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班级开展“走近诗歌·寻觅诗意”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诗是内心______之叹息,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最妖ráo的风景。读《沁园春 雪》,我们可以感受毛主席激荡的豪情;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可以体会作者那深沉的敬意;读《我爱这土地》,我们可以谛听诗人恳切的言语;读《乡愁》,我们可以______诗人渴望两岸统一的初心;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可以感受大自然“四月天”的娉婷;读《我看》,我们可以畅想那摇曳的自由。与诗为伴,每一天都深受震hàn;与诗同行,每一天都明媚鲜妍。诗歌已经______到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______地影响着中华儿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托。亲近诗歌,定能必会遇见不一样的自我!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妖ráo( ) 震hàn( )谛听( ) 摇曳( )
(2)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翻覆 触摸 穿透 默默无闻 B. 翻覆 抚摸 渗透 默默无闻
C. 翻腾 抚摸 穿透 潜移默化 D. 翻腾 触摸 渗透 潜移默化
(3)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意重复 B. 缺少主语 C. 搭配不当 D. 句式杂糅
2. 本次“走近诗歌·寻觅诗意”主题活动将举办一次诗词朗诵比赛,假如你是本次比赛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比赛的开幕词。
3. 活动后,小豫分享了以“诗歌之美”为主题的诗文名句积累卡,请你把其中空缺处的诗文名句写在横线上。
(1)毛泽东笔下的“______,______”大气磅礴,描绘了北国山河冰天雪地的壮阔之美。
(2)欧阳修笔下的“野芳发而幽香,______”形象逼真,描绘了琅琊山春夏花草树木的繁茂之美。
(3)苏轼用“但愿人长久,______”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
(4)痴情如张岱,独赏西湖雪景,“______,上下一白”。
(5)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______,______”,借月表达对故乡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6)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______,人迹板桥霜”,让我们在霜月中体悟游子羁旅的艰辛。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共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只要月亮还在天上
①人这一辈子需要不时地犒赏,为了多些欢乐,就得好好过节。
②没有比外祖母更懂这个道理的人了,所以她最重视节日,只要是节日就不肯放过,一定把它过得像模像样。
③中秋节是多大的节日啊,外祖母要提前许多天开始备料。她一边忙碌一边说:“可惜你爸爸回不来,这是团圆的日子啊。”妈妈提早回家了,她知道这个日子多么重要,所以在太阳还没有落山的时候就推开了栅栏门。让人大喜过望的是,她带回的礼物可真不少。这么多好东西吃也吃不完。外祖母说:“吃不完就是一年不挨饿,日子再苦,中秋节也要好好过!”她对这一天的重视似乎超过了任何一天,到了今晚都要高兴,都不能讲让人生气的话。
④这天晚上不能提爸爸。我一直忍住,尽管特别想念。我相信他们也是一样。如果提到爸爸,大家就不再高兴了。
⑤他们那一伙工友要不停地凿山,再好的月亮也顾不得看一眼。可怜的爸爸。
⑥那年中秋节,已经到了半夜,大月亮看着我们,还不打算马上离开。我们更舍不得离开这么好的月亮、这么好的夜晚。但不管怎样,最后还是要睡觉。我们躺下来,透过窗户看着月亮,一直到瞌睡上来。看着月亮想心事,想啊想啊,就睡着了。
⑦正睡着,梦到有人来敲我们的门:“咚咚、咚咚”,越敲越响。外祖母呼地一下坐起。
⑧我终于听清了,这不是做梦,而是真的有人敲门。我和外祖母从炕上跳下来时,妈妈已经起来了,先一步打开了屋门。一个细高个子进来了。我一眼认出了爸爸。
⑨“啊,爸爸!”我跳起来,两脚还没有落地,他就把我接住了。
⑩【A】爸爸的头发上落满了月光,白灿灿的。我忍不住伸出手抹了一下,又用力揩了两下。那月光还是留在他的头发上。
爸爸回来得太突然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所以大家都高兴坏了,都惊住了。妈妈和外祖母过了三四分钟才醒过神,齐声问:“你怎么回来了?”爸爸语气十分平静地回答:“回家过节。”我看到妈妈脸上流下了两道泪水。外祖母没说什么,转身到黑影里忙着什么。
我心里一阵难过:我们如果早一点知道爸爸要赶回来多好,可怜的爸爸。
正这样想着,外祖母已经点了灯,端过来说:“来,咱们重新过节。”妈妈一下醒悟过来,赶紧和外祖母一起忙活:大圆木桌被再次抬到了院子里,一个个碟子、钵子全端出来了。特别是酒瓶和杯子,它们一样不少地摆在了桌上。
【B】现在已经过了半夜,月亮已经歪到西边。不过天色还是很亮,空中没有一丝云彩。一只小鸟在不远处叫了一声,有什么动物在附近的树上跳跃着。啊,我们要接着过节。
我会永远记住这个中秋之夜,记住爸爸讲的事情。
在我们海边这里,除了春节,就数中秋节最隆重了,一般出远门的人都要在这两个节日赶回来,与全家团聚。可是爸爸一年里只有两个假期,每个不超过三天。
他是一路跑着回来的,只用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走完了两天的路程。
他一路上叮嘱自己的只有一句话:“只要月亮还在天上,就不能算晚!”外祖母背过身去。妈妈也在抹眼睛。我抬头看着天空:啊,月亮还在,爸爸真的追上了它!
(作者:张炜 有删改)
4. 文章两次出现“可怜的爸爸”,请结合上下文分别分析“我”觉得爸爸可怜的原因。
5. 从全文看,外祖母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6. 做批注是阅读的好方法。请任选角度为文中两个画线句做批注。(能结合相关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理解、思考、赏析等,符合情理即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题目《只要月亮还在天上》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
(二)(共14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成如容易却艰辛
阿昕 胡琬婷
①“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在《题张司业诗》中不吝赞美之词,对张籍的乐府诗作出了很高的评价。王安石评曰“成如容易却艰辛”,一针见血地指出看似一气呵成的得意之作,背后都是焚膏继晷、千锤百炼的推敲斟酌、艰辛创作。
②至巧出于至平。“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平日的精力投向在哪里,哪里就会有收获。古往今来,凡是精湛的技术、至臻的境界,皆出于平时的专心如一、物我两忘的苦功夫。“楷书鼻祖”钟繇曾住在抱犊山中,为了练好书法,将山中的树石都写成了黑色;唐人郑虔借住慈恩寺研习书法,将几屋柿叶写尽,终使草书达到了“如疾风送云,收霞推月”的境界。
③“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孟子》中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师从著名棋手弈秋学习棋艺,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而另一个人虽然表面上在听讲,实际上却“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后,两人棋艺相差甚大。如此结果,“非天成也”,而是因为前者心无旁骛,后者心猿意马。事有难易,持之以恒则难事亦易,三心二意则易事亦难。
④“工贵其久,业贵其专。”锻炼技艺,成就事业,需要“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坚持不懈,更需要涵养“择一事终一生”的倾心专注。一生致力于“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说,“对事业的追求就是乐在苦中”;从青春到白发的“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几十年如一日,静心笃志、潜心研究敦煌文物,让千年瑰宝重焕光彩,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历史局面。他们虽然职业不同,但相同之处,都是将热爱融进了平常,专一行精一行,把事业做到了极致。
⑤“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通往胜利的道路,从来没有捷径。塑造未来的热情、才华和能力,是在日复一日的勤奋学习与实践中铸就的。每位青少年都应当对学业和事业满怀热爱、全心投入、坚持不懈,明志于心、尽责于身、笃行于日常,练就成就梦想的真本领,成为时代浪潮中的弄潮儿,做到时刻准备、勇于挑战,在关键时刻展现卓越风采。
(刊载于2024年11月20日,有删改)
【文本二】
①古往今来,无论是身怀绝技之人,还是做出不凡成就的名人大家,大都是有恒者。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是有恒;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区,用科技帮助乡亲拔掉“穷根”,是有恒……他们都因做事有恒而事业出色、人生出彩,也印证了一个道理:有恒者终有成。
②古人说:“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为找到“中国天眼”最适合的建造地点,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奔走在崇山峻岭间,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比选,走遍西南山区上百个窝凼,不达目的不罢休。屠呦呦在50多年里,除了参加为期两年半的培训,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实验室,历经190次失败,终于提取出青蒿素。如果没有“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般的恒心毅力,是难以成功的。“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青少年在追求成功的跋涉中,须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和自制力,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品质,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扛得住挫折,才能积小成为大成、积跬步至千里,创造事业和人生的辉煌。
(刊载于2025年2月11日,有删改)
8. 文本一的中心论点是①__________。围绕中心论点,作者在第②~④段分别论述了至巧出于至平,②____________,工贵其久,业贵其专,三个分论点来进一步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9. 小豫在教材中搜寻了一些名言和事例,打算用它们丰富选文内容。下面的内容均出自《敬业与乐业》,你认为哪一句能作为文本一第③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
①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②用志不分,乃凝于神。③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0. 两则文本运用的论证方法颇多,请你结合文本一第④段或文本二第②段内容,任选一种论证方法,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核心考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论证方法 作用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11. 小豫觉得两则文本都是围绕“成功的秘诀”进行论述的,对同学们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想将这两则文本推荐给学校“每日一读”公众号,请你结合两则文本内容,用议论性的文字写一段推荐语。(200字左右)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共11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②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③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③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
12.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薄暮冥冥 词语推断法:日薄西山 __________
(2)则有去国怀乡 查阅词典法:①离开。②距离。③赴,前往。 __________(填序号)
(3)民亦乐其乐 课内迁移法: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__________
13. 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 甲文富有文采和诗意,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请从句式或音韵的角度简要分析。
15. 请用原文说说范仲淹和孟子的“忧乐观”分别是什么,并谈谈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6. 下面诗句中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包含理趣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 运用典故是古代诗词常见的表现方法。请具体分析本诗颔联中两个典故在诗歌中的作用。
18.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班级举行“爱经典诗词,做文明少年”主题班会,请你参与。
(1)下面是小语搜集的关于中国诗集的评论,请你结合知识积累,为其找到对应的诗集名。
【甲】这部诗集,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乙】这部诗集自书成以来,伟人英雄,歌以咏志;达官巨贾,诵以怡情;家家户户,诗书传家。
诗集:《艾青诗选》《唐诗三百首》
(2)老师号召大家解读上面诗集评论,请调动你的知识积累,任选一部,结合所学诗歌进行分析。
八、作文(50分)
19.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新年前夕,习书记发表2025年新年贺词,指出这一年“展现了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无数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都在为梦想拼搏”……聆听习主席的讲话,我们懂得了: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要有梦想。
(1)请以“热爱让我勇敢追梦”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感悟。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答案】(1) ①. 娆 ②. 撼 ③. dì ④. yè (2)D (3)A
2.【答案】示例: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诗歌是心灵的歌唱,是情感的绽放。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举办这场诗词朗诵比赛,共同聆听诗意的旋律,感受文字的力量。愿每位选手都能以声传情,让我们在诗歌的世界里沉醉徜徉。现在,我宣布,本次诗词朗诵比赛正式开始!
3.【答案】 ①. 山舞银蛇 ②. 原驰蜡象 ③. 佳木秀而繁阴 ④. 千里共婵娟 ⑤. 天与云与山与水 ⑥. 露从今夜白 ⑦. 月是故乡明 ⑧. 鸡声茅店月
【答案】4. 第一次觉得爸爸“可怜”是因为爸爸顾不上欣赏月亮,也不能在中秋节和家人团聚;第二次觉得爸爸“可怜”是因为爸爸不辞辛苦地跑回家来,可是错过了和我们一起过节的时间。
5. ①热爱生活:重视节日,把节日过得像模像样。②疼爱子孙:爸爸回到家,错过了和我们一起过中秋的时间外祖母重新张罗,再次过节。③不善表达:爸爸回家后,外祖母内心很高兴,可是却没说什么;知道爸爸是一路跑回家时,外祖母也只是背过身去。(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6. ①. 【A】动词用得好,“落”“抹”“揩”“留”等词,表明爸爸头发变白,日渐苍老,表达出“我”对爸爸的心疼。 ②. 【B】环境描写,写出了中秋节月夜的宁静皎洁,还用小动物的跳跃欢乐来衬托我们一家团聚的愉悦。
7. ①只要月亮还在天上,就能照亮爸爸回家的路。②只要月亮还在天上,就不能算晚,还有机会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节。③即便只有片刻相聚,也定要全力以赴,真正的爱、牵挂和责任从来没有权衡,那是生长在血脉里的、非如此不可的行动力。
【答案】8. ①. 成如容易却艰辛 ②. 持之以恒则难事亦易,三心二意则易事亦难
9. 我认为第②句能作为文章第③段的道理论据。“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意思是用心专一,就能集中精神,这句话充分而又准确地论述了文章第③段“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这一分论点,可以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10. ①. 示例一:道理论证 ②. 引用“工贵其久,业贵其专”这一古语,强调了锻炼技艺、成就事业需要持久和专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示例二:举例论证;列举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敦煌文物研究者樊锦诗的具体事例,生动具体地展示了他们在各自领域内的专注和热爱,以及将事业做到极致的精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11. 示例:这两则文本深刻揭示了成功的核心秘诀——恒心与专注。文本一以“成如容易却艰辛”为纲,从“至平出至巧”“专心致志”“持久专一”三方面,层层剖析辉煌背后的艰辛耕耘;文本二则通过袁隆平、南仁东等事例,印证“有恒者终有成”的真理。两文互补相成,既引经据典,又立足现实,为青少年指明方向:唯有摒弃浮躁,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专注目标,方能积跬步至千里。推荐同学们每日品读,从中汲取力量,在学业与梦想的征途上笃行不怠!
【答案】12. ①. 迫近 ②. ① ③. 以……为乐
13. 不因外物和自己的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14. 甲文在句式与音韵上极具匠心,成就了其朗朗上口、铿锵有力的特点。句式上,以骈句为主,兼用散句,长短交错、对仗工整;音韵上,讲究平仄协调、押韵自然,且善用叠词与拟声词增强韵律感,二者结合使文章兼具文学美感与诵读气势。
15. 孟子的“忧乐观”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的“忧乐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均以“天下”为核心、立足百姓,具“以民为本”取向;孟子观点是范仲淹忧乐观的思想基础,范仲淹则对其继承升华,更强化“先忧后乐”的责任担当与济世情怀。
【答案】16. A 17. 巧用典故“闻笛赋”,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对已故好友的沉痛怀念之情;巧用典故“烂柯人”,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孤身归来,人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之情。(分说、合说均可)
18.【答案】(1)【甲】对应《艾青诗选》,【乙】对应《唐诗三百首》。
(2)
示例一:我选择《艾青诗选》。我们学过《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诗中分别提到“土地”“河流”“风”“黎明”四个自然界中鲜明的意象,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界中万物或悲愤、或怒吼的情绪,充满了雄浑的力量,末尾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情感真切。
示例二:我选择《唐诗三百首》。我们学过其中的《行路难(其一)》,诗中描述了诗人李白情感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体现出李白豪迈的胸怀和对未来的希冀。
19.略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北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