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有理数的概念 课件(共33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有理数的概念 课件(共33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2.1 有理数的概念
副标题:梳理数的分类,构建有理数体系
背景图:左侧展示整数(如 - 3、0、5)和分数(如\(\frac{1}{2}\)、-0.6)的示例,右侧用集合图呈现 “有理数” 包含 “整数” 和 “分数” 两大类别,中间用箭头标注 “整数可化为特殊分数(如 3=\(\frac{3}{1}\))”,直观呈现有理数的构成关系。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明确有理数是 “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分母不为 0)的数”,能准确区分有理数与非有理数(如 π 暂不属有理数)。
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按 “定义” 分、按 “正负性” 分),能清晰列出各类别的具体数,避免分类重叠或遗漏。
结合正负数、整数、分数的已有知识,理解整数与分数的转化关系(如整数可化为分母为 1 的分数),构建完整的有理数认知框架。
能通过实例辨析有理数,解决与有理数分类相关的问题,培养分类思想与逻辑归纳能力。
幻灯片 3:导入 —— 从已学数的拓展切入
复习回顾:
已学数的类型:正整数(如 1、2、3)、零(0)、负整数(如 - 1、-2)、正分数(如\(\frac{1}{3}\)、1.5)、负分数(如 -\(\frac{2}{5}\)、-0.3)。
实例提问:我们学过的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征?能否用统一的标准将它们归为一类?
情境引入:
生活中常见的数:超市商品价格 19.9 元(可表示为\(\frac{199}{10}\))、电梯楼层 - 2 层(可表示为\(\frac{-2}{1}\))、班级人数 45 人(可表示为\(\frac{45}{1}\))。这些数都能写成 “两个整数相除(分母不为 0)” 的形式,由此引出 “有理数” 的概念。
幻灯片 4:有理数的定义
定义表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从数学本质上看,有理数是 “可以表示为\(\frac{p}{q}\)的形式,其中 p、q 为整数,且 q≠0” 的数。
定义解读:
整数的转化:所有整数都可以表示为分母为 1 的分数,如 3=\(\frac{3}{1}\),-5=\(\frac{-5}{1}\),0=\(\frac{0}{1}\),因此整数属于有理数的范畴。
分数的范畴:
正分数(如\(\frac{2}{3}\)、4.2=\(\frac{21}{5}\))、负分数(如 -\(\frac{1}{4}\)、-0.7=\(\frac{-7}{10}\))均为有理数;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化为分数(如 0.3=\(\frac{3}{10}\),0.\(\dot{3}\)=\(\frac{1}{3}\)),因此也属于有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如 π≈3.1415926…)不能化为分数,暂不属于有理数。
判断练习:下列数是否为有理数?
5(是,5=\(\frac{5}{1}\),整数);
\(\frac{1}{2}\)(是,分数);
-0.4(是,-0.4=\(\frac{-2}{5}\),分数);
π(否,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为分数);
0(是,0=\(\frac{0}{1}\),整数)。
幻灯片 5:有理数的分类方法(一)—— 按定义分类
分类逻辑:根据有理数的定义(整数和分数),将有理数分为 “整数” 和 “分数” 两大类,再对每类细分:
关键说明:
整数包含正整数、零、负整数,零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是整数的 “中性数”;
分数包含正分数和负分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需先化为分数形式再分类(如 2.4=\(\frac{12}{5}\),归为正分数);
注意 “整数与分数无重叠”:一个有理数要么是整数,要么是分数,不存在既是整数又是分数的数。
幻灯片 6:有理数的分类方法(二)—— 按正负性分类
分类逻辑:根据有理数的正负属性,将有理数分为 “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 三大类,再对正、负有理数细分:
关键说明: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单独作为一类,是正、负有理数的分界;
正有理数包含所有正整数和正分数,负有理数包含所有负整数和负分数;
分类时需注意 “不重不漏”:如 “-3” 归为负整数(属负有理数),“\(\frac{5}{2}\)” 归为正分数(属正有理数),“0” 单独归类。
幻灯片 7:两种分类方法的对比与关联
对比表格:
分类维度
分类结果
核心区别
适用场景
按定义分类
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基于 “数的表现形式”(整数 / 分数)
理解有理数的本质构成(整数可化为分数)
按正负性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零、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
基于 “数的正负属性”
解决与正负数相关的问题(如比较大小、统计正负数量)
关联总结:
两种分类是 “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集合”:如 “正整数” 既属于 “整数”(定义分类),也属于 “正有理数”(正负性分类);
零在两种分类中均单独成类(定义分类中属整数,正负性分类中单独为零),体现零的特殊性。
幻灯片 8:有理数分类的实例辨析与易错点
例题 1:将下列有理数按两种方法分类:
给定数:-5、0、\(\frac{3}{4}\)、2.8、-1\(\frac{1}{2}\)、7、-0.3。
按定义分类:
整数:-5、0、7;
分数:\(\frac{3}{4}\)、2.8(=\(\frac{14}{5}\))、-1\(\frac{1}{2}\)(=\(\frac{-3}{2}\))、-0.3(=\(\frac{-3}{10}\))。
按正负性分类:
正有理数:\(\frac{3}{4}\)、2.8、7;
零:0;
负有理数:-5、-1\(\frac{1}{2}\)、-0.3。
易错点辨析:
误区 1:将 “零” 归为正有理数或负有理数:
错误示例:将 0 归为正有理数(正确: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单独归类);
提醒:零是有理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负有理数的分界,不可与正、负有理数混淆。
误区 2:将 “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 排除在分数外:
错误示例:认为 2.5 是小数,不是分数(正确:2.5=\(\frac{5}{2}\),属分数,也是有理数);
纠正: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均可化为分数,因此属于分数范畴,进而属于有理数。
误区 3:分类重叠(如认为 “-3” 既是整数又是负分数):
错误示例:将 - 3 归为负分数(正确:-3 是负整数,属整数,不是分数);
预防:明确整数与分数的互斥关系 —— 一个有理数要么是整数,要么是分数,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
幻灯片 9:课堂练习 —— 分层巩固
基础练习 1:判断下列数是否为有理数:
\(\frac{7}{3}\)(是,分数);
-4(是,整数);
0.1\(\dot{2}\)(是,无限循环小数,可化为\(\frac{11}{90}\));
π-3(否,π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π-3 仍为无限不循环小数)。
提升练习 2:按要求分类:
给定有理数:-2、\(\frac{1}{5}\)、0、3.6、-\(\frac{4}{7}\)、10、-1.2。
正整数:______(答案:10);
负分数:______(答案:-\(\frac{4}{7}\)、-1.2);
非负有理数:______(答案:\(\frac{1}{5}\)、0、3.6、10);
整数:______(答案:-2、0、10)。
拓展练习 3:开放性问题:
写出 3 个既是负数又是分数的有理数,再写出 3 个既是整数又是非负有理数的数(答案示例:负分数:-0.5、-\(\frac{2}{3}\)、-1.8;非负整数:0、5、9)。
幻灯片 10:课堂小结
核心知识回顾:
有理数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本质是 “可表示为\(\frac{p}{q}\)(p、q 为整数,q≠0)” 的数;
两种分类:
按定义:有理数 = 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正负性:有理数 =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 零 + 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
关键结论:零是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属分数,均为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如 π)暂不属有理数。
思想方法总结:
分类思想:通过明确标准对有理数分类,培养 “不重不漏” 的逻辑思维;
转化思想:将整数化为分数(如 3=\(\frac{3}{1}\)),理解有理数的统一本质;
集合思想:用集合图呈现有理数的包含关系,构建系统的数系认知。
学习建议:
记忆有理数分类时,可结合实例辅助理解,避免死记框架;
遇到模糊的数(如小数),先尝试化为分数形式,再判断其类别;
对比 “有理数” 与 “已学数” 的关系,明确有理数是对整数、分数的统一命名,后续将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幻灯片 11:课后作业布置
基础巩固:完成教材对应练习题,按两种方法对给定有理数分类;
实践任务:记录生活中 5 个有理数(如购物价格、温度、楼层),并标注其类别(如 “18.5 元:正分数”);
拓展思考:探究 “所有整数都是有理数,所有有理数都是整数吗?”,下节课分享你的结论与理由。
202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2.1 有理数的概念
第一章 有理数
a
i
T
u
j
m
i
a
N
g
1. 通过阅读课本理解有理数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初步感受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2.通过对有理数的学习,体会数的扩充,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观察、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
难点
旧知回顾
1.思考:回想一下,我们都认识哪些类型的数?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2.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的形式?
小学学习了自然数、正分数,初中学习了负数;举例略
不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但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成分数
情境导入
某天老师看报纸,见到下面一段内容:
冬季的一天,某地的最高气温为5℃,最低气温达到-9℃,平均气温是0℃,而同一天北京的气温为-2℃~6℃.
这里出现了哪些数?
我们到目前为止学过了哪些数?
你能试着将它们进行分类吗?
这里有一组数:
你能试着将它们分类吗
问题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
视频导入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页,回答下列问题: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什么?
(2)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什么?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什么?
(4)按整数、分数分类:
整数
分数
有理数
有理数
整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5)按正负分类:
有理数
正有理数
正整数
正负数
0
负整数
负分数
负有理数
2.把下列有理数分别填入所属的圆圈内:
15, ,-5, , ,0.1,-5.32,-80,123,2.333,0, ,200%.
正数
负数
2.把下列有理数分别填入所属的圆圈内:
15, ,-5, , ,0.1,-5.32,-80,123,2.333,0, ,200%.
整数
分数
15,-5,-80,
123,0,200%
1. 你能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吗?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游戏:请10名同学每人扮演一个不同的有理数,各自寻找自己的朋友.
能,根据整数、分数分,根据正负分
小组展示
我提问
我回答
我补充
我质疑
提疑惑:你有什么疑惑?
越展越优秀
教师扩充:为什么整数和分数可以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的由来.
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翻译《几何原本》时,没有现成的、可对照的词,许多译名都是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徐光启将“ratio(比)”译成了“理”,即“理”就是“比”的意思,所以有理数应理解为“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2.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3.有理数: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
知识点1:有理数的有关概念(重点)
注意:(1)任何有理数都可以写成 (m,n是整数,其中m≠0)的形式.
(2)所有的分数都可以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反之,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
4.常用的各种“数”.
名称 描述
正整数 大于0的整数
正分数 大于0的分数
非负数 正数和0
非负整数 正整数和0
名称 描述
负整数 小于0的整数
负分数 小于0的分数
非正数 负数和0
非正整数 负整数和0
1.按照有理数的定义分类: 
知识点2:有理数的分类(难点)
有理数
整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有理数
正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0
负整数
负分数
负有理数
2.按照有理数的性质分类:
都是把有理数细分为五类!
注意:(1)分类必须有标准,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2)对有理数进行分类时,要时刻注意0的归属问题.
【题型一】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0、正有理数、负有理数这五类
B.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C.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D.以上说法都正确
C
变式: 在- ,+1,6.7,-14,0, ,-5,25%这些数中,属于整数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C
例2:在下列数中,既是分数又是正数的是(   )
A.+2 B.+4 C.0 D.-2.3
变式:分别写出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有理数:[(1)(2)(4)答案不唯一]
(1)既是整数也是负数:____;(2)是分数但不是正数:____;
(3)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____;(4)是正数但不是分数:____;
(5)最小的非负有理数:____.
B
【题型二】有理数的分类
-1
0
2
0
2. 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有理数、负有理数、整数:
-15,+6,-2,-0.4,1, ,0,3 ,0.63, .
正有理数
负有理数
整数
3. 在 -12, ,19%,50,-3.12,-11,-5%,6.3,2022 中,
正有理数的个数为______,其中正整数的个数为______;
负有理数的个数为______,其中负整数的个数为______.
5
2
4
2
1. 把下列各有理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
3,- ,0,1 ,0.45,120,-77,-2.56,-123 ,0.3 .
正有理数集合:{ …},
负有理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3,1 ,0.45,120 ,0.3
- ,-77,-2.56,-123
3,0,120,-77
【选自教材P16 习题 1.2 第1题】
1. [2025重庆万州区期中]下列7个数:, ,
,0, , (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
个4), ,其中有理数有( )
C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返回
2. 下列关于有理数的描述:
①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是非负有理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由此可知0不是有理数;
④一个有理数如果不是整数,那么它一定是分数.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C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返回
3. 请写出一个既是整数,又是负数的有理数: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唯一)
返回
4.母题教材P8练习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5,,,,,,0,,, ,
, .
正有理数集合: ;
负有理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非负整数集合: .
【解】正有理数集合:,,,,,, ;
负有理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非负整数集合:,0, .
返回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有理数的概念;2.有理数的分类
同学们,我们将数的领域扩充到了有理数,在分类时,我们一定要清楚分类标准,再完成分类.
一、有理数: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
二、有理数的分类
(一)按整数、分数分类 (二)按正负分类
有理数
整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有理数
正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0
负整数
负分数
负有理数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