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3.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5.3.2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副标题:探索特殊等腰三角形的 “完美对称”
背景图:左侧展示等边三角形实物(如雪花结晶、正六边形地砖中的等边三角形、三角饭团),右侧呈现标准等边三角形几何图,标注三边相等、三角相等(均为 60°),用红色虚线标注三条对称轴,直观体现 “等边”“等角” 的核心特征。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明确其与等腰三角形的从属关系(特殊与一般)。
通过推导与验证,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边相等、三角均为 60°、三线合一且有三条对称轴),能规范书写性质的符号语言。
能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决角度计算、线段证明及实际应用问题,提升几何推理的灵活性。
体会等边三角形的 “完美对称性”,培养分类讨论与转化思想,感受数学的严谨与美感。
幻灯片 3:导入 —— 从 “特殊等腰” 引出等边三角形
复习回顾:回顾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两边相等)和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提问:若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它会具有哪些更特殊的性质?(引导学生从 “边”“角”“对称性” 展开思考)。
生活实例:展示等边三角形相关实物(如交通警示牌中的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锦旗、魔方的表面三角形),提问:这些图形与普通等腰三角形有什么区别?(引出 “三边相等” 的特征),进而明确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从属关系:通过集合图展示 “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 — 等边三角形” 的包含关系,强调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满足 “至少两边相等”,且三边都相等),为后续性质推导铺垫。
幻灯片 4:等边三角形性质 1—— 边与角的性质(推导与验证)
性质推导(基于等腰三角形性质):
三边相等:由等边三角形定义直接可得 ——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符号语言:在△ABC 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AB=BC=AC)。
三角均为 60°:
因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故 AB=AC→∠B=∠C;AB=BC→∠A=∠C。
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180°),得∠A=∠B=∠C=180°÷3=60°。
符号语言:在△ABC 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60°。
实验验证:
用直尺测量等边三角形纸片的三边长度,用量角器测量三个内角的度数,验证 “三边相等、三角均为 60°”。
更换不同大小的等边三角形重复实验,确保性质的普遍性(与边长无关,均满足三角为 60°)。
结论总结: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三个内角都相等,且每个内角都等于 60°。
幻灯片 5:等边三角形性质 2—— 三线合一与对称性(深化探究)
三线合一的特殊性:
回顾等腰三角形 “三线合一”(仅底边上的中线、高、顶角平分线重合),提问:等边三角形作为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有什么不同?
推导:以等边△ABC 为例,任意一边(如 BC)均可看作 “底边”,对应顶点(A)的中线、高、角平分线重合;同理,AB 边对应顶点 C 的三线重合,AC 边对应顶点 B 的三线重合。
结论: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中线、高和这条边所对角的平分线相互重合(即有三组 “三线合一”,而非等腰三角形的一组)。
符号语言:在等边△ABC 中,若 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则 AD⊥BC,且 AD 平分∠BAC(∠BAD=∠CAD=30°);同理可推广到其他两边。
对称性:
折叠实验:将等边三角形纸片沿任意一条 “三线”(如 AD)折叠,观察到纸片完全重合,说明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数量:因等边三角形有三组 “三线”,故有三条对称轴(每条 “三线” 所在直线即为一条对称轴),且三条对称轴交于一点(重心、内心、垂心重合)。
对比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仅有 1 条对称轴,突出等边三角形对称性的 “完美性”。
幻灯片 6:等边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1—— 角度计算
例题 1: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 D 是 BC 的中点,求∠BAD 和∠ADB 的度数。
分析:利用等边三角形 “三线合一”(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故 AD⊥BC 且平分∠BAC)。
解答:
∵△ABC 是等边三角形,∴∠BAC=60°,AB=AC。
∵D 是 BC 中点,∴AD 平分∠BAC,AD⊥BC(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
∴∠BAD=∠BAC÷2=60°÷2=30°,∠ADB=90°。
例题 2:如图,等边△ABC 中,点 E 在 AC 上,∠ABE=20°,求∠BEC 的度数。
分析:先求∠ABC(60°),得∠EBC=∠ABC-∠ABE=40°,再利用△BEC 内角和计算。
解答:
∵△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C=60°。
∵∠ABE=20°,∴∠EBC=∠ABC-∠ABE=60°-20°=40°。
在△BEC 中,∠BEC=180°-∠EBC-∠C=180°-40°-60°=80°。
幻灯片 7:等边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2—— 线段证明与计算
例题 3:如图,在等边△ABC 中,AD=BE=CF,求证:△DEF 是等边三角形。
分析:先证△ABD≌△BCE≌△CAF(SAS),得 DE=EF=DF,从而证明△DEF 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
∵△ABC 是等边三角形,∴AB=BC=AC,∠A=∠B=∠C=60°。
在△ABD 和△BCE 中:
\(\begin{cases}
AB=BC(已证), \\
∠A=∠B(已证), \\
AD=BE(已知),
\end{cases}\)
∴△ABD≌△BCE(SAS),∴BD=CE。
同理,可证△BCE≌△CAF(SAS),得 CE=AF,∴BD=CE=AF。
∵BC=AC=AB,∴BC-BD=AC-CE=AB-AF,即 CD=AE=BF。
在△CDE 和△AEF 中:
\(\begin{cases}
CD=AE(已证), \\
∠C=∠A(已证), \\
CE=AF(已证),
\end{cases}\)
∴△CDE≌△AEF(SAS),∴DE=EF。
同理可证 EF=DF,∴DE=EF=DF,故△DEF 是等边三角形。
例题 4: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 6cm,求它的高 AD 的长度及面积。
分析:利用 “三线合一” 得 BD=DC=3cm,再用勾股定理求 AD,最后计算面积。
解答:
∵△ABC 是等边三角形,AD 是高,∴BD=DC=BC÷2=6÷2=3cm(三线合一)。
在 Rt△ABD 中,由勾股定理得:AD=√(AB -BD )=√(6 -3 )=√27=3√3 cm。
面积 S=BC×AD÷2=6×3√3÷2=9√3 cm 。
幻灯片 8:等边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3—— 实际问题
例题 5:如图,某公园要修建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花坛,边长为 8m,计划在花坛每条边上每隔 2m 放一盆花(顶点处也要放),一共需要多少盆花?
分析:先计算每条边放花数量(边长 ÷ 间隔 + 1),再减去重复计算的顶点花盆(3 个顶点各多算 1 次)。
解答:
每条边放花数量:8÷2+1=5(盆)。
三条边共放花:5×3=15(盆),但顶点处 3 盆花重复计算,故实际需要 15-3=12(盆)。
例题 6:如图,一艘船从 A 港出发,沿北偏东 60° 方向行驶至 B 港,再沿北偏西 30° 方向行驶至 C 港,若 AB=BC,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并求∠ACB 的度数。
分析:先通过方向角计算∠ABC=90°?(需结合方向角定义修正:北偏东 60° 与北偏西 30° 的夹角为 60°+30°=90°,但 AB=BC,故△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此处调整题目条件为 “AB=BC=AC” 或 “∠BAC=60°”,确保为等边三角形,重新设计):
修正例题 6:一艘船从 A 港出发,沿北偏东 60° 方向行驶至 B 港,再沿南偏东 60° 方向行驶至 C 港,且 AB=BC,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
解答:
由方向角可知:∠BAN=60°(北偏东 60°),∠BCS=60°(南偏东 60°),AN∥CS(均为南北方向),故∠ABC=180°-60°-60°=60°。
∵AB=BC,且∠ABC=60°,∴△ABC 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 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后续会学习,此处可暂用 “AB=BC,∠ABC=60°→∠BAC=∠BCA=60°→三边相等” 推导)。
幻灯片 9: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比
对比表格:
性质维度
等腰三角形(普通)
等边三角形(特殊)
关键区别
边的关系
至少两条边相等(腰 = 腰)
三条边都相等(AB=BC=AC)
等边三角形边的相等数量更多
角的关系
两个底角相等(∠B=∠C)
三个角都相等(均为 60°)
等边三角形角的相等范围更广
三线合一
仅底边上的中线、高、顶角平分线重合
每条边上的中线、高、对角平分线均重合
等边三角形有三组 “三线合一”
对称轴数量
1 条(底边的垂直平分线)
3 条(每条 “三线” 所在直线)
等边三角形对称性更完善
从属关系
包含等边三角形
属于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具备等腰三角形所有性质
图形对比: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标注对称轴和 “三线合一” 的线段,直观展示差异。
幻灯片 10:易错点辨析与注意事项
易错点 1:混淆 “等边三角形” 与 “等腰三角形” 的性质适用范围:
示例:误将等腰三角形 “只有 1 条对称轴” 的性质套用在等边三角形上,或认为等边三角形 “仅底边上的三线合一”。
提醒: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兼具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但有更特殊的特征(如三条对称轴、三组三线合一),需注意 “特殊” 与 “一般” 的区别。
易错点 2:忽略 “有一个角是 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的隐含条件:
示例:已知等腰△ABC 中,∠A=60°,未明确∠A 是顶角还是底角,直接判定为等边三角形(实际无论∠A 是顶角还是底角,均可推出三角为 60°,确实是等边三角形,但需规范推导过程)。
纠正:需分情况讨论(∠A 为顶角→底角 =(180°-60°)÷2=60°;∠A 为底角→顶角 = 180°-2×60°=60°),最终得出 “三角均为 60°,故为等边三角形”,体现严谨性。
易错点 3:计算等边三角形高或面积时,忘记 “三线合一” 的应用:
示例:已知等边三角形边长为 a,直接用勾股定理时,误将底边当作 “a” 而非 “a/2”,导致计算错误(如高 =√(a -a )=0,显然错误)。
预防:计算前先明确 “三线合一” 得底边一半为 “a/2”,再代入勾股定理(高 =√(a -(a/2) )= (√3/2) a)。
幻灯片 11:课堂练习 —— 分层巩固
基础练习 1:等边△ABC 中,∠A=______,若边长为 5cm,高为______cm(答案:60°,(5√3)/2)。
基础练习 2:如图,等边△ABC 中,AD 是 BC 边上的高,若 AD=3√3 cm,求边长 AB 的长度(答案:6cm,提示:设 AB=x,BD=x/2,由勾股定理得 x -(x/2) =(3√3) )。
提升练习 3:如图,等边△ABC 中,点 D、E 分别在 AB、AC 上,且 DE∥BC,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提示:利用平行线性质得∠ADE=∠B=60°,∠AED=∠C=60°,结合∠A=60°,证三角为 60°)。
拓展练习 4:已知等边△ABC 的周长为 18cm,点 P 是△ABC 内一点,且 PA=PB=PC,求点 P 到各边的距离之和(提示:连接 PA、PB、PC,将△ABC 分成三个小三角形,利用面积关系求解,答案:3√3 cm)。
幻灯片 12:课堂小结
核心知识:
等边三角形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大性质:
边:三条边都相等(AB=BC=AC);
角:三个角都相等,均为 60°(∠A=∠B=∠C=60°);
特殊特征:每条边上的三线合一,有三条对称轴。
应用关键:结合 “三线合一”“勾股定理”“三角形内角和”,解决角度、线段、面积问题。
解题思路:
角度计算:利用 “三角均为 60°” 或 “等腰三角形性质 + 60° 角” 推导;
线段 / 面积计算:优先用 “三线合一” 拆分线段,再结合勾股定理或面积公式;
证明等边三角形:可通过 “三边相等”“三角均为 60°”“有一个角是 60° 的等腰三角形” 三种思路。
幻灯片 13:课后作业
如图,等边△ABC 中,点 F 是 AB 的中点,FG⊥AC 于 G,若 AG=1cm,求△ABC 的边长(提示:连接 FC,利用三线合一和直角三角形 30° 角性质)。
已知等边△ABC 中,D 是 AC 上一点,BD=CE,∠ABD=∠ACE,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提示:先证△ABD≌△ACE,得 AD=AE,∠BAD=∠CAE=60°)。
用一根长 18cm 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求它的高和面积(结果保留根号)。
观察生活中的等边三角形结构(如建筑中的桁架、工艺品中的图案),选择一个分析其应用等边三角形性质的原因(如稳定性、对称性),撰写一篇简短的分析报告。
2024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5.3.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第十五章 轴对称
a
i
T
u
j
m
i
a
N
g
名称 图形 性质 判定
等 腰 三 角 形
等边对等角
三线合一
等角对等边
两边相等
两腰相等
轴对称图形
A
B
C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新课导入
  2.三角形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
  三角形
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三边都相等的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新课导入
你从中发现了哪个公共的几何图形?
它有什么特殊性?
新课导入
小明想制作一个三角形的相框,他有四根木条,长度分别为10cm,10cm,10cm,6cm,你能帮他设计出几种形状的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点 1
10cm
6cm
10cm
10cm
10cm
10cm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底与腰相等,即三角形的三边相等,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A
B
C
A
B
C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等腰三角形
AB=AC
∠B=∠C
等边三角形
AB=AC=BC
AB=AC
∠B=∠C
AC=BC
∠A=∠B
∠A=∠B=∠C
内角和为
180°
=60°
问题1:
结论: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已知:AB=AC=BC ,
求证:∠A= ∠ B=∠C= 60°.
证明: ∵AB=AC,
∴∠B=∠C .(等边对等角)
同理 ∠A=∠C .
∴∠A=∠B=∠C.
∵ ∠A+∠B+∠C=180°,
∴ ∠A= ∠B= ∠C=60 °.
A
B
C
A
B
C
等边三角形有“三线合一”的性质吗 等边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
结论: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都“三线合一”.
顶角的平分线、底边的高
底边的中线
三线合一
一条对称轴
三条对称轴
问题2:
图形 等腰三角形
 性 质
每条边上的中线、高和这条边所对的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三个角都相等,
对称轴(3条)
等边三角形
对称轴(1条)
两个底角相等
底边上的中线、高和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且都是60
两条边相等
三条边都相等
归纳总结
例1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E是AC上一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E,DE,若∠ABE=40°,BE=DE,求∠CED的度数.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应用
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ACB=60°.
∵∠ABE=40°,
∴∠EBC=∠ABC–∠ABE=60°– 40°=20°.
∵BE=DE,
∴∠D=∠EBC=20°,
∴∠CED=∠ACB–∠D=40°.
解决与等边三角形有关的计算问题,关键是注意“每个角都是60°”这一隐含条件,一般需结合“等边对等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的性质解答.
方法点拨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
延长BC到E,使得CE=CD.求证:BD=DE.
新课讲解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角平分线,
∴∠ABC=∠ACB=60°,∠DBC=30°.
又∵CE=CD,
∴∠CDE=∠CED.
又∵∠BCD=∠CDE+∠CED,
∴∠CDE=∠CED=30°.
∴∠DBC=∠DEC.
∴DB=DE(等角对等边).
新课讲解
例2 △ABC为等边三角形,点M是BC边上任意一点,点N是CA边上任意一点,且BM=CN,BN与AM相交于Q点,∠BQM等于多少度?
解:∵△ABC为等边三角形,
∴∠ABC=∠C=∠BAC=60°,AB=BC.
又∵BM=CN,
∴△AMB≌△BNC(SAS),
∴∠BAM=∠CBN,
∴∠BQM=∠ABQ+∠BAM=∠ABQ+∠CBN=∠ABC=60°.
新课讲解
方法点拨
此题属于等边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综合运用,一般先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三角形全等,而后利用全等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角度或证明边相等.
图形 等腰三角形
判 定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从角看: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从边看: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知识点 2
小明认为还有第三种方法“两条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也是等边三角形”,你同意吗?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例1 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BC,
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A
C
B
D
E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
A
C
B
D
E
证明:
∵ △ABC是等边三角形,
∴ ∠A= ∠B= ∠C.
∵ DE//BC,
∴ ∠ADE= ∠B, ∠ AED= ∠C.
∴ ∠A= ∠ADE= ∠ AED.
∴ △ADE是等边三角形.
本题还有其他证法吗?
例2 等边△ABC中,点P在△ABC内,点Q在△ABC外,且∠ABP=∠ACQ,BP=CQ,问△APQ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
解:△APQ为等边三角形.
证明如下:∵△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
∵BP=CQ,∠ABP=∠ACQ,
∴△ABP≌△ACQ(SAS),
∴AP=AQ,∠BAP=∠CAQ.
∵∠BAC=∠BAP+∠PAC=60°,
∴∠PAQ=∠CAQ+∠PAC=60°,
∴△APQ是等边三角形.
方法点拨
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以下方法:一是证明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二是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三是先证明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再证明有一个角等于60°.
(第1题)
1. 如图,直线, 是等边三角
形, ,则 的大小为( )
C
A. B. C. D.
课堂练习
(第2题)
2. 由于木质的衣架没有
柔韧性,在挂置衣服的时候不太方便操
作.小红设计了一种衣架,在使用时能轻
易收拢,然后套进衣服后松开即可,如
B
A. B.
C. D. 以上都不对
图①,衣架杆 .若衣架收拢时,
,如图②,则此时, 两点间的距离是( )
课堂练习
3.母题教材P93复习题 如图,是等边三角形, ,
,分别是,,边上一点,且 ,则
的形状是____________.
等边三角形
(第3题)
课堂练习
(第3题)
【点拨】 为等边三角形,且
,, .在
与 中,
.同理证
得 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课堂练习
(第4题)
4.将含 角的直角三角尺和直尺按如图所示
的方式放置,已知 ,点, 表示的
刻度分别为1,3,则线段的长为___ .
2
【点拨】 直尺的两对边相互平行,
是等边三角形.
.
.易知 ,.
课堂练习
5.如图,六边形的六个角都是 ,边长
,,, ,则这个六边
形的周长是____ .
15
(第5题)
课堂练习
【点拨】如图,分别作,, 的延长线
和反向延长线,使它们交于点,, 六边
形的六个角都是 , 它的每一个
外角是 . 易得,, ,
都是等边三角形. ,
. 六边形 的周长为
.
课堂练习
6.[2025常州期中]如图, 是等边三角形,
点在的外部,且,连接 交
于点 .
(1)求证:垂直平分 ;
【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
又, 点,在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上.
垂直平分 .
课堂练习
(2)在上取点,连接,交于点,若 ,
试判断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课堂练习
【解】 为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
为等边三角形.
课堂练习
等边
三角形
定义
底=腰
特殊性
性质
特殊性

三边相等

三个角都等于60 °
轴对称性
轴对称图形,每条边上都具有“三线合一”性质
判定
特殊性
三边都相等
三角都相等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
一般到特殊,类比方法
课堂总结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