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勾股定理【章末复习】 课件(共45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勾股定理【章末复习】 课件(共45张PPT)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章节名称:第一章 勾股定理(章末复习)
学科:数学
年级:八年级
复习目标:系统梳理章节知识,掌握核心考点,提升解题能力
幻灯片 2:章节知识框架
幻灯片 3:核心知识点 1—— 勾股定理(性质)
1. 定理内容
文字表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符号语言:在 Rt△ABC 中,∠C=90°(直角对斜边),则\(a^2 + b^2 = c^2\)(\(a\)、\(b\)为直角边,\(c\)为斜边)。
关键提醒: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斜边是最长边,对应直角的对边。
2. 常见应用
已知两直角边求斜边:\(c = \sqrt{a^2 + b^2}\)(如\(a=3\)、\(b=4\),则\(c=5\));
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求另一直角边:\(a = \sqrt{c^2 - b^2}\)或\(b = \sqrt{c^2 - a^2}\)(如\(c=13\)、\(a=5\),则\(b=12\));
勾股数:正整数组,满足\(a^2 + b^2 = c^2\),如(3,4,5)、(5,12,13)、(6,8,10)(倍数仍为勾股数)。
3. 典型例题
例:在 Rt△ABC 中,∠B=90°,AB=6,BC=8,求 AC 的长度。
解:∵ ∠B=90°,∴ AB、BC 为直角边,AC 为斜边。
由勾股定理:\(AC^2 = AB^2 + BC^2 = 6^2 + 8^2 = 36 + 64 = 100\),故\(AC = 10\)。
幻灯片 4:核心知识点 2—— 勾股定理的图形验证
1. 四种经典验证方法对比
验证方法
核心材料
面积关系推导核心
思想体现
赵爽弦图
4 个直角三角形 + 1 个小正方形
大正方形面积 = 4 个三角形面积 + 小正方形面积
中国古代 “数形结合”
毕达哥拉斯拼图
2 个直角三角形 + 2 个小正方形
L 形面积(a +b )= 大正方形面积(c )
西方 “面积转化”
总统证法
2 个直角三角形 + 1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梯形面积 = 3 个三角形面积和
简洁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应用
青朱出入图
2 个小正方形 + 切割小块
割补后面积不变(青方 + 朱方 = 弦方)
中国 “出入相补”
2. 验证核心逻辑
所有方法均以 “面积不变” 为核心:通过不同方式表示同一图形的面积,联立等式推导\(a^2 + b^2 = c^2\),证明勾股定理的普遍性。
幻灯片 5:核心知识点 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
1. 定理内容
文字表述: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c\)为最长边)满足\(a^2 + b^2 = c^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直角对应最长边\(c\)的对角。
符号语言:在△ABC 中,若\(a^2 + b^2 = c^2\)(\(c\)最长),则△ABC 是 Rt△,∠C=90°。
2. 应用步骤
找最长边:确定三边中的最长边\(c\);
算平方和:计算较短两边的平方和\(a^2 + b^2\)与最长边的平方\(c^2\);
作判断:若\(a^2 + b^2 = c^2\),则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
3. 典型例题
例:判断三边为 7、24、25 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解:最长边为 25,计算\(7^2 + 24^2 = 49 + 576 = 625\),\(25^2 = 625\)。
因\(7^2 + 24^2 = 25^2\),故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为最长边 25 的对角。
幻灯片 6:核心知识点 4——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1. 四大典型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
解题思路
示例题目
梯子靠墙问题
墙与地面垂直→直角三角形,梯子为斜边
梯子长 13m,距墙 5m,求顶端高度
航海距离问题
东西 / 南北方向垂直→直角三角形
向东 12km,向北 9km,求距起点距离
折叠问题
折叠后对应边相等,构造直角三角形列方程
矩形折叠,求重叠部分边长
立体最短路径
展开为平面图形,求对角线长度
正方体表面蚂蚁爬行路径
2. 典型例题(折叠问题)
例:矩形 ABCD 中,AB=8,BC=6,沿 AC 折叠,B 落在 E 处,求 CF 的长度。
解:设 CF=x,由折叠知 AE=AB=8,∠E=90°,且∠FAC=∠BAC=∠FCA,故 AF=CF=x,DF=8-x。
在 Rt△ADF 中,\(AD^2 + DF^2 = AF^2\),即\(6^2 + (8-x)^2 = x^2\),解得\(x=6.25\)。
幻灯片 7:章节易错点汇总与规避方法
易错点类型
错误案例
规避方法
直角边与斜边混淆
已知 Rt△中 a=3、c=5,求 b 时错算为\(b^2=3^2+5^2\)
先标记直角符号,确定斜边(最长边)
逆定理忽略最长边
判断三边 5、12、13 时错比\(5^2+13^2\)与\(12^2\)
第一步先找最长边,再算对应平方和
图形验证边长错误
赵爽弦图中小正方形边长错算为\(a+b\)
实物拼接 + 标注,明确边长关系(b-a)
立体路径未展开
正方体表面路径错算为棱长和
先展开为平面,再用勾股定理求对角线
勾股数判断错误
认为(2,3,\(\sqrt{13}\))是勾股数
勾股数需为正整数组
幻灯片 8:章节综合练习题(分层)
基础题(巩固知识)
在 Rt△ABC 中,∠C=90°,a=5,b=12,求 c;若 c=25,a=7,求 b。
判断三边为 9、12、15 和 4、5、6 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提升题(综合应用)
一架梯子长 25m,斜靠在墙上,顶端距地面 24m,求梯子底部距墙的距离。
长方体长 40、宽 30、高 20,求底面顶点到顶面对角顶点的最短路径。
拓展题(思维拓展)
已知△ABC 三边满足\(a^2 + b^2 + c^2 + 50 = 6a + 8b + 10c\),判断△ABC 的形状并求面积。
幻灯片 9:章节总结
知识体系:勾股定理(性质)→ 图形验证(数形结合)→ 逆定理(判定)→ 实际应用(场景化),形成 “性质 - 验证 - 判定 - 应用” 的完整链条。
核心思想:
数形结合:通过图形面积推导数量关系,用数量关系解决图形问题;
转化思想:将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将折叠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
从特殊到一般:从特殊直角三角形探索定理,再推广到任意直角三角形。
学习建议:
牢记定理与逆定理的区别(性质 vs 判定),避免混用;
多动手操作(拼图、折叠、展开),深化对图形的理解;
针对典型题型(折叠、最短路径)总结解题模板,提升效率。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小结与复习
第一章 勾股定理
a
i
T
u
j
m
i
a
N
g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
的逆定理
直角三角形
验证方法
已知两边
求第三边
判定直角三角形
判定勾股数
判定垂直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 a,b,斜边为 c,
那么
a2 + b2 = c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直角三角形中才可以运用!
已知 Rt△ABC 的两直角边长分别是 3 和 4,则它的斜边长是 .
5
勾股定理的应用条件: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b,c 满足 a2 +b2 = 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 a2 + b2 = c2 的三个正整数 a,b,c,称为勾股数.
勾股数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与勾股数
以“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为条件,得出三角形三边有 a2 + b2 = c2 关系式成立.
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 a、b、c 满足 a2 + b2 = c2 为条件,得出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结论
都与三角形三边有关;
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比较
LOGO
学校标志
新知讲解
《02》
1.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和 4 ,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 或 25
2. 下列各组数中,以 a,b,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 = 1.5,b = 2,c = 3 B. a = 7,b = 24,c = 25
C. a = 6,b = 8,c = 10 D. a = 3,b = 4,c = 5
D
A
3.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n2 - 1,2n (n>1), 那么它的斜边长是(  )
A. 2n B. n + 1 C. n2 - 1 D. n2 + 1
4. 已知 Rt△ABC 中,∠C = 90°,若 a + b = 14 cm,c =
10 cm,则 Rt△ABC 的面积是(  )
A. 24 cm2 B. 36 cm2 C. 48 cm2 D. 60 cm2
D
A
5. 在 Rt△ABC 中,∠C = 90°.
① 若 a = 5,b = 12,则 c =______;
② 若 a = 15,c = 25,则 b =______.
6.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5 和 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
13
20
7. B 港有甲、乙两艘渔船,若甲船沿北偏东 60° 方向以每小时 8 n mile 的速度前进,乙船沿南偏东某个角度以每小时 15 n mile 的速度前进,2 h 后,甲船到 M岛,乙船到 P 岛,两岛相距 34 n mile,你知道乙船是沿哪个方向航行的吗?
解:甲船航行的距离为 BM = 16 n mile,
乙船航行的距离为 BP = 30 n mile.
∵ 162+302 = 1156,342 = 1156,∴ BM2 + BP2 = MP2.
∴△MBP 为直角三角形. ∴∠MBP = 90°.
∴ 乙船是沿着南偏东 30° 方向航行的.
8. 小明家住在 18 层的高楼,一天,他与妈妈去买竹竿.
买最长的吧!
快点回家,好用它晾衣服
糟糕,太长了,放不进去
如果电梯的长、宽、高分别是 1.5 米、1.5 米、2.2 米,那么,能放入电梯内的竹竿的最大长度大约是多少米?你能估计出小明买的竹竿至少是多少米吗?
1.5 米
1.5 米
2.2 米
1.5 米
1.5米
x
x
2.2米
A
B
C
x2 = 1.52 + 1.52 = 4.5
AB2 = 2.22 + x2 = 9.34
AB ≈ 3.1 米
能放入电梯内的竹竿的最大长度大约 3.1 米,因为竹竿放不进去,所以小明买的竹竿至少是 3.1 米.
考点1 一个定理——勾股定理
(第1题)
1.如图,在中, ,
,,点为线段 上一动点,则
的最小值为( )
B
A.4 B.4.8 C.5 D.6
返回
(第2题)
2.如图,在 中,分别以这个三角形的三边为
边长向外作正方形,面积分别记为,, ,如果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C
A.2 B.8 C.6 D.4
返回
3.如图,在中, , ,
。分别以点和点为圆心、大于 的长为
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作直线交 于
点,连接,则 的周长是____。
18
返回
4.如图,它由2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直角梯形组成,恰好拼成
一个大直角梯形,请你利用该图形证明勾股定理。
证明:如图,连接 。
易知 。
因为

所以 ,
所以 ,
所以 。
返回
考点2 一个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5.[2025邯郸期中]在中,,,所对的边分别为, ,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D
A.
B.
C.,,
D.,,
返回
6.[教材习题 变式] 在正方形网格中,下面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
形的是( )
C
A. B. C. D.
返回
7.如图,在中,,, ,将
三角形纸片沿折叠,使点落在边上的点 处,
则 的长为( )
D
A.2 B.4 C. D.
返回
考点3 一个概念——勾股数
8.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一组为( )
C
A.,, B.,,
C.9,40,41 D., ,1
返回
9. 勾股定理最早出现在《周髀算经》中:“勾广三,股修
四,径隅五”。观察下列各组勾股数:6,8,10;8,15,17;10,24,
26;12,35,37;14,48,50;……可发现当一组勾股数的勾为
(,为正整数)时,它的股、径分别为和 。若一
组勾股数的勾为26,则径为_____。
170
返回
考点4 两个应用
应用1 勾股定理的应用
10. 学习了“勾股定理”后,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
“测量风筝的竖直高度”作为一项课题,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实践活动,
并形成了如下的活动报告,请根据活动报告完成下列各题。
报告 测量风筝的竖直高度
工具 皮尺等
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 先测量风筝的水平距离 ,然后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
得出风筝线长,最后测量放风筝的同学的身高
数据 ,, ,
续表
(1)求此时风筝的竖直高度 ;
解:在 中,由勾股定理得

所以 。
(2)若站在点不动,想把风筝沿方向从点的位置上升至点
的位置(即,点,, 在一条直线上,图中所有点均在同
一平面内),则还需放出风筝线多少米?
解:因为, ,
所以 。
在中, ,
所以 ,
所以 。
答:还需放出风筝线 。
返回
11.[2025盐城期中]小丽在物理课上学习了发声物体
的振动实验后,对其做了进一步的探究:在一个支架的
横杆点处用一根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小球 可以自由
摆动,如图, 表示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当小丽用发
声物体靠近小球时,小球从摆到 的位置,此时过
点作于点(图中的,,, 在同一平面
上),测得,,求 的长。
解:设,则 ,
因为,所以 。
因为, ,
所以在中,,即 ,解得
。所以的长为 。
返回
应用2 直角三角形判定的应用
12. 如图①是某品牌婴儿
车,图②为其简化结构示意图,现测得
, ,
,其中与 之间由一个
固定为 的零件连接(即
),根据安全标准需满足
,通过计算说明该车是否符合
安全标准。
解:因为 ,, ,
所以,因为 ,
,所以在中, ,所
以 ,
所以 是直角三角形,
且 ,所以 ,
所以该车符合安全标准。
返回
考点5 三种思想
思想1 方程思想
13.在中, ,,,,分别是斜边 和
直角边上的点,把沿着直线折叠,顶点的对应点是 。
(1)如图①,如果点和顶点重合,求 的长;
解:若点和顶点重合,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
设,则 。
因为 ,所以由勾股定理得 ,
所以,解得,所以 。
(2)如图②,如果点落在的中点处,求 的长。
解:因为点落在 的中点,
所以 。
设,则 。
因为 ,所以由勾股定理得 ,
所以,解得 ,
即的长为 。
返回
思想2 转化思想
14.如图,长方体的底面相邻两边的长分别为 和
,高为,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 开始经过4个侧
面缠绕一圈到达点 ,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多长?如
果从点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圈到达点 ,那么所
用细线最短时其长度的平方是多少?
解: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如图所示,连接 。
因为 ,

所以 。所以

所以用一根细线从点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 ,所用细线最
短需要 。
易知如果从点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圈到达点 ,那么所用细线最短
时其长度的平方为 。
返回
15.如图是一个供滑板爱好者使用的型池,该 型池可以看作是一个长
方体去掉一个半圆柱而成,中间可供滑行部分的截面是半径为 的半
圆,其边缘,点在上, ,一滑行爱好者
从点滑行到点,求他滑行的最短距离( 的值取3)。
解:将半圆面展开如图,连接,则 是最短路径。
易知, ,
由勾股定理得,所以 ,
所以滑行的最短距离约为 。
返回
思想3 分类讨论思想
16.在中,若,,边上的高为12,则 的周
长为________。
60或42
[解析] 点拨:设边上的高为,则,和 都是
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 ,

所以, 。
若高在 的内部,如图①,
则 ,
所以 的周长为;
若高在 的外部,如图②,
则 ,
所以的周长为 。
综上所述, 的周长为60或42。
返回
17.如图,在中, ,, ,动
点从点出发沿射线以的速度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 。
(1)求 边的长;
解:在中, ,所以

(2)当为直角三角形时,求 的值。
解:由题意知,当 为直角三角形时,有
两种情况:
Ⅰ.如图①,当为直角时,点与点 重合,
,即 。
Ⅱ.如图②,当为直角时,易知 。
又因为,所以在中, 。
在中, ,
即,解得。故当 为直角三角形时,
或 。
返回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