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重组卷【测试范围:1-4单元】(答案+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真题重组卷【测试范围:1-4单元】(答案+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含答案)

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
(测试范围:三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参考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D B C C C C A B C
1. 7 135
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除数减1,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最大,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余数最大为:8-1=7
当余数为7时,被除数为:8×16+7
=128+7
=135
因此〇最大是7,这时☆是135。
2.100
1千米=1000米,两圈是450×2=900(米),用1000米减去900米可知她再跑多少米就是1千米。
450×2=900(米)
1千米=1000米
1000-900=100(米)
所以她再跑100米就是1千米。
3. 圆 长方形
圆柱是由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和一个侧面组成的,它的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曲面,所以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圆的,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长方形的。
从上面看一个圆柱,看到的形状是圆的;从侧面看一个圆柱,看到的形状是长方形的。
4. 小北 小西 小明 欢欢
小北在熊猫的前面,看到的是两只熊猫正面,小的在大的左边;小西、欢欢在熊猫的侧面,但是小西在大的一侧,小的在大的后面被遮挡了,只能看到大的这一只熊猫侧面,欢欢在小的一侧,能看到两只熊猫的侧面;小明在熊猫的后面,看到的是两只熊猫背面,小的在大的右边;据此填空。
小北 小西 小明 欢欢
5.
45+36=81
81÷9=9
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因此,本题应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再计算除法。
根据分析可知:
(45+36)÷9
=81÷9
=9
计算(45+36)÷9,要先算45+36=81,再算81÷9=9。
6.2
92除以4等于套装的四大名著平均每本的钱数,再用25减套装的四大名著平均每本的钱数即等于套装比单买每本便宜的钱,据此即可解答。
25-92÷4
=25-23
=2(元)
套装比单买每本便宜2元。
7.
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先算2×7=14,再算9+14=23,列出综合算式即可。
根据分析可知:
9+2×7
=9+14
=23
把2×7=14,9+14=23,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9+2×7=23。
8.
厘米/cm
秒/s
分米/dm
克/g
根据生活实际和三年级所学单位知识,结合数据正常人身高在1米多,身高136用厘米,短跑成绩通常以秒为单位,8.9秒符合三年级学生水平。23分米=2.3米,符合小学生跳远成绩;若用厘米则太短(23厘米=0.23米)。跳远距离用分米,汉堡重量用克。
运动会期间,身高136厘米的婧彤,在女子50米跑步以8.9秒的成绩获得第二名。王泽在男子跳远比赛中以23分米的距离获得第一名。三年1班获得总分第一名,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分发一个350克的汉堡。
9. 2 8 3 8
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取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直尺上的一个大格表示1厘米,也就是10毫米,一个小格表示1毫米,据此解答。
4厘米8毫米-1厘米=3厘米8毫米
(2)厘米(8)毫米 (3)厘米(8)毫米
10.
千米/km
厘米/cm
毫米/mm
(1)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大约是连续步行10分钟所走的路程,所以计量家到学校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2)1厘米大约是矿泉水盖子的高度,1张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结合数值可知,计量新华字典的厚度用5厘米4毫米描述比较合适。
根据分析可知,三年级的小红放学后,从离家约1千米的学校走路回家,大约需要15分钟,用了30秒从一楼到三楼的房间写作业,刚好拿出厚5厘米4毫米的新华字典。
11. = > > > < <
(1)1米=10分米,4米里面有4个1米,也就是4米里面有4个10分米,再比较大小即可;
(2)1分=60秒,6分里面有6个1分,也就是6分里面有6个60秒,再比较大小即可;
(3)先计算46+37的和,再与80比较大小;
(4)1千米=1000米,2千米里面有2个1千米,也就是2千米里面有2个1000米,再比较大小即可;
(5)先计算644-428的差,再与250比较大小即可;
(6)先计算50秒+20秒总共的秒数,1小时=3600秒,再比较大小即可。
(1)1米=10分米,4×10=40(分米),所以40分米=40分米。
因此,4米=40分米。
(2)1分=60秒,6×60=360秒,所以360秒>60秒。
因此,6分>60秒。
(3)46+37=83,83>80。
因此,46+37>80。
(4)1千米=1000米,2千米=2000米,2600米>2000米。
因此,2600米>2千米。
(5)644-428=216,216<250。
因此,644-428<250。
(6)50秒+20秒=70秒,1小时=3600秒,70秒<3600秒。
因此,50秒+20秒<1小时。
12.B
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另一端与直尺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据此解答。
由图可知,钥匙的一端对着0刻度线,钥匙的另一端对着3厘米6毫米处,所以钥匙的长度为3厘米6毫米。
故答案为:B
13.D
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手离笔尖一寸远,所以手距离笔尖约33毫米比较合理。
我们在写字时要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这里的“一寸”是指手距离笔尖约33毫米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D
14.B
298=300-2,所以630-298=630-(300-2),然后去括号为630-300+2;298=290+8,所以630-298=630-(290+8),去括号为630-290-8,据此解题。
630-298
=630-(300-2)
=630-300+2
630-298
=630-(290+8)
=630-290-8
关于630-298的计算,下面的计算正确的是630-300+2。
故答案为:B
15.C
由图可知,黑棋有6枚,白棋有4枚。求添多少枚黑棋后,黑棋的枚数就是白棋的3倍,可以先用白棋的枚数乘3算出白棋枚数的3倍是多少,再减去黑棋现在的枚数即可算出需要添加的黑棋的数量。
4×3-6
=12-6
=6(枚)
因此再添6枚黑棋,黑棋的枚数就是白棋的3倍。
故答案为:C
16.C
乐乐上学走到一半发现忘记带作业了,然后又回家去拿,此时走了两个40米的一半,即他这一来一回相当于走了40米,然后再从家去学校,又走了40米,所以用20×2即可解题。
40×2=80(米)
因此,今天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80米。
故答案为:C
17.C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自行车每小时骑行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计量一只羊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钟面上有12大格,分针走过1大格代表经过5分钟,分针走3个大格,是15分钟;国际马拉松赛的标准全程约是40千米;据此即可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
A.王老师骑自行车,每小时行20米。计量单位选择错误,说法错误。
B.一只羊重30克。计量单位选择错误,说法错误。
C.分针走3个大格,是15分钟。说法正确。
D.国际马拉松赛全程约长40米。计量单位选择错误,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18.C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很远的距离,如两地之间的路程常用千米作单位;较大的长度,如教室的长度常用米作单位;较小的长度,如课桌的宽度常用分米或厘米作单位;很小的长度,如身份证的厚度常用毫米作单位;根据题意,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行驶得很快,每小时所行的距离很远,大约行驶100千米比较合适。据此解答。
A.100毫米仅相当于10厘米的距离,太短不符合题意;
B.100米大约是操场直行跑道的长度,太短不符合题意;
C.100千米大约是高速公路上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符合题意;
所以,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00千米。
故答案为:C
19.A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逐项计算比较得数。
A.350+150÷5
=350+30
=380
B.(350-150)÷5
=200÷5
=40
C.350-150÷5
=350-30
=320
380>320>40
故答案为:A
20.B
由题意得,王奶奶星期一制作了9块扎染手帕,星期二上午制作了12块扎染手帕。要使星期二制作的扎染手帕数量是星期一的3倍,可以先用9乘3算出星期一制作数量的3倍,然后再减去12块即可算出星期二还需要制作多少块手帕。
9×3-12
=27-12
=15(块),即星期二还需要制作15块手帕。
故答案为:B
21.C
由题意得,小宇从窗外看时,他可以看见小熊的背面和桌子的侧面且小熊靠左,桌子靠右。据此解答。
由分析得,小宇从窗外看到的情景应该是。
故答案为:C
22.37;2;72;5
17;74;900;400

23.360;285;588
1620;3300;1000
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先用一位数去乘三位数的个位,得数的末位和三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一位数去乘三位数的十位,得数的末位和三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用一位数去乘三位数的百位,得数的末位和三位数的百位对齐,计算过程中注意进位;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先用一位数去乘两位数的个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一位数去乘两位数的十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计算过程中注意进位;据此解答。




24.478;428;291
第1题,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第2题,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第3题,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减法。

=109+369
=478

=437-9
=428
=701-410
=291
25.29千克
由题意得,一共有93千克,左边的小长方形表示16千克,有这样的4个小长方形,可以用16乘4算出4个小长方形一共表示多少千克,然后再用93千克减去前面的得数即可算出最右边的长方形表示多少千克。
93-16×4
=93-64
=29(千克)
26.62
用错算出来的差53加上错看的减数43,求出被减数,再根据被减数减去正确的减数34,即可求出正确的差。
53+43-34
=96-34
=62
答:正确的差是62。
27.(1)820元;
(2)问题:买一盏台灯和一台电饭煲一共需要多少元?解答:681元
(1)问题分析:要计算买一台电饭煲和一条空调被大约需要准备的钱数,已知电饭煲价格为589元,空调被价格为228元。这是一个加法估算问题,需要把两个价格近似为整十或整百数后相加。
(2)问题分析:算式“135-43+589”中,135是电风扇的价格,根据表格信息“台灯比电风扇便宜43元”,可知“135-43”表示台灯的价格,589是电饭煲的价格。所以这个算式的含义是台灯价格与电饭煲价格的总和,据此可提出问题。
(1)把589元看作590元(因为589接近590),228元看作230元(228接近230)。则大约需要准备的钱数为:
590+230=820(元)
答:需要准备820元。
(2) 提出问题 :买一盏台灯和一台电饭煲一共需要多少元?
解答过程 :135-43=92(元)
92+589=681(元)
答:买一盏台灯和一台电饭煲一共需要681元。
28.595分
三(1)班获得“有初”和“连中”各85次,“有初”2分/次,“连中”5分/次,要求共积分多少,由于两种投掷次数相同,可以求出两种投掷的总分,再乘次数,据此作答。
(2+5)×85
=7×85
=595(分)
答:三(1)班共积595分。
29.小汽车或大巴车
10:30-8:30=2(小时),也就是要判断哪种车型能在2小时内行驶140千米,需计算每种车型的速度×2是否大于140千米。
10:30-8:30=2(小时)
85×2=170(千米)
30×2=60(千米)
100×2=200(千米)
60<140<170<200
答:可以选择小汽车或大巴车。
30.5分米;8分米
1米=10分米,每次对折将绳子分成两段,两次对折后分成2×2=4段,绳子总长2米=20分米,每段长度=总长÷段数;用去1米2分米=12分米,原长2米=20分米,剩余长度=原长-用去长度,据此即可解答。
2米=20分米
2×2=4(段)
20÷4=5(分米)
1米2分米=12分米
20-12=8(分米)
答:如果对折后再对折,每段绳子有5分米;如果把原来的绳子用去1米2分米,还剩8分米。
31.不能摆
根据题意,将这一组沙发的三个部分的长度相加,就是沙发的长度。再根据10分米=1米,看结果里面有几个10分米,就是几米,再和3米95厘米比较。如果比3米95厘米大,则不能摆下。如果相等或者小于3米95厘米,则能摆下。
8+8+24
=16+24
=40(分米)
40分米=4米
3米95厘米<4米
答:这组沙发不能摆下。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
(测试范围:三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填空题(每题1 分,共 31分)
1.(24-25三年级上·山东济南·期中)☆÷8=16……〇,〇最大是( ),这时☆是( )。
2.(24-25三年级上·福建漳州·期中)学校运动场每圈长450米,林老师下班后到运动场跑了两圈,她再跑( )米就是1千米。
3.(24-25三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中)从上面看一个圆柱,看到的形状是( )的;从侧面看一个圆柱,看到的形状是( )的。
4.(25-26三年级上·湖北十堰·期中)下面各图分别是哪位小朋友看到的?把他们的名字填在括号里。
( ) ( ) ( ) ( )
5.(25-26三年级上·江西九江·期中)计算(45+36)÷9,要先算( ),再算( )。
6.(23-24三年级上·河南周口·期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这四部著作经久不衰,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新华书店一套四大名著套装4本共92元,单买每本25元。套装比单买每本便宜( )元。
7.(23-24三年级上·贵州铜仁·期中)把2×7=14,9+14=23,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8.(24-25三年级上·福建莆田·期中)填写合适的单位。
运动会期间,身高136( )的婧彤,在女子50米跑步以8.9( )的成绩获得第二名。王泽在男子跳远比赛中以23( )的距离获得第一名。三年1班获得总分第一名,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分发一个350( )的汉堡。
9.(24-25三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 )厘米( )毫米 ( )厘米( )毫米
10.(24-25三年级上·浙江温州·期中)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三年级的小红放学后,从离家约1( )的学校走路回家,大约需要15分钟,用了30秒从一楼到三楼的房间写作业,刚好拿出厚5( )4( )的新华字典。
11.(24-25三年级上·辽宁抚顺·期中)在括号里填上“>”“<”或“=”。
4米( )40分米 6分( )60秒 46+37( )80
2600米( )2千米 644-428( )250 50秒+20秒( )1时
二、选择题(共10分)
12.(24-25三年级上·河南漯河·期中)如图中的钥匙长( )。
A.3厘米 B.3厘米6毫米 C.36厘米
13.(24-25三年级上·浙江温州·期中)我们在写字时要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这里的“一寸”是指手距离笔尖约( )比较合适。
A.33米 B.33厘米 C.33分米 D.33毫米
14.(24-25三年级上·云南文山·期中)关于630-298的计算,下面的计算正确的是( )。
A.630-300-2 B.630-300+2 C.630-290+8
15.(24-25三年级上·山东临沂·期中)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称之为“弈”,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右图是在棋谱中截取的一部分,再添( )枚黑棋,黑棋的枚数就是白棋的3倍。
A.4 B.5 C.6
16.(24-25三年级上·河南郑州·期中)乐乐家距离学校有40米,今天他去上学,走到一半发现忘记带作业了,又返回家去拿,拿完直接从家去学校了。今天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 )米。
A.40 B.60 C.80 D.100
17.(24-25三年级上·新疆喀什·期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王老师骑自行车,每小时行20米 B.一只羊重30克
C.分针走3个大格,是15分钟 D.国际马拉松赛全程约长40米
18.(25-26三年级上·江西九江·期中)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00( )。
A.毫米 B.米 C.千米
19.(24-25三年级下·海南儋州·期中)下面得数最大的算式是( )。
A.350+150÷5 B.(350-150)÷5 C.350-150÷5
20.(24-25三年级上·河南漯河·期中)扎染是我国古老的染色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王奶奶星期一制作了9块扎染手帕,星期二上午制作了12块扎染手帕。要使星期二制作的扎染手帕数量是星期一的3倍,星期二还需要制作( )块。
A.9 B.15 C.27
21.(24-25三年级上·陕西咸阳·期中)小宇从窗外看到的情景应该是( )。
A. B. C.
三、计算题(共32分)
22.(24-25三年级上·湖北荆州·期中)直接写得数。
12+25= 16-7×2= 24+4×12= (84-49)÷7=
56-39= 68+30-24= 400+500= 862-462=
23.(24-25三年级上·山东青岛·期中)用竖式计算。
45×8= 5×57= 98×6=
405×4= 550×6= 125×8=
24.(24-25三年级上·广东汕头·期中)脱式计算。

25.(24-25三年级上·河南郑州·期中)看图列式计算。
四、解答题(共27分)
26.(24-25三年级上·山东菏泽·期中)兰兰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34看成了43,算出来的差是53,正确的差是多少?
27.(24-25三年级上·福建莆田·期中)下表是某百货超市部分商品的价格表。
商品名称 电饭煲 电风扇 空调被 台灯
价格 589元 135元 228元 比电风扇便宜43元
(1)悠悠要买一台电饭煲和一条空调被,大约需要准备多少元?
(2)根据算式“135-43+589”提出问题并解答。
28.(24-25三年级上·陕西宝鸡·期中)投壶是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有“有初”“连中”“散箭”“连中贯耳”等。实验学校三年级举办了投壶比赛。
有初 连中 散箭 连中贯耳
2分/次 5分/次 8分/次 12分/次
三(1)班获得“有初”和“连中”各85次,三(1)班共积多少分?
29.(24-25三年级上·福建莆田·期中)周末李叔叔家准备去博物馆参观。已知李叔叔家距离博物馆140千米,李叔叔早上8:30从家出发,若想要在早上10:30前到达,则可以选择哪种车型?请说明理由。
(可以通过列式计算说明理由也可以用文字说明)
大巴车 电动车 小汽车
85千米/时 30千米/时 100千米/时
30.(24-25三年级上·浙江杭州·期中)一根2米长的绳子,如果对折后再对折,每段绳子有多长?如果把原来的绳子用去1米2分米,还剩多少?
31.(24-25三年级上·陕西渭南·期中)王阿姨家的客厅宽度是3米95厘米,她想根据这个宽度购置一组沙发(如图)。这组沙发能摆下吗?(共6张PPT)
人教版2024 三年级上册
期中真题重组卷【测试范围:1-4单元】
试卷分析
知识点分布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一、填空题 1 0.85 两、三位数与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2 0.84 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3 0.64 从不同位置观察单个物体
4 0.65 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5 0.7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6 0.75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7 0.65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8 0.65 质量单位的选择;长度单位的选择;时间单位的选择
9 0.64 长度的测量方法;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10 0.64 长度单位的选择
11 0.55 两、三位数的一次退位减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法;时、分、秒之间的换算与比较;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二、知识点分布
二、选择题 12 0.85 长度的测量方法;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13 0.85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长度单位的选择
14 0.84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5 0.85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求一个量增加/减少多少能成为另一个量的几倍
16 0.75 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法
17 0.75 长度单位的选择;时、分的认识及换算;质量单位的选择
18 0.65 长度单位的选择;米的认识;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
19 0.65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0 0.64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求一个量增加/减少多少能成为另一个量的几倍
21 0.65 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二、知识点分布
三、计算题 22 0.8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两、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23 0.75 两、三位数与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乘法
24 0.6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两、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25 0.64 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一次进位乘法;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二、知识点分布
四、解答题 26 0.85 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错中求解问题(加减法)
27 0.84 “提问题”“填条件”问题;万以内数加减法的估算;经济问题;两、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8 0.75 两、三位数与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9 0.65 两、三位数与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基础行程问题;时、分、秒有关的计算
30 0.64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图形的折叠问题
31 0.55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