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年级上册数学自主学习培优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八年级年级上册数学自主学习培优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学年八年级自主学习能力挑战赛数学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如图,在△ABC中,AE⊥BC于点E,BD⊥AC于点D,点F是AB的中点,连接DF,EF,设∠ACB=x°,∠DFE=y°,则(  )
A. B.y=x﹣30 C.y=90﹣x D.y=180﹣2x
2.如图,已知AB∥CD,∠ACD=70,CE平分∠ACD交AB于点E,点P为线段CE上一点,∠CAP与∠EAP度数之比为k、若△ACP为直角三角形,且AP>PE,则k的值为(  )
A.1 B. C.或1 D.1或
3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4、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3=0,下列配方结果正确的是(  )
(A)(x-1)2=2 (B)(x-1)2=4 (C)(x+1)2=2 (D)(x+1)2=4
5、一组数据,有4个数的平均数为20,另外16个数的平均数为15,则这20个数的平均
数是(  )
(A)16 (B)17.5 (C)18 (D)20
6.如图,在Rt△ABC中,∠ACB=90°,分别以Rt△ABC的三边为边在AB的同侧作三个正方形,顶点H恰为DE的中点,若阴影部分(四边形KNCM)的面积为9,则正方形ABHK的面积为(  )
(第8题图)
A.50 B.49 C.48 D.45
7.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点E,F将斜边AC三等分,且AC=12,点P在△ABC的边上,则满足PE+PF=9的点P的个数是(  )
A.0个 B.2个 C.4个 D.6个
8.如图,在△ABC中CA=CB=8,AB=6∠C<90°点D、E、F分别在边BC,AC,AB上,连接DF,DE已知点B和点E关于直线DF对称,若ED=CD,则CE的长为(  )
A. B. C. D.
9、小海发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表示在数轴上关于点x=对称.
于x的方程mx2+2mx=n(m≠0)的两根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距离为6,则(  )
(A)m=8n (B)n=8m (C)m=-8n (D)n=-8m
10.将长方形纸片ABCD如图折叠,B,C两点恰好重合落在AD边上的同一点P处,折痕分别是MH,NG,若∠MPN=90°,PN=4,MN=5,分别记△PHM,△PNG,△PMN的面积为S1,S2,S3,则S1,S2,S3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S3=S1+S2 B.3S3=2S1+2S2
C.2S3=3S2﹣S1 D.S3=5S2﹣5S1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1.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AE是BC边的中线.若∠B=30°,DE=1,则AC=   .
(第11题图) (第16题图)
12.若一次函数y=kx+b(k为常数且k≠0)的图象过点(2,﹣4),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1)b=   .(请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2)若m=k+3b,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3,m+2),点B坐标为(1,m﹣2),若点C(t+1,n1)和点D(t﹣2,n2)均在直线AB上,则n1﹣n2=   .
14.等边△ABC的边长为2,过点C作直线l//AB,P为直线l上一点,且,则点P到BC所在直线的距离是   .
15.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仅有一个整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6.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EF为等腰Rt△,且∠AEF=90°,点E在线段BC上,点F在线段CD上,若3(AB+BE)=2(AD+DF),则   .
三.解答题(4题,共36分)
17.定义:若两个二次根式a,b满足a·b=c,且c是有理数,则称a与b是关于c的美
好二次根式.
(1)若a与是关于4的美好二次根式,则a= ▲ ;
(2)若与是关于12的美好二次根式,求m的值.
18.设两个不同的一次函数y1=kx+b,y2=bx+k(k,b是常数,且kb≠0).
(1)若函数y1的图象经过点(2,﹣1),函数y2的图象经过点(1,﹣3),求k,b的值.
(2)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求证: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3)设y3=y1﹣y2,y4=y2﹣y1,当y3>y4时,求x的取值范围.
19.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边BC上(不与点B,C重合),且BD>CD,过点D作DP⊥BC,分别交BA的延长线和AC于点P和点Q.
(1)求证:.
(2)若点Q是线段DP的中点,探索AQ与QC的数量关系.
(3)若△ABC的形状和大小都确定,说说DP+DQ的值是否为定值,如果是定值,直接写出这个定值的几何意义;如果不是定值,说明理由.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的解析式为,它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已知点B的纵坐标为4.
(1)求出A点的坐标.
(2)在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若存在,求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点P为y轴上一点,连结AP,若,求点P的坐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D A D D B D D
二、填空题
11. 12.(1) b=-2k-4 (2) -1215. 1≤a<2 16.
三、解答题
17.(2) (2) -2
18 .
【分析】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将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
(2)将点代入,得出的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3)先求出和,再用作差法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将点( 和 分别代入和 得,
,解得 ,
∴,;
(2)证明:∵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 ,
将代入得:,
又∵ ,
∴ ,
∴ ,即,
∴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
(2),

又∵,

∴即
∴当 时,
当 时,
当 时,不存在;
故时,时,
19.【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结论;
(2)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证明,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则可得出结论;
(3)方法一:过点作于点,延长至,使,连接,延长交于点,证明,得出,证出,,则可得出结论.
方法二:过作垂线,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结论.
【解答】(1)证明:,





(2)解:.
理由: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
由题意,得,


点是线段的中点,





(3)解:的值是定值,这个定值是边上的高的2倍.
方法一:过点作于点,延长至,使,连接,延长交于点,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即的值是定值,这个定值是边上的高的2倍.
方法二:过作垂线,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结论.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解:的纵坐标为直线,与坐标轴分别交于、两点,
点,
将点代入直线的解析式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令得:,

存在,
,,

在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设,
根据勾股定理:


解得,
故;
如图:
当点为轴正半轴上一点时,
,,


设,




当点为轴负半轴上一点时,




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