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1有理数的除法 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2.1有理数的除法 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2.2.1 有理数的除法
副标题:关联乘法倒数,掌握除法法则
背景图:左侧展示除法与乘法的转化示例 “\(6÷(-2)=6×(-\frac{1}{2})\)”,右侧用文字标注 “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下方呈现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 的符号与绝对值规则,直观呈现有理数除法的核心逻辑。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推导过程,明确 “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能准确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a÷b = a×\frac{1}{b}\)(\(b≠0\))”。
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0 除以任何不为 0 的数都得 0),能正确计算整数、分数、小数的除法运算,处理符号问题。
掌握有理数除法与乘法的互逆关系,能利用除法验算乘法结果,理解 “0 不能作除数” 的原因,培养严谨的运算习惯。
能运用有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平均分配、速度计算等),体会除法在实际场景中的意义,强化 “转化思想” 的应用。
幻灯片 3:导入 —— 从乘法逆运算切入
复习回顾:
有理数乘法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 0 相乘得 0;
乘法逆运算:若\(a×b = c\)(\(b≠0\)),则\(c÷b = a\)(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示例:已知\((-3)×2 = -6\),则\(-6÷2 = -3\),\(-6÷(-3) = 2\)。
提出问题:
对于 “\(8÷(-4)\)”“\(-9÷3\)” 这类有理数除法,如何直接计算?能否将其转化为已学的乘法运算?引出本节课核心 —— 有理数的除法。
幻灯片 4: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推导
步骤 1:从倒数定义关联除法与乘法
倒数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为 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如 2 与\(\frac{1}{2}\),\(-3\)与\(-\frac{1}{3}\),0 没有倒数,因 0 乘任何数都得 0≠1)。
实例推导:
计算\(6÷2\):因\(2×3 = 6\),故\(6÷2 = 3\);同时,\(6×\frac{1}{2} = 3\),故\(6÷2 = 6×\frac{1}{2}\);
计算\((-8)÷(-4)\):因\((-4)×2 = -8\),故\((-8)÷(-4) = 2\);同时,\((-8)×(-\frac{1}{4}) = 2\),故\((-8)÷(-4) = (-8)×(-\frac{1}{4})\);
计算\(10÷(-5)\):因\((-5)×(-2) = 10\),故\(10÷(-5) = -2\);同时,\(10×(-\frac{1}{5}) = -2\),故\(10÷(-5) = 10×(-\frac{1}{5})\)。
步骤 2:归纳除法法则
从上述实例可总结出有理数除法的核心法则:
转化法则: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即\(\boxed{a÷b = a×\frac{1}{b}(b≠0)}\);
直接运算法则(由转化法则推导):
符号规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绝对值规则:把两个数的绝对值相除;
特殊情况:0 除以任何不为 0 的数,都得 0(0 不能作除数)。
关键解读:
“0 不能作除数” 的原因:若\(b=0\),当\(a≠0\)时,\(a÷0\)无意义(找不到数\(x\)使\(0×x = a\));当\(a=0\)时,\(0÷0\)无确定值(任何数\(x\)都满足\(0×x = 0\)),故 0 作除数无意义。
幻灯片 5:有理数除法的分类应用
1. 整数除以整数
示例 1:同号相除(如\((-12)÷(-3)\))
方法 1(转化为乘法):\((-12)×(-\frac{1}{3}) = 4\);
方法 2(直接法则):① 定符号:同号得正;② 算绝对值:\(12÷3 = 4\);③ 结果:\(4\)。
示例 2:异号相除(如\(15÷(-5)\))
方法 1:\(15×(-\frac{1}{5}) = -3\);
方法 2:① 定符号:异号得负;② 算绝对值:\(15÷5 = 3\);③ 结果:\(-3\)。
2. 分数除以分数
规则:分数除以分数,等于乘除数的倒数,再按分数乘法计算(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先约分)。
示例 3:\(\frac{2}{3}÷(-\frac{4}{5})\)
转化:\(\frac{2}{3}×(-\frac{5}{4})\);
约分计算:\(\frac{2×(-5)}{3×4} = \frac{-10}{12} = -\frac{5}{6}\);
结果:\(-\frac{5}{6}\)。
示例 4:\((-\frac{5}{6})÷(-\frac{10}{3})\)
转化:\((-\frac{5}{6})×(-\frac{3}{10})\);
约分计算:\(\frac{5×3}{6×10} = \frac{15}{60} = \frac{1}{4}\);
结果:\(\frac{1}{4}\)。
3. 小数除以小数 / 整数
规则:可将小数化为分数,按分数除法计算;或根据商不变性质,将除数化为整数后计算(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 10、100 等,使除数为整数)。
示例 5:\(1.2÷(-0.3)\)
方法 1(化分数):\(\frac{6}{5}÷(-\frac{3}{10}) = \frac{6}{5}×(-\frac{10}{3}) = -4\);
方法 2(商不变):\(1.2×10 = 12\),\(-0.3×10 = -3\),\(12÷(-3) = -4\);
结果:\(-4\)。
示例 6:\(-0.8÷2\)
计算:① 定符号:异号得负;② 算绝对值:\(0.8÷2 = 0.4\);③ 结果:\(-0.4\)。
4. 含 0 的除法
示例 7:\(0÷(-5)\):0 除以任何不为 0 的数得 0,结果为\(0\);
示例 8:\((-7)÷0\):无意义(0 不能作除数)。
幻灯片 6:有理数除法与乘法的互逆验算
验算原则:除法的结果(商)× 除数 = 被除数(若有余数,商 × 除数 + 余数 = 被除数,有理数除法一般无余数)。
示例验算:
计算\((-24)÷(-4) = 6\),验算:\(6×(-4) = -24\)(等于被除数,计算正确);
计算\(\frac{3}{4}÷(-\frac{1}{2}) = -\frac{3}{2}\),验算:\(-\frac{3}{2}×(-\frac{1}{2}) = \frac{3}{4}\)(等于被除数,计算正确);
计算\(5÷(-2) = -2.5\),验算:\(-2.5×(-2) = 5\)(等于被除数,计算正确)。
应用价值:通过乘法验算,可快速检查除法运算的符号和绝对值是否正确,减少错误。
幻灯片 7:有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
例题 1:平均分配问题
某班 5 名同学合买一份价值 - 120 元的礼物(负号表示共同支出),平均每人需支出多少元?
解答过程:
列式:总支出 ÷ 人数 = \((-120)÷5\);
计算:① 定符号:异号得负;② 算绝对值:\(120÷5 = 24\);③ 结果:\(-24\)(元);
结果解读:平均每人需支出 24 元,负号表示支出方向。
例题 2:速度计算问题
一辆汽车沿东西方向行驶,2 小时内行驶的路程为 - 120 千米(负号表示向西行驶),求汽车的平均速度(速度 = 路程 ÷ 时间)。
解答过程:
列式:速度 = \((-120)÷2\);
计算:① 定符号:异号得负;② 算绝对值:\(120÷2 = 60\);③ 结果:\(-60\)(千米 / 小时);
结果解读: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60 千米 / 小时,负号表示行驶方向为西。
幻灯片 8:易错点辨析与注意事项
易错点 1:转化为乘法时,忘记将除数变为倒数
示例:计算\(\frac{1}{2}÷(-\frac{2}{3})\)时,误转化为\(\frac{1}{2}×(-\frac{2}{3}) = -\frac{1}{3}\)(正确应为\(\frac{1}{2}×(-\frac{3}{2}) = -\frac{3}{4}\),除数\(\frac{2}{3}\)的倒数是\(\frac{3}{2}\),不是\(\frac{2}{3}\));
提醒:转化时,需明确 “除数的倒数”—— 将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符号不变),如\(-0.5\)(即\(-\frac{1}{2}\))的倒数是\(-2\),不是\(2\)。
易错点 2:符号判断错误(尤其是同号相除)
示例:计算\((-18)÷(-6)\)时,误得\(-3\)(正确应为\(3\),同号相除得正);或计算\(25÷(-5)\)时,误得\(5\)(正确应为\(-5\),异号相除得负);
纠正:牢记符号规则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计算前先标注除数和被除数的符号,再判断结果符号,避免凭直觉判断。
易错点 3:小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应用错误
示例:计算\(0.36÷(-0.04)\)时,误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 10 得\(3.6÷(-0.4) = -9\)(正确应为同时乘 100 得\(36÷(-4) = -9\),需使除数化为整数,0.04 乘 100 才得整数 4);
预防:应用商不变性质时,观察除数的小数位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 10 的 n 次方(n 为除数的小数位数),确保除数化为整数。
易错点 4:忽略 “0 不能作除数” 的规则
示例:计算\(0÷0\)时,误得 0 或 1(正确应为无意义);或在解方程时,出现 “x÷0 = 5” 这类式子(无意义);
强调:任何情况下,0 都不能作为除数,遇到除数为 0 的情况,直接判定无意义,无需进一步计算。
幻灯片 9:课堂练习 —— 分层巩固
基础练习 1:整数与分数除法
\((-16)÷(-4) =\)______(答案:4);
\(\frac{3}{5}÷(-\frac{3}{10}) =\)______(答案:\(\frac{3}{5}×(-\frac{10}{3}) = -2\));
\(0÷(-\frac{2}{3}) =\)______(答案:0)。
提升练习 2:小数与混合除法
\(-2.4÷0.6 =\)______(答案:-4);
\((-\frac{4}{7})÷(-0.8) =\)______(答案:\((-\frac{4}{7})÷(-\frac{4}{5}) = \frac{4}{7}×\frac{5}{4} = \frac{5}{7}\));
\((-3)÷(-\frac{1}{3})÷(-3) =\)______(答案:\((-3)×(-3)÷(-3) = 9÷(-3) = -3\))。
拓展练习 3:实际应用
某水库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如下(上升为正,下降为负):+3 米、-1 米、-2 米、0 米、-1 米、+2 米、+1 米。求这一周内水位的平均变化量(平均变化量 = 总变化量 ÷ 天数)。(答案:总变化量 = 3-1-2+0-1+2+1=2 米,平均变化量 = 2÷7≈0.29 米)。
幻灯片 10:课堂小结
核心知识回顾:
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等于乘它的倒数;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0 除以非 0 数得 0;
运算步骤:① 定符号(同号正、异号负);② 算绝对值(转化为乘法或直接相除);③ 得结果;
关键禁忌:0 不能作除数,除数需化为倒数再转化为乘法;
验算方法:商 × 除数 = 被除数,验证计算正确性。
思想方法总结:
转化思想: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利用已知知识解决未知问题;
分类思想:按除数和被除数的类型(整数、分数、小数)分类计算,覆盖所有运算场景。
学习建议:
计算时优先选择 “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的步骤,避免符号与绝对值同时计算导致混乱;
遇到分数或小数除法,可灵活选择转化方法(化分数或用商不变性质),选择更简便的路径;
养成验算习惯,通过乘法验证除法结果,减少错误。
幻灯片 11:课后作业布置
基础巩固:完成教材对应练习题,计算整数、分数、小数的有理数除法;
实践任务:记录家庭一周的用电量(单位:度,以某一基准为 0,超过为正,不足为负),计算平均每天的用电量变化(总变化量 ÷7);
拓展思考:探究 “多个有理数相除的符号规则”(如 3 个负数相除得负,4 个负数相除得正),下节课分享你的结论。
202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2.2.1有理数的除法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a
i
T
u
j
m
i
a
N
g
1.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初步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利用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归纳、验证等能力.
重点
难点
旧知回顾
计算:(1)(-5)×3=________;
(2)(-7)×(-4)=_______;
(3) =____;
(4)(-6)×0=_______.
-15
28
0
情境导入
根据实验测定,高度每增加1 km,气温大概下降6℃.某登山运动员攀登某高峰的途中发回信息,报告他所在高度的温度是-15℃,当时地面温度为3℃,你能确定登山运动员所在的位置吗?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你能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
视频导入
出示题目:8÷4=2.
理解1: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
理解2: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8,可得 =2.提出问题:8÷(-4)=
问题导入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3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计算:
-2
-5



2.通过上述三个式子的大小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吗?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____这个数的______.
a÷b=________.(b≠0)

倒数
3.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4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计算,观察并思考:
(1)(-36)÷9=____;
(2)(-12)÷(- )=____;
(3)(+15)÷(-3)=____;
(4)(-8)÷(- )=____;
(5)0÷(-68)=____.
两数相除,同号得____,异号得____,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____.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____.
-4
72
-5
32
0



0
小组合作完成课本48页习题第6题.
小组展示
我提问
我回答
我补充
我质疑
提疑惑:你有什么疑惑?
越展越优秀
1.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个法则也可以表示成a÷b=a (b≠0).
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知识点1: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重难点)
注:(1)若两个数能整除,可选择法则2;若两个数不能整除,可选择法则1.
(2)两个数相除,若结果为1,则这两个数相等;若结果为-1,则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化简分数的方法归纳:分数线具有除号的作用,因此化简分数时可以将分数看成分子除以分母,利用除法法则进行化简.
知识点2:分数的化简(难点)
【题型一】利用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例1:若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则这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商(   )
A.一定是负数               
B.一定是正数
C.等于0
D.以上都不对
A
B
变式2:计算:
(1)(-125)÷(-5)=_______;    (2)(-7.5)÷0.5=_______;
25
-15
【题型二】分数的化简
-1
-5
20
0
【教材P45】
1. 计算:
(1)(-18)÷6; (2)(-63)÷(-7);
(3)1÷(-9); (4)0÷(-8);
(5)(-6.5)÷0.13; (6) .
= -3
= 9
= 0
= -50
= 3
2. 化简:
(1) ;(2) ;(3) ;(4) .
解:(1) =(-72)÷9 = -(72÷9)= -8;
(2) =(-30)÷(-45) = 30÷45 = ;
(3) = 0÷(-75) = 0;
(4) = 27÷(-6) = -(27÷6) = .
1. 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
D
A. B.
C. D.
返回
2. 母题教材P45练习 下列化简:; ;
;; .其中正确的有( )
C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返回
3. 在算式中,“ ”内填入下列运算
符号,使得算式的值最大的是( )
D
A. B. - C. × D.
【点拨】,, ,
,因为,所以在“ ”中填
入运算符号“ ”使运算结果最大.故选D.
返回
4. 两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除,如果交换它们的位置,商不变,
那么( )
D
A. 两数相等 B. 两数互为相反数
C. 两数互为倒数 D. 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有理数的除法;分数的化简
同学们,有理数的四个基础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到这节课我们就全部学完了,课后同学们要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我们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