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九年级(上)10 月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40 分。
1.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古籍中的记载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汉书 食货志》:“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解六斗”
B.《天工开物》:“凡铁一炉载土(铁矿石)二千余斤…或用煤炭土化成铁…”
C.《本草纲目》:“用浓酒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D.《梦溪笔谈》:“燃之如麻,但烟甚浓”
2.探索物质奥秘的历程,凝结了许多人的智慧,中国科学家的贡献也在其中熠熠生辉,下列人物与其贡献
不相符的是( )
A.闵恩泽——创建稀土分离理论 B.宋应星——著《天工开物》
C.徐寿——新造元素中文名称 D.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3.嘉嘉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她猜想可能是食盐,就“可能是食盐”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猜想 B.得出结论 C.设计实验 D.观察描述
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连接仪器 B. 倾倒液体
C. 检查气密性 D. 滴加液体
5.小巴同学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接触到以下图标,下列图标的运用错误的是( )
第 1页,共 16页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 2和 2的实验,运用图标①②③⑤
B.取用块状大理石的实验,运用图标①⑤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运用图标①④⑤
D.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运用图标①②③④⑤
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氮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制冷剂
B.絮凝剂沉淀速度快,可用于软化硬水
C.液氧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
D.稀有气体制电光源——通电能发出有色光
7.南华食堂的牛肉深受同学们欢迎,牛肉中富含铁、钙、锌等成分。这里所说的铁、钙、锌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质子
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来水厂用氯气消毒杀菌是物理变化
B.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
C.为保护水资源,应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D.冰川、两级、永久冻土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约占地球水储量的 96.53%
9.分类和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带电的粒子:原子核、原子、中子
B.不需要垫陶土网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C.可用做保护气的气体:氮气、氖气、氧气
D.纳入空气质量检测项目:臭氧、二氧化碳、二氧化氮
10.小蜀同学利用身边常见材料自制如图 1 所示净水器,并利用图 2 常见市售水质检测仪检测自来水净化后
水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 2页,共 16页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通过自制净水器净化后得到的液体是混合物
C.自制净水器中用到的小卵石和蓬松棉可过滤水中可溶性杂质
D.若检测仪所测数值为 650,将水煮沸后饮用口感可得到改善
11.巴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校园组装和使用“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是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B.大力倡导植树造林,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C.组装和使用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有利于同学们进行跨学科实践
D.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12.下列符号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B. 3 C. D. +
1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B.鱼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分子生存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分子比原子大
14.臭氧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对氧气无声放电可获得臭氧,实验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所示粒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 B.甲→乙→丙可体现分子破裂和原子重组
C.丙图可表示为 3 3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5.同学们观看“天宫课堂”后,学习化学的兴趣不断提升。若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氢气(密度比空气
小,难溶于水),可选用的装置是( )
A.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④
第 3页,共 16页
16.模型有助于构建正确的化学概念,下列有关模型呈现错误的是( )
A. 物质分类模型
B. 氢原子结构模型
C. 化学反应模型
D. 空气组成模型
17.一次性鉴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三种气体,应选用( )
A.澄清石灰水 B.带火星的木条 C.燃着的木条 D.铁丝
18.利用图 1 传感器测量蜡烛燃烧过程中,装置内 2和 2浓度的变化,以探究蜡烛熄灭的原因,采集到的
数据如图 2。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图 2 中的曲线 1 表示瓶内 2浓度的变化
B.蜡烛燃烧过程中,瓶内氮气的体积几乎不变
C.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燃烧过程中消耗氧气并产生一定浓度的 2导致
D.燃着的蜡烛在体积分数为 19% 2、2% 2和 79% 2的混合气体中会迅速熄灭
第 4页,共 16页
19.南华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图 1)进行了改进,如图 2 所示,在 形三通管的直玻璃管
里塞入两团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将浓氨水滴入 形三通管的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一会儿就观
察到棉花团 先变红色。以下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实验更节约试剂
B.该实验证明酚酞有挥发性
C.该实验可以证明挥发出的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D.若将图中装有浓氨水的弯管处浸入热水中,棉花团将更快变红
20.下列图像中正确的个数是( )
图甲:一定质量的碳在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元素种类随时间的变化
图乙: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
第 5页,共 16页
图丙: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物质的种类随加热时间的变化
图丁: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
2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 个氢原子 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______。
(3)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由 ______保持。
(4)硫离子 ______。
(5)乙烯( 2 4)是一种火箭燃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乙烯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
2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丰富的实验现象。
(1)在描述现象时,需要注意区分“烟”、“雾”、“光”、“火焰”。
①“烟”: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该白烟为 ______(写化学符号)。
②“雾”:蜡烛燃烧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由此可推断蜡烛中一定含有
______(写名称)元素。
③“光”: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④“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还可能遇到各种问题,请帮忙解答:
第 6页,共 16页
①装置 所示实验中,仅从安全角度分析,可以用 ______(填序号)代替集气瓶底部的水。
A.沙
B.澄清石灰水
C.泥土
D.氧气
②装置 所示实验的目的可能是 ______(填序号)。
A.检验未知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B.收集未知气体
C.除掉未知气体中的杂质二氧化碳
D.测量未知气体的体积
③按照装置 进行实验时,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
23.如图所示,图 1 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硅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 2 中的 、 、 、 是四
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______,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
(2) 、 、 、 四种粒子中属于金属元素的粒子是 ______(填化学符号)。
(3)当 的数值是 ______时, 粒子表示原子。
(4)结构决定性质。在元素周期表前 20 号元素中,和图 2 中 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______(填元素符号)。
(5) 3+与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 3+的离子符号为 ______。
第 7页,共 16页
(6)硅元素与图 2 中的 ______(填序号)位于同一周期。
(7)图 2 中 在化学反应中易 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24. 俗称水银,可由朱砂( )在加热条件下炼得,炼制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2)上图所示物质中汞是由 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
______(填化学符号)。
(3)结合上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4)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化汞分子是由 ______构成。
2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探究空气的成分
【活动一】①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图 1 装置研究空气成分,他把汞放在密闭容器中连续加热 12
天的理由是 ______(填序号)。
A.充分耗尽氧气
B.充分耗尽汞
C.充分耗尽氮气
D.充分耗尽火炉里的燃料
②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 ______组成的。
第 8页,共 16页
【活动二】③课本用图 2 装置仿照拉瓦锡实验原理,集气瓶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④实验结束后,发现倒流的水的体积小于理论值,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A.红磷太少无法耗尽氧气
B.红磷中有杂质硫
C.装置气密性不好
D.弹簧夹没有夹紧导致部分空气逸出
加热
【活动三】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铜+氧气 → 氧化铜”。设计了图 3 和图 4 的两种装置测
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⑤图 3 和图 4 中气球的位置不同,图 ______(填“3”或“4”)更合理。
⑥已知硬质玻璃管的容积为 40 (不考虑铜粉、气球等所占体积),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活塞停留在 20
处,实验开始时注射器活塞停留在 ______ 处。
(2)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合成硝酸铵。流程如下:
第 9页,共 16页
⑦步骤①属于 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⑧根据表中数据回答:步骤②中,在 1.01 × 105 时,要将工业合成氨的产物氨气从它的反应物氮气和氢
气的混合物中分离开来,温度( )应该控制的范围是 ______。
物质 氢气 氮气 氨气( 3)
沸点℃(1.01 × 103 ) 252 195.8 33.35
⑨一氧化氮的化学符号为 ,氨气的化学符号为 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⑩查阅资料:反应④为 + 2 + 2 → 3上述流程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______(填序号)。
26.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
(1)请写出图中 的名称 ______
(2)小雪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______(从 中选),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为 ______。
(3)下列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______。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试剂
B.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D.加热高锰酸钾粉末时先要预热,再对准高锰酸钾加热
E.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
F.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有气泡就收集
(4)若用图 的装置收集 2,检验 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
(5)若用容积为 400 的集气瓶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 90%的氧气,预先应向集气瓶中加 ______ (填写整
数)水。
27.某兴趣小组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并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
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第 10页,共 16页
(1) 物质的名称是 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是 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
(3)操作②可选用下图装置Ⅱ,该过程主要是 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按图示操作,需要净化
的河水应该从 ______(填“ ”或“ ”)端通入效果更好。
(4)下图Ⅰ到Ⅳ中,单一操作,净化效果最好的是 ______(填序号)。
(5)“生命吸管”是一种户外净水装置(如图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A.超滤膜可以过滤颗粒状杂质,降低浑浊度
B.抗菌颗粒可以杀灭细菌
C.通过“生命吸管”可以得到纯净水
D.椰壳活性炭消除异味、提升口感,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
(6)图Ⅲ的实验原理是将较大颗粒阻挡在滤纸上,较小颗粒透过滤纸,以实现分离。以下实验,所用原理与
图Ⅲ相似的是 ______。
A.戴口罩时,口罩能将空气中的尘粒、病毒等进行阻隔
B.泡茶时,茶漏将茶叶与茶水分离
C.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时,仅让水分子通过膜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时,让氮气先挥发出来
第 11页,共 16页
28.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水泥块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该
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水泥块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水
(1) 中无明显现象, 产生大
Ⅰ. 泥块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
量气泡,带火星木条 ______ 。
的催化剂。
水泥块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Ⅱ.向 试管中继续加入 5%的过氧化氢溶液, (2) 中带火星木条又复燃,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
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滤渣质量为 ______ 。

(3)上述“结论及解释”有错吗?若有错请改正,若没错请写“无”______。
(4) 中水泥块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
【实验拓展】小组同学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对比水泥块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收集 25
气体为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表:
实验编号 3%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Ⅰ 20 水泥块 0.5
Ⅱ 20 二氧化锰 0.5
(5)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 ______;若其他条件相同时, > ,则 ______的催化效果更好。
(6)量筒读数时,若仰视,则实际收集的 2体积 ______25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回归教材】(7)以下物质中,______(填序号)也能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A.氧化铁
B.硫酸铜
第 12页,共 16页
C.红砖粉末
D.水
29.已知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 1.993 × 10 26 ,锰原子的质量为 9.125 × 10 26 ,请计算:
(1)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______。(只列出式子即可,不需要化简和计算)。
(2)某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 56,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 4,则该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______。
(3)嘉陵牌矿泉水富含各种矿物质,深受同学们青睐。已知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3,钠原子和钠离子质量近
似相等,根据标签计算,一瓶 1 的嘉陵牌矿泉水,至少含有 ______个钠离子(1 等于 1 × 106 ,结果用
科学计数法表示,保留一个有效数字)。
第 13页,共 16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2 。

+、 。
2 。
2 4 + 3 2 2 2 + 2 2
22.①“ 2 5。
②氢。
点燃
③ + 2 → 3 4。
第 14页,共 16页
点燃
④ + 2 → 2。
① 。
② 。
③污染环境
23.14;40.08。

7。

3+。

得到
24. △) + 2→ + 2;
原子; 、 、 ;

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汞原子
点燃
25. 氮气和氧气 + 2 → 2 5 4 35 物
催化剂
理 195.8℃ ≤ < 33.35℃ 3 + 2 → + 2 ③④
加热
26.试管;

或 ; 4→ 2 4 + 2 + 2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口,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
350
27.明矾;
过滤;引流;
物理; ;
Ⅰ;


第 15页,共 16页
28.复燃。

有错(水泥块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改为水泥块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水泥块
2 2 → 2 + 2。
收集 25 气体需要的时间;二氧化锰。
大于。

29. 9.125×10
26

1.993×10 26 × 112
26;
2 × 1020
第 16页,共 1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