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 余角和补角 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3 余角和补角 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名称:6.3.3 余角和补角
学科:数学
年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余角和补角的定义,能准确判断两个角是否互为余角或补角。
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能运用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能解决含余角、补角的实际问题(如角度计算、图形推理),提升几何逻辑思维能力。
幻灯片 3:知识回顾与情境导入
知识回顾:
角的和差运算:若∠α + ∠β = 90°,则两角之和为直角;若∠α + ∠β = 180°,则两角之和为平角。
直角为 90°,平角为 180°(如 6.3.1 中所学,直角和平角是特殊的角)。
情境导入:
场景 1:三角尺中,30° 角与 60° 角的和是 90°,45° 角与 45° 角的和也是 90°;
场景 2: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邻补角,如∠1 与∠2 的和是 180°(平角)。
提问引导:
30° 角与 60° 角、45° 角与 45° 角,它们的和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的角有什么特殊名称?
若∠1 与∠2 互为补角,∠1 与∠3 也互为补角,那么∠2 与∠3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幻灯片 4:余角和补角的定义
1. 余角(Complementary Angle)
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 “互余”。
几何语言:若∠α + ∠β = 90°,则∠α 与∠β 互为余角(∠α 是∠β 的余角,∠β 也是∠α 的余角)。
关键特征:
两角之和为 90°(必须是 “和为直角”,与角的位置无关);
互余是 “两个角” 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某一个角是余角;
锐角(0° < 角 < 90°)才有余角,直角和钝角没有余角(如 90° 角与任何角的和都≥90°,无法等于 90°)。
示例:∠α = 35°,则∠α 的余角为 90° - 35° = 55°,即 35° 角与 55° 角互为余角。
2. 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
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 “互补”。
几何语言:若∠α + ∠β = 180°,则∠α 与∠β 互为补角(∠α 是∠β 的补角,∠β 也是∠α 的补角)。
关键特征:
两角之和为 180°(必须是 “和为平角”,与角的位置无关);
互补是 “两个角” 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某一个角是补角;
锐角、直角、钝角都有补角(如 120° 角的补角为 180° - 120° = 60°),周角(360°)没有补角。
示例:∠β = 105°,则∠β 的补角为 180° - 105° = 75°,即 105° 角与 75° 角互为补角。
3. 余角与补角的区别与联系
对比维度
余角
补角
两角和
90°(直角)
180°(平角)
适用角的范围
仅锐角(0° < 角 < 90°)
锐角、直角、钝角(0° < 角 < 180°)
数量关系
一个角的余角 = 90° - 这个角
一个角的补角 = 180° - 这个角
联系
若两个角互为补角,则它们的余角之差为 90°(如∠α + ∠β = 180°,则 (90° - ∠α) - (90° - ∠β) = ∠β - ∠α = 180° - 2∠α)
幻灯片 5: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1. 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语言表述:
同角的余角相等:若∠α + ∠β = 90°,∠α + ∠γ = 90°(∠α 是同一个角),则∠β = ∠γ;
等角的余角相等:若∠α + ∠β = 90°,∠γ + ∠δ = 90°,且∠α = ∠γ(∠α 与∠γ 是等角),则∠β = ∠δ。
推理证明(以同角的余角相等为例):
∵ ∠α + ∠β = 90°(已知),∴ ∠β = 90° - ∠α;
∵ ∠α + ∠γ = 90°(已知),∴ ∠γ = 90° - ∠α;
∴ ∠β = ∠γ(等量代换)。
示例:如图,∠AOB = 90°,OC 是射线,∠AOC + ∠BOC = 90°,若∠AOC = 30°,则∠BOC = 60°;若∠AOC = 45°,则∠BOC = 45°,即∠BOC 始终等于 90° - ∠AOC,体现同角的余角相等。
2. 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语言表述:
同角的补角相等:若∠α + ∠β = 180°,∠α + ∠γ = 180°(∠α 是同一个角),则∠β = ∠γ;
等角的补角相等:若∠α + ∠β = 180°,∠γ + ∠δ = 180°,且∠α = ∠γ(∠α 与∠γ 是等角),则∠β = ∠δ。
推理证明(以等角的补角相等为例):
∵ ∠α + ∠β = 180°(已知),∴ ∠β = 180° - ∠α;
∵ ∠γ + ∠δ = 180°(已知),∴ ∠δ = 180° - ∠γ;
又∵ ∠α = ∠γ(已知),∴ 180° - ∠α = 180° - ∠γ(等式性质);
∴ ∠β = ∠δ(等量代换)。
示例:如图,直线 AB 上有一点 O,∠AOC + ∠COB = 180°,若∠AOC = ∠DOE(等角),则∠COB = 180° - ∠AOC,∠EOF = 180° - ∠DOE,故∠COB = ∠EOF,体现等角的补角相等。
幻灯片 6:例题讲解 1(余角和补角的识别与计算)
例 1:已知∠α = 50°,求∠α 的余角和补角的度数;若∠β 的补角是∠β 的 3 倍,求∠β 的度数。
解答与分析:
(1)求∠α 的余角和补角:
余角 = 90° - ∠α = 90° - 50° = 40°;
补角 = 180° - ∠α = 180° - 50° = 130°;
(2)求∠β 的度数:
设∠β 的度数为 x,根据 “补角是∠β 的 3 倍” 列方程:
180° - x = 3x;
移项得:3x + x = 180° → 4x = 180° → x = 45°;
验证:∠β = 45°,补角 = 180° - 45° = 135°,135° = 3×45°,符合条件。
答:∠α 的余角为 40°,补角为 130°;∠β 的度数为 45°。
例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30° 角的余角是 150°;(2)若∠1 + ∠2 + ∠3 = 90°,则∠1、∠2、∠3 互为余角;(3)若∠A 与∠B 互为补角,则∠A 与∠B 中必有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
解答与分析:
(1)不正确。30° 角的余角应为 90° - 30° = 60°,150° 是 30° 角的补角,混淆了余角与补角的定义;
(2)不正确。互余是 “两个角” 的关系,三个角的和为 90°,不能说它们互为余角;
(3)不正确。若∠A = ∠B = 90°,则∠A + ∠B = 180°,此时两角均为直角,并非一个锐角一个钝角,直角的补角仍是直角。
幻灯片 7:例题讲解 2(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应用)
例 3:如图,∠AOB = ∠COD = 90°,求证:∠AOC = ∠BOD(利用余角的性质)。
解答与分析:
证明:
∵ ∠AOB = 90°(已知),∴ ∠AOC + ∠COB = 90°(角的和差关系),即∠AOC 与∠COB 互为余角;
∵ ∠COD = 90°(已知),∴ ∠BOD + ∠COB = 90°(角的和差关系),即∠BOD 与∠COB 互为余角;
∵ ∠AOC 与∠BOD 都是∠COB 的余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AOC = ∠BOD(余角的性质)。
结论:∠AOC = ∠BOD 成立。
例 4:已知∠1 与∠2 互为补角,∠3 与∠4 互为补角,且∠1 = ∠3,求证:∠2 = ∠4(利用补角的性质)。
解答与分析:
证明:
∵ ∠1 与∠2 互为补角(已知),∴ ∠1 + ∠2 = 180°(补角定义),即∠2 = 180° - ∠1;
∵ ∠3 与∠4 互为补角(已知),∴ ∠3 + ∠4 = 180°(补角定义),即∠4 = 180° - ∠3;
又∵ ∠1 = ∠3(已知),∴ 180° - ∠1 = 180° - ∠3(等式性质);
∴ ∠2 = ∠4(等量代换,等角的补角相等)。
结论:∠2 = ∠4 成立。
幻灯片 8:课堂练习(分层巩固)
基础题
已知∠α = 38°,求∠α 的余角和补角的度数;若∠β 的余角是∠β 的 2 倍,求∠β 的度数。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两个角互为余角,则它们的和为 90°;(2)若∠A + ∠B = 180°,则∠A 与∠B 互为补角;(3)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
提升题
如图,直线 AB 与 CD 相交于点 O,∠AOC 与∠BOD 互为对顶角(相等),求证:∠AOC 的补角与∠BOD 的补角相等(利用补角的性质)。
已知∠A 的余角比∠A 的补角的 1/3 还小 20°,求∠A 的度数。
拓展题
如图,∠AOB = 90°,OE 平分∠AOB,∠BOC = 30°,OD 平分∠BOC,求∠DOE 的余角和补角的度数(提示:先求∠DOE 的度数,再找余角和补角)。
幻灯片 9:易错点深度剖析
混淆余角与补角的定义(和的度数错误):
错误案例:认为 “∠α = 40°,其补角为 90° - 40° = 50°”(正确应为 180° - 40° = 140°,混淆了 90° 与 180°);认为 “两个角的和为 180°,则它们互为余角”(正确应为互为补角)。
规避方法:牢记 “余角和为 90°,补角和为 180°”,可简记为 “余 90,补 180”,计算前先明确是求余角还是补角,再选择对应的度数进行计算。
误解 “互余”“互补” 的对象(多角关系错误):
错误案例:认为 “∠1 + ∠2 + ∠3 = 90°,则∠1、∠2、∠3 互为余角”(互余仅针对两个角,三个角的和为 90° 不能说互余);认为 “单独一个角可以说余角或补角”(如 “∠α 是余角”,正确应为 “∠α 与∠β 互为余角”)。
规避方法:明确 “互余”“互补” 是两个角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用于三个或更多角,也不能单独描述一个角,需用 “∠A 与∠B 互为余角 / 补角” 的规范表述。
应用性质时忽略 “同角或等角” 的前提:
错误案例:认为 “若∠α + ∠β = 90°,∠γ + ∠δ = 90°,则∠β = ∠δ”(未满足 “∠α = ∠γ” 的等角前提,无法直接得出∠β = ∠δ);认为 “若∠α + ∠β = 180°,∠α + ∠γ = 90°,则∠β = ∠γ”(和的度数不同,一个是补角,一个是余角,无法应用性质)。
规避方法:应用性质前,先确认两角是否满足 “同角”(同一个角的余角 / 补角)或 “等角”(相等角的余角 / 补角),且两角的和需分别为 90°(余角)或 180°(补角),再推导角的相等关系。
幻灯片 10:课堂总结
核心知识梳理:
定义:余角(和为 90°)、补角(和为 180°),均为两个角的相互关系;
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是角的相等推理的重要依据;
计算:一个角的余角 = 90° - 这个角,一个
202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6.3.3 余角和补角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a
i
T
u
j
m
i
a
N
g
1. 通过具体情境了解余角和补角,理解余角和补角的性质,能运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观察、探究、操作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几何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境导入
同学们,对于三角尺,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一副三角尺各个角的度数.
问题:在一副三角尺中,这些角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
请同学们准备一张长方形纸片,沿一个角折叠后,找出折痕与长方形的边形成的角。
例:如图长方形纸片的折痕与长方形的边形成了4个角,
思考:
(1)∠1与∠2有什么数量关系?
(2)∠3与∠4有什么数量关系?
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们打过台球吗?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
视频导入
如图所示,打台球时,选择适当的方向用白球击打红球,反弹后的红球会直接入袋,此时∠1=∠2.
这个问题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右图,其中∠EDC=90°,那么图中各个角与∠1有什么数量关系呢?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76页思考前内容,并回答问题:
(1)余角的定义是什么?120°的角有余角吗?
(2)补角的定义是什么?若∠1+∠2+∠3=180°,能说∠1,∠2,∠3互为补角吗?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这两个角互余,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120°的角没有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这两个角互补,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不能,只能是两个角互为补角
(3)如图,∠1+∠2=90°,如果将∠1和∠2变换位置,它们还互为余角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完成课本177页练习1题.
互为余角.是否互为余角与角的位置无关,只与角的和有关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177页练习2,3题.
小组展示
我提问
我回答
我补充
我质疑
提疑惑:你有什么疑惑?
越展越优秀
1.余角:
(1)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这两个角互余,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数学语言:若∠1+∠2=90°,则说∠1是∠2的余角或∠2是∠1的余角或∠1与∠2互余.
知识点1:余角和补角的概念(重点)
2.补角:
(1)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这两个角互补,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2)数学语言:若∠1+∠2=180°,则说∠1是∠2的补角或∠2是∠1的补角或∠1与∠2互补.
注:余角、补角都是成对出现的.
1.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2.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知识点2:余角和补角的性质(难点)
【题型一】余角和补角的定义
例1:若∠A=23°,则∠A的余角的度数是(  )
A.57° B.67° C.77° D.157°
B
变式:已知一个角的余角是这个角的补角的 ,求这个角的度数以及这个角的余角和补角的度数.
 
解:设这个角的度数是x,则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90°-x,
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是180°-x.
依题意,得90°-x= (180°-x),解得x=67.5°,即这个角的度数是67.5°.
所以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90°-67.5°=22.5°,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是180°-67.5°=112.5°.
例2: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因为∠1+∠3= 180°,∠2+∠3=180°,所以∠1=∠2.其推理依据是(   )
A.同角的余角相等
B.等角的余角相等
C.同角的补角相等
D.等角的补角相等
C
【题型二】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例3:如图,点A,O,E在同一条直线上,OB,OC,OD都是射线,∠1=∠2,∠1与∠4互为余角.
(1)∠2与∠3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解:(1)∠2+∠3=90°.理由:因为∠1与∠4互为余角,所以∠1+∠4=90°.因为点A,O,E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AOE=180°,所以∠2+∠3=180°-90°=90°.
如图,点A,O,E在同一条直线上,OB,OC,OD都是射线,∠1=∠2,∠1与∠4互为余角.
(2)∠3与∠4的大小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
(3)试说明∠3是∠AOD的补角.
(2)∠3=∠4.理由:因为∠1=∠2,∠1+∠4=90°,∠2+∠3=90°,所以∠3=∠4.
(3)因为∠AOE=180°,所以∠4是∠AOD的补角,因为∠3=∠4,所以∠3是∠AOD的补角.
3.图中给出的各角中,哪些互为余角?哪些互为补角?
【选自教材P177 练习 第1题】
解:互为余角的角是 10°和 80°、30°和 60°,互为补角的角是10°和 170°、30°和 150°、60°和 120°、80°和 100°.
【选自教材P177 练习 第2题】
4. 一个角是70°39',求它的余角和补角.
解:它的余角是 19°21′,补角是 109°21′.
5. ∠α的补角是它的3倍,∠α是多少度?
解:设∠α= x.则 3x=180°-x,解得 x=45°.所以∠α是 45°
【选自教材P177 练习 第3题】
6.如图,要测量两堵围墙所形成的∠AOB的度数,但人不能进入围墙,如何测量?
解:先将其一边 OA 反向延长为 OC,便可测出∠BOC 的度数,而∠AOB与∠BOC互为补角,故∠AOB=180°-∠BOC
C
【选自教材P177 练习 第4题】
习题6.3
1.图中以 OC 为边的角有几个?请把它们表示出来.
解:以 OC 为边的角有3个,分别是∠COD,∠BOC,∠AOC.
2.判断题.
(1)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2)平角是一条直线;
(3)互补且相等的两个角都是直角;
(4)一个锐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大90°;
(5)在同一平面内,∠AOB=60°,∠COB=30°,则∠AOC=90°.
×
×
×


3.填空题.
(1)0.4°=_______′;
(2)12″=______′;
(3)57°31′+17°39′=______°______′;
(4)25°36′×4=______°______′;
(5)46.8°÷6=_____°=______°______′
24
0.2
75
10
102
24
7.8
7
48
4.一个角的补角是 150°,这个角的余角是多度?
解:这个角的余角是 60°.
5.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画出表示东、南、西、北的十字线,然后在图上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
(1)北偏西30°;(2)南偏东75°;
(3)北偏东40°;(4)西南 (南偏西 45°).
解:如图所示(1)射线 OA;
(2)射线 OB;
(3)射线 OC;
(4)射线 OD.
6.(1)时钟的时针1h旋转多少度?
(2)时钟的分针1min旋转多少度?
(3)3时25分,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解:(1)30°;(2)6°;(3)47.5°.
7.如图,∠AOC=∠BOD=90°.比较∠AOB 与∠COD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解:∠AOB=∠COD.理由如下:
因为∠AOC=∠BOD,
所以∠AOC-∠BOC=∠BOD-∠BOC,
即∠AOB=∠COD.
8.如图,∠COD=35°,OC平分∠AOB,OD 平分∠AOC.求∠AOB 的度数.
解:因为 OD 平分∠AOC,
所以∠AOC=2∠COD=2×35°=70°
因为 OC平分∠AOB,所以∠AOB=2∠AOC=2×70°=140°.
综合运用
9.已知∠AOB=70°,以 OA 为边画∠AOC=32°.求∠BOC 的度数.
解:当 OC 在∠AOB 内部时,
如图①,∠BOC=∠AOB-∠AOC=
70°-32°=38°;
当OC在∠AOB 外部时,
如图②,∠BOC= ∠AOB+ ∠AOC=70°+32°=102°
综上所述, ∠BOC 的度数为 38°或 102°.
10.如图,在∠AOB内部任意画一条射线OC,OD平分∠AOC,OE平分∠BOC,根据图形填空:
(1)∠AOB= ∠AOC+_______;
(2)∠COD=_______= _______;
(3)∠DOE=_______+______= ______;
(4)若∠DOE=60°,则∠AOB=_____°;
若∠AOB=n°,则∠DOE =______°.
∠BOC
∠AOD
∠COE
∠COD
∠AOC
∠AOB
120
1.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余角 补角
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为90°,就说这两个角互余,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为180°,就说这两个角互补,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性质 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常见图形
作用 说明两个角相等的重要依据
2.用到了哪些方法和思想?    
类比学习法,数形结合思想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皆数学,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