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1.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1.1.2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副标题:巧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
背景图:以天平为背景,天平两边放置着一些标有有理数的砝码,通过移动砝码体现加法的平衡与运算,旁边配上一些加法算式,如 “3 + (-2)”“(-5) + 7” 等,直观展示有理数加法的场景。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和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能准确用文字和字母表述。
能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提高运算速度与准确性,如通过凑整(互为相反数相加得 0、同分母分数相加等)简化计算过程。
体会运算律在数学运算中的重要性,感受从具体实例到抽象规律的归纳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
幻灯片 3:导入 —— 从简单加法实例引出运算律
复习回顾: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如:3 + 5 = 8,(-3) + (-5) = -8。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例如:3 + (-5) = -2,(-3) + 5 = 2。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例如:3 + (-3) = 0。
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例如:3 + 0 = 3,0 + (-3) = -3。
简单加法计算回顾:
3 + 2 = 5;
2 + 3 = 5;
(1 + 2) + 3 = 3 + 3 = 6;
1 + (2 + 3) = 1 + 5 = 6。
提出问题:
观察上面的计算,3 + 2 和 2 + 3 的结果相同,(1 + 2) + 3 与 1 + (2 + 3) 的结果也相同,这是偶然现象吗?对于任意的有理数相加,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从而引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究。
幻灯片 4:有理数加法交换律
规律探究:
给出更多有理数加法的例子:
(-2) + 3 = 1,3 + (-2) = 1;
(-5) + (-1) = -6,(-1) + (-5) = -6;
0 + 4 = 4,4 + 0 = 4。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等式,发现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定义表述:
有理数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a + b = b + a,其中 a、b 为任意有理数。
意义解读:
交换律改变了加法运算中加数的顺序,结果保持不变,这为我们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调整计算顺序提供了依据,方便我们通过凑整等方式简化计算。例如在计算 3 + (-5) + 7 时,可以根据交换律先计算 3 + 7 = 10,再计算 10 + (-5) = 5,使计算更简便。
幻灯片 5:有理数加法结合律
规律探究:
展示如下计算过程:
[(2 + 3) + 4]:先算 2 + 3 = 5,再算 5 + 4 = 9;
[2 + (3 + 4)]:先算 3 + 4 = 7,再算 2 + 7 = 9。
[(-1) + (-2)] + (-3):先算 (-1) + (-2) = -3,再算 (-3) + (-3) = -6;
(-1) + [(-2) + (-3)]:先算 (-2) + (-3) = -5,再算 (-1) + (-5) = -6。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三个有理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定义表述:
有理数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a + b) + c = a + (b + c),其中 a、b、c 为任意有理数。
意义解读:
结合律允许我们在有理数加法中改变运算的先后顺序,通过合理组合加数,将便于计算的数结合在一起,如将互为相反数的数结合、同分母分数结合、能凑整的数结合等,从而简化运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比如计算 (-2) + 3 + 2 + (-5) 时,利用结合律将 (-2) 与 2 结合,3 与 (-5) 结合,即 [(-2) + 2] + [3 + (-5)] = 0 + (-2) = -2。
幻灯片 6: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综合应用示例
例题 1:简便计算:
(-23) + 58 + (-17)
解答过程:
观察式子,发现 - 23 与 - 17 相加可凑整。
根据加法交换律,将式子变形为 (-23) + (-17) + 58。
再根据加法结合律,先计算 [(-23) + (-17)] = -40。
最后计算 - 40 + 58 = 18。
1/2 + (-2/3) + 4/5 + (-1/2) + (-1/3)
解答过程:
观察式子,1/2 与 - 1/2 互为相反数,-2/3 与 - 1/3 分母相同。
根据加法交换律,将式子变形为 (1/2 + (-1/2)) + [(-2/3) + (-1/3)] + 4/5。
先分别计算括号内的值:(1/2 + (-1/2)) = 0,[(-2/3) + (-1/3)] = -1。
最后计算 0 + (-1) + 4/5 = -1 + 4/5 = -1/5。
例题 2:实际应用问题:
某仓库星期一运进货物 5 吨,星期二运出货物 3 吨,星期三又运进货物 2 吨,星期四运出货物 4 吨,星期五运进货物 1 吨。问该仓库这五天货物的净增量是多少?
解答过程:
规定运进货物为正,运出货物为负,则这五天货物的变化量可表示为:5 + (-3) + 2 + (-4) + 1。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变形为 [(5 + 2 + 1) + (-3) + (-4)]。
先计算括号内:(5 + 2 + 1) = 8,(-3) + (-4) = -7。
最后计算 8 + (-7) = 1(吨)。
答:该仓库这五天货物的净增量是 1 吨。
幻灯片 7:易错点辨析与注意事项
易错点 1:运算律使用时符号错误:
示例:计算 (-3) + 5 + (-7) 时,错写成 [(-3) + (-7)] + 5,导致结果错误。正确的应该是 [(-3) + (-7)] + 5 = -10 + 5 = -5,而错误写法计算结果为 (-10) + 5 = -5(此处结果巧合相等,但过程错误)。若式子为 (-3) + 5 + 7,错写成 [(-3) + 7] + 5,结果就会出错,正确结果为 (-3) + 5 + 7 = 2 + 7 = 9,错误写法计算为 [(-3) + 7] + 5 = 4 + 5 = 9(同样结果巧合相等,但过程错误)。若式子为 (-3) + (-5) + 7,错写成 [(-3) + 7] + (-5),结果也会出错,正确结果为 (-3) + (-5) + 7 = -8 + 7 = -1,错误写法计算为 [(-3) + 7] + (-5) = 4 + (-5) = -1(结果巧合相等,但过程错误)。在实际复杂运算中,这种错误很容易导致最终答案错误。
提醒:在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要连同加数的符号一起交换和结合,确保符号的正确性。
易错点 2:对运算律适用条件理解不清:
示例:在只有两个数相加时,错误地认为不能用结合律。例如计算 3 + (-5),有的同学认为结合律在此处无用,只能按顺序计算。实际上,虽然结合律主要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数相加,但两个数相加时,它本质上是结合律的特殊情况,如 3 + (-5) 可以看作 [(3 + 0) + (-5)],只是这种情况下按顺序计算更简便,但从运算律的角度理解是相通的。还有在多个数相加时,没有分析清楚哪些数结合更简便,盲目使用运算律。比如计算 2 + 3 + (-4) + 5 + (-6),直接随意结合,没有将能凑整的数结合在一起,导致计算复杂。
纠正:要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适用于任意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无论是两个数还是多个数相加。在进行多个数相加运算时,要先观察式子中数的特点,分析哪些数结合能使计算简便,再合理运用运算律。
易错点 3:运算顺序混乱:
示例:计算 12 + (-8) + 3 - 5 时,有的同学先计算 12 + 3 = 15,然后再计算 (-8) - 5 = -13,最后计算 15 + (-13) = 2,这种计算顺序错误。正确的应该根据运算律,先将正数与正数结合,负数与负数结合,即 [12 + 3] + [(-8) + (-5)] = 15 + (-13) = 2。在有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时,应先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例如计算 12 - 8 + 3 - 5,应先转化为 12 + (-8) + 3 + (-5),然后再运用运算律计算。
强调:在进行有理数加法及加减混合运算时,要遵循先确定运算顺序,再合理运用运算律的原则。先将式子中的减法统一转化为加法,然后观察式子中数的特征,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便于计算的数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幻灯片 8:课堂练习 —— 分层巩固
基础练习 1:运算律的简单应用:
5 + (-3) + 7 = 5 + 7 + (-3),这里运用了有理数加法的______律。(答案:交换)
(-2) + 3 + 5 = (-2) + (3 + 5),这里运用了有理数加法的______律。(答案:结合)
计算:3 + (-5) + 7 = (答案:5,先算 3 + 7 = 10,再算 10 + (-5) = 5)
提升练习 2:简便运算:
(-18) + 23 + (-12) + 7 = (答案:0,[(-18) + (-12)] + (23 + 7) = -30 + 30 = 0)
1/3 + (-2/5) + 2/3 + (-3/5) = (答案:-2/5,(1/3 + 2/3) + [(-2/5) + (-3/5)] = 1 + (-1) = 0,0 + (-2/5) = -2/5)
拓展练习 3:实际问题中的运算律应用:
小明在一条南北方向的街道上行走,规定向北为正,他先向北走了 50 米,接着向南走了 30 米,然后又向北走了 20 米,最后向南走了 40 米。问小明最终在出发点的什么方向,距离出发点多远?
解答过程:
小明行走的路程可表示为:50 + (-30) + 20 + (-40)。
根据加法运算律,[(50 + 20) + (-30) + (-40)] = 70 + (-70) = 0(米)。
答:小明最终在出发点处。
幻灯片 9:课堂小结
核心知识回顾:
有理数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有理数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三个数相加,改变相加顺序,和不变。
运算律应用:通过合理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可将有理数加法中的数进行重新组合,如凑整(互为相反数相加、同分母分数相加、能凑成整十整百等的数相加),简化运算过程,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思想方法总结:
从特殊到一般思想:通过对多个具体有理数加法实例的观察、计算和分析,归纳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一普遍适用的规律。
优化思想:运用运算律的目的是优化计算过程,在解决有理数加法问题时,学会观察式子特点,选择最优的计算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学习建议:
做有理数加法运算时,先观察式子中数的特点,思考能否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养成运用运算律的习惯。
对于复杂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先将减法统一转化为加法,再综合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多做针对性练习,尤其是易错题的反复练习,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运算能力。
幻灯片 10:课后作业布置
基础巩固:完成教材对应练习题,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简单应用和简便运算练习,强化对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
实践应用:记录一周内自己的零花钱收支情况(收入为正,支出为负),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计算本周零花钱的结余情况,并分析各项收支对结余的影响。
拓展探究:思考在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交换律、结合律等运算律,尝试举例验证,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202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1.1.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a
i
T
u
j
m
i
a
N
g
1.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得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并学会运用运算律对算式进行简化运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学习有理数、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过程,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
3.经历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旧知回顾
1.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是什么?
类型 方法或结果
同号两数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
互为相反数
一个数与0相加
和取相同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
相加得0
仍得这个数
2.在小学,我们学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故事导入
有个人养了一群猴子,每天早晨给每只猴子4个栗子,晚上再给3个,猴子大吵大闹起来,它们想不通,为什么晚上比早晨少了一个呢?
这个人希望猴子愉快一点,可是他又没有更多的栗子,于是改成早晨给3个,晚上给4个.从此,猴子高兴了,它们发现:每天晚上都比早晨吃到更多的栗子.
4+3=3+4,它们不懂得交换律,所以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得到了不同的效果.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某县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植树造林,其中2020年完成786亩,2021年完成957亩,2022年完成1214亩,2023年完成1543亩.
问题:该县从2020年到2023年一共完成植树造林多少亩?
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情境导入
提出问题:
计算30+(-20), (-20)+30,
两次所得的和相同吗 换几个加数再试一试.
从上述计算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导入
1.计算:
(1)39+15=____,15+39=____;
(2)(-98)+(-12)=______,(-12)+(-98)=______;
(3)(-24)+(+24)=____,(+24)+(-24)=____;
(4)(-23)+(+17)=____,(+17)+(-23)=____.
54
54
-110
-110
0
0
-6
-6
2.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用字母怎么表示?
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3.填空:
(1)(-15)+(+26)+(+9)
=(-15)+[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2)+(-12)+(+12)
=(-2)+[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6)
20
(-12)
-2
(+9)
(+12)
4.从上述计算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怎么用符号表示?
5.课本29页加法结合律符号语言中的a,b,c分别表示什么?(a,b,c均表示任意一个有理数)
6.请同学们完成课本29页例2,例3.
(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1.请同学们计算:
(1)(-25)+(+56)+(-39)+(+28);
(2)(-1.9)+3.6+(-10.1)+1.4;
(1)原式=20.
(2)原式=-7.
(3)原式=- .
(4)原式=-10
2.根据刚才的题目,你能说说如何利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吗?
同号两数优先相加;能凑整的优先相加;同分母的分数优先相加;互为相反数的两数优先相加
小组展示
我提问
我回答
我补充
我质疑
提疑惑:你有什么疑惑?
越展越优秀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重难点)
运算律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加法交换律 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加法结合律 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注:(1)用加法交换律运算时,一定要连同加数的符号一起交换,即“符号跟着数字走”.
(2)优先相加的数: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②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③分母相同的分数先相加;④相加能得到整数的数先相加.
【题型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C.加法结合律   D.无法判断
B
解:(1)原式=(34+156)+[(-25)+(-65)]=190+(-90)=100.
(2)原式=[(-5.4)+(-0.6)]+(0.2+6)=-6+6.2=0.2.
例3:草莓开始采摘啦!每筐草莓以4千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记录如图所示,则这4筐草莓的总质量是(  )
A.15.7千克  B.15.9千克 C.16.1千克 D.16.3千克
C
【题型二】有理数加法的应用
例4:某人用400元购买了八套儿童服装,准备以一定的价格出售.他以每套55元的价格为标准,将超出的记作正数,不足的记作负数,记录如下:+2,-3,+2,+1,-2,-1,0,-2(单位:元).他卖完这八套儿童服装后是盈利还是亏损?盈利或亏损了多少元?
解:(+2)+(-3)+(+2)+(+1)+(-2)+(-1)+0+(-2)=-3(元),55×8-3=437(元),437-400=37(元).
答:他卖完这八套儿童服装后是盈利,盈利了37元.
例5:某出租车驾驶员从出租车公司出发,在南北走向的人民路上连续接送了5批客人,行驶路程记录如下(规定向南为正,向北为负):
(1) 接送完第5批客人后,该驾驶员在出租车公司的什么方向?距离出租车公司多少千米?
解:(1)5+2+(-4)+(-3)+6=6(千米).故接送完第5批客人后,该驾驶员在出租车公司的南边,距离出租车公司6千米.
批次 第1批 第2批 第3批 第4批 第5批
路程/千米 +5 +2 -4 -3 +6
(2) 该出租车如果每千米耗油0.1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共耗油多少升?
(2)5+2+4+3+6=20(千米),20×0.1=2(升).
故在这个过程中共耗油2升.
批次 第1批 第2批 第3批 第4批 第5批
路程/千米 +5 +2 -4 -3 +6
练 习
【教材P30】
1. 计算:
(1)23+(-17)+6+(-22); (2)(-2)+3+1+(-3)+2+(-4);
解:(1)原式 = (23 - 22) +[(-17) +6]
= 1 +(-11)
= -10
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凑整,从而使计算简化.
(2)原式 = [(-2)+ 2]+[3+(-3)]+[1+(-4)]
= 0+0+(-3)
= -3
练 习
【教材P30】
1. 计算:
(1)23+(-17)+6+(-22); (2)(-2)+3+1+(-3)+2+(-4);
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凑整,从而使计算简化.
(3) ;(4) .
(3)原式 =
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凑整,从而使计算简化.
(3) ;(4) .
(4)原式 =
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凑整,从而使计算简化.
有理数加法的常用运算技巧:
(1)相反数结合法: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合到一起相加;
(2)同号结合法:符号相同的数分别结合到一起相加;
(3)同分母结合法:同分母(或易通分)的数结合到一起相加;
(4)凑整法:能凑成整数的几个数结合到一起相加;
(5)同形结合法: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分别结合到一起相加.
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解下列各题(第2~3题):
2. 某银行储蓄卡中存有人民币 450 元,先取出 80 元,随后又存入 150 元. 储蓄卡中还存有人民币多少元?
450 + (-80) + 150
= [450 +150]+ (-80)
= 600 - 80
= 520
答:储蓄卡中还存有人民币 520 元.
【教材P30】
1. 下列变形中,运用加法运算律正确的是( )
B
A.
B.
C.
D.
返回
2. 能与 相加得0的是( )
C
A. B. C. D.
返回
3.母题教材P30练习 一个水利勘察队第一天向上游走
,第二天向上游走,第三天向下游走 ,
第四天向下游走,这时勘察队在出发点的上游__ 处.
(规定向上游走为正)
返回
4.绝对值小于2 025的所有整数的和为___.
0
返回
5.小华探究“幻方”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图,
将0,, ,1,2这五个数分别填在五个小
正方形内,使横向三个数之和与纵向三个数之
和相等,则填入中间位置的小正方形内的数可
0(答案不唯一)
以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数即可)
返回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同学们,加法运算律对于我们简化运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使用加法交换律时一定要连同它的符号一起移动.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