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画轴对称图形 课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2.1画轴对称图形 课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5.2.1 画轴对称图形
副标题:用直尺圆规,勾勒对称之美
背景图:左侧展示一个未完成的轴对称图形(如一半花朵)和对称轴,右侧展示完整的轴对称花朵图形,中间用箭头标注 “作图过程”,直观呈现 “从局部到完整对称图形” 的核心目标。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掌握画一个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的方法,理解作图的理论依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能根据 “找对称点” 的方法,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如线段、三角形、多边形)关于已知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会画复杂或不规则图形(如含曲线的图形、生活中的图案)的轴对称图形,提升动手操作与几何直观能力。
经历 “画点→画简单图形→画复杂图形” 的作图过程,体会轴对称性质在作图中的应用,培养严谨的作图习惯。
幻灯片 3:导入 —— 从 “补全对称” 引发思考
生活情境:展示一张破损的轴对称剪纸(如一半蝴蝶、一半五角星),提问:如何根据剩余的一半图形和对称轴,补全完整的剪纸?(引导学生思考:需要找到剩余图形关键点的对称点,再连接对称点)。
旧知关联:回顾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提问:要找到一个点的对称点,需满足什么条件?(对称点与原点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引出本节课核心 —— 画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 “找对称点”。
幻灯片 4:画一个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基础方法)
作图依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即对称点与原点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已知条件:点 A 和直线 l,求作点 A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A'。
作图步骤(尺规作图):
以点 A 为圆心,大于点 A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半径画弧:确保弧能与直线 l 交于两点(设为 M、N),若半径过小,弧与 l 无交点,无法继续作图。
分别以 M、N 为圆心,大于\(\frac{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直线 l 的另一侧相交于一点,该点即为点 A 的对称点 A'。
标注点 A':用字母 A' 标记所求对称点,连接 AA',可验证 AA'⊥l 且 l 平分 AA'(符合对称点的性质)。
动画演示:分步演示作图过程,标注弧的交点 M、N,强调 “半径大小” 的要求,验证对称点的性质(用直尺测量 AA' 与 l 的垂直关系,用圆规测量 AA' 被 l 平分)。
幻灯片 5:画线段关于已知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已知条件:线段 AB 和直线 l,求作线段 AB 关于直线 l 的轴对称图形 A'B'。
作图思路:线段由两个端点确定,只需找到 A、B 关于 l 的对称点 A'、B',连接 A'B' 即可。
作图步骤:
按 “画点的对称点” 的方法,分别作出点 A 关于 l 的对称点 A',点 B 关于 l 的对称点 B'。
用直尺连接 A'、B',线段 A'B' 即为线段 AB 关于直线 l 的轴对称图形。
验证过程:
测量 AB 与 A'B' 的长度,发现 AB=A'B'(符合轴对称图形对应线段相等的性质)。
观察 AB 与 A'B' 的位置关系,发现它们关于直线 l 对称(沿 l 折叠,AB 与 A'B' 完全重合)。
特殊情况:若线段 AB 的一个端点在对称轴 l 上(如点 A 在 l 上),则其对称点 A' 与 A 重合,只需作点 B 的对称点 B',连接 AB' 即可(演示该特殊情况的作图过程)。
幻灯片 6:画三角形关于已知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已知条件:△ABC 和直线 l,求作△ABC 关于直线 l 的轴对称图形△A'B'C'。
作图思路:三角形由三个顶点确定,找到三个顶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即可。
作图步骤:
作点 A 关于 l 的对称点 A'(按点的对称点作图方法)。
同理,作点 B 的对称点 B',点 C 的对称点 C'。
用直尺顺次连接 A'、B'、B'、C'、C'、A',得到△A'B'C',即为所求轴对称图形。
作图规范:
作图时保留所有弧的痕迹(体现尺规作图的严谨性),用虚线表示对称轴和对称点的连线(区分原图与对称图形)。
标注对应顶点的字母(如 A 对应 A'、B 对应 B'),确保对应关系清晰。
性质验证:测量△ABC 与△A'B'C' 的对应边(AB 与 A'B'、BC 与 B'C'、AC 与 A'C')和对应角(∠A 与∠A'、∠B 与∠B'、∠C 与∠C'),验证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符合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幻灯片 7:画多边形关于已知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已知条件:四边形 ABCD(或五边形等多边形)和直线 l,求作其关于 l 的轴对称图形 A'B'C'D'。
作图步骤:
确定多边形的所有顶点(如四边形的 A、B、C、D)。
逐一作出每个顶点关于 l 的对称点(A'、B'、C'、D')。
按原多边形的顶点顺序(顺时针或逆时针),顺次连接 A'、B'、C'、D',得到轴对称多边形。
注意事项:
顶点顺序不能颠倒(如原四边形顺序为 A→B→C→D,对称图形需为 A'→B'→C'→D'),否则会导致图形变形。
若多边形有边与对称轴 l 平行或垂直,可利用位置关系简化作图(如与 l 垂直的边,其对称边也与 l 垂直,且长度相等)。
示例演示:以梯形 ABCD(AD∥BC,l 垂直于 AD 和 BC)为例,演示作图过程,强调 “平行边的对称边仍平行” 的特点。
幻灯片 8:画含曲线的图形(或不规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已知条件:含曲线的图形(如一半心形、一半树叶图案)和直线 l,求作其轴对称图形。
作图思路:曲线图形可通过 “找关键点 + 描点连线” 的方法作图,即在曲线上取足够多的关键点,作出它们的对称点,再用平滑曲线连接对称点。
作图步骤:
取关键点:在原图形的曲线上均匀选取若干关键点(如 P1、P2、P3…Pn),点的数量越多,对称图形越精准(曲线弯曲程度大的地方需多取点)。
作对称点:分别作出 P1、P2…Pn 关于 l 的对称点 P1'、P2'…Pn'。
描点连线:用平滑的曲线顺次连接 P1'、P2'…Pn',并补充图形的其他部分(如直线段),得到完整的轴对称图形。
生活应用:展示如何用该方法补全破损的对称商标、设计对称的窗花图案,体现作图的实际价值。
演示示例:以一半圆形(直径在对称轴 l 上)为例,取直径端点和圆弧上 3 个关键点,作对称点后连接,验证得到完整的圆形(符合对称性质)。
幻灯片 9:作图易错点与规范要求
易错点 1:对称点作图时半径不当:
画点的对称点时,若第一步以 A 为圆心的半径小于 A 到 l 的距离,弧与 l 无交点;若第二步以 M、N 为圆心的半径小于\(\frac{1}{2}\)MN,两弧无交点。
纠正方法:作图前用直尺大致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确保第一步半径大于该距离;第二步半径需明显大于\(\frac{1}{2}\)MN(可通过观察,确保两弧能相交于两点)。
易错点 2:顶点顺序颠倒:
画多边形时,若颠倒对称点的连接顺序(如原顺序 A→B→C→D,错连为 A'→C'→B'→D'),会导致图形 “扭曲”,不再与原图对称。
预防方法:作图时在原图形顶点旁标注顺序(1、2、3…),对称点旁标注对应序号(1'、2'、3…),按序号顺序连接。
规范要求:
尺规作图需保留所有作图痕迹(弧、辅助线),不得用涂改液修改。
用不同颜色的笔区分原图(黑色)、对称轴(红色虚线)、对称图形(蓝色),对应顶点字母标注清晰。
复杂图形作图后,需通过 “折叠验证”(将图纸沿对称轴折叠,观察原图与对称图形是否完全重合)检查准确性。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 —— 分层巩固作图技能
基础练习 1:已知点 P 和直线 l,用尺规作点 P 关于 l 的对称点 P'(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检查作图痕迹)。
基础练习 2:已知线段 MN,直线 l 与 MN 相交于点 O,作线段 MN 关于 l 的轴对称图形 M'N'(提示:M、N 均不在 l 上,需分别作对称点)。
提升练习 3:已知△ABC,直线 l 平行于 AB,作△ABC 关于 l 的轴对称图形△A'B'C'(强调 AB 与 A'B' 平行,对应边长度相等)。
拓展练习 4:给出一半 “雪花” 图案和对称轴 l,用 “取关键点 + 描点连线” 的方法,补全完整的雪花轴对称图形(小组合作完成,展示优秀作品)。
幻灯片 11:课堂小结
核心方法:
画轴对称图形的本质是 “找对称点”—— 先找原图形的关键点(顶点、曲线的拐点等),再作每个关键点的对称点。
单个点的对称点作图依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用尺规通过 “画弧找交点” 完成。
不同图形的作图逻辑:
线段 / 多边形:找顶点对称点,按顺序连接;
曲线图形:多取关键点,作对称点后平滑连线。
解题流程:确定关键点→作对称点→按序连接→验证准确性(折叠或测量)。
幻灯片 12:课后作业
教材习题:完成 3 道基础作图题(点、线段、三角形的对称图形),保留作图痕迹,标注对应字母。
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物品(如杯子、闹钟、汉字 “中”“田”),选择 1 个物品,在纸上画出其一半图形和对称轴,再补全完整的轴对称图形,并用文字说明作图步骤。
拓展作业:设计一个轴对称的 logo 图案(如学校社团 logo、家庭徽章),要求包含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标注对称轴,简述设计理念。
2024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5.2.1画轴对称图形
第十五章 轴对称
a
i
T
u
j
m
i
a
N
g
准备一张白纸,将白纸对折,中间夹上复写纸,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取出复写纸,打开白纸.
请同学们观察纸上的图案,思考:
(2)再画出折痕,找出一对对应点,连接对应点,它们和折痕所在的直线有什么关系?
(1)这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我们前面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一些相关的性质.如果有一个图形和一条直线,如何画出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第二部分
PART 02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在一张半透明纸的左边部分,画一只左脚印,把这张纸对折后描图,打开对折的纸,就能得到相应的右脚印,这时,右脚印和左脚印成轴对称,折痕所在直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并且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得到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类似地,请你再画一个图形做一做,看看能否得到同样的结论.
轴对称变换的应用
知识点 1
新课讲解
(1)认真观察,左脚印和右脚印有什么关系?
(2)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即直线l,它与图中的线段PP ′是什么关系?
成轴对称
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PP′
做一做:
新课讲解
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与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归纳总结
新课讲解
例1 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①,图②所示的方向对折,然后沿图③中的虚线剪裁得到图④,将图④的纸片展开铺平,得到的图案是( )
B
动手剪一剪
A.
B.
C.
D.
新课讲解
利用轴对称识别图形变化
下面是四位同学作的△ABC关于直线MN的轴对称图形,
其中正确的是( )
B
A.
D.
C.
B.
新课讲解
例2 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DE折叠,使A点落在BC上的F处,若∠EFB=50°,则∠CFD的度数为( )
A.20° B.30°
C.40° D.50°
C
利用轴对称求角或线段的值
A
B
D
C
E
F
新课讲解
方法点拨:折叠是一种轴对称变换,折叠前后的图形形状和大小不变,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新课讲解
如图,小红把一张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纸片ABC沿
较短边的垂直平分线翻折,则∠BOC= .
60°
新课讲解
如何画一个点的轴对称图形?
画出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

l
A
O
作轴对称图形
知识点 2
问题1:
新课讲解

l
A

A′
O
作法:
(1)过点A作l的垂线,垂足为点O.
(2)在垂线上截取OA′=OA.
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新课讲解
如何画一条线段的对称图形?
已知线段AB,画出AB关于直线l的对称线段.
问题2:
A
B
(图1)
(图2)
(图3)
A
B
l
l
A
B
l
A ′
A ′
A ′
B ′
(B ′)
B ′
新课讲解
【思考】如果有一个图形和一条直线,如何画出与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
例1 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作出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A
B
C
分析:△ABC可以由三个顶点的位置确定,只要能分别画出这三个顶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能得到要画的图形.
新课讲解
作法:(1)过点A画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点O,在垂线上截取OA′=OA,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3)连接A′B′,B′C′,C′A′,得到△ A′B′C′即为所求.
(2)同理,分别画出点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C′ .
A
B
C
A′
B′
C′
O
新课讲解
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对于某些图形,只要作出图形中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与原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
归纳总结
新课讲解
例3 在3×3的正方形格点图中,有格点△ABC和△DEF,且△ABC和△DEF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请在下面给出的图中画出4个这样的△DEF.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F)
(D)
E
(E)
F
D
(F)
D
E
(D)
(E)
F
利用轴对称作图
新课讲解
作一个图形关于一条已知直线的对称图形,关键是作出图形上一些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然后再根据已知图形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方法点拨
新课讲解
如何画线段AB关于直线l 的对称线段A′B′
A
B
A
B
新课讲解
A
B
A’
作法:
1.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点O,在垂线上截OA=O A′ ,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2.类似地,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
3.连接A′B′.
∴ 线段A ′ B ′即为所求.
A
B
O
新课讲解
课堂练习
第三部分
PART 03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1. 下面是四位同学作出的关于直线 对称的图形,
其中正确的是( )
B
A. B. C. D.
课堂练习
2. 一张正方形纸片经过两次对折,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剪
去一个小正方形,则打开后的图形是( )
D
A. B. C. D.
课堂练习
3. [2025威海期中]如图,在 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
三个小正方形被涂灰,再将其余的小正方形涂灰一个,使四
个被涂灰部分构成的图案为轴对称图形.能满足条件的涂法有
( )
C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课堂练习
4. 教材P72例1 如图,画出四边形关于直线
的对称图形.
【解】如图,四边形
即为所求图形.
课堂练习
5. 教材P73练习 请在网格中完成下列问题:
课堂练习
(1)在图①中画出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 ;
如图①, 即为所求图形.
课堂练习
(2)在图②中画出与 的对称轴.
如图②,直线 即为所求的对
称轴.
课堂练习
画轴对称图形的三字诀.
找:找特殊点;
作:作各特殊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
连:顺次连接各对称点,形成图形.
课堂练习
(第6题)
6. 如图,在所给的四边形 中进行
操作:①作点关于的对称点 ;②
作射线交于点;③连接 .根
据上述操作所作图形进行判断,下列
选项中正确的是( )
C
A. B.
C.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课堂练习
画轴对称图形
作图原理
作图方法
对称轴是对称点连接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找特殊点
(2)作垂线
(3)截取等长
(4)依次连线
课堂小结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