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18 分。
1.“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镇浆制泥 B. 拉坯造型
C. 高温烧制 D. 磨光上釉
2.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空气、氧气、海水属于混合物 B.蒸发皿、烧杯、锥形瓶加热都要垫陶土网
C.熔点、密度、可燃性都是化学性质 D.水银、红磷、五氧化二磷都属于纯净物
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试剂 B. 闻试剂气味
C. 取用粉末状试剂 D. 滴加液体试剂
4.如图是 2与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发生转化,部分物质已省略),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反应①②③④都属于氧化反应
B.实验室进行①②③反应时,集气瓶底部都放一些水
C.氧气的含量高低会影响反应的剧烈程度
D.反应①②④都生成了污染空气的气体
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第 1页,共 9页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铜丝可用作导线
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B.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
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于火箭发射的燃料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7.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引燃酒精灯 B. 检查气密性
C. 倾倒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检验氧气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向热水中滴加 2 滴红墨水
除去污水中难溶性杂质 向污水中加絮凝剂
区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观察气体的颜色
A. B. C. 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都是固体 B.乳化能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C.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D.搅拌可增大物质的溶解度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 分。
10.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点燃 加热
A.硫+氧气 → 二氧化硫 B.氧化汞 → 汞+氧气
点燃 点燃
C.酒精+氧气 → 二氧化碳+水 D.铁+氧气 → 四氧化三铁
第 2页,共 9页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11. 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 是一种暗紫色固体, 是黑色粉末状固体, 能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 、 都是无色液体, 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请写出 的名称或化学式: 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反应①______,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反应。反应③______。
四、流程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1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图甲为空气成分示意图,物质 的名称为______;
②图乙的装置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③图丙是利用图乙装置中的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的变化趋势。请结合实验
原理,解释 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______。
(2)工业上从空气中获取氧气,流程如图。
①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______不同。
第 3页,共 9页
②上述流程图中的气体 是______(填物质名称),液体 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保护空气,提倡“低碳”。
①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______(填字母)。
.可吸入颗粒物
.一氧化碳
.水蒸气
.二氧化氮
②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可以做的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
1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甲制取并收集 2,集满 2后,应先______(填“将导管移出水面”或“熄灭酒精灯”)。
(3)图丙是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的简易供氧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反应仓的试剂可以是高锰酸钾
B.使用前,加湿仓必须注满水
C.根据加湿仓中气泡的快慢可判断反应仓中产生氧气的速率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化学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和现象。
(1)图 1 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下列选项中,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填字母序号)
第 4页,共 9页
A.红磷的用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点燃红磷前应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最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
②小明认为可以用木炭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他同学们认为不可以,你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2)图 2 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①与试管 相连的电源 是 ______(填“正”或“负”)极,水通电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
②水曾经被看作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蒸馏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15.学习了“过氧化氢制氧气”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设计如图实验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对比实验甲和乙,探究 2 2浓度对 2 2分解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乙和丁,探究 2对 2 2分解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甲和丙,探究温度对 2 2分解速率的影响
第 5页,共 9页
D.对比实验甲、丙和丁,探究 2和温度对 2 2分解速率影响的程度
学习了“过氧化氢制氧气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之后,在“寻找新的催化剂”的活动中,对“硫酸铜(白
色固体)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
(2)甲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①:木条不
复燃
步骤②:产生气 硫酸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
泡,溶液变成蓝 的催化剂,反应的文字表达
色 式为 ______
步骤③:木条
______
【评价改进】
(3)大家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若要确定该实验结论正确,还需证明硫酸铜的质量和______在反应
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
【拓展延伸】
(4)比较硫酸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效果,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填字母)。
A.溶液的起始温度
B.催化剂的质量
C.溶液的浓度
D.反应起始时间
(5)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
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 10 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乙
中曲线 、 所示。
第 6页,共 9页
①结合实验和曲线 、 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______。
②从曲线 、 的变化可以看出,加猪肝块催化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所用的时间大约是______ 填“30”“65”
或“120”)。
③曲线 、 最终达到相同的压强,说明______。
第 7页,共 9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过氧化氢或 2 2;
加热 点燃
高锰酸钾 →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碳+氧气 → 二氧化碳
点燃
12.①氧气;②磷+氧气 → 五氧化二磷;③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且随着反应结束,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装
置内压强减小;
①沸点;②氮气;混合物;
① ;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植树造林等(答案不唯一)
13.铁架台;
将导管移出水面;

14.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通电
负;水 → 氢气+氧气;
15. ;
硫酸铜
复燃;过氧化氢 → 水 +氧气;
化学性质;

①猪肝块;
第 8页,共 9页
②30;
③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第 9页,共 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