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九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九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太原市第39中学八年级2025年10月学业诊断
历史
时间:45分钟 总分: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1837年~1840年,广州英文报刊《中国丛报》上发表多篇反对鸦片走私文章。文章指出:鸦片是毒品,鸦片走私是英国对中国民众“罪恶的源泉,毁灭生命、财产和道德”。文章意在强调鸦片走私( )
A. 毒害民众身心健康 B. 加剧政府吏治腐败
C. 削弱军队战斗力 D. 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2. 1840年6月,由16艘兵船、4艘武装汽船、28艘运输船以及六七千名海陆士兵组成的英国军队,从开普敦、印度等地抵达广东海面,战争爆发。这场战争( )
A.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 宣告了中国制度变革的失败 D. 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
3.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的是
A. 英国要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B. 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 中国落后于英国,落后必然挨打
D. 中国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4.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 “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5.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为改变这一“奇怪的结局”,列强发动了(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下图是王华同学绘制的反映某历史事件因果联系的思维导图,据此判断该事件是( )
A. 旅顺大屠杀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台湾反割台斗争
7. 《给葛罗男爵先生训令》(1857年5月9日)中说到:“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的道路。”据此判断,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 B. 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C. 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人民反英斗争 D.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8.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在1859年由洪仁玕草拟的建国方案。二者的相同之处是( )
A. 都具有反封建性 B. 都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 都提倡平均主义 D. 都反映农民阶级的强烈愿望
9. 维吾尔族民歌《破迁歌》用低沉的旋律揭露了近代史上侵略军的暴行,控诉了我国伊犁等地区在内的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被侵占的史实。歌曲控诉的侵略者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10. “洋务运动是由省级督抚在没有中央指导情形下率先发动的。虽然李鸿章在1870年以后行使了某些中央政府的职能,但他基本上仍是一个封疆大员,不能替代中央政府。”材料认为洋务运动( )
A 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B. 片面发展军事工业 C. 中央统筹协调不足 D. 直接导致清朝覆亡
11. 他们在“求强”的实践中得出“必先富而后能强”的结论,随后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大力发展民用工业。材料中“他们”的活动( )
A. 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 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C. 拉开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D. 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2. 在学习完两次鸦片战争后,李华同学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你认为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两次战争( )
A. 都是英国发动 B. 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 相隔时间很短 D. 起因和性质基本相同
13. 李鸿章创办的官办企业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后,在华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白银1300万两。这表明洋务运动( )
A. 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实力 B. 一定程度抵御了列强经济侵略
C. 推动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D. 极大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
14. 小明同学正在阅读一部人物传记,右图是该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这部著作可能是( )
1.创建淮军 2.带领淮军为上海解围 3.与左宗棠、胡林翼共同剿捻 4.办洋务后续
A. 《曾国藩传》 B. 《洪秀全传》 C. 《李鸿章传》 D. 《袁世凯传》
15. 李鸿章说:“办了一辈子的事,海军也,练兵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也,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造成“虚有其表”的根本原因是洋务派( )
A. 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 B. 没有触及封建统治的根基
C. 遭到了外国势力的不断挤压 D.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二、简答题(共45分)
16. 近代中国面临深切的内忧外患,在反抗侵略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不畏牺牲的民族英雄。
(1)【走近遗址】简述下面两个历史遗址见证的重大史事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走近人物】分别简述下面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你从他们的事迹中体会到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17. 1840~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不同社会阶层从不同层面发出了时代呼声。
【史料·记录时代诉求】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天朝田亩制度》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现象·折射时代潮流】
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
学堂 开设课程
京师同文馆 数理启蒙、几何原本、微分积分、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等
福州船政学堂 英语、地理、代数、几何、航海天文学、船舶驾驶术等
天津电报学堂 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电报地理学、电报实习等
(1)下列材料反映的内容分别是哪一阶层发出的时代呼声?它们分别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发出的?
(2)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反映了地主阶级洋务派顺应时代潮流向西方学习的教育举措,请据此概括这些举措的特点,并简述其产生的影响。
18. 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58年的《天津条约》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中国开放十口通商,其中镇江、南京、九江、汉口四口沿长江往内陆再延伸;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英法两国还得到巨额赔款,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使之逐渐成为北方第一大通商口岸,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摘编自沈年耀《论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晚清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主题的结构示意图,简述①②③处之间的内在联系。
太原市第39中学八年级2025年10月学业诊断
历史
时间:45分钟 总分: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B
二、简答题(共45分)
【16题答案】
【答案】(1)图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屈辱事件,使中国大量珍贵文物和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也让中国人民更加认清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图二:太平天国运动,它是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提出了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和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2)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反抗英国的鸦片侵略,维护了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左宗棠:收复新疆,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共同精神品质: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英勇抗争。
【17题答案】
【答案】(1)《天朝田亩制度》:阶层:农民阶级。
时代背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遭受封建剥削和列强压迫,渴望获得土地和平均财富。
曾国藩的言论:阶层:地主阶级洋务派。
时代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面临内忧外患,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
(2)特点: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如开设数理、外语、电磁学等课程。课程设置具有实用性,注重培养近代实用人才,如电报、船政、驾驶等专业课程。影响: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和外交人才,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转型。传播了西方先进文化和技术,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近代化进程。
【18题答案】
【答案】(1)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被迫开放更多通商口岸,列强侵略加剧,中国经济受到更大冲击,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内在联系: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阶级矛盾激化,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更严重,为了维护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③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同时也促使清朝统治者为了应对危机,寻求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