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高三适应性测试(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高三适应性测试(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
玉溪一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适应性测试(六)
生物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合理均衡的膳食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据表1分析,叙述错误的是项目
表1
项目食物(100g) 能量(kJ) 蛋白质(g) 脂肪(g) 糖类(g)
① 880 6.2 1.2 44.2
② 1580 13.2 37.0 2.4
③ 700 29.3 3.4 1.2
A.若食物②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则其熔点较高,在室温下呈液态
B.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可供能,含主要能源物质最多的是①
C.食物①和②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可能比食物③更高
D.青少年应均衡摄入①、②和③,需控制体重的人应减少摄入①和②
2. 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
A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涂菌前,需将抗生素均匀涂抹在培养基平板上
B 制作果酒和果醋 当葡萄酒制作完成后,需拧紧瓶盖,促进葡萄醋的发酵
C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稀释土壤样品时,每个梯度稀释时都需更换移液器枪头
D 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 接通电源后,看到DNA条带迁移至凝胶边缘时,停止电泳
A.A B.B C.C D.D
3.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教材实验探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实验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无需控制
B.“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其中有氧的为实验组,无氧的为对照组
C.设计预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时用到了自身前后对照原则
4. 将某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分裂旺盛的精巢组织置于含有BrdU(结构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类似,可与碱基A配对)的培养液中培养,在不同分裂时期取出细胞,用Giemsa染料染色(已知DNA分子两条单链均含BrdU呈浅蓝色,不含或一条单链含BrdU时呈深蓝色)。若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颜色有差异,称为色差染色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在所有的染色单体中,深蓝色占3/4
B.在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和第三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出现的色差染色体数均为2n
C.若亲代DNA分子含胞嘧啶a个,第m次复制共需消耗游离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个
D.若观察到某个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没有色差染色体,则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为n
5. 一个基因型为Aa的雌性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卵原细胞可能发生如下两种异常情况:图1表示减数分裂Ⅱ中某条染色体发生着丝粒异常横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图2表示联会时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融合,导致融合后含着丝粒的染色体失去着丝粒分裂功能,不含着丝粒的染色体丢失。融合染色体及正常的两条相应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时会随机分配到细胞两极(一极至少有3条染色体中的1条),不考虑基因突变和其他染色体畸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1 图2
A.若发生图一异常情况,该个体第二极体基因组成最多有6种可能
B.若发生图一异常情况,卵细胞为A且第一极体不含A,则该个体第二极体基因组成有4种可能
C.若发生图二异常情况,该个体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两种可能
D.若发生图二异常情况,该个体卵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a
6.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除了研究豌豆的籽粒形状(圆粒和皱粒)和子叶颜色(黄色和绿色)外,还观察了另外两对相对性状:豆荚形状(饱满和缢缩)和花的位置(腋生和顶生)。他用纯种饱满豆荚腋生花的豌豆与纯种缢缩豆荚顶生花的豌豆杂交,F1全部表现为饱满豆荚腋生花。F1自交得F2,F2中出现了四种表型,比例接近9:3:3:1。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观察F2的表型比例,提出“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且彼此独立,这是他对分离定律的初步解释
B.若F1与缢缩豆荚顶生花的豌豆测交,后代会出现1:1:1:1的表型比例,说明控制豆荚形状和花位置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进行测交实验时若F2未出现预期比例,则假说必然被推翻
7. 生物科学的研究和实验离不开科学方法,下列有关基因的本质和基因的表达科学发现史、生物学实验与科学方法、结论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弗里利用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利用了加法原理
B.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同时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应用了对照实验
C.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差速离心法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
D.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体外合成多聚苯丙氨酸,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
8. 紧张焦虑时,适量摄入甜食可以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引起多巴胺的释放,从而缓解压力、产生愉悦感,甚至还有助于新技能的学习和记忆。但长期摄入过量甜食会造成“甜食成瘾”,使大脑对甜食的敏感性降低,同时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抑郁症的风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甜食引起愉悦感的产生属于非条件反射
B.适量摄入甜食可能会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C.多巴胺发挥作用时会增加突触后膜对Na 的通透性
D.“甜食依赖”可能是由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导致
9. 茉莉酸甲酯(MeJA)是存在于小麦体内的一类激素,其在干旱胁迫时含量显著增加,可通过促进叶片衰老、脱落,气孔关闭等机制增强小麦的抗旱性。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LOX活性及MeJA含量如表2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表2
LOX活性/[nmol·mg-1·min-1(蛋白)] MeJA含量/(ng·g-1)
穗轴 旗叶 根系 穗轴 旗叶 根系
114.77 126.38 150.22 1.02 6.68 10.6
A.MeJA在小麦体内含量很丰富,且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有高效性
B.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与茉莉酸甲酯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具有抗衡作用
C.茉莉酸甲酯可能通过促进光合作用产物向根系积累和增强细胞呼吸增强小麦抗旱能力
D.根据表格数据,LOX最可能是控制MeJA合成的基因
10.当高强度运动导致血糖浓度降低时,神经系统调节先天样淋巴细胞(ILC2)发挥作用,通过增加ILC2的数量和改变ILC2的位置,进而影响胰腺中相应内分泌细胞的分泌作用,从而升高血糖,具体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3
A.图中参与血糖调节的分子有2类:激素(NE、胰高血糖素)和细胞因子(IL-13、IL-5)
B.ILC2受到NE的作用后会增殖并迁移至胰腺,分泌细胞因子,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C.血糖降低时,下丘脑可以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得血糖上升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信息分子相互调节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
11.Tilman模型可描述物种对资源利用情况。图4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某环境中两个种群需要的关键资源。当两种资源量位于某一临界值时(两条与坐标轴平行的线),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超过临界值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并利用更多的资源使其回到临界值,种群数量进而保持稳定;低于临界值时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直至灭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4
A.图中所示的物种1和物种2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当两种资源实际情况位于区域a时,物种1先增大后稳定,物种2先减小后灭亡
C.当两种资源实际情况位于区域b时,物种1和物种2最终共存
D.种群数量变化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2.某大型淡水湖入湖河口形成了碟形湖。丰水期碟形湖区与主湖区湖水相连,枯水期碟形湖与主湖水流隔断,见图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5
A.枯水期时碟形湖与主湖之间存在物质交换
B.丰水期时碟形湖区和主湖区藻类密度通常相等
C.枯水期时碟形湖和主湖的能量金字塔均为正金字塔形
D.丰水期时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13.柿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采用液体发酵法可酿制出醋香浓郁、酸味纯正的柿子醋,提高了柿子的经济价值。柿子醋的酿造工艺流程如图6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6
A.醋酸发酵阶段加入葡萄糖能提高醋酸产量
B.用酵母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给予无氧等条件
C.柿子破碎后加入果胶酶有利于提高柿子汁产量
D.与酒精发酵相比,醋酸发酵要降低温度并提供氧气
14.图7为利用玉米芽尖细胞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7
A.细胞a和细胞c融合为细胞X,所以细胞X含有两个细胞核
B.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指细胞a和细胞c诱导形成细胞X的过程
C.植株C的性状和植株A相同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植物激素
15.詹曾一康奈尔假说认为,某些植物母株周围会积累对自身有害的病原菌、昆虫等,从而抑制母株附近自身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机制如图8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图8
A.距母株越近,自身种子分布的数量越多
B.距母株越远,自身种群密度越大
C.连续原地栽种某种植株,容易爆发病虫害
D.该机制促进了物种共存,提高了生物多样性
16.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DNA(ssDNA)的方法。加入的一对引物中含量较少的被称为限制性引物,含量较多的被称为非限制性引物。PCR的最初的若干次循环中,其扩增产物主要是双链DNA(ds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就会产生大量的ssDNA。不对称PCR的简单过程如图9所示。假设模板DNA分子初始数量为a个,6次循环后开始扩增产生ss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9
A.限制性引物和非限制性引物均需要依据模板DNA的碱基序列来设计
B.据图可知,最后大量获得的ssDNA、与图中甲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C.上述过程中子链分别沿限制性引物的:5'端、非限制性引物的3'端延伸
D.因为双链DNA和单链DNA的分子量大小不同,可通过电泳方法将其分离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0分)
育种工作者通过对小麦进行诱变处理,得到了一种光合特性发生改变的黄绿叶突变体。对野生型和该突变体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如表3。回答下列问题:
表3
株系 光补偿点/(μmol·m-2·s-1) CO2饱和点 /(μmol·mol-1) 最大净光合速 率/(μmol·m-2·s-1)
野生型 37.65 610.93 29.47
突变体 56.84 45.96
注:光补偿点是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时的光照强度;CO2饱和点是指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最小环境CO2浓度;表中光补偿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在大气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测定,CO2饱和点在光照强度1200μmol·m-2·s-1和适宜温度下测定。
(1)提取小麦叶片中的色素时,常用________作为溶剂,研磨时还需加入___________使研磨更充分。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提取到的光合色素,预计突变体小麦中从上到下第________条带的色素含量低于野生型小麦叶片。
(2)在表中光补偿点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野生型小麦植株的有机物总量________(填“增多”“不变”或“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据表中数据推测,突变体小麦的CO2饱和点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野生型小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体小麦叶肉细胞中PEPC酶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PEPC酶的功能如图10所示。在光照充足和CO2浓度较低时突变体小麦的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原因是____________。
图10
18.(10分)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突变体的形成机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与野生型果蝇进行______实验后,F1均为野生型,F2野生型与亮红眼表现型比为3∶1,亮红眼果蝇雌雄个体数相当,说明亮红眼是一种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突变。
(2)红眼突变型果蝇还有朱红眼、朱砂眼和猩红眼等类型,朱红眼(a基因控制)、朱砂眼(b基因控制)和猩红眼(d基因控制)三个基因分别位于2号、X和3号染色体上,为探究亮红眼突变基因(用字母E或c表示)与上述三种基因的关系,以四种突变型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杂交后代 亮红眼♂×朱红眼♀ 亮红眼♂×朱砂眼♀ 亮红眼♂×猩红眼♀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F1 57♂∶66♀ 0 77♀ 63 0 114♂∶110♀
F2 116♂∶118♀ 90♂∶92♀ 75♂∶79♀ 100♂∶109♀ 0 227♂∶272♀
①果蝇红眼突变型出现朱红眼、朱砂眼和猩红眼等类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特点。
②控制亮红眼与朱红眼的基因遗传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
③亮红眼与朱砂眼果蝇杂交,F1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④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杂交,F1、F2果蝇中没有出现野生型,则可以推测亮红眼基因e与猩红眼基因d的关系是______。
(3)果蝇的黑檀体基因是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雄果蝇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雌果蝇发生。为确定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用纯合的亮红眼果蝇与纯合的黑檀体果蝇杂交产生F1,再将______进行测交,若实验结果为______,说明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19.(10分)
肿瘤细胞通过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活性,逃避T细胞的攻击,即“免疫逃逸”。为探究泛素化酶USP2(USP2基因表达产物)对PD—L1介导的肿瘤免疫逃逸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主要通过___细胞介导的___(选用“体液/细胞”作答)免疫清除癌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功能。
(2)研究人员构建了USP2基因不同程度过表达的小鼠结肠癌细胞和敲除USP2的高表达PD—L1的小鼠结肠癌细胞,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肿瘤细胞膜上PD—L1蛋白的量,结果如图11所示。
图11
癌细胞中USP2基因表达量与其膜表面的PD—LI的含量成___(选用“正/负/不”作答)相关。结合PD—L1的功能推测,USP2基因过量表达可以___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3)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将四种小鼠结肠癌细胞(①野生型、②USP2敲除型、③过表达鼠源PD—L1型和④USP2敲除+过表达鼠源PD—L1型细胞)悬液分别接种在小鼠右侧腋下、成瘤,观察并测量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12所示。
图12
若曲线b为接种①型细胞后的肿瘤体积变化曲线,则曲线a为接种___(选用“①~④”作答)型细胞后的肿瘤体积变化曲线、则曲线d为接种___(选用“①~④”作答)型细胞后的肿瘤体积变化曲线。
20.(10分)
为探究种间关系对群落结构的调控机制,研究者在某高草草原设立了一系列长期观测样地。该群落以多年生禾草A为优势种,其竞争力强并通过化感作用抑制他种植物。豆科植物B是群落中的关键种,能固氮并改善土壤。研究发现,一种专食禾草A的昆虫C的种群数量存在周期性暴发现象,且与植物B的相对多度呈负相关。进一步实验表明,植物B的花蜜能显著吸引昆虫C的天敌——寄生蜂D。
(1)本研究中的“关键种”是指对群落结构和功能有________影响的物种。根据信息,植物B通过________作用间接提高了禾草A的竞争优势。
(2)昆虫C与禾草A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植物B的花蜜吸引寄生蜂D,从而减轻昆虫C对禾草A的危害,这体现了种间关系中的________现象。
(3)研究者提出假设:植物B可通过吸引天敌来控制昆虫C,从而间接保护禾草A。验证此假设的实验组处理应为________。
A.移除植物B B.移除寄生蜂D
C.增加植物B的密度 D.施用杀虫剂去除昆虫C
(4)若气候变干导致植物B数量持续下降,根据上述关系链预测,禾草A的种群数量将呈现________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该案例说明,群落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物种数量,更依赖于复杂的________。
21.(12分)
塑料的使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塑料在自然界难以降解,故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近年来,科研人员致力于寻找能够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并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对其进行改造。图13表示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获取能同时降解PET和PS(两种常见的塑料主要成分)的微生物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图13
(1)为确保扩增的PS降解基因与质粒的高效连接,需要在引物B、C的______端分别添加限制酶______的识别序列,引物的作用是______。
(2)为筛选出导入重组质粒的目的菌,可对待选菌进行抗生素抗性检测,具体操作如下:先将待选菌液接种到含有______的培养基A中进行培养,待长出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即用灭菌的丝绒布轻轻按压在培养基A的菌落上,使其吸附菌体后,再将丝绒布按压到含有______的培养基B中进行培养。若结果如图14所示,则菌落______(填图中对应的数字)对应的菌是符合要求的。
图14
(3)若PS降解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并存在于PET降解菌中,但该降解菌仍不能降解PS,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答出1点即可)。玉溪一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适应性测试(六)
生物学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D D C B D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C B A D B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0分)
(1)无水乙醇 SiO2 三
(2)减少 小麦 叶片处于光补偿点条件下时,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与呼吸消耗的相等,植株还有非光合器官(例如根)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一段时间后小麦植株有机物总量减少 高于 突变体小麦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小麦,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所需CO2更多
(3)突变体小麦叶肉细胞中PEPC酶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可将低浓度CO2转化为C4,运入叶绿体,提高叶绿体中CO2浓度,使其在光照充足和低CO2浓度条件下仍然能高效进行光合作用
18.(10分)
(1)正、反交 常 隐性
(2)随机性 遵循 亮红眼与朱红眼果蝇杂交,F2性状分离比接近于9:7,符合(9:3:3:1)的变式 EeXbY e基因是d的等位基因(e基因是d基因的新的突变)
(3)F1作为父本 亮红眼:黑檀体=1:1
19.(10分)
(1)T 细胞 免疫监视 (2)正 加强 (3)③ ②
20.(10分)
(1)显著 C的捕食 (2)捕食 原始合作 (3)A
(4)下降 植物B减少导致寄生蜂D减少,昆虫C暴发并加剧取食禾草A
(5)种间关系
21.(12分)
(1)5' XbaI和HindⅢ 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2)氨苄青霉素 卡那霉素(或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 3、6
(3)PS降解基因未成功或正确表达、PS降解基因合成的蛋白质没有正确折叠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