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1有理数的减法 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2.1有理数的减法 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1.2.1 有理数的减法
副标题:转化为加法,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
背景图:左侧展示温度计对比图(如白天温度 8℃,夜间温度 - 2℃,标注 “温差 = 8 - (-2)”),右侧用箭头标注 “减法→加法” 的转化关系(8 - (-2) = 8 + 2),直观呈现有理数减法与加法的关联,引出本节课主题。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过程,明确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能准确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a - b = a + (-b)\)”(\(a、b\)为任意有理数)。
熟练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运算,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的减法,能正确处理符号问题(如负号的转化),确保运算准确。
能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温差、高度差、收支差等),体会减法在实际场景中的意义,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感受 “转化思想” 在数学中的应用(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建立有理数加减运算的统一认知,为后续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幻灯片 3:导入 —— 从实际问题中的 “差” 切入
情境展示:
温度问题:某城市白天最高气温为 8℃,夜间最低气温为 - 2℃,该城市白天与夜间的温差是多少?(温差 = 最高温 - 最低温,即\(8 - (-2)\));
海拔问题:珠穆朗玛峰海拔约 8848 米,吐鲁番盆地海拔约 - 155 米,两者的海拔高度差是多少?(高度差 = 珠峰海拔 - 盆地海拔,即\(8848 - (-155)\));
财务问题:小明有 50 元零花钱,花掉 30 元后还剩多少?(剩余金额 = 原有金额 - 花费金额,即\(50 - 30\))。
提出问题:
对于 “\(8 - (-2)\)”“\(8848 - (-155)\)” 这类 “正数减负数” 的运算,我们无法用小学所学的减法直接计算,如何将其转化为已学的有理数加法来解决?引出本节课核心 —— 有理数的减法。
幻灯片 4: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步骤 1:从 “已知差求减数” 切入:
回顾加法与减法的逆运算关系:若\(x + b = a\),则\(x = a - b\)(\(x\)是\(a\)减\(b\)的差)。
示例 1:已知\(x + 3 = 5\),则\(x = 5 - 3 = 2\);同时,\(5 + (-3) = 2\),故\(5 - 3 = 5 + (-3)\);
示例 2:已知\(x + (-2) = 8\),则\(x = 8 - (-2)\);同时,\(8 + 2 = 10\)(因\(2\)是\(-2\)的相反数),故\(8 - (-2) = 8 + 2 = 10\);
示例 3:已知\(x + 5 = -3\),则\(x = -3 - 5\);同时,\(-3 + (-5) = -8\),故\(-3 - 5 = -3 + (-5) = -8\)。
步骤 2:归纳法则:
观察上述示例,发现规律:无论被减数、减数是正数、负数还是 0,减法运算都可转化为加法运算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符号语言:\(\boxed{a - b = a + (-b)}\)(\(a、b\)为任意有理数,“\(-b\)” 表示\(b\)的相反数)。
关键解读:
“转化” 的核心:变 “减号” 为 “加号”,变 “减数” 为其 “相反数”,被减数保持不变;
适用范围:对所有有理数减法均成立,包括 “正数减正数”“正数减负数”“负数减正数”“负数减负数”“0 减任意数”。
幻灯片 5: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分类应用(整数类)
运算步骤:
转化:根据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减号→加号,减数→相反数);
计算: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结果(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与 0 相加)。
分类示例:
1. 正数减正数(如\(5 - 3\))
2. 正数减负数(如\(8 - (-2)\))
3. 负数减正数(如\(-3 - 5\))
4. 负数减负数(如\(-4 - (-6)\))
5. 0 减任意数(如\(0 - 7\)、\(0 - (-3)\))
转化:\(5 - 3 = 5 + (-3)\);
计算(异号相加):\(|5| - |-3| = 2\),结果为\(2\)。
转化:\(8 - (-2) = 8 + 2\);
计算(同号相加):\(8 + 2 = 10\),结果为\(10\)。
转化:\(-3 - 5 = -3 + (-5)\);
计算(同号相加):\(- (3 + 5) = -8\),结果为\(-8\)。
转化:\(-4 - (-6) = -4 + 6\);
计算(异号相加):\(|6| - |-4| = 2\),结果为\(2\)。
\(0 - 7 = 0 + (-7) = -7\);
\(0 - (-3) = 0 + 3 = 3\)(规律:0 减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幻灯片 6: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分类应用(分数与小数类)
核心原则:与整数减法一致,先转化为加法,再按分数 / 小数加法规则计算(分数需通分,小数需对齐小数点)。
示例 1:分数减法(如\(\frac{1}{2} - \frac{2}{3}\)、\(-\frac{1}{4} - (-\frac{3}{8})\))
\(\frac{1}{2} - \frac{2}{3}\):
转化:\(\frac{1}{2} + (-\frac{2}{3})\);
通分:\(\frac{3}{6} + (-\frac{4}{6})\);
计算:\(-\left(\frac{4}{6} - \frac{3}{6}\right) = -\frac{1}{6}\)。
\(-\frac{1}{4} - (-\frac{3}{8})\):
转化:\(-\frac{1}{4} + \frac{3}{8}\);
通分:\(-\frac{2}{8} + \frac{3}{8}\);
计算:\(\frac{3}{8} - \frac{2}{8} = \frac{1}{8}\)。
示例 2:小数减法(如\(2.5 - 4.8\)、\(-1.2 - (-3.5)\))
\(2.5 - 4.8\):
转化:\(2.5 + (-4.8)\);
计算:\(-(4.8 - 2.5) = -2.3\)。
\(-1.2 - (-3.5)\):
转化:\(-1.2 + 3.5\);
计算:\(3.5 - 1.2 = 2.3\)。
示例 3:分数与小数混合减法(如\(0.5 - \frac{1}{3}\))
统一形式(选分数或小数):\(0.5 = \frac{1}{2}\),故\(\frac{1}{2} - \frac{1}{3} = \frac{1}{2} + (-\frac{1}{3})\);
通分计算:\(\frac{3}{6} - \frac{2}{6} = \frac{1}{6}\)(或转化为小数:\(0.5 - 0.333… ≈ 0.167\),分数结果更精确)。
幻灯片 7: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
例题 1:温度差计算
某地区一周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如下表(单位:℃),计算每天的温差(温差 = 最高温 - 最低温):
星期



最高温
5
-1
3
最低温
-2
-4
0
解答过程:
周一温差:\(5 - (-2) = 5 + 2 = 7\)(℃);
周二温差:\(-1 - (-4) = -1 + 4 = 3\)(℃);
周三温差:\(3 - 0 = 3 + 0 = 3\)(℃);
结果:周一温差 7℃,周二温差 3℃,周三温差 3℃。
例题 2:高度差计算
一架直升机先上升到海拔 800 米处,然后下降到海拔 500 米处,接着又上升到海拔 1200 米处,求此时直升机与最初位置(海拔 0 米)的高度差,以及第二次上升的高度(从 500 米到 1200 米)。
解答过程:
与最初位置的高度差:\(1200 - 0 = 1200\)(米);
第二次上升的高度:\(1200 - 500 = 1200 + (-500) = 700\)(米);
结果:直升机与最初位置高度差 1200 米,第二次上升高度 700 米。
幻灯片 8:易错点辨析与注意事项
易错点 1:转化时漏变符号(只变减号,不变减数的符号)
示例:计算\(3 - (-2)\)时,误转化为\(3 - 2 = 1\)(正确应为\(3 + 2 = 5\));或计算\(-5 - 3\)时,误转化为\(-5 + 3 = -2\)(正确应为\(-5 + (-3) = -8\));
提醒:转化时需 “两步变”—— 减号变加号,减数变其相反数,缺一不可,可在草稿纸上标注 “减号→加号,减数→相反数”,避免遗漏。
易错点 2:混淆 “相反数” 与 “倒数”(转化时将减数变为倒数)
示例:计算\(4 - \frac{1}{2}\)时,误转化为\(4 + 2 = 6\)(正确应为\(4 + (-\frac{1}{2}) = 3.5\),\(\frac{1}{2}\)的相反数是\(-\frac{1}{2}\),不是 2);
纠正:明确 “相反数” 的定义(符号相反,数字相同),与 “倒数”(乘积为 1)区分开,转化时只变符号,不变数字大小。
易错点 3:分数减法转化后通分错误
示例:计算\(\frac{2}{3} - (-\frac{1}{4})\)时,转化为\(\frac{2}{3} + \frac{1}{4}\),但通分误算为\(\frac{8}{12} + \frac{3}{12} = \frac{11}{12}\)(此例计算正确,错误示例:通分为\(\frac{2}{12} + \frac{1}{12} = \frac{3}{12}\),漏乘分子);
预防:分数转化为加法后,通分时需确保 “分子分母同乘相同的数”,通分后再计算,避免分子漏乘导致错误。
易错点 4:实际问题中 “差” 的方向混淆(如高度差、温差的正负)
示例:计算 “海拔 - 100 米与海拔 200 米的高度差” 时,误算为\(-100 - 200 = -300\)(米),忽略高度差为正数(正确应为\(200 - (-100) = 300\)米,高度差取绝对值,或明确 “高海拔 - 低海拔”);
强调:实际问题中,“差” 的正负需结合定义(如温差、高度差通常取正值,收支差可正可负),计算前先明确 “被减数” 与 “减数” 的顺序(如 “最高温 - 最低温”“高海拔 - 低海拔”)。
幻灯片 9:课堂练习 —— 分层巩固
基础练习 1:整数减法计算
\(6 - 9 =\)______(答案:\(6 + (-9) = -3\));
\(-7 - (-4) =\)______(答案:\(-7 + 4 = -3\));
\(0 - (-5) =\)______(答案:\(0 + 5 = 5\))。
提升练习 2:分数与小数减法计算
\(\frac{3}{4} - \frac{5}{6} =\)______(答案:\(\frac{3}{4} + (-\frac{5}{6}) = \frac{9}{12} - \frac{10}{12} = -\frac{1}{12}\));
\(-2.4 - 3.1 =\)______(答案:\(-2.4 + (-3.1) = -5.5\));
\(1.2 - (-\frac{3}{5}) =\)______(答案:\(1.2 + 0.6 = 1.8\),或\(\frac{6}{5} + \frac{3}{5} = \frac{9}{5}\))。
拓展练习 3:实际问题应用
小明的银行账户原有余额 1200 元,先取出 800 元,再存入 500 元,最后又取出 300 元,求此时账户余额与最初余额的差值(余额差 = 最终余额 - 最初余额)。(答案:最终余额 = 1200 - 800 + 500 - 300 = 600 元,差值 = 600 - 1200 = -600 元)。
幻灯片 10:课堂小结
核心知识回顾: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符号语言\(a - b = a + (-b)\);
运算步骤:转化(减号→加号,减数→相反数)→ 按加法法则计算;
实际应用:计算温差、高度差、收支差等,需明确 “被减数” 与 “减数” 的顺序,结合场景理解结果的意义。
思想方法总结:
转化思想:将未知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已知的加法运算,体现 “化未知为已知” 的数学思维;
分类思想:按被减数、减数的正负性分类讨论,覆盖所有运算场景,确保规则的全面性。
学习建议:
计算时严格遵循 “两步转化”,先变符号再计算,避免跳步导致错误;
遇到分数或小数减法,先统一形式(分数通分或小数对齐),再按法则运算;
多结合实际问题练习,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避免单纯机械计算。
幻灯片 11:课后作业布置
基础巩固:完成教材对应练习题,计算整数、分数、小数的有理数减法;
实践任务:记录未来三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计算每天的温差,并比较三天温差的大小;
拓展思考:探究 “有理数减法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大小关系”(如\(a - b > a\)的条件是\(b < 0\)),下节课分享你的结论。
202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1.2.1有理数的减法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a
i
T
u
j
m
i
a
N
g
1.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归纳得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提高学生数学运算的能力.
重点
难点
旧知回顾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
1. 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问题导入
如图所示的是某日北京的天气情况,从下图我们可以得知北京从周五到下周二的最高温度为6℃,最低温度为-5℃,那么它的温差怎么计算?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
视频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地球的陆地上最高处是珠穆朗玛峰的峰顶,高度约为8849米,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名为死海的湖,海拔约为-431米,那么这两处高度相差多少呢?
情境导入
1.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0-31页,完成列式,观察列出的式子有什么变化?
2.请同学们完成课本31页探究.你发现了什么?
3.根据刚才的算式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用符号语言表示.
3-(-3)=3+3.变化:①减法变加法;②减数变为相反数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
4.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连线.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1.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31页例4.
2.思考: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和小学学过的减法运算有什么不同?
3.小组合作完成课本35页习题4题.
小学学过的减法被减数一定要大于或等于减数才能计算,且减数为非负数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文字语言: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2)符号语言:a-b=a+(-b).
2.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步骤:
第一步:把减号变为加号(改变运算符号);
第二步: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第三步:按照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有理数的减法(重难点)
注:(1)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实质是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2)在有理数减法运算中,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不能互换.
【题型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例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6)-(-4)=(-6)+______=_______;
(2)(-8)-4=(-8)+_______=________;
(3)0-2=0+________=________.
变式1:计算:
(1)(-3)-(+6)=_______;  (2)4.8-(-5.6)=_______;
4
-2
(-4)
-12
(-2)
-2
-9
10.4
-3
变式2:比0小4的数是_______,比3小4的数是________,
比-5小-2的数是________.
-4
-1
-3
例2:已知甲、乙、丙三地的海拔分别为10米、-12米、-5米,则这三地中海拔最高的地方比海拔最低的地方高_____米.
22
【题型二】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
解:(1)第一名的小组超出第二名的小组350-150=200(分).
变式:老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组进行游戏,每个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
(1)第一名的小组超出第二名的小组多少分?
(2)第一名的小组超出第五名的小组多少分?
(2)第一名的小组超出第五名的小组350-(-400)=350+400=750(分).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分数/分 100 150 -400 350 -100
两数相减时差的符号:
拓 展
(-3)-(-5)
= (-3) + 5 = 2
7.2 -(-4.8)
= 7.2 + 4.8 = 12
较大的数 - 较小的数 = 正数,即若 a > b,则 a-b>0.
2 - 5
= 2+(-5) = -3
较小的数 - 较大的数 = 负数,即若 a < b,则 a-b<0.
100 - 100
= 0
相等的两个数的差为 0,即若 a = b,则 a - b = 0.
练 习
【教材P32】
1. 计算:
(1)6-9; (2)(+4)-(-7);(3)(-5)-(-8);
解:(1)6-9 = 6+(-9) = -3;
(2)(+4)-(-7) = 4 + 7 = 11;
(3)(-5)-(-8) = (-5)+ 8 = 3;
1. 计算:
(4)0-(-5); (5)0-0.2;(6)(-2.5)-5.9;
(4)0-(-5) = 0 + 5 = 5;
(5)0-0.2 = 0 +(-0.2) = -0.2;
(6)(-2.5)-5.9 = (-2.5) +(-5.9) = -8.4;
练 习
【教材P32】
1. 计算:
(7)1.9-(-0.6); (8) ;(9) .
(7)1.9-(-0.6) = 1.9 + 0.6 = 2.5;
(8) ;
(9) .
练 习
【教材P32】
【教材P32】
2. 计算:
(1)比 2 ℃ 低 8 ℃ 的温度;
(2)比 -3℃ 低 6 ℃ 的温度.
解:(1)2-8 = 2+(-8) = -6(℃);
(2)-3-6 = (-3)+(-6) = -9(℃).
1. [2024天津]计算 的结果等于( )
D
A. B. 0 C. 3 D. 6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首先弄清减数的符号,将有理
数减法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是运算符号
(减号变加号),二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减数变相反数).
返回
2. 仔细观察如图资料卡中的信息,可以发
现水银的凝固点比酒精的凝固点高( )
B
A. B.
C. D.
返回
3. 如图,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那么点 表示
的数是( )
D
A. 3 B. C. 1 D.
返回
4.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C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且,则
返回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
2.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时需要注意哪几个步骤?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①改变运算符号,变减法为加法;
②改变减数的符号,变为它的相反数
同学们,生活因数学而绚丽,数学因生活而多彩,数学是在探索中发现,希望同学们多多发现!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