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文山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文山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10月月考
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8页,共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煤气化,有利于提供更多的能量,提高燃烧效率
B.于谦《石灰吟》中的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涉及吸热反应
C. 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
D.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玻璃搅拌器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反应的反
应热偏大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合成氨时,使用过量氮气来提高氢气的转化率
B.氢气与碘蒸气反应加压后颜色变深[已知:H2(g)+I2(g)2HI(g)]
C. 重铬酸钾溶液中存在:Cr2(橙色)+H2O2(黄色)+2H+,滴加少量NaOH 溶液,溶液由橙色变黄色
D.CO与O2均能结合血红蛋白(Hb):HbCO(aq)+O2(g)HbO2(aq)+CO(g), CO中毒需吸 氧治疗
3. 下列两组热化学方程式中,有关ΔH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 CH4(g)+2O2(g)CO2(g)+2H2O(g) ΔH1
CH4(g)+2O2(g)CO2(g)+2H2O(l) ΔH2
② NaOH(aq)+ H2SO4(aq)Na2SO4(aq)+H2O(l) ΔH3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4
A.ΔH1>ΔH2;ΔH3>ΔH4 B.ΔH1>ΔH2;ΔH3<ΔH4
C.ΔH1=ΔH2;ΔH3<ΔH4 D.ΔH1<ΔH2;ΔH3>ΔH4
4.某同学用50mL 0.50 mol L-1的盐酸与50mL 0.55 mol L-1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
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0.55 mol L-1的NaOH溶液是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
B. 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C.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玻璃搅拌器,玻璃搅拌器搅拌时左右移动搅拌
D.测量反应混合液的温度时要随时读取温度,记录下最高温度
5.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3H2(g)+N2(g)2NH3(g),若平衡后在容器中充入He,则正、逆反
应的速率均不变,平衡不移动
B.当一定量的锌粉和过量的2 mol·L-1盐酸反应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2
的总量,可向反应器中加入一些水、CH3COONa溶液或NaNO3溶液
C.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都必须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化学
反应速率
D.探究温度对Na2S2O3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先将两种溶液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
再进行混合并计时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Fe2+、Mg2+、、Cl-
B.水电离的的溶液:
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
D.的溶液中:、、、
7.用O2将HCl转化为Cl2的反应为4HCl(g)+O2(g)2Cl2(g)+2H2O(g) ΔH<0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c(Cl2)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 2 4 6
0 1.8 3.7 5.4
A.化学平衡常数:K(200℃)>K(400℃)
B.升高温度,可以提高HCl的平衡转化率
C.2~6 min用Cl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9
D.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可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8. 现有下列四个图像:
下列反应中全部符合上述图像的反应是
A.N2(g)+3H2(g)2NH3(g) ΔH1<0 B.2SO3(g)2SO2(g)+O2(g) ΔH2>0
C.4NH3(g)+5O2(g)4NO(g)+6H2O(g) ΔH3<0 D.H2(g)+CO(g)C(s)+H2O(g) ΔH4>0
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反应在时刻可能改变了压强或使用了催化剂
B.由乙图可知,反应在m点达到了平衡状态
C.由丙图可知,C点:
D.由丁图可知,交点A表示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此时
10.合成尿素是利用的途径之一。将和按照的比例通入到恒容反应容器中,通过下列反应合成尿素。
反应Ⅰ:
反应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温有利于反应Ⅰ自发进行
B.NH3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Ⅰ达到了平衡状态
C.将和充入反应Ⅰ的平衡体系中,再次达到平衡时,增大
D.增大压强,对于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11.某反应分两步进行:A→B→C,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CB.A→B反应的能量变化取决于与的差
C.A→B是吸热反应,B→C是放热反应
D.A→C反应释放的能量
12.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的过程中吸收能量
B.CH4→CH3COOH过程中,C—H键全部发生断裂
C.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13.常温下,燃烧2g乙醇(液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经测定放出的热量为QkJ,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2H5OH(l)+3O2(g)2CO2(g)+3H2O(l)
B.C2H5OH(g)+3O2(g)2CO2(g)+3H2O(l)
C.C2H5OH(l)+3O2(g)2CO2(g)+3H2O(g)
D.C2H5OH(l)+O2(g)CO2(g)+H2O(g)
14.科学家研究甲醇与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机理时,得到甲醇在Ⅲ表面发生解离时历程与相对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附在Ⅲ表面的物质用标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元反应①②③④都是吸热反应
B.该历程的活化能等于基元反应活化能之和
C.该历程的总方程式为CH3OH*CO*+2H2
D.过渡态5生成H2时释放能量少,所以过渡态5非常稳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本小题满分16分)Ⅰ.某学习小组欲利用FeCl3 +3KSCNFe(SCN)3+ 3KCl平衡体系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将10mL 0.005 mol/LFeCl3溶液和10 mL 0.015 mol/L KSCN 溶液混合,得到红色溶液X,各取2 mL溶液X,分别装在a、b、c、d、e、f六支试管中。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配制95mL 0.005 mol/LFeCl3溶液和95mL 0.015 mol/L KSCN 溶液,需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有 。
(2)向试管b中加入少量铁粉,观察溶液红色比试管a浅,说明加入铁粉后,反应
Fe3++3SCN-Fe(SCN)3的浓度商Q K(选填“>”或“<”),平衡向 (选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向试管c中滴加5滴0.03 mol/L KCl溶液,观察到溶液红色比试管 a浅,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或者不参与离子反应的K+或Cl-对平衡产生了影响。
(4)向试管d中滴加5滴3 mol/L盐酸,溶液颜色变浅,呈橙色。已知: Fe3++4Cl-[FeCl4]-(黄色)。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
编号 操作 现象
① 向试管e中滴加5滴水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② 向试管f中滴加5滴3mol/L KCl溶液 溶液颜色变浅,呈橙色
实验①的目的是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溶液变为橙色与加入的 (填离子符号)有关。
Ⅱ.一定温度下,某同学欲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
已知:实验①中发生的反应为2Fe3+(aq)+2I-(aq)2Fe2+(aq)+I2(aq),且I2易溶于四氯化碳(CCl4)。
对于实验①的反应,经过实验②、实验③的操作,平衡移动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平衡时溶液中,实验②的 实验③的(选填“>”“<”或“=”)。
16.(本小题满分8分)25℃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Ka 1.8×10-5 Ka1=4.3×10-7 Ka2=5.6×10-11 3.0×10-8
已知: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和温度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_______(填标号)。
a.+2CH3COOH=2CH3COO-+CO2↑+H2O b. ClO-+CH3COOH=CH3COO-+HClO
c.+2HClO=CO2↑+H2O+2ClO- d. 2ClO-+CO2+H2O=+2HCIO
(2) 25℃时,醋酸加水稀释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液中不变 B.溶液中减小
C.醋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D.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3)下列物质溶于水时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字母)。
A.氯化钠 B.硫酸氢钠 C.稀盐酸 D.金属钠
(4)双氧水(H2O2)和水都是极弱电解质,但H2O2显弱酸性。若把H2O2看成是二元弱酸,请写出H2O2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17.(本小题满分20分)Ⅰ. 钛单质及其化合物在航空、航天、催化等领域应用广泛。
(1)298K下,反应 TiO2(s)+2C(s)+2Cl2(g)TiCl4(g)+2CO(g)的,则298K下该反应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以TiCl4为原料可制备TiCl3。将5.0mol TiCl4与10.0molTi放入容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体系存在下列过程。
编号 过程 △H
(a) △H1
(b)
(c)
(d) △H2
则△H1= _______kJ/mol。
Ⅱ. 我国碳治理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催化CO2和H2反应合成甲醇是碳治理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实现碳资源的循环利用,其主要反应是:
CO2(g)+3H2(g)CH3OH(g)+H2O(g)
试回答:
(1) 该反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选填“Cu/ZrO2”或“Cu/ZnO”),判断依据是 。
(2)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0mol CO2和3mol H2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不同温度及压强下,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反应热ΔH 0(选填“>”“<”或“=”),从大到小的关系排序为 ,在及时,图中N点v正   v逆 (选填“>”“<”或“=”)。
(3)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8molCO2和2.4molH2发生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请回答:
①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往容器中充入增大压强
及时分离出
升高温度
D. 往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CO2
②用CH3OH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CH3OH)= 。
③借助高分子选择性吸水膜可有效提高CO2平衡转化率,其原因是 。
18.(本小题满分14分)能源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原动力,研究化学反应能量变化意义重大。回答下列问题:
Ⅰ. 通过化学键的键能可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共价键 C—H H—H H—O C=O
键能/kJ mol-1 413 436 463 745
则CO2和H2反应生成CH4和气态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Ⅱ. 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下反应是目前大规模制取氢气的重要方法之一:
CO(g)+H2O(g)CO2(g)+H2(g) 平衡常数K
(1)已知该反应在固体催化剂Fe催化下分两步完成:
① Fe(s)+H2O(g)FeO(s)+H2(g)  平衡常数K1
② FeO(s)+CO(g)Fe(s)+CO2(g) 平衡常数K2
请根据反应 ①和反应②推导出K1、K2和K的关系式: 。
(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该反应: CO(g)+H2O(g)CO2(g)+H2(g),判断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填序号)。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⑤v正(CO )=v逆 (H2O)
(3)8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1,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某一时刻混合物中CO、H2O、CO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3mol、1mol、1mol。该时刻反应 (选填“正向进行”、“逆向进行”或“达平衡”)。
(4)8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 CO与2molH2O混合加热到830℃。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5)图1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CO平衡转化率随着n(H2O)/n(CO)的变化趋势。判断、和的大小关系: ,说明理由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