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某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松江区某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二〇二五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十月阶段练习
化学部分
注:本老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1个正确选项)和不定向选择(1-2个正确选项),未特殊标注的为单项选择题。
第一部分 认识溶液
溶液贯穿生活与科学,溶液就在你我身边。根据你对溶液基础知识的学习,完成1~11题。
1. 氯化钠的水溶液俗称食盐水,氯化钠所含非金属元素的符号为
A. B. Al C. Na D.
2. 等质量少量物质加入等质量足量水中,形成悬浊液的是
A. 蔗糖 B. 面粉 C. 食用油 D. 白醋
3. 消毒酒精由酒精(化学式为)和水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消毒酒精是纯净物
B. 消毒酒精的溶质是酒精,酒精由三种元素组成
C. 消毒酒精溶剂是水,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条件不变,密封的消毒酒精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4. 室温下某物质的溶液,若用表示,则倒出1/3后,剩余溶液可表示为
A. v B. C. D.
5. 某温度下向100g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10gKNO3充分搅拌并恢复室温,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溶解度变大 B. 溶质质量变大 C. 溶剂质量不变 D.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6. 如图是某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某温度下,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B. 压强一定时,溶解度:
C. 溶解度比溶解度受压强影响更大
D. 由图可知,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7. 已知t℃溶解度为。如图,t℃时向两份水中分别加入,充分溶解得到甲、乙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溶液是t℃的不饱和溶液
B. 溶液质量:甲<乙
C.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 向乙中再加水,得到饱和溶液
8. 学习溶液的知识后,某同学对溶液的状态产生了兴趣。他分别在三个烧杯中加入甲物质并充分搅拌(甲不与水反应,实验均在20℃进行)。
烧杯编号 ① ② ③
水的质量 20 50 80
加入固体的质量 10.5 10.5 10.5
现象 烧杯底部有固体 固体全部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1)20℃,烧杯_____中一定是甲的不饱和溶液,烧杯_____中一定是甲的饱和溶液。
(2)三个烧杯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用烧杯编号排序)。
(3)为定量确认烧杯②的溶液是否饱和,将①中物质进行过滤,收集滤渣并干燥、称量,所得滤渣质量为2.5克。请据此判断20℃烧杯②中溶液是否饱和,并计算此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写出判断依据和相关计算)。_____。
9. 实验探究1:借助装置验证物质溶解过程热量变化
(1)从课堂实验获知,硝酸铵溶于水,容器外壁温度会降低。然而用右图装置实验,为硝酸铵时,a、b液面高度相同。所得结论与课堂实验不符。a、b液面高度相同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_____(写一条即可)。
调整后,同学们得到了与课堂实验一致的结论。
(2)加入的固体为氢氧化钠时,液面低于液面。说明氢氧化钠溶解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猜想:某“冷敷袋”的制冷原理,可能与_____(选填“氢氧化钠”或“硝酸铵”)相同。
实验探究2:探究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每组实验所用固体质量相等,均在室温进行)
现象:①固体全溶②固体几乎不溶解③固体全溶解
(4)分析:将②与③对比,可知_____(因素)能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将②与_____对比,可知溶质种类能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
(5)思考:当为下列_____时,②与④对比,不能得出“溶质种类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结论。
A. 蔗糖 B. 高锰酸钾 C. 大理石颗粒 D. 硝酸钾
10. t1℃将a、b两种固体各25g分别加入100g水中并充分搅拌,现象如图1。升温到t2℃现象如图2。(注:a和b均不含结晶水且不与水反应,图3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b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选填“M”或“N”)。
(2)从t1升温到t2,a溶液的溶质质量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图2中,烧杯b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3)可采用_____方法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写一种即可)。
11. 图为甲、乙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下列正确的是
A. t℃,40g甲加入10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B. t℃,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C. 40g乙加入7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
D. 温度升高,甲的溶解度减小而乙的溶解度增大
第二部分 配制溶液
精准配制溶液、按需调节溶液浓度有利于避免偏差、保证安全、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请完成12~14题。
12. 5%的葡萄糖溶液可补充人体所需能量(图为标签的部分信息),对5%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每100g水中溶解5g葡萄糖
B. 每100g溶液中含5g葡萄糖
C. 葡萄糖的溶解度为
D. 取出一半,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5%
13. 某实验需要100g2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小花和小园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所需溶液,他们分别有如下方案。(已知: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
(1)补充数据。
小花:称取_____克氯化钠,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取出100克溶液。
小园:称取26.5克氯化钠,加入到约_____克水中,充分搅拌。
(2)评价方案:你觉得_____(选填“小花”或“小园”)的方案更好。原因是_____。
14. 低浓度0.02%的高锰酸钾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现有50克1%的高锰酸钾溶液,需要取出部分溶液,向其中加水,配制1000克0.02%的溶液(室温进行)。
(1)需要取出_____克1%高锰酸钾溶液。
(2)需要将_____克水加入到取好的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
(3)所配制出的0.02%高锰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克。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实验中所用烧杯应预先用蒸馏水润洗
B. 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 加水后用玻璃棒搅拌,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D. 所配制溶液,室温下无法继续溶解氯化钠
第三部分 应用溶液
溶液知识能为自然科学奠定根基,还能支撑工业、医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请运用溶液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表是不同温度下和在水中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4 37.3 38.4
硝酸钾 13.9 20.9 316 61.3 110 169
(1)60℃,在水中的溶解度为_____。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网格图中绘制硝酸钾溶解度曲线_____。(网格图见答题纸)
(3)20℃时,将加入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
(4)现有和的混合样品共,为测定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并提纯,进行如下实验:
i.⑤中的溶质为_____。②与下图_____符合。
i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③是80℃的不饱和溶液
B.⑤降到室温后,为的饱和溶液
C.的溶质质量分数:④>⑤
D.最后留有一定量溶剂,目的是溶解
iii.原混合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列式即可)。
iv.若将④降温至20℃再过滤,能否达成目的?请结合数据进行分析_____。
16. 现有氯酸钾和氯化钾两种固体,某同学欲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区分。
查阅资料可知:氯酸钾和氯化钾均为白色固体:氯酸钾在400℃以上易分解,氯化钾受热不分解。两者在20℃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 溶解度(g)
氯酸钾 7.4
氯化钾 34.0
方法一:
(1)观察颜色区分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方法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方法二:向等质量两物质中加入等质量水,如图:
(2)20℃,_____试管中溶液一定饱和。
(3)由上述现象,可推断A是_____(选填“氯酸钾”或“氯化钾”)。
(4)的取值范围是_____。
方法三:该同学分别取等质量、足量的两种固体与等质量混合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5)结合具体操作和现象分析,该同学在反应中或反应后可采取什么方法区分两种固体?_____。
二〇二五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十月阶段练习
化学部分
注:本老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1个正确选项)和不定向选择(1-2个正确选项),未特殊标注的为单项选择题。
第一部分 认识溶液
溶液贯穿生活与科学,溶液就在你我身边。根据你对溶液基础知识的学习,完成1~11题。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D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D
【8题答案】
【答案】(1) ①. ③ ②. ①
(2)由于①一定为饱和溶液,若②不是饱和溶液,②③中溶质质量相同,溶剂质量:③>②,则溶质质量分数:②>③,则溶质质量分数:①>②>③,但若②也为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①=②>③。
(3)①中水的质量为20g,溶质质量为10.5g-2.5g=8g,则说明该温度下甲物质的溶解度为,则50g水中最多可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为,则②为不饱和溶液。
【9题答案】
【答案】(1)装置漏气
(2)放热 (3)硝酸铵
(4) ①. 溶剂种类 ②. ① (5)C
【10题答案】
【答案】(1)M (2) ①. 变小 ②. 20%
(3)蒸发水##加a物质##升高温度
【11题答案】
【答案】A
第二部分 配制溶液
精准配制溶液、按需调节溶液浓度有利于避免偏差、保证安全、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请完成12~14题。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36.0 ②. 73.5
(2) ①. 小花##小园 ②. 实验结果更准确##操作更简单
【14题答案】
【答案】(1)20 (2)980
(3)0.2 (4)B
第三部分 应用溶液
溶液知识能为自然科学奠定根基,还能支撑工业、医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请运用溶液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5题答案】
【答案】(1)110g
(2) (3)120
(4) ①. KNO3和NaCl(硝酸钾和氯化钠) ②. A ③. C ④. ⑤. 不能。将④降温至20℃时会有硝酸钾析出,所得氯化钠中混有硝酸钾
【16题答案】
【答案】(1)不可行 (2)B
(3)氯化钾 (4)0.74<m≤3.4
(5)加热固体,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该固体是氯酸钾,若木条不复燃,则该固体是氯化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