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反比例函数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反比例函数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6.1 反比例函数》导学案
班级: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识别实际问题中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并能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通过类比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学习经验,探究反比例函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
· 重点: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 难点: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函数表达式。
一、 课前预习·自主初探
任务一:回顾旧知
1. 什么叫做函数?什么叫做一次函数(y=kx+b,k≠0)和正比例函数(y=kx,k≠0)?请各举一个生活实例。
任务二:情景导入
请阅读课本P149-P150的引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引例1: 当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一定时,随着木板面积S的增大,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强P如何变化?P和S之间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它们的关系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引例2: 在电路中,当电压U一定时,随着电阻R的增大,电流I如何变化?I和R之间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它们的关系式。 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 观察与思考: 上面两个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特征1:关系式都是______的形式。
特征2:两个变量P与S,I与R的乘积都是一个______。
(对于引例1,P · S = ______; 对于引例2,I · R = ______)
二、 课中探究·新知构建
探究点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 根据以上分析,你能给反比例函数下一个定义吗?
(1)定义: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________________ 的形式(其中k为常数,且k ≠ 0),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2)核心理解: 自变量x和因变量y的乘积是一个非零常数,即 x · y = k。
(3)表达式变形: y = k/x 也可以写成 y = kx^(-1) 或 xy = k。
2、小试牛刀:
下列关系式中的y是x的反比例函数吗?如果是,请指出比例系数k的值。
(1) y = 4/x (2) y = -1/(2x) (3) y = 1 - x (4) xy = 2
(5) y = x/2 (6) y = 3/(x+1) (思考:这个是吗?)
探究点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待定系数法)
1. 典例精析: 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x = 3时,y = 4。
(1) 写出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2) 求当x = 1.5时,y的值。
【分析】 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设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
将x = 3, y = 4代入上式,得 _____________。
解这个方程,得 k = _____。
所以,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
当x = 1.5时,y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方法总结】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步骤:
(1). 设: 设函数表达式为 y = k/x (k ≠ 0)。
(2). 代: 将已知的一组x, y的值代入表达式,得到关于k的方程。
(3). 求: 解方程,求出k的值。
(4). 写: 将k的值代入所设表达式,写出最终结果。
2. 举一反三: 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与y的一些值。请完成表格,并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x ... -3 -1 1 2 ...
y ... 1 -3 ...
三、 合作交流·深化理解
1. 小组讨论: 反比例函数 y = k/x (k≠0)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为什么?·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比学习: 请与你的同桌一起,完成下表,比较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异同。
函数类型 解析式 自变量取值范围 常量k的意义 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正比例函数 y = kx (k≠0) 全体实数 比例系数 y 与 x 的比值一定 (y/x = k)
反比例函数 y = k/x (k≠0) x ≠ 0 比例系数 y 与 x 的乘积一定 (xy = k)
四、 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A组 · 基础达标
1. (单选题)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y = x/3 B. y = 3/(x+1) C. y = 3/x D. y = 3/x
2. 若函数 y = (m-2)x^(|m|-3) 是反比例函数,则 m 的值为( )
A. 2 B. -2 C. 2或-2 D. 以上都不对
3. 已知y与x成反比例,且当x = -2时,y = 3。
(1) 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 求当x = 4时,y的值。
B组 · 能力提升
1. 某矩形的面积为 20 cm ,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 x cm 和 y cm。(1) 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 这个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吗?如果是,请指出比例系数k的值。
五、 课堂小结·思维导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请用关键词或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总结。
· 核心概念:__________函数
· 一般形式:__________ (三种形式)
· 求表达式的方法:__________法
· 自变量取值范围:__________
· 与正比例函数的本质区别:一个乘积为定值,一个比值为定值。
六、 课后作业
1. 课本P152 习题6.1 第1、2、3题。
2. (选做题)请再找出2个生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实例,并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学后反思】
1. 本节课我掌握得最好的内容是:
2. 本节课我还存在疑惑的地方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