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一)(含答案)2025-2026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一)(含答案)2025-2026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一)2025-2026学年 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给横线上的字注音
1. 沁园春( ) 2. 橘子洲( ) 3. 百舸争流( )
4. 怅寥廓( )( )5. 携来百侣曾游( )
6.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
7. 书生意气( ) 8. 挥斥方遒( ) 9. 浪遏飞舟( )
10. 层林尽染( ) 11. 鱼翔浅底( ) 12. 万类霜天竞自由( )
二、重点字形
1. jú zi zhōu( ) 2. cāng máng( ) 3. liáo kuò( )
4. zhēng róng( )5. shū shēng yì qì( )
6. huī chì fāng qiú( ) 7. jī yáng wén zì( )
8. zhǐ diǎn jiāng shān( ) 9. zhōng liú jī shuǐ( )
10. wàn lèi shuāng tiān( )
三、解释以下词语
1. 沁园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橘子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百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峥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挥斥方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常识
1. 《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其诗词风格____________,气势磅礴,充满革命豪情。
2. “沁园春”是____________,“长沙”是____________,这种体裁起源于____________,盛行于____________,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
3. 词按风格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属于____________,其特点是气势恢宏、意境开阔;而李清照的词作多属于____________,其特点是情感细腻、语言清丽。
4. 毛泽东的诗词往往与中国革命的历程紧密相连,除《沁园春·长沙》外,其著名词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 选词填空:(苍茫 寥廓 峥嵘 遒劲 激扬)
(1)站在橘子洲头,眺望____________的楚天,让人顿生豪迈之情。
(2)革命先辈在____________的岁月中,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懈奋斗。
(3)他的书法笔力____________,尽显大家风范。
(4)青年学子应____________理想,勇担时代使命。
(5)深秋时节,____________的大地被红叶点缀得格外壮丽。
五、考题训练
1. 下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沁(qìn)园春 橘(jú)子洲 百舸(gě) 怅寥廓(liáo kuò)
B. 峥嵘(zhēng róng) 稠(chóu) 遒(qiú)劲 遏(jié)制
C. 携(xié)带 侣(lǚ)伴 翔(xiáng) 竞(jìng)自由
D. 染(rǎn)色 浅底(dǐ) 挥斥(chì) 书生意气(q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橘子州 苍茫 寥廓 风华正茂
B. 峥嵘 挥斥 方遒 激扬文字
C. 指点江山市 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D. 书生意气 义气风发 百侣曾游
3. 下列对“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中“意气”一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志和气概 B. 志趣和性格 C. 偏激任性的情绪 D. 情绪和兴致
4.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体裁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律诗 B. 绝句 C. 词 D. 曲
5. 下列关于《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创作于1925年秋 B. 作者当时途经长沙 C. 作者重游橘子洲 D. 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
6. 下列对“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类”指世间万物,展现了广阔的意境
B. “霜天”点明了创作的季节是深秋
C. “竞”字写出了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D.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不满
7. 下列句子中,与“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语序调整后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A. 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B. 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头
C. 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 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8.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写景顺序由远及近 B. 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秋景图
C. 景物描写动静结合 D. 仅描写了自然景物,未涉及人文景观
9. 下列词语中,与“挥斥方遒”中“遒”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 强健 B. 软弱 C. 缓慢 D. 急促
10.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的情感基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悲伤抑郁 B. 豪迈昂扬 C. 闲适恬淡 D. 哀怨愁苦
六、课文理解
课文文段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 上阕开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三句,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 上阕中“看”字统领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3.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设问句在词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4. 下阕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描绘了怎样的青年形象?
5.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了作者和同学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课外阅读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 《沁园春·雪》与《沁园春·长沙》在体裁上相同,都是____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____。
2. 《沁园春·雪》上阕描绘了怎样的雪景?请简要概括其特点。
3. 下阕中“惜”字统领了哪些历史人物?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态度是怎样的?
4. 两首《沁园春》都展现了作者的豪迈气概,请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两者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5.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抱负和信念?
参考答案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 qìn 2. jú 3. gě 4. chàng liáo kuò 5. lǚ 6. zhēng chóu 7. qì 8. qiú 9. è 10. rǎn 11. dǐ 12. jìng
二、重点字形
1. 橘子洲 2. 苍茫 3. 寥廓 4. 峥嵘 5. 书生意气 6. 挥斥方遒 7. 激扬文字 8. 指点江山 9. 中流击水 10. 万类霜天
三、解释以下词语
1. 沁园春: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式、字数、平仄等。
2. 橘子洲:地名,在今湖南长沙湘江中,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3. 百侣:众多的同伴,这里指当年一起革命的同学和战友。
4. 寥廓:高远空旷,这里指天空、大地的广阔。
5.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比喻不平凡、不寻常的岁月。
6. 稠:多,密,这里指过去的岁月丰富多彩、难以忘怀。
7. 书生意气:指青年学生所具有的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豪迈气概。
8. 挥斥方遒: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挥斥,奔放;遒,强健有力。
9. 激扬文字:用文字来抨击黑暗的现实,赞扬光明的未来,抒发激昂的情感。
10. 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这里指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文学常识
1. 毛泽东 雄浑豪放(或气势磅礴、豪迈激昂)
2. 词牌名 题目 唐代 宋代
3. 豪放派 婉约派 豪放派 婉约派
4. 沁园春·雪 卜算子·咏梅 七律·长征(答案不唯一)
5. (1)寥廓 (2)峥嵘 (3)遒劲 (4)激扬 (5)苍茫
五、考题训练(选择题)
1. A 2. B 3. A 4. C 5. D 6. D 7. A 8. D 9. A 10. B
六、课文理解
1. 点明了时间(寒秋)、地点(橘子洲头)、人物(作者)和环境(湘江北去),为全词奠定了豪迈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的写景和抒情。
2. 统领的景物: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万类。特点:动静结合、远近相间、色彩鲜明,描绘了一幅壮丽、生机勃勃的秋景图。
3.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思考,展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敢于担当的革命气魄,暗示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应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掌握。
4. 描绘了一群朝气蓬勃、才华横溢、意志坚定、富有革命理想和豪情壮志的青年形象,他们充满活力,敢于拼搏,勇于变革。
5. 表现了作者和同学们蔑视权贵、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以及关心国家命运、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立志改造社会的远大抱负。
七、课外阅读
1. 词 词牌名
2. 描绘了北国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雪景,特点是气势恢宏、雄伟壮丽、银装素裹。
3. 统领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既有肯定,肯定他们统一中国、建立伟业的历史功绩;又有惋惜,惋惜他们在文学才华、思想境界上有所欠缺,未能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
4. 相同点:都展现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博大胸怀,都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不同点:《沁园春·长沙》侧重抒发青年时期的革命豪情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强调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沁园春·雪》侧重评价历史人物,展现了作者的历史眼光和雄心壮志,强调“今朝”的风流人物将开创更伟大的事业。
5. 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超越,对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赞颂,以及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开创美好未来的远大抱负,体现了作者作为革命领袖的豪迈气概和历史责任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