图象
(0,b)
( ,0)
总结归纳
一次函数 y = kx+b 的图象
也称为直线 y = kx+b.
一次函数 y = kx+b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因此画一次函数图象时,只要确定两个点,再过这两点画直线就可以了.一般过(0,b)和(1,k+b)或( ,0)
O
y = -2x-1
y = 0.5x+1
用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 = - 2x - 1;(2)y = 0.5x + 1.
x 0 1
y = -2x -1
y = 0.5x +1
-1
-3
1
做一做
1.5
也可以先画直线 y = -2x 与 y = 0.5x,再分别平移它们,也能得到直线
y = -2x - 1 与 y = 0.5x + 1.
.
.
.
.
x
y
2
O
.
.
.
活动:请大家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一次函数 y = x + 2,y = x - 2 的图象.
x … -2 -1 0 1 2 …
y = x + 2 … …
y = x - 2 … …
0
-3
1
-4
2
-2
3
-1
4
0
.
.
.
y = x + 2
y = x - 2
思考:观察它们的图象有什么特点?
y = x
y = x + 2
y = x - 2
y
2
O
x
2


观察三个函数图象的平移情况:
探究归纳
3. 比较三个函数的表达式, 相同,它
们的图象的位置关系是 .
把一次函数y = x+2,y = x-2的图象与y = x比较,发现:
1. 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是 ,并且倾斜程度
______.
2. 函数 y = x 的图象经过原点,函数 y = x + 2 的图象与
y 轴交于点 ,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 y = x 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函数 y = x - 2 的图
象与 y 轴交于点 ,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 y
= x 向____平移____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直线
相同
(0,2)

2
(0,-2)

2
自变量系数 k
平行
LOGO
学校标志
新知讲解
《02》
一次函数 y = kx + b(k≠0)的图象经过点(0,b),可以由正比例函数 y = kx 的图象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 (当 b>0时,向 平移;当 b<0 时,向 平移).


思考:与 x 轴的交点坐标是什么?
要点归纳
| b |
(1)将直线 y = 2x 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
A.y=2x-1 B.y=2x-2
C.y=2x+1 D.y=2x+2
(2)将正比例函数 y=-6x 的图象向上平移,则平移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可能是 _______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
练一练
D
y=-6x+3
(1)
(2)
(3)
-3
O
-2
2
3
1
2
3
-1
-1
-2
x
y
1
思考:k,b 的值跟图象有什么关系?
画一画1: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的性质
画一画2: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
(2)
(3)
-3
o
-2
2
3
1
2
3
-1
-1
-2
x
y
1
思考:k,b 的值跟图象有什么关系?
-3
O
-2
2
3
1
2
3
-1
-2
x
y
1
-1
在一次函数 y = kx + b (k, b 为常数, k ≠ 0) 中,
当 k>0 时,y 的值随着 x 值的增大而增大;
当 k<0 时,y 的值随着 x 值的增大而减小.
由此得到一次函数的性质:
归纳总结
提示:反过来也成立:y 越大,x 也越大.
例2 P1(x1,y1),P2(x2,y2) 是一次函数 y = -0.5x + 3 图象
上的两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y1>y2 B. 当 x1<x2 时,y1<y2
C. y1<y2 D. 当 x1<x2 时,y1>y2
D
解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当 k<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 D 为正确答案.
k 0,b 0
k 0,b 0
k 0,b 0
k 0,b 0
k 0,b 0
k 0,b 0
思考: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判断 k,b 的正负,并说出直线经过的象限:





=





=
归纳总结
一次函数 y = kx+b 中,k,b 的正负对函数图象及性质有什么影响?
当 k>0 时,直线 y = kx+b 从左到右逐渐上升,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当 k<0 时,直线 y = kx+b 从左到右逐渐下降,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① b>0 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② b<0 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① b>0 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② b<0 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两个一次函数 y1 = ax+b 与 y2 = bx+a,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练一练
C
例3 已知一次函数 y = (1 - 2m)x + m - 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 m 的值:
(1)函数值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2)函数图象与 y 轴的负半轴相交;
(3)函数的图象过第二、三、四象限.
解:(1)由题意得 1 - 2m>0,解得
(2)由题意得 1 - 2m≠0 且 m - 1 < 0,即
(3)由题意得 1 - 2m < 0 且 m - 1 < 0,解得
1. 一次函数y = x - 2 的大致图象为( )
C
A B C D
2.下列函数中,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是 ( )
A. y = -2x B. y = -2x + 1
C. y = x - 2 D. y = -x - 2
C
3. 直线 y = 3x - 2 可由直线 y = 3x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
4. 直线 y = x + 2 可由直线 y = x - 1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

2

3
5. 点 A(-1,y1),B(3,y2) 是直线 y = kx + b(k < 0)上的两点,则 y1 - y2 0 (填“>”或“<”).

6.已知一次函数 y=(3m - 8)x+1 - m 图象与 y 轴交点在 x 轴下方,且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其中 m 为整数,求 m 的值.
解: 由题意得
解得
又∵ m 为整数,
∴ m = 2.
知识点1 一次函数的图象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的图象是( )
C
A. B. C. D.
返回
2.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经过( )
A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返回
3.[教材复习题 变式] 如图,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轴负半轴交于点,与 轴正半轴
交于点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B.,
C., D.,
返回
4.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
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 。
(1)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
次函数 的图象;
解:如图所示。
(2)求, 两点的坐标。
解:因为,所以当时, ;
当时, 。
所以, 。
返回
知识点2 一次函数的性质
5.下列一次函数中,随 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D
A. B. C. D.
返回
6.下列关于一次函数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A.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为 B.的值随着 的值的增大而减小
C.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D.当时,
返回
7.[2024镇江中考]点,在一次函数 的图象
上,则___(用“ ”“”或“ ”填空)。
返回
8.[2024长春中考]已知直线,是常数经过点,且
随的增大而减小,则 的值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答案不唯一)
返回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当 k > 0 时,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增大;
当 k < 0 时,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减小.
与 y 轴的交点是(0,b),
与 x 轴的交点是( ,0);
当 k > 0, b > 0 时,经过一、二、三象限;
当 k > 0 ,b < 0 时,经过一、三、四象限;
当 k < 0 ,b > 0 时,经过一、二、四象限;
当 k < 0 ,b < 0 时,经过二、三、四象限.
图象
性质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