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揭阳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揭阳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105届)段考一
化学科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一、单项选择题(1~10每题2分,11~16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措施不是用来调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蒸馒头时加小苏打 B. 合成氨时选择高温高压
C. 洗衣粉中添加酶 D. 冶铁时将铁矿石粉碎
2. 镧镍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可吸收氢气形成氢化物:LaNi5(s)+3H2(g)LaNi5H6(s) ΔH<0,欲使LaNi5H6(s)释放出气态氢,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改变的条件是
A. 增加LaNi5H6(s)的量 B. 降低温度
C. 减小压强 D. 使用催化剂
3. 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的浓度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无法判断
4. 在的催化作用下,向200℃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1。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2为
A. B. C. D.
5.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B. 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 工业上合成氨时将温度控制在400~500℃
D. 氯水中加入粉末可以提高氯水中的浓度
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尾气中和缓慢反应生成和,加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
B. 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非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 铁片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随着酸的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7. 可使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增大压强②增加碳的用量③通入H2O(g)④恒压下充入Ne⑤恒容下充入Ne⑥升高温度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③⑥
8.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下列反应:aA(g)+bB(g) cC(g)+dD(g),达到平衡后,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5mol/L.当在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体积缩小为1/2,再达平衡时,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9mol/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降低 B. 平衡向右移动 C. B的转化率提高 D. a+b<c+d
9.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将足量CO2通入溶有氨气的饱和食盐水中:
B. FeO溶于稀硝酸:
C. 向稀硫酸溶液中加入Na2S2O3固体出现黄色沉淀:+2H+=S↓+SO2↑+H2O
D. 将SO2通入稀硝酸溶液:
10.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A(g)+B(g)3C(g)+D(s) H<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平衡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Ⅰ表示增加生成物浓度对该平衡的影响
B. 图Ⅱ表示增大压强对该平衡的影响
C. 图Ⅲ表示温度对该平衡影响,温度:乙>甲
D. 图Ⅳ表示催化剂对该平衡的影响,催化效率:乙>甲
11. 一定温度下,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增大
B. 继续加入,平衡不移动
C. 减小氯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不变
D.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1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判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 ΔH>0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B. 若某反应的ΔH<0,ΔS>0,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C. 1mol 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
D.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焓变,改变反应的自发性
13.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则碳的燃烧热为
B. 500℃、下,,将和过量的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
C. ,则
D. 密闭容器中,硫粉与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时,放出热量。则
14. 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和,发生如下反应:,测得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速率方程为,(、是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
B. M点:
C. 升高温度,增大的倍数大于增大的倍数
D. 时,若平衡体系中,则
15. 向四个起始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充入表中所示气体及相应的量,加入催化剂并控制温度、容积或压强,发生反应2CO(g)+2NO(g)2CO2(g)+N2(g) H<0,直至达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编号 条件 起始物质的量/mol
温度/℃ 容积或压强 CO(g) NO (g) CO2 (g) N2 (g)
① 600 维持恒容 0.2 0.2 0 0
② 700 维持恒容 0.1 0.1 0.1 0.05
③ 600 维持恒容 0.4 04 0 0
④ 600 维持恒压 0.4 0.4 0 0
A. 平衡时N2的浓度:①>②
B. 平衡时CO的正反应速率:①<②
C. NO的平衡转化率:③>①
D. 平衡时容器内气体总压:④>③>①>②
16. 乙醇-水催化重整可获得。体系中存在下列两个可逆反应:

在,
在时,若仅考虑上述反应,平衡时乙醇生成和CO的选择性及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中三条线所示。
已知:乙醇生成CO的选择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至,平衡时乙醇生成CO的选择性更大
B. 图中曲线①表示平衡时产率随温度的变化
C. 一定温度下,增大可提高乙醇平衡转化率
D. 一定温度下,加入或选用高效催化剂,均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率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6分)
17. 化学反应中均伴随有能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合成氨反应为,氨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化学键
键能 436 391 945.6
已知:键能是化学键完全断裂形成气态原子所需要吸收的能量,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格所示。计算每合成可以放出热量_______。
(2)已知25℃时,下列物质的相对能量如表所示:
物质
相对能量() 0 0 -242 -286
①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转化为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kJ的热量。
(3)已知:I.
II.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_______。
(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则、、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_。
18. 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计算反应热。反应热可通过实验测得。实验小组用溶液和硫酸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要配制稀硫酸,则需用量筒量取的浓硫酸_______。
(2)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热测定装置如图所示。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
(3)实验室取溶液和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①填写下表空白。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 温度差平均值/℃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_______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各溶液的密度均为由此计算得出该实验所测“中和热”的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③上述计算结果与理论数值()相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为了使反应充分,向酸溶液中分次加入碱溶液
C.量取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D.用铜丝代替玻璃搅拌器搅拌
19. I、工业合成氨过程中,已知在时,。
(1)在该温度下容器为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则此时反应_______(填“>”、“<”、“=”或“不能确定”)。
(2)随着起始投料比的增大,的平衡转化率将_______,的平衡转化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目前大规模制取氢气的重要方法之一:
(3)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
(4)8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在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将与混合加热到830℃。反应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
(5)如图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平衡转化率随着的变化趋势。判断、和的大小关系: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
Ⅲ、高温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2和足量的C,发生反应:,CO2和CO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6)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 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7)3min末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总压强为3MPa,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8)时再充入一定量的,则表示的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为_______(填标号)。
20. 回答下列问题:
I、已知: 。某同学利用以上可逆反应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现象如下:
①待试管b中颜色不变后与试管a比较,溶液颜色变浅;
②快速滴入浓硫酸,试管c温度略有升高,溶液颜色与试管a相比,颜色变深。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B. 待试管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完全反应
C. 试管c现象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D. 该实验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II、某小组利用溶液和酸性溶液反应来探究“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通过测定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方案如下:
编号 溶液 酸性溶液 温度℃
浓度/() 体积/mL 浓度/() 体积/mL
① 0.10 2.0 0.010 4.0 25
② 0.20 2.0 0.010 4.0 25
③ 0.20 2.0 0.010 4.0 50
(2)已知反应后转化为逸出,溶液转化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每消耗转移_______电子。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与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
(3)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填编号,下同);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
(4)实验①测得溶液的褪色时间为,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
III、反应,用分压(某组分的分压等于总压与其物质的量分数的乘积)表示的(为平衡常数与(T为温度)的关系如图。
(5)能正确表示与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填“”或“”)。
(6)时,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平衡时的分压为。已知,则的转化率约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揭阳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105届)段考一
化学科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一、单项选择题(1~10每题2分,11~16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6分)
【17题答案】
【答案】(1)46.2
(2) ①. ②. 放出 ③. 22
(3)-283 (4)
【18题答案】
【答案】(1)100
(2) ①. 玻璃搅拌器 ②.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 ①. 4.0 ②. -53.5 ③. ABD
【19题答案】
【答案】(1)= (2) ①. 减小 ②. 增大
(3)
(4)50% (5) ①. T1(7) ①. 升温 ②. 0.8MPa
(8)b
【20题答案】
【答案】(1)D (2) ①. ②. 2 ③. 2.5
(3) ①. ②③ ②. ①②
(4)0.010或
(5)a (6)3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